1983 風櫃來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編劇: 朱天文 T'ien-wen Chu
侯孝賢曾多次稱《風櫃來的人》是他導演生涯的一大轉折,也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作品。當時和其他新銳導演的交遊,以及益發自覺的創作意識,讓他首次面臨形式與內容的問題,過去他都是寫完劇本就拍,對他而言,電影只是敘述,並沒有形式上的考量。
然而《風櫃來的人》劇本完成後,他卻陷入鏡頭應該怎麼拍的思考。此時編劇朱天文介紹他讀的《沈從文自傳》無意之間開啟了他對電影鏡頭觀點和過去截然不同的想法,一種輻射的、冷靜的觀照,逐步化為侯孝賢著名的風格特質之一。而在剪輯階段,因為看了高達的《斷了氣》而推翻了他與剪接師過去對近、中、遠景鏡頭使用的傳統觀念。這個例子不只在說明侯孝賢的風格不是憑空而來的,更重要的是他如何能成為當時新導演當中最傑出的一位,跟他具備傳統電影底子,卻還有強大的吸收能力,並轉為自己獨特風格的才能,息息相關。
於是在《風櫃來的人》看似鬆散的故事中,帶著相當距離捕捉幾個百無聊賴青少年的鏡頭裡,從寫實的形式,逐步累積成一種抑鬱的情感,把成長中的茫然、無知又不失可愛的率直,變成可觀的生命力。無論對侯孝賢或台灣電影而言,《風櫃來的人》都是一大躍進。
拍攝花絮
·影片榮獲1984年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幕後製作
對於孩童和少年時代的那種幻夢般的執迷,是這個時期侯孝賢電影的一大創作特點,即使是一些細瑣閒雜的小趣,他都會以一種近乎偏執的距離和角度,去傾注自己情懷與關注。希望——失望,失望——希望,那種沾染著稚氣面對著成長體驗的情結,成為他早期作品裡最重要的基調。也正如他自己所體驗的那樣:“莫如一個俯瞰人世的旁觀者。溫暖,但帶著距離,所以更需要絕對的清醒。” 這部作品對青少年生命觀的描寫刻劃,充滿同情與直率主動的生命態度,表現出傑出的透視力。等待當兵前的百無聊賴的青少年,無所謂的遊蕩在生活中,劇中幾乎完全放棄了過去電影中仰賴的區折劇情和善惡衝突,代而以大量中、遠鏡頭不卑不亢地關照青少年的抑鬱和生活態度的轉變。完整捕捉人際互動和人與環境關係共振所散發出來的無形張力。而這也說明那一段,曾經屬於我們叛逆、輕狂的年少時期與最後的回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