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監製 克里斯多福·諾蘭 查爾斯·羅文 Emma Thomas
編劇 劇本:克里斯多福·諾蘭 強納森·諾蘭
故事:David S. Goyer 克里斯多福·諾蘭
角色:Bob Kane Bill Finger Jerry Robinson
主演 克里斯汀·貝爾 希斯·萊傑 米高·肯恩 蓋瑞·歐德曼 亞倫·艾克哈特 瑪姬·葛倫霍 摩根·費里曼
配樂作曲 漢斯·季默
詹姆斯·紐頓·霍華
攝影 禾利·費斯達
剪輯 Lee Smith
片長 152分鐘
產地 美國
語言 英語
《黑暗騎士》(英語:The Dark Knight),2008年的一部超級英雄電影,2005年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
內容主要講述蝙蝠俠(克里斯汀·貝爾飾演)和勁敵小丑(希斯·萊傑飾演)之間的衝突,還有最具聲望的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即後來的雙面人)(亞倫·艾克哈特飾演)的緊張關係。導演對本片的基本概念,來自漫畫《蝙蝠俠:漫長的萬聖節》中,小丑首次出現的兩段故事。
《黑暗騎士》在美國芝加哥開拍,也在英國、美國、香港等地拍攝。導演用IMAX攝影機拍攝六段主要的動作戲,包含小丑的首次出場。電影公司華納兄弟透過病毒營銷來宣傳本片,用多個宣傳網站與預告片來強調小丑是由希斯·萊傑所飾演。然而在希斯·萊傑於2008年一月猝死後,片商不得不替宣傳活動重新驚爆焦點。
《黑暗騎士》不但是2008年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同時已經打破好萊塢多項電影票房紀錄,例如首周票房高達1.58億美元,並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十二賣座的電影,也打破《蜘蛛人3》成為歷史上最賣座的超級英雄片第6位(僅次於《復仇者聯盟》、《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鋼鐵人3》、《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和本片續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票房超過10億美金。
製作
拍攝
場景經理Robin Higgs於2006年10月開始尋找拍攝地點,他探訪了利物浦,特別喜歡城市的濱水區。其他候選地點包括約克郡(英格蘭東北的一郡)、蘇格蘭西南部的港埠和部份的倫敦。 2006年8月,其中一位製片Charles Roven,希望主要的拍攝能在2007年3月開始,但拍攝工作被延後到四月才開始,11月殺青。為了要在IMAX上映,諾蘭用此格式拍攝了四場主要的戲,包括小丑的首次出場。他甚至希望用IMAX的規格來拍整部電影。
華納兄弟選在芝加哥拍攝13週,因為諾蘭曾在這拍攝《蝙蝠俠:開戰時刻》有過非常出色的工作經驗。在《黑暗騎士》中,偉恩企業的總部被改為Richard J. Daley Center,而不是第一集中的Chicago Board of Trade Building。開始在芝加哥拍攝後,影片故意使用假的電影片名《Rory's First Kiss》,以求低調拍攝,但這個策略最後仍被當地的媒體拆穿。 《芝加哥太陽報》的Richard Roeper批評了這可笑的策略,「世界上有哪個蝙蝠俠迷不知道,在芝加哥已拍攝數週的《Rory's First Kiss》就是《黑暗騎士》嗎?」。拍攝《黑暗騎士》替芝加哥政府產生了4,500百萬的收益,創造了上千個工作機會。劇組於2007年4月18到24日,拍攝小丑出場的序幕。在2007年6月9日重回拍攝工作,一直持續到九月初。
2007年9月,劇組在一間靠近英國Chertsey小鎮的特效機構,設計蝙蝠車的特技,工作人員之一的Conway Wickliffe在此不幸出車禍身亡,所以本片同時獻給希斯萊傑與Conway Wickliffe。接下來的幾個月,劇組在倫敦一個已廢棄的Battersea發電廠,拍攝一顆200英呎的大火球,此景造成當地居民的緊張,許多人報警以為發電廠遭受恐怖襲擊。在芝加哥拍攝炸毀廢棄的Brach's糖果工廠時(影片中的高譚醫院),也發生類似的民眾報案事件。
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小丑,希斯·萊傑獨自一人在酒店的房間裡待了一個月的時間,分析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姿態和聲音,他發現聲音是最難模仿的。另外,他還開始寫日記,記錄的都是他在這一個月體會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覺,以方便他在拍攝的時候備用。他還看了艾倫·摩爾(Alan Moore)創作的漫畫系列《蝙蝠俠:致命玩笑》和《Arkham Asylum: A Serious House on Serious Earth》,並從1971年的影片《發條橘子》中的亞歷克斯以及已經去世的搖滾明星席德·維瑟斯那裡借鑒了許多個性特徵。
在香港的拍攝工作從2007年11月6日開始,於11月11日結束。在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皇后大道、中環中心及國際金融中心等地取景。第一集位於高譚市Narrow島的樣貌來自香港九龍寨城。香港政府特別關切此電影拍攝時可能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和交通堵塞問題,劇組以信件回覆香港市民,保證拍攝時造成的分貝大約只跟公車所發出的噪音一樣。同時環境保護份子批評片商為了營造氣氛與視覺效果,租下河岸旁的大樓開了整夜的燈,是浪費能源的行為。最後諾蘭只好用電腦合成影像製造蝙蝠俠從大樓一躍而下的鏡頭。
設計
造型設計師林迪·赫明形容小丑的造型是反射出他的人格-「毫不在乎自己的樣子」。他避免將小丑打扮的像個流浪漢,卻仍然讓他保有破舊、骯髒的感覺,所以當你看到小丑的行為,都會帶點急躁與不安。
「我們用弗蘭西斯·培根的畫風勾勒出小丑的臉。」導演諾蘭這樣解釋。
這個墮落、皮膚腐爛的臉,看起來非常噁心,彷彿透過視覺就能想像他散發的氣味。為了創造出小丑無法無天的形象,赫明從幾位反主流文化藝術家的創作中擷取靈感。隨著劇情發展,小丑只卸下過一次妝扮;沒整理的妝,會隨著影片進行越來越髒亂、彷彿漸漸的被侵染。
萊傑的小丑臉部化妝是由三片矽膠所組成,這種新技術讓化妝師僅花一小時就能完成化妝,遠比常見的化妝術有效率。也讓萊傑在演戲時幾乎感覺不到臉上的厚妝。
設計師亦重新設計了《蝙蝠俠:開戰時刻》裡的蝙蝠裝,增加了有彈性的鬆緊帶,讓服裝能緊貼著貝爾,此外加入更多精細的技術。新的蝙蝠裝由兩百片橡膠與玻璃纖維、金屬網和尼龍所組成。布魯斯在影片中提到,他希望新蝙蝠裝讓他能「比較容易倒車(轉頭)」。
新的披風頭套原型來自機車安全帽,並將頭部、頸部的護套分離,讓貝爾能左右、上下移動他的頭部。當蝙蝠俠開啟聲納探測器時,新的披風頭套會自動在兩眼蓋上白色鏡頭讓他觀看,護手上的伸縮剃刀也變得可發射,手套則擁有水力帶動讓蝙蝠俠能壓碎硬物。白色鏡片也使這部電影成為首部有真人扮演的蝙蝠俠以漫畫傳統白色眼睛的描繪出場的蝙蝠俠電影。
雖然新的蝙蝠裝比上一集重了三公斤,貝爾仍覺得比較舒服且透氣好穿。
納坦·克勞雷曾設計開戰時刻中的蝙蝠車,這次也替首次登場的蝙蝠機車操刀。為了影片拍攝的衝擊效應場景和可能的意外,克勞雷設計了六個機車模型做準備,並由特效總監庫里斯·柯柏爾德打造。克勞雷在導演諾蘭的車庫建造蝙蝠機車的試作型,並在六個月後開始做安全測試。蝙蝠機車不是由手控制行進方向,而是由雙肩,騎士的手臂同時受到兩個護盾保護著。
前後輪皆為20英吋寬,其中前輪擁有爪錨鉤、榴彈砲、和機關槍等武器。引擎設置在前後輪的輪轂,皆距離中間的油箱1.67公尺。騎士的腹部朝下貼著油箱,而油箱可上下移動,讓蝙蝠俠能立身或貼著車身騎,來閃避可能遭受的攻擊。
黑暗騎士中騎乘蝙蝠機車的鏡頭,都是由特技演員珍-皮耶,替克里斯汀·貝爾完成的。
反應回響
票房紀錄與評價
《黑暗騎士》不但獲得驚豔票房,各國觀眾也大讚此片。無論場景,服裝,化妝,機械設計都獲得極高評級。在IMDB也獲得9分的一致好評。截至2016年1月,黑暗騎士在IMDB TOP250榜單中仍高居第4,僅次於刺激1995與教父 (電影)、II。爛番茄網站上對這部電影的好評度為94%,在314條專業評論中,295條專業評論贊同,19條專業評論反對,平均分為8.6/10,觀眾的評價則是94%,獲得全方面的讚譽。並且創下了許多驚人的紀錄:
4366家影院同時開畫,締造最大規模上映紀錄(打破《神鬼奇航3:世界的盡頭》的4362家紀錄)
零點首映票房紀錄1850萬(打破《星際大戰3:西斯大帝的復仇》的1690萬紀錄)
週五、首映日、最高單日票房紀錄6640萬(打破《蜘蛛人3》的5980萬紀錄)
IMAX劇院最大規模以及零點首映票房紀錄(94家影院64萬美元)
IMAX影院週末三日首映紀錄621萬(打破《蜘蛛人3》的470萬紀錄)
週末三日首映紀錄1.553億(打破《蜘蛛人3》的1.511億紀錄)
史上7月開畫最高首映紀錄(打破《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的1.35億紀錄)
最快過億紀錄2天(打破《蜘蛛人3》紀錄,雖同為2天但《黑暗騎士》更快)
拍攝花絮
·休·傑克曼、萊恩·菲利普、列維·施瑞博爾和喬什·盧卡斯都曾公開表示對檢查官哈維·登特這個角色很感興趣。
·為了給大家逗悶子,服裝部特別製作了一套有奶頭的“蝙蝠俠”衣服,他們還告訴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這就是真正的戲服。由於貝爾在影片開拍之前早就看過設計圖紙,所以他立刻就明白了這只是一個小玩笑而已,即使如此,他仍然將有奶頭的戲服穿上,擺了很多pose供大家拍照。
·克里斯多福諾蘭有一個名叫羅里的兒子,而影片曾使用過的一個假名字即來源於此--《羅里的初吻》(Rory's First Kiss)。
·最初曾有傳言“企鵝先生”將會出現在這部影片中,而鮑勃·霍斯金斯就成了影迷票選出來的最合適扮演者。霍斯金斯也表示,自己非常願意飾演這個角色,而且很期待能夠與克里斯多福諾蘭一起合作,並稱他為“夢幻導演”。隨後,諾蘭卻聲明自己並沒有啟用“企鵝先生”的想法,他覺得這個角色出現在這裡不太合適、有點牽強。
·在希斯·萊傑得到角色之前,羅賓·威廉斯、雷奇·哈爾米(Lachy Hulme)、保羅·貝坦尼和亞德里安·布洛迪都曾表示,自己對飾演“小丑”很感興趣。
·因為凱蒂·霍爾姆斯在《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出色表現,《蝙蝠俠前傳2:黑闇騎士》決定繼續邀請她來飾演雷切爾·道斯這個角色,同時還將她的片酬大幅度提高,可霍爾姆斯卻以“時間有衝突”為由,拒絕了這個邀請。
·作為1940年創作出“小丑”這個角色的漫畫大師之一,傑里·魯賓遜(Jerry Robinson)以顧問的身份出現在了電影片場,因為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就是遵照了魯賓遜最開始在漫畫中為其擬定的形象。另外,羅賓遜一起製作《蝙蝠俠》漫畫的合作夥伴鮑勃·凱恩(Bob Kane),也曾以顧問的身份出現在1989年的《蝙蝠俠》中。
·在瑪吉·吉倫哈爾正式取代凱蒂·霍爾姆斯飾演雷切爾·道斯之前,瑞秋·麥克亞當斯和艾米莉·布朗特都曾被傳會得到這個角色。
·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小丑”,希斯·萊傑獨自一人在酒店的房間裡待了一個月的時間,分析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姿態和聲音--他發現聲音是最難模仿的。另外,萊傑還開始寫日記,記錄的都是他在這一個月體會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覺,以方便他在拍攝的時候備用。萊傑還看了艾倫·摩爾(Alan Moore)創作的漫畫系列《蝙蝠俠:致命的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和《Arkham Asylum: A Serious House on Serious Earth》,並從1971年的影片《發條橘子》中的亞歷克斯以及已經去世的搖滾明星席德·維瑟斯那裡借鑒了許多個性特徵。
·克里斯多福諾蘭表示,1995年的《盜火線》對這部影片的影響是最深遠的。
·這部影片有一部分是以IMAX的格式拍攝出來的,對此克里斯多福諾蘭已經期盼了整整15年時間了,即使是現在,他也希望有機會可以用IMAX拍攝一部完整的電影。諾蘭用IMAX拍攝了影片中的4組主要動作系列場景,而且還拍了許多靜態的戲劇性時刻,絕對能夠讓觀眾的視覺體係得到最高端的享受。
·芝加哥警局的警察,只要不當班的時候,都會來到片場,在影片中客串高譚市的警察。
·2008年1月22日,希斯·萊傑的意外死亡引起了大家對這部影片的很多猜測,同一天,華納公司發表了一個聲明,表示萊傑已經完成了他所有的拍攝工作,影片也進入後期製作了,因此,“小丑”將會是萊傑生前最後一次在電影中完整呈現的角色。
·艾倫·艾克哈特在影片中飾演檢查官哈維·登特,他將這個角色描述成“與'蝙蝠俠'來自於同一個世界,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與“黑闇騎士”相對應的,哈維就是高譚市的“光明騎士”。而艾克哈特在分析這個角色時,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相似性與對比中尋找平衡,還要給人一種與“蝙蝠俠”相似、卻又完全對立的矛盾感覺,於是,艾克哈特決定為了自己的角色學習人格分裂學。
·“蝙蝠俠”的真身布魯斯·韋恩在這部影片中將會有一件全新的蝙蝠衣,與2005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裝備相比較,改進了不少,這讓克里斯蒂安·貝爾穿起來也舒服許多,使他在表演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新款的蝙蝠衣是由200個獨立的橡膠、玻璃纖維、金屬網絲和尼龍碎片組建而成的,裡麵包含了非常複雜的剪裁工藝,然後再加上非常有彈性的皮帶進行固定,這樣貝爾穿起來可以顯得更合身。後面的斗篷則是以摩托車的安全帽為基本設計理念的,在脖子的接縫處完全斷開,這樣貝爾可以隨意地上下左右擺動他的頭。另外,還有白色的目鏡,那是“蝙蝠俠”在進行聲波定位時使用的。
·服裝設計師林迪·海明(Lindy Hemming)對照“小丑”的面部特徵和個性,同時也從反傳統文化的流行大師皮特·多赫提和“朋克之父”伊基·波普的風格中吸取某些靈感,盡量避免讓“小丑”的服飾看著像是一個遊民,但又得讓它盡量破舊且邋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這個角色尖銳、神經質的一面。
·在拍攝影片開頭部分、倫敦巴特西發電站衝出的200英尺高的火柱時,火光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恐慌,他們一致認為有人對這個已經被廢棄的發電站實施了恐怖襲擊。
·在影片中飾演市長的內斯特·卡博內爾(Nestor Carbonell),曾在由漫畫改編而成的真人電視劇《The Tick》中飾演“蝙蝠曼紐爾”,算是一個對“蝙蝠俠”進行惡搞的角色。
·片中的小丑形象靈感來源於1928年的經典影片《笑面人》(The Man Who Laugh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