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334676274
us David Lynch 大衛‧林區

作品表

《雙峰》Twin Peaks | 2017 | 美劇 | 大衛·林奇 71歲 

《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 | 2006 | USA | 大衛林區 60歲 

《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 2001 | USA | 大衛林區 55歲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Straight Story | 1999 | USA | 大衛林區 52歲 

《驚狂》Lost Highway | 1997 | USA | 大衛林區 50歲 

《雙峰鎮:與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 1992 | 美國 | 大衛林區 45歲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 1990 | USA | 大衛林區 43歲 

《雙峰》| 1990 | 美劇 | 大衛林區 43歲 

《藍絲絨》Blue Velvet | 1986 | USA | 大衛林區 39歲 

1985 沙丘魔堡 Dune  38

1980 象人 The Elephant Man  33

《橡皮頭》Eraserhead | 1977 | USA | 大衛林區 30歲 處女作 

 

p1302578726

出生 David Keith Lynch
1946年1月20日 美國蒙大拿州米蘇拉
配偶 佩吉·林區(1967-1974)
瑪麗·菲斯克(1977-1987)
瑪麗·斯威尼(2006-2007)
Emily Stofle(2009-)
兒女 詹妮弗·錢伯斯·林區(1968年-)
奧斯汀·傑克·林區(1982年-)
萊利·斯威尼·林區(1992年-)

p1397150733

導演大衛·林奇是當代美國非主流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以華麗、陰鬱、詭異夾帶著黑色幽默的風格在影壇獨樹一幟。他往往在公路片的形式格局中,運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展示出現代人焦慮鬱悶的精神症候。其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自由遊走,對暴力和性的大膽表現,前衛奇異、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影像,都使他的作品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

二十世紀後期崛起的藝術家之中,能代表所謂的後現代精神者,無不在作品中透露出一種後設的自覺意識,表達出對藝術媒體本身的反省。在電影作者方面,英國的格林那威(Peter Greenaway)是最明顯的一位,他拿“製作電影”本身作為他的電影中一貫的主題。大衛·林奇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後設自覺,雖然沒有格林那威那麼系統化,但是也足夠明顯的了。

p710151524

大衛·林區(David Lynch,1946年1月20日-),美國電影和電視導演、編劇、製片人、作曲家和攝影家,其電影作品風格詭異,多帶有迷幻色彩,屬於超現實主義。

大衛·林區已經入圍3次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獎)。大衛·林區曾榮獲2次凱撒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法國政府授予他法國榮譽軍團勳章,2002年獲得騎士勳位,然後於2007年晉升軍官勳位。 《衛報》形容大衛·林區為「當代最重要的導演」。 Allmovie稱他為「現代美國電影製作博學家」。

他所導演的電視連續劇《雙峰鎮》曾經榮獲1990年電視評論協會大獎、1991年金球獎最佳男女主角獎、1991年艾美獎8項大獎和1991年美國廣播協會最佳電視劇獎,並成為美國電視史上的里程碑。他的作品風格如此獨特以至於常常被影評家稱為「林區主義」(Lynchian)。

 

《Came Back Haunted》
導演:大衛·林奇
演唱:Nine Inch Nails(九寸釘樂隊)

大衛·林奇絕對是電影導演中的異類,這位特立獨行的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集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攝影師、畫家、作曲家於一身,可謂天賦異禀。林奇玩音樂也絕非試水那樣簡單,他不僅能譜曲,當音樂製作人,自己還出過專輯。他為老牌工業搖滾樂隊“九寸釘”拍攝的MV也極具“林奇風格”。不停晃動的鏡頭,鬼畜的剪輯,黑白紅三色的不停變換,絕對閃瞎雙眼。其中更有各種“不明物體”的混剪,充滿夢幻迷離的氣質,讓人驚呼“實在太酷!”林奇濃重的個人風格與九寸釘頗具未來感的音樂不謀而合,給觀眾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衝擊。

p2164427308

生平

早期

大衛·林區在1946年1月20日出生於蒙大拿州米蘇拉。他的父親唐納·沃爾頓·林區是美國農業部科學家,母親埃德溫娜·林區是英語老師,其祖父母在19世紀移民到美國。林區由長老宗教徒扶養長大。林區全家曾多次搬家,住過愛達荷州、華盛頓州、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林區很適應這種生活,容易結識新朋友。

除了上學以外,他也加入童子軍,之後升到鷹級童軍。 1961年,他與其他童子軍參加總統約翰·F·甘迺迪白宮就職典禮。

之後大衛·林區決定搬到費城,就讀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他喜歡這所學校,聲稱「費城有偉大而嚴肅的畫家,每個人彼此提供靈感,這是一段美麗的時光。」在1967年,大衛·林區與佩吉結婚,育有一個女兒珍妮弗。為了進行藝術研究,他也從事雕版印刷工作。

193410.88638423_290X440X4

製作短片

大衛·林區在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製做第一部短片《六個蒼白的人影》(1967年)。他與藝術家布魯斯·薩繆爾森討論動畫製作理念,之後林區決定獨自完成,購買最廉價的16毫米攝影鏡頭。他花費200美元製作《六個蒼白的人影》。

利用剩餘資金,林區決定嘗試製作動畫與真人混合短片《字母》(1968年),該片由林區妻子佩吉主演。為了添加聲音效果,林區使用錄音機記錄女兒珍妮的哭聲,創造一種扭曲的聲音。

大衛·林區得知新成立的美國電影協會將補助電影製作人製作自己的電影後,林區決定創作短片《祖母》。美國電影協會同意資助大衛·林區,提供5,000美元預算,之後又追加2,200美元。電影評論家米歇爾·勒布朗和科林·奧德爾後來說,「這部電影是真正的怪胎,但包含很多大衛·林區以後出現的主題和理念,表現出對於這種媒體的非凡控制力。」

p647327712

洛杉磯時期

1971年,林區與妻子和女兒搬到洛杉磯,他開始於AFI音樂學院學習電影製作。 1974年,他完成首部劇情長片《橡皮頭》。儘管這部電影計劃約有42分鐘之久,其劇本卻只有21頁,有些音樂學院的老師認為不會有對話和劇情這麼少的電影會成功。然而,他們同意不干擾林區創作電影。 《橡皮頭》於1972年開始拍攝,場景是廢棄的馬廄,包括西席·斯貝西克、傑克·菲斯克等人都參與製作。製作《橡皮頭》期間,林區和妻子佩吉友好地分居、離婚,所以他開始住全職集。 1977年,林區與瑪麗·菲斯克再婚。

p1334680948

經過5年的製作,《橡皮頭》於1976年終於完成。林區隨後試圖參加坎城電影節,但是一些評論者喜歡《橡皮頭》,其他人則對《橡皮頭》沒有好感,所以《橡皮頭》沒有被選中。紐約電影節也拒絕《橡皮頭》上映,雖然《橡皮頭》在洛杉磯電影節撥放。戲院商Ben Barenholtz非常支持《橡皮頭》,幫助《橡皮頭》在1977年於美國各地播映,《橡皮頭》後來成為流行午夜電影,被形容為70年代的最重要的午夜電影之一 ,與《遁地鼠》(El Topo)、《粉紅色火烈鳥》、《洛基恐怖秀》、《活死人之夜》齊名。

大衛·林區在《橡皮頭》獲得成功後,林區選擇拍攝《象人》。 《象人》劇本由克里斯·德沃拉和Eric Bergren根據約瑟夫·梅里克真實故事改編,全片以黑白片方式呈現,被稱為大衛·林區最傳統的作品之一。 《象人》由約翰·赫特以及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獲得巨大商業成功與8項奧斯卡獎提名,包括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

電影製片人喬治·盧卡斯是《橡皮頭》的粉絲,提供林區執導《星際大戰》三部曲的機會。但是林區拒絕,認為盧卡斯應該自己執導電影來反映自己的想法。不久之後,迪諾·德·勞倫提斯的德提斯娛樂集團(De Laurentiis Entertainment Group)要求他將弗蘭克·赫伯特科幻小說《沙丘系列小說》(1965年)改編為電影 。大衛·林區同意執導電影,然後著手編寫劇本。雖然德·勞倫蒂斯希望《沙丘魔堡》會是像《星際大戰》那樣成功,但是《沙丘魔堡》(1984年)耗資4500萬美元製作,票房僅為27,400,000美元。

p2379059190

1983年,他開始連環畫《The Angriest Dog in the World》的創作,它從1983年至1992年在《鄉村之聲》、《Creative Loafing》和其他小型報紙連載。正是在這個時期,林區也對攝影產生興趣,並前往英格蘭北部拍攝工業景觀。

從《沙丘魔堡》完成後,林區仍然不得不替為德提斯完成另外兩部作品。林區自1973年以來就醞釀一個構想,最終成為電影《藍絲絨》。 《藍絲絨》背景是美國虛構小鎮蘭伯頓,主角大學生傑弗裡·博蒙特發現一隻被切斷的耳朵。他隨後與朋友桑迪發現一個犯罪集團,首腦弗蘭克·布斯綁架歌手Dorothy Vallens丈夫與小孩。

p1772969595

林區決定使用1950年代流行歌曲,包括洛伊·奧比森《In Dreams》和鮑比·文頓《藍絲絨》。安傑洛·貝德拉曼堤(Angelo Badalamenti)製作大部分林區電影音樂 。迪諾·德·勞倫提斯喜愛這部電影,但是大多數主流觀眾討厭這部電影。林區以這部影片獲得第二次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入圍。伍迪·艾倫說,藍絲絨是當年他最喜歡的電影。

在1980年代末,林區開始製作電視及電影作品,於1989年為法國電視台執導《The Cowboy and the Frenchman》。大約在這個時候,他認識電視製片人馬克·弗羅斯特,他們決定開始製作瑪麗蓮·夢露傳記,根據安東尼·薩默斯的著作《女神:瑪麗蓮·夢露秘密生活》。儘管該作品從來沒有完成,他們決定製作喜劇劇本《One Saliva Bubble》。當他們在咖啡館聊天時,林區產生某種想法,最終成為電視連續劇《雙峰》(1990-1991年)。

p1335783392

1990年是大衛·林區的巔峰年之一:他以《我心狂野》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電視劇《雙峰》於世界各地紅極一時。
《我心狂野》之後,林區決定重新製作《雙峰》,這一次馬克·弗羅斯特沒有參與,但表示:「我很喜歡故事的想法」。 《雙峰:與火同行》(1992年)在美國僅獲得商業上失敗,然而在日本大受歡迎,一些批評家稱讚它是大衛·林區的傑作。林區本人表示這部電影關於「孤獨、羞恥、內疚、亂倫受害者。」

在電視劇發展失利後,林區重新製作劇情片。他與Barry Gifford編寫《驚狂》劇本,該電影評價不一。 1999年,大衛·林區與瑪麗·斯威尼和約翰·羅奇合作,完成《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該片由真實故事改編,描寫1994年,73歲的艾倫·史崔特從愛荷華州勞倫斯開著一輛割草機花了六週時間到240哩(390公里)外的威斯康辛州錫安山看望中風的哥哥。林區說:我欽佩史崔特,形容他為詹姆斯·狄恩。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與他的早期電影相異,不含性愛或暴力劇情。

p1295183057

2000年,大衛·林區完成《穆赫蘭大道》,這部電影是非線性敘事超現實主義的故事,由好萊塢明星娜奧米·沃茨、勞拉·哈林和賈斯汀·瑟魯主演。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不俗,大衛·林區於2001年坎城電影節獲得最佳導演獎和新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此外,林區獲得第三次奧斯卡為最佳導演獎提名。

2006年,大衛·林區電影《內陸帝國》首映。這部電影有三個小時之久,是林區最長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與《穆赫蘭大道》一樣,並沒有按照傳統的敘事結構,由勞拉·鄧恩、哈利·斯坦頓、賈斯汀·瑟魯、娜奧米·沃茨和勞拉·哈林主演。

2009年,大衛·林區製作紀錄片網路系列《訪談計畫》,由奧斯汀·林區和朋友傑森·S執導。

2012年11月,林區在出席波蘭Camerimage時透露自己正在計畫新作品。林區說「有些事情正在進行,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2013年1月,勞拉·鄧恩證實她和林區正在計劃新作品,《紐約時報》後來報導林區正在撰寫劇本。

p2279952846

1946年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密蘇拉的大衛·林奇在美國小鎮上長大。高中畢業後去波士頓的藝術博物館學院(the 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s)學習。畢業後他曾計劃去歐洲繼續進行為期三年的藝術學習,但是由於不適應,15天后即返回美國。                

在他結婚生子(兒子Jennifer Chambers Lynch日後也成為了一名導演),完成了幾個短片之後,1977年他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橡皮頭》,該片散漫的拍攝了五年,並且一度被認為是怪異和難以理解的,在製片人Ben Barenholtz的幫助下,這部電影最終以cult片面世並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也使得大衛·林奇得以拍攝自己的第一部主流影片《象人》(1980)。該片在評論界和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然後是《沙丘》(1984),這部電影成為了一次商業上的災難。但接下來的《藍絲絨》(1986)中大衛·林奇仍然堅持自己的風格,這也是他最具個性化的作品。 

p1335783602 

1990年,《我心狂野》讓他得到了當年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這些電影,以及包括他的電視劇《雙峰》(1990)在內的作品,形成了大衛·林奇獨特的風格:搖動的色彩,以夢幻場景以及幻想蒙太奇的運用來表達角色思想情感。他已經成為了最著名的作者導演,並且是目前活著的導演中極少數敢於對抗電影協會以及好萊塢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中仍然堅持自己對電影的理解:表現複雜的,難以言說的生命。他確切的知道為什麼要採取這樣那樣的機位、燈光、剪輯、佈景,軌道以及濾光器——但他永遠不會告訴給任何人。那些美麗又費解的影片即使不能使他成為最偉大的電影導演之一,也會讓他作為最偉大的作者留名影史。    

即使他的影片不屬於現實主義的範疇,它們仍然在以另一個角度展示著真實的世界:一個令人困惑的,無理性的,無數隨機事件的結合體,人們在其中中隨波逐流地認識著生命的意義。大衛·林奇希望觀眾能與自己的電影產生情緒上和本能上的共鳴,然後得到自己個人的理解。正如他所說:“生活令人費解,電影也理應如此。”作為一個創造者,大衛·林奇和格里菲斯做著同樣的事。他永遠不會停止在銀幕上創造奇觀。

p2251896362  

獎項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 USA

2002 最佳導演提名 - 穆荷蘭大道 Mulholland Dr. (2001)

1987 最佳導演提名 - 藍絲絨 Blue Velvet (1986)

1981 最佳導演提名+最佳改編劇本 - 象人 The Elephant Man (1980)

坎城影展 Cannes Film Festival

2001 榮獲最佳導演 - 穆荷蘭大道 Mulholland Dr. (2001)
(和 柯恩兄弟的 不在場的人 The Man Who Wasn't There 平手)

2001 競賽片提名 - 穆荷蘭大道 Mulholland Dr. (2001)

1999 競賽片提名 史崔特先生 The Straight Story (1999)

1992 競賽片提名 雙峰:與我同行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2)

1990 榮獲最佳影片Golden Palm - 我心狂野 Wild at Heart (1990)

威尼斯影展 Venice Film Festival

2006 榮獲Future Film Festival Digital Award - 內陸帝國 Inland Empire (2006)

122821.51005403_620X620122706.90424409_620X620p2379058515895_BD_box_348x490_original  

電影導演作品

《雙峰》Twin Peaks | 2017 | 美劇 | 大衛·林奇 71歲 
p2223172738

雙峰鎮:遺失的碎片 (2014)
p2382977993

2011 Duran Duran: Unstaged

s7054612  


2010 Lady Blue Shanghai (short)

s4617991  


《內陸帝國》Inland Empire | 2006 | USA | 大衛林區 60歲 
p2248899278

2002 大衛林區短片集 The Short Films of David Lynch
大衛林區短片集(2002).jpg 

《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 2001 | USA | 大衛林區 55歲 
p2363901217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Straight Story | 1999 | USA | 大衛林區 52歲 
p1634826900

《驚狂》Lost Highway | 1997 | USA | 大衛林區 50歲 
p2040157660

《雙峰鎮:與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 1992 | 美國 | 大衛林區 45歲 
twin_pe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 1990 | USA | 大衛林區 43歲 
p1153178021

《雙峰》| 1990 | 美劇 | 大衛林區 43歲 
October

《藍絲絨》Blue Velvet | 1986 | USA | 大衛林區 39歲 
Blue Velvet Poster

1984 沙丘魔堡 Dune
232100.64236591_270X405X4  

拍攝花絮

·為拍攝沙漠外景,劇組曾動用200名工人手工清理出3平方英里的墨西哥沙漠。
·片中一些特效場景由超過100萬瓦的照明器材拍攝而成。
·導演大衛·林奇和製作人拉菲拉·德·勞倫提斯曾在紐約安排肖恩·楊參加查妮角色的試鏡,可楊的經紀人未予告知,沒見到楊的林奇和德·勞倫提斯準備返回洛杉磯卻錯過了航班,巧合的是,楊在當晚也計劃飛往洛杉磯,搭乘同一航班的三人不期而遇,雖然他們從未謀面,可德·勞倫提斯還是注意到了楊,並認定她是演員,經過空姐的確認,一見如故的三人很快開始討論劇本。
·格倫·克洛斯曾拒絕扮演傑西卡。
·大衛·林奇認為本片是他電影生涯中唯一的敗筆。
·在墨西哥拍攝外景時,劇組曾有大批演職人員染上痢疾,影片拍攝幾近停工,為保證正常進度,製片方不得不就地搭建能為所有演職人員提供一日三餐的食堂,而且全部採用來自美國的食材。

125323.21478806_620X620  

幕後製作

《沙丘》根據弗蘭克·赫伯特於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的籌拍過程漫長而艱難,導演人選更是幾經更換。 1971年,亞瑟·P·雅各布斯的Apjac International電影公司決定投拍本片,由於雅各布斯當時正忙於拍攝《決戰猩球》續集等其他影片,所以《沙丘》的拍攝計劃被推遲了一年。作為雅各布斯眼中的最佳導演人選,大衛·里恩拒絕擔綱執導,查爾斯·加洛特也曾待選。本片的劇本創作和導演的物色工作是同時展開的,最初的故事大綱由向雅各布斯推薦本片的製作人羅伯特·格林赫特完成,之後接手劇本的是日後參與改編《西伯利亞理髮師》的羅斯伯·帕倫伯格。 1973年,雅各布斯因心髒病突發猝然辭世,原定於1974​​年開拍的《沙丘》隨即泡湯。

1974年12月,一家法國財團買下影片拍攝權並交由亞歷桑德羅·佐杜洛夫斯基執導,翌年,左杜洛夫斯基計劃與薩爾瓦多·達利、奧遜·威爾斯、葛洛麗亞·斯旺森、大衛·卡拉丁、杰拉丁·卓別林、阿蘭·德龍和米克·賈格爾合作將《沙丘》拍成長達10小時的長篇巨制,他在巴黎組建了由為科幻期刊設計封面的英國畫家克里斯·福斯、法國漫畫雜誌《狂嘯金屬》(Métal Hurlant)的創始人讓·紀勞和“異形”之父H·R·吉格組成的前期製作團隊,其中紀勞負責設計人物和外星生物,福斯負責設計太空船和硬件設施,吉格根據紀勞繪製的圖板設計哈肯尼城堡,達利則以每小時10萬美元的片酬飾演宇宙大帝。不久之後,達利與佐杜洛夫斯基就片酬標準產生爭執,而影片製作經費在情節串聯圖版、設計和劇本尚未完工時就消耗殆盡。 1976年,前往歐洲的小說原著作者弗蘭克·赫伯特發現影片的前期製作已經耗資200萬美元,而全片的製作預算不過950萬,據說當時的劇本厚度堪比電話簿,片長也增至14小時。

《沙丘》的拍攝權被再次賣出,買主是迪諾·德·勞倫提斯,經歷了一系列變故的佐杜洛夫斯基惱怒不已,因為《沙丘》的拍攝計劃已經改變了他的生活,而原定負責特效的丹·歐班農也因影片難產而住進了精神病院。 1978年,德·勞倫提斯委託赫伯特創作新劇本,可後者完成的175頁劇本卻被最終否決。 1979年,德·勞倫提斯找到雷德利·斯科特擔綱本片導演,斯科特想將小說一分為二,並在著手劇本時參考了1969年的《阿爾及爾之戰》 ,因為開拍之日遙遙無期,所以失去耐心的斯科特決定執導《銀翼殺手》。 1981年,在看過《象人》之後,德·勞倫提斯的女兒拉菲拉·德·勞倫提斯認為大衛·林奇才是影片導演的理想人選。儘管林奇當時片約不斷,其中甚至包括《星球大戰3:武士復仇》,可對小說原著一無所知而且從沒想拍科幻片的他還是決定接拍本片。 1983年3月30日,命運多舛的《沙丘》終於開拍,當時林奇的劇本已經修改至第六稿。影片全部在墨西哥拍攝完成,1700名劇組人員在16個攝影棚中搭建了80個佈景,拍攝成本超過4000萬美元,其中很多外景取自墨西哥奇瓦瓦州的薩馬拉尤卡沙丘(Samalayuca Dunes )。

本片的初剪版本時長超過四小時,林奇認為三小時的片長最為理想,可環球影業和投資方都希望將片長縮短至標準的兩小時,林奇、製作人迪諾·德·勞倫提斯和拉菲拉·德·勞倫提斯為此刪除了部分場景,並採用了旁白及簡化和濃縮情節的新場景。

1980 象人 The Elephant Man
象人(1980).jpg

本片特別著重時代氣氛的重現,攝影美工與化妝均有一流水準,故事發展流暢,表演感人,生動地探討了人類對道德和正義的標準。這是林奇的第一部主流影片。

《橡皮頭》Eraserhead | 1977 | USA | 大衛林區 30歲 處女作 
p2331759177

1968 字母表 The Alphabet

大衛·林奇早年的短片《字母》中,有這樣一景:一個大字英文字母“A"在血泊中生出一個小“a”。之後《祖母》中有關生的意象,則是從植物中蛻化出來。林奇對生、死意念十分執著,導致他幾乎每一部影片中都有生與死的場景,而且林奇對“生”的描述總是負面的:黑暗、醜陋、邪惡、地獄般的景象;對“死”則形容得光明、盡善盡美,宛若天堂一般。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