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869152979
fr
 Michel Gondry 米歇·龔德里

作品表

2015 青春冒險王 Microbe et Gasoil

2013 泡沫人生 Mood Indigo

2013 高個子的男人快樂嗎?與喬姆斯基的對談 Is the Man Who Is Tall Happy?

2012 公車上的畢業旅行 The We and the I

2011 梅里葉之月球漫遊 The Extraordinary Voyage

2010 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 

《東京狂想曲》TOKYO!Tôkyô! | 2008 | 米歇爾·龔特利 / 李歐·卡霍 / 奉俊昊 

《王牌自拍秀》Be Kind Rewind | 2008 | 美國/英國 | 米歇·龔德里

《戀愛夢遊中》The Science of Sleep | 2006 | 法國 | 米歇爾.龔特利

2005 戴夫之音樂盛會 Dave Chappelle's Block Party

《王牌冤家》| 2004 | 美國 | 米歇·龔德里 

2001 人類本性 Human Nature

150515.46692627_1000X1000  

米歇爾龔特利(法語:Michel Gondry,1963年5月8日-),生於法國凡爾賽(Versailles),法國電影導演。

米歇爾龔特利的外祖父康斯坦·馬丹(Constant Martin)是Clavioline的發明者(在1947年),也就是最早期的電子合成樂器。米歇爾龔特利的父親做電吉他的買賣,米歇·龔德里自幼即活在音樂世界。米歇爾龔特利後來在巴黎的Olivier de Serres學院就讀,學的是應用美術。在巴黎他和友人成立「對啊對啊」(Oui-Oui)樂團,自任鼓手。1992年樂團解散,米歇爾龔特利隨即執導一些音樂錄影帶,如單曲〈城市〉(La Ville)、〈小石頭〉(Les Cailloux)、〈我的家〉(Ma Maison)。

米歇爾龔特利(1963).jpg

冰島籍女歌手碧玉(Björk)在 MTV 頻道看到〈城市〉的音樂錄影帶,亟欲和米歇爾龔特利合作,合作出的作品計有:Human Behaviour,Army of Me,Isobel,Hyperballad,Bachelorette,Joga。

2001年在製片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的推薦下,米歇爾龔特利執導第一部劇情長片《還我本式》並入圍當年的坎城影展。

  

《Star Guitar》
導演:米歇爾·岡瑞
歌手:The Chemical brothers(化學兄弟樂隊)

和維賓斯基一樣,這位法國導演同樣也是樂隊成員出身,不同的是,他是一名鼓手。這位鼓手腦中有著一個異常奇妙的幻想世界,所以在他後來改行成為MV導演乃至電影導演時,其作品中隨處可見各種“腦洞頗大”的元素。他也同斯派克·瓊斯一樣,愛好科幻式小清新,代表作《暖暖內含光》已被影迷奉為經典。他與英國知名樂隊化學兄弟合作過好幾部MV作品,這首《Star Guitar》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火車窗外快速移動的風景隨著電子節拍不斷往復,彷彿下一秒就要穿越到另一個時空。

144337.45520353_1000X1000  

奧斯卡金獎導演米歇爾龔特利 (Michel Gondry)擅長電影、廣告、MV拍攝和編劇,被譽為鬼才的他創意無限,作品充滿超現實風格,情感豐沛。他曾在一次名為「改變我人生的電影」訪談中,提到他的靈感大多來自60年代的《熱氣球之旅》:「我一邊看著這部電影,一邊想像我也跟著飛向各地。從此以後,我只想寫讓人飛翔的故事」。

1964年出生於法國凡爾賽一個深受流行樂影響的家庭,祖父是發明家,因此岡瑞小時候曾夢想當一位畫家或發明家。80年代在巴黎讀圖像設計時,和一群朋友組成流行搖滾樂團「噢咿嘔咿Oui-Oui」,自己擔任鼓手,也為樂團製作許多MV。這些作品大膽創新,富有實驗精神,所有常見物品都可能在下一秒變換型態,畫面移轉律動流暢,看似跳脫卻又理所當然,充滿強烈個人風格。當冰島天后「碧玉Bjork」偶然看到他的作品,便馬上邀請他為自己創作第一支個人MV「人類行為」,結果這支影片好評不斷獲獎無數,兩人因此前後合作了八支作品,聲名大噪的米歇爾龔特利也陸續獲得眾多合作機會,包括電台司令、滾石合唱團、傻瓜龐克、化學兄弟等。許多知名品牌亦委託他拍攝廣告,如Gap、Nike、可口可樂、Adidas,其中「Levi’s 501藥房篇Drugstore」是有史以來抱回最多獎項的電視廣告。

Michel Gondry.jpg

米歇爾龔特利 Michel Gondry

1963年生於巴黎,出生於音樂世家,曾自組樂團擔任鼓手,1992樂團解散後,與冰島歌手碧玉合作,結合真人攝影與停格動畫的MV〈Human Behaviour〉,讓其聲名大噪。2004年以充滿個人風格的奇幻視覺名作《王牌冤家》,成為其風格標記,作品充滿手工童趣般的超現實想像,以及對心靈記憶的探索,使他成為法國當代重要作者之一。他曾在一次名為「改變我人生的電影」訪談中,提到他的靈感大多來自60年代的《熱氣球之旅》(Le voyage en ballon):「我一邊看著這部電影,一邊想像我也跟著飛向各地。從此以後,我只想寫讓人飛翔的故事」。

 

gondry-bjork.jpg 

Music videos

    * "Open Your Heart" - Mia Doi Todd (2010)
    * "Too Many Dicks On The Dancefloor" & "Carol Brown" (unofficial videos) - Flight Of The Conchords (2009)
    * "Soleil du Soir" - Dick Annegarn (2008)
    * "Declare Independence" - Björk (2007)   
    * "Dance Tonight" - Paul McCartney (2007)

  
    * "Cellphone's Dead" - Beck (2006)

  
    * "Anysound" - The Vines (2006)

  
    * "King of the Game" - Cody ChesnuTT (2006)
    * "Heard 'Em Say" (U.S. Version) - Kanye West (2005)  
    * "The Denial Twist" - The White Stripes (2005)

  
    * "Light & Day" (movie version) - The Polyphonic Spree (2004)
    * "Winning Days" - The Vines (2004)

  
    * "Mad World" (Donnie Darko soundtrack version) - Gary Jules (2004)
    * "Ride" - The Vines (2004)

  
    * "Walkie Talkie Man" - Steriogram (2004)
    * "I Wonder" - The Willowz (2004)
    * "The Hardest Button to Button" - The White Stripes (2003)

  
    * "Behind" - Lacquer (2003)
    * "Come Into My World" - Kylie Minogue (2002)

  
    * "A l'envers à l'endroit" - Noir Désir (2002)
    * "Dead Leaves and the Dirty Ground" - The White Stripes (2002)

  
    * "Fell in Love with a Girl" - The White Stripes (2002)
  
    * "Star Guitar" - The Chemical Brothers (2001)

  
    * "Knives Out" - Radiohead (2001)
  
    * "Mad World" - Michael Andrews and Gary Jules (2001)
    * "Let Forever Be" - The Chemical Brothers (1999)

  
    * "Gimme Shelter" - The Rolling Stones (1998)  
    * "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 Wyclef Jean (1998)
    * "Music Sounds Better With You" - Stardust (1998)
    * "Bachelorette" - Björk (1997)
  
    * "Deadweight" - Beck (1997)

  
    * "Jóga" - Björk (1997)

  
    * "Everlong" - Foo Fighters (1997)
  
    * "A Change Would Do You Good" - Sheryl Crow (1997)
    * "Around the World" - Daft Punk (1997)
  
    * "Feel It" - Neneh Cherry (1997)
    * "Sugar Water" - Cibo Matto (1996)
    * "Hyper-Ballad" - Björk (1996)
  
    * "Like a Rolling Stone" - The Rolling Stones (1995)

  
    * "Isobel" - Björk (1995)

  
    * "Protection" - Massive Attack (1995)

  
    * "High Head Blues" - Black Crowes (1995)
    * "Army of Me" - Björk (1995)
    * "Fire On Babylon" - Sinéad O'Connor (1994)
    * "Lucas With the Lid Off" - Lucas (1994)

  
    * "Little Star" - Stina Nordenstam (1994)
    * "This is it (Your Soul)" - Hothouse Flowers (1993)
    * "It's Too Real (Big Scary Animal)" - Belinda Carlisle (1993)
    * "Human Behaviour" - Björk (1993)
  
    * "Believe" - Lenny Kravitz (1993)
    * "She Kissed Me" - Terence Trent D'Arby (1993)
    * "Voila, Voila, Qu'ça r'Commence" - Rachid Taha (1993)
    * "La main parisienne" - Malcolm McLaren, featuring Amina (1993) (unreleased)
    * "Je Danse Le Mia" - IAM (1993)
    * "Snowbound" - Donald Fagen (1993)
    * "La Tour de Pise" - Jean François Coen (1993)
  
    * "Hou! Mamma Mia" - Les Négresses Vertes (1993)
    * "Les Jupes" - Robert (1992)
    * "Two Worlds Collide" - Inspiral Carpets (1992)
    * "Close But No Cigar" - Thomas Dolby (1992)
    * "Paradoxal Système" - Laurent Voulzy (1992)
    * "La Ville" - Oui Oui (1992)
    * "How the West Was Won" - Energy Orchard (1992)
    * "Les Voyages Immobiles" - Etienne Daho (1992)
    * "Blow Me Down" - Mark Curry (1992)
    * "Comme un ange (qui pleure)" - Les Wampas (1992)
    * "Dad, laisse-moi conduire la Cad" - Peter & the Electro Kitsch Band (1991)
    * "La normalité" - Les Objects (1991)
    * "Sarah" - Les Objects (1991)
    * "Ma Maison" - Oui Oui (1990)
    * "Queen for a Day" - The Life of Riley (1989) (unreleased)
    * "Tu rimes avec mon coeur" - Original MC (1989)
    * "Les Cailloux" - Oui Oui (1989)
    * "Il y a ceux" - l'Affaire Louis Trio (1989)
    * "Queen for a Day" - The Life of Riley (1989)
    * "Dô, l'enfant d'eau" - Jean-Luc Lahaye (1988)
    * "Bolide" - Oui Oui (1988)
    * "Un Joyeux Noël" - Oui Oui (1988)
    * "Junior Et Sa Voix D'Or" - Oui Oui (1988)

150718.76289391_1000X1000  

獎項

2005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 王牌冤家

2001
第1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還我本式

1-15-1050x672

導演作品

2015 青春冒險王 Microbe et Gasoil

p2253641357  

《王牌冤家》導演米歇爾龔特利半自傳性電影,此次導演捨棄了誇大夢境、超現實奇幻的視­覺特效。這部回憶青春的電影也不只有返璞歸真的樸拙感,而是以寫實手法描繪少年奇想計­畫的癲狂、天真與細膩,迷人地回顧「人不瘋狂枉少年」之微妙時期!

  

2015 紐約電影節

2015 高雄電影節

導演米歇爾龔特利描繪青少年時期的懷舊之作,以兩位淘氣男孩為主角,獻給欲抓回青春小鳥的大人們。讓我們一路跟隨有如導演的童年化身——金髮美少年麥考柏,以及他的好哥兒們,褐髮捲毛小帥哥瓦斯林,這對胡鬧雙人組計畫在暑假瞞著家人,來場瘋狂公路自由行。一台割草機引擎與幾片木板,少年以土法煉鋼的創意打造自己專屬的「動力露營車」,開開心心上路追夢!

2013 泡沫人生

p2112712016

《王牌冤家》法國鬼才導演米歇爾龔特利再造奇幻愛情新經典,20世紀百大暢銷同名小說改編,由完美卡司動人演出。

法國鬼才導演米歇爾龔特利繼深刻動人的《王牌冤家》,再次運用超現實拍攝手法,詮釋20世紀百大暢銷小說【Mood Indigo】。在這位視覺魔術師導演的巧妙安排下,所有奇異幻想佐以爵士傳奇歌手艾靈頓公爵一首首動人歌曲,在花都巴黎具體呈現,流露著法式一貫的高貴、美麗、慵懶、放鬆,編織一章夢幻愛情的彩色詩篇。

  

2014年凱薩獎最佳美術設計
2014 凱薩獎最佳原創音樂、服裝設計提名

Pygmalionpost6.jpg

高朗與柯羅嬡一見鍾情並在眾人祝福下步入禮堂,柯羅嬡卻在此時染上怪病,胸口開出雪白睡蓮,必須以昂貴的鮮花簇擁才能防止病情惡化。龐大的醫療費讓高朗散盡家產,窮得只剩下愛的他,是否能夠挽救心愛妻子的性命…?導演米歇爾龔特利運用超現實拍攝手法,詮釋20世紀百大暢銷同名小說《泡沫人生》。爵士傳奇歌手艾靈頓公爵與奇異視覺在巴黎碰撞邂逅,編織一章夢幻愛情的彩色詩篇。

 

2013 高個子的男人快樂嗎?與喬姆斯基的對談 Is the Man Who Is Tall Happy?  

p2157464778

奇幻導演米歇岡德里(Michel Gondry)一向喜歡挑戰觀眾的思維,而這部動畫紀錄片可視為他與現代語言學與認知科學之父諾姆杭士基(Noam Chomsky)的對話。

 

《王牌冤家》、《泡沫人生》導演Michel Gondry的新作,以手繪動畫呈現美國當代思想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的系列訪談,寓深意於輕鬆。

 

2012 公車上的畢業旅行

p1550156887

充滿玩心的鬼才導演米歇爾龔特利,又一創意佳作,大膽起用素人演員,挑戰以一種更加犀利、節奏明快而又極富爆發力的風格,勾勒出年輕靈魂找尋自我、彼此碰撞,進而認同的青春群像。

 

2011 梅里葉之月球漫遊 The Extraordinary Voyage

本紀錄片用畫外音開頭旁敘,導演講起電影史,從盧米埃兄弟、尚維果、卓別林等默片時期的精彩作品,再到梅里葉的《月球之旅》。

慢慢的,法國最傑出的導演們紛紛在鏡頭前現身,講著他們喜愛的梅里葉電影片段。當中包含《Z》導演哥斯達加華斯、《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導演尚皮耶‧惹內、《王牌冤家》麥可崗德利,直到《大藝術家》米歇爾‧阿威納維奇,都出來分享梅里葉的藝術成就。

當中最特別的屬美國演員湯姆漢克斯,他曾自編自導影集《飛向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更嘗試重現梅里葉片廠。從他那崇拜的影迷興奮口吻,觀眾不難發現梅里葉影片的深奧與童趣。而電影的最後20分鐘,是2011坎城影展所放映的修復版《月球之旅》修復過程片段,觀眾從電影的美學觀點到修復過程的細節,再次體驗充滿歷史與懷舊氛圍的《梅里葉之月球漫遊》,不只是對梅里葉的禮讚,更是簡白版的默片電影縮史。

法國導演塞吉‧布隆貝爾格是短片、紀錄片導演兼製片,同時也是一位電影收藏家。 2009年他曾以《亨利喬治克魯佐的地獄》獲得凱薩獎最佳紀錄片的殊榮。另一位法國導演艾瑞克‧朗格也是紀錄片導演,活躍於電視電影紀錄片領域,他負責本片修復過程的攝影與導演工作。

 

2011 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

p727797630

拍攝花絮
·1966年美國ABC電視台曾拍攝同名電視劇,也正是這部劇令當時飾演加藤的李小龍成為了美國家喻戶曉的明星。
·《青蜂俠》最早是以廣播劇的形式出現的,這也是30年代最流行的媒體傳播手段之一。 1936年1月31日,《青蜂俠》在美國無線電台WXYZ播出,因為廣受歡迎,隨後又被轉到人氣更旺的有線電台NBC blue,即現在的ABC電台的前身。
·本片是第三次基於《青蜂俠》故事的改編,除了1966年李小龍出演的同名​​電視劇之外,2006年也曾經推出過同名動畫。
·《青蜂俠》裡加藤一角原定由周星馳執導兼主演,這也是一向以李小龍為偶像的周星馳致敬的一種方式,但最後因為對角色和影片基調的定位問題,再加上他和塞斯·羅根所撰寫的劇本有意見分歧,周星馳放棄了執導本片,但還保留加藤一角,直至2009年6月,才連同加藤一角辭去。
·《青蜂俠》最初定為凱文·史密斯接手執導,當時他非常重視這部電影,還親自寫了劇本,不過,他寫了兩版劇本之後,影片的製作計劃一直沒有進展,而投資方米拉麥克斯最後放棄了這個計劃,凱文·史密斯的劇本也被束之高閣。隨后凱文·史密斯在執導的電影《情色自拍》裡,將這段軼事放進了故事裡,巧的是,《情色自拍》的主角就是《青蜂俠》的主角塞斯·羅根。最後,凱文·史密斯決定把自己寫的故事以迷你連載漫畫的形式推出。
·為了扮演青蜂俠,塞斯·羅根減肥30磅。
·《青蜂俠》原計劃於2010年年底上映,但為給3D轉換留出足夠時間,製作方索尼哥倫比亞將影片上映日期延後至2011年1月14日。
·本片原來所定的公映時間,恰好和另一個綠色超級英雄《綠燈俠》同期,不過後來兩部電影的公映時間都做了調整。
·尼古拉斯·凱奇原定出演本片,但中途放棄了。
·周杰倫在預告片裡的那句對白“我可不想碰你”是他即興創作的。
·周杰倫是塞斯·羅根與他進行視頻會議的時候,被塞斯·羅根邀請來試鏡。而當時製片人並不知道他在亞洲是如此出名的流行歌手。

·周杰倫承認自己確實英文不太好,而且自爆自己在《青蜂俠》中的台詞都是事後進錄音室配音的。

幕後製作
  重拍經典的動作喜劇
《青蜂俠》,對於國人而言,這個講述超級英雄和他的助手一起行俠仗義的故事,最大的記憶來自於李小龍,當年在美國的李小龍,正是憑藉這部電視劇一炮而紅,開啟了他後來走向巔峰的銀幕之路。雖然數十年來,這個故事一直有片商想搬上大銀幕,可經手了諸多投資方之後,最終本片還是由索尼哥倫比亞買下,並由米歇爾·岡瑞執導、塞斯·羅根編劇兼主演,將其搬上大銀幕。對於這部源自經典劇集和漫畫的電影,導演米歇爾·岡瑞說道:“青蜂俠是一個很經典的形象,他也是最早在電視電影裡行俠仗義的那幫人,可以說這個角色的故事被翻拍是遲早的事,而《青蜂俠》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這部電影主要的故事是由布里特·里德來展開,他在片中,是一個富家子弟,也是行俠仗義的超級英雄,而和一些類似的超級英雄題材不同的一點是,他有一個好幫手,就是加藤,這個角色和青蜂俠,再加上各類案件,構築成了一個三角形,讓影片有了一種很好的氛圍。”
曾經拍攝過《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科學睡眠》和《王牌製片家》等片的米歇爾·岡瑞,是公認的有著奇思妙想點子的神經刀導演,對於這次執導的新作《青蜂俠》,米歇爾·岡瑞分析道:“我覺得《青蜂俠》是標準的動作喜劇,他有很迅猛的動作,激烈的打鬥,這些發生在故事裡的那些驚險的正邪對抗段落。而布里特·里德和加藤之間的關係,也是本片所描述的重點,他們的友情是帶著很多詼諧的元素,我們想給觀眾展現出布里特·里德與加藤的那種比較有'特點'的友情,因為他在過去很多年並不認識加藤,直到父親的去世,他才開始真正的有了一個朋友,而這個朋友就是加藤。本來加藤是要協助他查出父親死亡的真相,加藤也有著自己的心思,他們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合作關係,但最後他們在合作的過程裡,逐漸的成為一對損友,一起去冒險,互助對方,渡過很多難關,這樣的友情很讓人羨慕,而兩個人的性格都比較調皮,所以會整蠱對方。動作,加上喜劇,這就是《青蜂俠》的基調。”
  塞斯·羅根的超級英雄夢
當《青蜂俠》的製作權被索尼哥倫比亞買下的時候,塞斯·羅根就已經毛遂自薦要出演本片並親自寫劇本。他憑藉《一夜大肚》、《情色自拍》等片脫穎而出,成為賈德·阿帕圖幫最有前途的喜劇明星,如今談及自己拍攝的《青蜂俠》,塞斯·羅根說道: “我很喜歡李小龍,也很喜歡《青蜂俠》,這部電影我實在沒有辦法不喜歡,不去追求它。當確定這部電影的製作計劃之後,我就一直埋頭在寫本片的劇本,然後減肥,鍛煉身體,我希望讓自己有一個最好的狀態,去扮演我從小就讓我著迷的青蜂俠。”
塞斯·羅根親自撰寫了本片的劇本,對於這個故事的創作理念,塞斯·羅根說道:“首先,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青蜂俠的起源,他肯定是整個故事的開始,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首部曲,實際上,如果將來有機會,我們完全可以寫出本片的前傳,當然這只是藉用故事的世界觀而已,實際的內容可能和布里特·里德關係不大。其次,原著發生在幾十年前,我一開始也想過是否把故事也放在那個年代,但最後還是決定不這樣去做,新版的《青蜂俠》,是一個發生在當今時代的故事,準確的說,有點近未來的感覺,裡面會有一些現在沒有的科技技術,畢竟這是一部講述超級英雄的電影嘛。”
數年來,塞斯·羅根主演了多部賣座喜劇,對於這次《青蜂俠》裡結合的動作與喜劇元素,他分析道:“主角是一個挺無聊的花花公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而最後父親的死改變了他,他繼承了父親鬥志昂揚的報紙,開始作為一位蒙面英雄去戰鬥。他的搭檔是加藤,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武術技能。這兩個角色的故事串聯在一起,幽默感其實就已經呼之欲出了。影片有一些像《奪寶奇兵》系列,他們的主角都有些玩世不恭,不過《青蜂俠》要更貼近《真實的謊言》一些,在故事上,因為主角都有一個秘密的身份,而且《真實的謊言》裡的夫妻關係,跟《青蜂俠》里布里特·里德與加藤的關係可以形成一個有趣的參考。”

 

2009 米歇爾龔特利的小時候 The Thorn in the Heart ... aka "L'épine dans le coeur"

米歇爾龔特利的小時候(2009).jpg

 

2008 東京狂想曲 之室內設計 Tokyo! (segment "Interior Design")

p1945834235

《王牌自拍秀》Be Kind Rewind | 2008 | 美國/英國 | 米歇·龔德里

p1289626222

《戀愛夢遊中》The Science of Sleep | 2006 | 法國 | 米歇爾.龔特利

p1495319900

 

2005 戴夫之音樂盛會 Dave Chappelle's Block Party

街區宴會(2005).jpg

喜劇天王Dave Chappelle為您呈現千載難逢的免費布魯克林街頭派對,全片充滿了喜劇與音樂元素。登場的大明星有「嘻哈英雄」坎伊威斯特(Kanye West)、「嘻哈音樂界才子」摩斯戴夫(Mos Def,)、「嘻哈文學藝術代言人」泰利巴奎力(Talib Kweli)、「嘻哈鬼才」凡夫俗子(Common)、戴德普瑞茲(Dead Prez)、新靈魂樂美聲艾莉卡芭朵(Erykah Badu)、葛萊美獎最佳節奏藍調女歌手吉兒史考特(Jill Scott)、葛萊美獎最佳饒舌組合紮根合唱團(the Roots)、寇帝切斯納特(Cody ChesnuTT)、東岸饒舌前輩坎恩大老爹(Big Daddy Kane)等,並意外促成超級嘻哈饒舌三人組難民營合唱團(The Fugees)暌違七年的首次表演,發揚了嘻哈音樂回歸街頭及回饋社會的最高精神與理念。

 

《王牌冤家》《暖暖內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 2004 | 美國 | 米歇·龔德里

p478893889

 

2001 還我本式 Human Nature

還我本式(2001).jpg 

2001 坎城影展
2001 東京影展
2015 高雄電影節

  

當瘋狂科學家愛上毛怪女又捉到泰山,會發生什麼事?米歇爾龔特利一鳴驚人的處女作,即展現了獨特的奇幻美學。科學家納森與毛怪女友莉拉的森林之旅,意外遇到野生原始人,莉拉覺得應該保持他的本性與自由,但卻敵不過納森的驚喜,展開一場獸性與人性的馴化實驗,也徹底改變了三個人的生命。全片宛如大衛林區遇上了三谷幸喜,在豐富的視覺元素與匪夷所思的荒謬情節之間,探索人性的真諦,也激盪出最魔幻燦爛的影像火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