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角頭風雲 Carlito's Way ( 導演 )

p1365188107  

導演: 布萊恩狄帕瑪
編劇: 大衛·凱普
主演: 阿爾·帕西諾/ 西恩·潘/ 佩內洛普·安·米勒/ 約翰·雷吉扎莫/ 維果·莫騰森/ 更多...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1993-11-10
片長: 144 分鐘
又名: 情梟的黎明/ 卡利託的方式/ 卡利託之路

·導演布萊恩狄帕瑪本來想在紐約的世貿大廈拍攝影片高潮部分,但那時候世貿大廈停車場剛發生了爆炸案,所以他不得不“又在一個火車站”完成了拍攝。布萊恩狄帕瑪1987年的電影《鐵面無私》中也有一個火車站的場面。
·Carlito看望臥病的律師時去的醫院外觀跟同樣是阿爾·帕西諾主演的《教父》裡Don Corleone被送進的那個醫院一樣。
·西恩·潘出演David K​​leinfeld這個角色僅僅是為了得到片酬,以拍攝他導演的第二部電影《72小時生死線》。

幕後製作

1973年,阿爾·帕西諾在紐約的基督教青年會體育館中第一次聽說卡里託的名字,當時他正在出演西德尼·呂美特的《衝突》,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埃德溫·托雷斯,而後者正是犯罪小說《Carlito's Way》和《After Hours》的作者。因為托雷斯從小是在幫派之爭和毒品交易肆虐的貧民區長大的,所以他的出身背景成為了絕佳的素材來源。帕西諾非常喜歡這兩部小說,特別是小說主人公卡里托。 1989年,一心將卡里托搬上大銀幕的帕西諾被製作人埃里奧特·卡斯特納(Elliott Kastner)告上法庭,卡斯特納稱曾與帕西諾商定拍攝一部有關卡里託的電影,並由馬龍·白蘭度扮演律師大衛·柯蘭菲爾德,卡斯特納要求一改初衷的帕西諾支付600萬美元的違約金,不過後來訴訟被撤銷,影片的拍攝計劃也隨之流產。

帕西諾隨即找到製作人馬丁·布萊格曼籌拍本片,而影片劇本不但要在大銀幕上展現出卡里託的世界,還要有利於發揮帕西諾的表演天賦。當時編劇大衛·凱普剛剛完成《影子》的劇本,製作人邁克爾·斯科特·布萊格曼推薦由他執筆。經過反复商榷,幾位主創決定根據第二部小說《After Hours》改編劇本,因為帕西諾與該書中的卡里托年歲相仿,不過片名仍為“Carlito's Way”,以區別於馬丁·斯科塞斯的《下班後》。
在改編劇本期間,凱普對片中旁白煞費苦心,按照最初設想,旁白應該出現在醫院場景中,可布萊恩狄帕瑪卻建議改在火車站台。醫院場景總計被重寫了25至30遍,因為演員們的表演困難重重,而帕西諾甚至認為卡里託不會去醫院。在小說中,柯蘭菲爾德並沒死,是頗具正義感的德·帕爾瑪希望懲惡揚善,堅決要讓是非顛倒的柯蘭菲爾德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德·帕爾瑪出任本片導演之前,製片方曾與約翰·麥肯齊和阿貝爾·費拉拉取得聯繫。德·帕爾瑪起初不願執導本片,因為片中有很多西語角色,不想再拍攝西語黑幫片的他唯恐本片會與《疤面煞星》如出一轍。不過在看完劇本之後,德·帕爾瑪坦言影片故事完全不同於他的想像,他不但對劇本大加讚賞,還稱本片為不折不扣的黑色電影。

由於無法在晚間實拍托尼逃出瑞克島的水上場景,所以劇組選擇在布魯克林的一個造船廠中搭景拍攝,除了煙霧機和照明燈塔外,劇組還安裝了比利時的WOW人造浪球,以打造出東河上波浪起伏的真實效果。雖說劇組曾一度打算採用更先進的葡萄牙產ZOW人造浪球,而且該設備可以根據水溫、含鹽量和海床深度而生成水浪,可當時ZOW公司總裁正深陷法律糾紛,廠商無法及時供貨,於是WOW人造浪球成為了劇組的唯一之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