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253581560  

火星救援 The Martian (2015)
導演: 雷利·史考特
編劇: 德魯·高達 / 安迪·威爾
主演: 馬特·達蒙 / 傑西卡·查斯坦 / 克里斯汀·韋格 / 傑夫·丹尼爾斯 / 邁克爾·佩納 / 更多...
類型: 劇情 / 科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5-11-25(中國大陸) / 2015-10-02(美國)
片長: 144分鐘 / 151分鐘(加長版)
又名: 火星任務(港) / 絕地救援(台) / 火星人
IMDb鏈接: tt3659388

  

劇情簡介

《異形》《普羅米修斯》導演雷利·史考特最新科幻作品,麥特戴蒙主演。劇本取材自Andy Weir所撰寫的暢銷網路小說〈火星任務〉,描述一名太空人因故擱淺在火星上,試圖努力存活下來並找出返回地球的路徑,情節也被形容為像是結合《浩劫重生》與《阿波羅13》的太空求生故事。

太空人馬克瓦特尼(麥特戴蒙飾)和太空小組首次登陸火星執行任務時,意外遭受強烈的暴風侵襲,一行人被迫放棄任務即刻撤退,馬克卻遭暴風中的物體高速擊中,並與成員分散,組員們誤以為他已不幸殉職便直接折返地球。清醒後的馬克,發現自己孤伶伶的受困在火星上,他必須運用有限的資源和他擁有的知識努力存活下來,並設法傳送訊息,告訴地球上的組員們他還活著。而地球上的團隊又將如何突破重重困難,並在分秒必爭的限制下重返火星救回馬克?

LIBS5FCCXZE3FI4WIST7TL3MYY  

獨自留在火星

坐在六號片場中的岩石與塵土上,麥特戴蒙即將完成最後幾天在Korda的拍攝工作。那是二月尾聲,其他演員兩個星期前都結束工作離開了。 「只剩雷利跟我留在火星上了」戴蒙開玩笑說。

這種不同以往獨自一人工作的方式,讓幾乎所有的場景對戴蒙來說都是新的體驗,他說道,「本片基本上是由三個分開又互相關聯的故事線交錯而成。瓦特尼像是個魯賓遜獨自漂流。我真的很喜歡這個角色,這個故事對於太​​空人的勇氣與創造力的歌頌,我也相當讚賞。就像是德魯跟我說的,這是封寫給科學的情書。」

雷利史考特的引力也是戴蒙無法抗拒的誘惑,他說史考特會挖掘出演員們不同的演出方式,「這些演出太完美,不該只是曇花一現。如果能夠與觀眾有更強烈的情感連結,他願意跳出框架、打破規則。他的思考比大部分人的格局都來得大,參與這種規模的工作是很令人興奮的。」

戴蒙提到史考特在拍攝前,腦中就已經有了整部電影的構想,所以能夠跟他詳述每個攝影機鏡頭、畫面涵蓋的範圍以及佈景設定。 「他讓演員們先了解他腦中的畫面,這對於演出有很大的幫助。」

在近五個星期的獨自拍攝工作裡,戴蒙不只要顧及劇情的進展,有時還得穿上繁重的太空人裝備。他用不完的精力與幽默感,在許多緊張又困難的時刻激勵著工作人員們。

在許多拍攝的時候,他會認真去思考人們不惜一切代價要救出馬克瓦特尼這件事的意義。

「他不只是一個生命。他代表著人類冒險的本能,以及我們未來的希望。能夠演出這個角色我感到很榮幸。」

fx_fmen33659388_0001

關於製作

《絕地救援》的主要拍攝工作從2014年11月8號在布達佩斯開始進行。這個美麗的中歐首都,以許多大成本的好萊塢電影在此拍攝而著名,原因不外乎是美麗的景色,以及有經驗的當地電影工作人員。但真正吸引劇組前往這城市拍攝的,是Korda片場附近的攝影棚。

Korda的六號攝影棚,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相當適合來搭建火星的地形地貌,包括棲息地與火星探測車的發射台。這場景主要是用來拍攝對話的戲份、棲息地的內部以及沙塵暴的部分。其他連戲的大場景,之後會在約旦拍攝。

製片馬克胡範(Mark Huffam)說:「我們場勘過澳洲的內陸來作為火星的場景。但後來發現行不通,而且我們決定要將大部分火星的戲份在室內搭景拍攝,讓我們對場景的掌控度更高,然後配合這些場景的外景再拉到約旦的Wadi Rum拍攝。」

在拍攝期間,Korda就像是個忙碌的工作基地,六個攝影棚全都被充分利用,搭建並翻新十幾個主要場景,包括太空船賀密斯號與火星上太空人的棲息地。美術部門一直都很努力地要讓工作進度快史考特一步,畢竟他是以工作有效率,甚至超前進度著名的。

除了Korda片場,布達佩斯還有新穎的建築The Whale(建築外型以及位在多瑙河畔取勝)。 The Whale在美國太空總署人員的戲份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包括泰迪桑德思與安妮蒙特蘿絲的辦公室、會議室、休憩室、咖啡店、大門與控制室。美術設計亞瑟麥克斯形容這棟建築為「世界級前衛、先進的建築。它是個大型的曲面幾何結構建築,有著大量的玻璃與水泥,與會自動開合的美麗百葉窗。我們可以完全控制燈光的強度。這棟建築是個天賜之作。要在攝影棚搭建起這樣一個場景,要花上相當多的預算。」

為了要增加彈性,仿造的水泥牆下面有加裝輪子,如此可方便在開放空間擺設出各種辦公室的設計。 The Whale乾淨明亮、具未來性以及彎曲設計玻璃外觀,正好作為美國太空總署的「次世代」總部。

最具代表性的一景是任務控制室,美國太空總署通訊中心。一個巨大的中央螢幕,周圍還有十幾個小螢幕圍繞著,隨時顯示著太空總署正在監控的任何重要資訊與畫面。這些畫面可能是從人造衛星、軌道偵查機、探測機與國際太空站所傳回。明蒂也就是在控制室中發現瓦特尼還活著,太空總署高層幾個月後也是在此下令發射火箭前往救援。
比起用綠幕加上後製的方式來呈現控制室的螢幕,雷利史考特比較喜歡在拍攝中就看到真實畫面,並用螢幕當作光源,也讓演員能即時與螢幕互動演出。英國公司Territory (《麻辣賤諜》(Spy)、《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Rogue Nation) )與平面設計師費莉希蒂希克森(Felicity Hickson)合作,運用大量的圖片、高解析度的衛星影像與太空總署的資料影片來達成任務。

的確,美國太空總署是本片最主要的合作夥伴、顧問以及指導,從劇本到主要拍攝工作皆有參與。製作人馬克胡範記得在第一次製作會議,與雷利史考特一起致電給美國太空總署時,非常​​開心得知他們竟知道這本小說,並且很熱心地願意開始合作關係,給予經驗與指導。
劇組得到許可,得以拍攝卡納維爾角的火箭發射,包括2014年12月Orion號的升空,它是次世代設計的太空船,將為人類探索火星跨出第一步。 Orion 被送往軌道,雷利史考特也對此致意:他在劇本封面的第一個馬克瓦特尼速寫像,有著一句這太空人的大膽宣言「我要用科學征服這星球。」

與美國太空總署的合作,始於該機構的電影與電視事務聯絡窗口伯特厄瑞奇(Bert Ulrich),後來又擴展到太空總署的行星科學總管詹姆士葛林博士(Dr. James Green),與來自火星辦公室,出任劇本及製作的技術指導的戴夫賴夫瑞(Dave Lavery)。厄瑞奇說安迪威爾的小說(在Johnson Space Center中大夥私底下推薦閱讀)以及雷利史考特的電影作品,在總署內獲得很大的迴響,因為他們正好在為前往火星的任務做準備。

「科幻小說,特別是以電影方式呈現的,一直都對真實的科學發展造成影響,」厄瑞奇說道。 「我想藝術與科學都起源於相同的創意、好奇與願景。」

desc3compres-4874c1  

亞瑟麥克斯的美術設計,始於葛林教授的Johnson Space Center 導覽,讓他沈浸在要讓人類登上火星的想望中。麥克斯還看到了從前「水星」與「阿波羅」任務時期的控制中心,同時也參觀了現在的控制中心;工作內容要處理太空梭的任務,與追蹤國際太空站的位置。
「我綜合了一些在太空總署看到的元素,然後將它做未來感的設計–想像中未來的控制室該是什麼樣子,」麥克斯說道。 「美國太空總署不只是在資源與想法上幫了很多忙,還同意我們使用所有的參考設計。」

拍攝完麥克斯在Whale建築內的美國太空總署場景後,劇組移至佔地100英畝的匈牙利展覽館,在這搭建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辦公室、實驗室與停車場場景。

在匈牙利展覽館的拍攝工作在11月,許多演員的拍攝工作都告一段落,包括艾吉佛、丹尼爾、薇格、賓、王與葛洛佛。在短暫的空檔後,「火星」上的拍攝工作在Korda片場開始進行,包括瓦特尼與其他太空人們兩條不同的故事線。

戴蒙說:「我想54名演員在我到達Korda前,就結束拍攝工作了。」由於各演員故事線不同的關係,戴蒙的拍攝日期只與雀絲坦和其他太空人在12月中旬重疊三天,然後與雀絲坦在2月再重疊了幾天。

「麥特與我合作過兩部電影(另一部是《星際效應》),但只一起在片場合作大約一個星期,」雀絲坦說道。

賀密斯號的所有組員都在火星上沙塵暴這場重要的戲出現。不想要倚靠視覺的雷利史考特,想要這風暴不論是對演員或觀眾來說,感覺起來都相當真實。這場戲在巨大的第六攝影棚火星場景拍了整整三天,使用了巨大風扇、許多的塵土來造成能見度相當有限的效果。第一天的風暴就快讓大家受不了。

這是我職業生涯最艱難的一天,」服裝設計珍提葉慈(Janty Yates)說道。戴蒙補充道:「就像是在颶風中行走。」就算面罩也無法阻擋塵土跑進眼睛、耳朵與嘴巴裡。這些雜質總是有辦法跑進演員太空服頭盔的通氣孔裡,造成呼吸的問題。在每一鏡中間,服裝助理就會衝進場中幫演員把頭盔拿掉,好讓他們呼吸比較舒服些。

「來火星吧,笑一個,」滿嘴塵土的麥可潘納開玩笑道。 「我來到片場穿上這套服裝,心想『這好酷,我變成太空人了,這是個好大的景,這就是所謂身處雷利史考特電影的感覺。我一定可以搞定的!』然後突然間我就在強風中掙扎,試圖呼吸並且不要摔倒,一切比較像是『噢!糟糕,我希望自己別搞砸這鏡頭。』」

「那是個很嚴峻的考驗,」潔西卡雀絲坦同意道。 「我們在一起拍攝的第一天,還沒彼此熟悉,就拍攝這場風暴的戲。當強大的風流不斷把塵土與小石子打在身上,而在字面上與意義上,我們都在尋找角色的立足點。」

雖然演員們常會搞不清方向,並且幾乎看不到彼此,但他們可以聽到彼此以及雷利的聲音。聲音部門工作人員在每個太空人的頭盔裡,裝置了小型對講機與麥克風,讓他們得以與其他演員以及導演溝通。這是個很特別的合作經驗,凱特瑪拉如此覺得。

「由於戴上這頭盔後,我們聽不到周遭工作人員的聲音,只聽得到太空人彼此的聲音,這讓我們很快地就產生情感連結,」瑪拉說道。 「我們開始互相消遣、開玩笑,這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有些內容太過辛辣。有些時候我們會聊得太忘我,然後問道『等等,雷利在嗎?』」

fx_fmen33659388_0003

頭盔加上太空衣共重達40磅,再加上演員們得費力地蹣跚走過沙地,並對抗每小時65英哩風速的強風。頭盔與太空衣都是服裝設計珍提葉慈(Jany Yates)與太空衣專家麥可姆尼(Michael Mooney)的傑作。頭盔配有六個燈,分別由一個小型的兩段式遙控器來操縱。太空衣維生背包內的風扇,會將空氣藉由一條管子送至頭盔內。頭盔是由FBFX公司以真空澆注法製造,厚度約1?4釐米。姆尼將盡可能地減輕頭盔的重量,大約9磅重,但「由於它並無法用肩膀去支撐,」他說道,「這頭盔對於有些一天得拍攝十個小時的演員來說變得蠻重的。」
在頭盔之下,太空人在探索星球表面時都得穿著橘白色的太空衣,外型既流線又合身,但延展性能夠符合所有活動需求。

葉慈在前製作業時,就將星球表面太空衣的設計原型拿給戴蒙看,他說「最後的成果就跟她設計的一模一樣。當讀著劇本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故事很棒,但大概80幾天都要穿個很笨重的服裝吧。』但這星球表面的太空服雖然像泳衣一樣緊身,其實相當舒適。」

在設計服裝之前,葉慈拜會了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博物館館長,該博物館收藏著一系列太空服,時間可追溯至「水星」任務的開始時期;還到強森太空中心與噴射推進博物館做了些研究。這些經驗讓她流連忘返。

葉慈補充道:「我看到了探測車,看到他們建造人造衛星…感覺就像是自己身處在一個科幻電影之中。他們寄給我很多相當有用的影像。我們看到了他們原本計畫,要給2030年之後的任務使用的太空服。」

「從一開始,雷利就表示他要星球表面用的太空服合身一點,並比較容易做動作,但影子看起來仍要相當有感覺。太空總署的太空衣與頭盔是一體成型的,無法達到我們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設計。我們還必須同時兼顧美觀與實用的拍攝需要,我想我們成功在外型與功能中找到平衡。」

對艙外活動(EVA)服(常被稱為「外太空服」,或是雷利史考特口中的doughboy)來說,外型是比較不被考慮的一點。艙外活動服既大又笨重,在賀密斯號外執行零重力活動時穿著。碳纖維的背板,加上8支拴緊的3釐米鐵環,連接著特技鋼索。戴蒙的特技裝備重達55磅,當加上太空衣與頭盔的重量後,有時需要他多負擔100磅的重量。
超過一打的供應商受僱來生產頭盔,以及星球表面太空衣與艙外活動服各15套。

葉慈還為太空人設計了第三套服裝,她形容「像是田徑服。這是他們每天在賀密斯號內活動所穿著。光滑、合身又舒服,因為只需要在加壓的太空艙內穿著,所以不需要維生系統。」

Matt-Damon_The-Martian_2015-14  

火星上的生活

火星是不太適合生存的,溫差很大,夏天時從攝氏零下153度到22度,讓人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洋蔥式穿法也有它的極限)。呼吸更是個大問題,空氣中95%都是二氧化碳。土壤中缺乏種植作物所需的細菌。有水,但僅以冰的型態存在。

它的紅色就像是在警告你一樣:這裡什麼都沒有,除了窒息或是失溫而死。但人類從未因為環境的險惡而卻步過。所以我們還是往火星前進。

創造一個人工的棲息地,是讓人類能夠探索這個星球的首要工作。在《絕地救援》中,美國太空總署與噴射推進實驗室,四年來一直用無人探測機空投預先加工過的棲息地組裝零件,以及各種資源、食物以及裝備。戰神三號的組員抵達後將有些舒服的東西可以享用,像是電腦、感恩節大餐的包裝食物以及狠角色ATV火星探測車。原火星探測車(MAV)會待命在他們結束31個火星日的任務後,將他們送回賀密斯號。

這故事開始於火星日第18天,組員已將棲息地組裝完成:一個加壓的帆布結構,內部空間有90平方公尺。大量的太陽能與中子輻射會穿過火星稀薄的大氣層,所以棲息地的外層必須鑲上可過濾的Kevlar 與Mylar金屬箔片,以及裝上軟墊的泡沫塑料。

棲息地的內部包含了不多的住宿空間、一個共同的工作區域、入口與出口的氣壓閥以及簡潔的裝備儲存空間–存有維生設備像是製氧器、大氣調節器與淨水機。裡頭的物資夠六個太空人生存68個火星日。在只有瓦特尼一人的情形下,可以延長到400個火星日。這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但似乎還是不足以撐到救援的到來。

在棲息地內有幾個馬鈴薯,身為一個植物學家的瓦特尼,要想辦法製造出必要的細菌讓火星的土壤肥沃,才得以種植更多馬鈴薯。曾經挽救過整個文明免於飢荒的馬鈴薯,如今又要再一次延續人類的生命,而且是在另一個星球上。一個問題解決了。

瓦特尼用火星探測車找到了一個壞掉的探測機拓荒者號,最後收到訊號是在1997年;再次證明一個人不要的,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寶藏。他利用它的攝影機,想辦法與太空總署和噴射推進實驗室取得聯繫。第二個問題也解決了。他甚至連製造氧氣的方法也找到了。

這樣一來露易斯的舞曲音樂就是他剩下最大的問題了。瓦特尼有加壓的住所與氧氣。有食物,並且能夠種更多。有水,而且知道怎麼製造更多。他能與太空總署取得聯繫,互相開玩笑,或是不同意他們的命令時可以互相幹譙。

如果接下來沒什麼意外的話,自從把那小段天線從肚子裡拉出來之後,他活下去的機率大幅地提升了。但莫非定律總是放諸四海皆準。果然又出事了。

一場可怕的意外摧毀了瓦特尼的辛苦成果,以及他的樂觀。如今時間又開始倒數,太空總署的救援計劃已被摧毀殆盡。原本的危機感,已變成一顆隨時會引爆的不定時炸彈。這已變成一個24小時不眠不休的行動。

一條人命身陷危險之中。整個世界都屏息關注。而只有一群科學家與太空人,肩負著救援他的重擔。從休士頓到北京、墨爾本到莫斯科,人們都相當關注馬克瓦特尼的不幸,因為他不只是個太空人而已,他已成為一個象徵。他所遇到的災難是給地球上最聰明的這群人出的考題;他們要救的不只是一條人命,而是整個人類的熱切盼望。這是場火星對抗地球的比賽,全世界的人類當然是為主場加油。

  

花絮

1 影片獲得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全力支持。劇本有50頁的內容都是有關NASA的細節,力求呈現出的宇航員形象和行動符合實情。影片總共拍攝週期大約是70天,其中拍攝NASA細節的內容花了劇組21天時間。

2 安迪·威爾的原著科幻小說自出版起,就受到了許多專業人士的好評,NASA的指揮官克里斯·哈費德表示,從沒見過能把故事講得這麼精彩,還能在技術上保持高度準確性的科幻小說。

3 影片沒有反派人物,並沒有誰會阻止麥特戴蒙生存和返回地球,除了火星的自然環境。

4 影片中麥特戴蒙、潔西卡雀絲坦最開始在火星上執行的任務,正是NASA未來打算實施的。

5 斯科特親自繪製的一張劇本封面草圖,內容是麥特戴蒙的角色在火星上說“我TM一定要離開這個星球”,這張草圖去年12月5日隨美國“獵戶座”載人飛船的首次未載人試飛上了太空,圍繞地球飛行兩圈。

6 很多在影片《普羅米修斯》(雷利史考特執導)中設定的科技成果在本片得以應用,尤其是宇航服。

7 劇組發現現實中的火星宇航服非常巨大而笨重,像《玩具總動員》里巴斯光年穿的衣服似的。斯科特也不喜歡這樣的衣服,因此最終的設計在參考原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實用性和美觀性。

8 劇組一共製作了15件宇航服,供影片中的6位宇航員穿著。

9 影片一開始本來打算在澳大利亞拍攝,但是當地政府不同意,所以沒有實現這個計劃。後來選擇在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拍攝,因為當地擁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攝影棚之一。

10 影片“火星表面”的場景是在約旦著名的“玫瑰沙漠”瓦迪拉姆取景的,最終的效果由實景拍攝+CG共同完成。

11 劇組真的在攝影棚內種了馬鈴薯,並且完全靠其自然生長,用於拍攝麥特戴蒙在火星上種植食物求生的場景。

12 劇組搭建了大約20個場景,這相對於其他影片來說並不算多,不過這些場景在工藝上非常精湛。雷利史考特在《出埃及記:天地王者 Exodus: Gods and Kings》中用了70個場景,《美國黑幫》更是多達100個。

13 影片的編劇德魯戈達德,最開始本來打算做導演的,但後來忙於執導《險惡六人組》就退出了導演一職。後來雷利史考特看到了劇本非常喜歡,甚至推遲了《普羅米修斯2》的拍攝進程,火速接過導筒。

14 潔西卡雀絲坦出演過《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但沒有穿過宇航服,而安海瑟薇卻幾乎是全程穿著宇航服表演的。因此,雀絲坦也在海瑟薇那裡得到些建議,在宇航服裡面穿一件涼爽的打底衣服,不然要熱瘋。

15 影片原定檔11月25日感恩節檔上映,後為避免與《飢餓遊戲3(下)》和《恐龍當家》互撕,提檔至10月2日,這一提檔其實也算與福斯影業自己的《弗蘭肯斯坦》進行檔期對調。

16 影片壯麗的火星景象,取景於約旦著名的“玫瑰沙漠”瓦迪拉姆,最終效果由實景拍攝加CG共同完成。

  

IMG_3211.JPG IMG_3217.JPG  i851797leave-behindmartian-gallery2-gallery-image_0martian-gallery9-gallery-imageMV5BNzA1YjllMzQtYzUxNC00MWM3LTgxNDgtNmQ3ZmQ2NDUwZGU3XkEyXkFqcGdeQThe-Martian-2015-Matt Damon  

arrow
arrow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