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34660055
fr Francois Truffaut 法蘭索瓦楚浮

作品表

1983 情殺案中案 Vivement dimanche!  51歲

1981 鄰家女 The Woman Next Door ( 導演 編劇 )49歲

1981 隔牆花 La Femme d'à côté  49歲

1980 最後地下鐵 The Last Metro ( 導演 編劇 ) 48歲

《愛情逃跑》| 1979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47歲

1978 綠屋 The Green Room ( 導演 編劇 演員 )46歲

1976 零用錢 L'Argent de poche  44歲

1975 巫山雲 The Story of Adele H. (Histoire d'Adele H.) ( 導演 編劇 )43歲

1973 日以作夜 Day for Night ( 導演 演員 )41歲

1972 像我這樣美麗的女子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40歲

1971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 Two English Girls ( 導演 編劇 )39歲

《婚姻生活》| 1970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8歲

1970 野孩子 The Wild Child ( 導演 編劇 演員 )38歲

1969 騙婚記 Mississippi Mermaid ( 導演 編劇 )37歲

《偷吻》| 1968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6歲

《黑衣新娘》| 1968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6歲

《華氏451度》| 1966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4歲

《柔膚》| 1964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2歲

1962 二十歲之戀 Antoine et Colette  30歲

《夏日之戀》| 1962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0歲

1961 水的故事 Une histoire d'eau ( 導演 編劇 )29歲

《斷了氣》Breathless | 1960 | 高達 29歲  ( 編劇 )28歲

《槍殺鋼琴師》| 1960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28歲

《四百擊》The 400 Blows | 1959 | 楚浮 27歲

1957 頑皮鬼 Les Mistons  25歲

1955 一次拜訪 Une Visite  23歲

p1748306000

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法國著名導演,法國新浪潮(電影創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電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與法國另一名導尚盧·高達並列,在國際影壇享有盛譽。

p1935791474  

楚浮因為逃學,14歲便失學要到工廠工作。少年時他已經熱愛電影,曾舉辦小型電影放映活動導致欠債,16歲時被送進不良少年教養所,後來由安德烈·巴贊保釋,並把他領進了影評的園地,巴贊成為他的精神導師,也深深影響他在電影方面的觀念。1951年巴贊創辦《電影筆記》,其後楚浮加入撰寫影評,被認為是巴黎最尖刻的評論人。

p1935789512  

1955年拍攝了首部短片《探訪》,其後曾任義大利導演羅塞里尼的助手。1957年,楚浮撰文預告了「第一人稱」影片的到來。1959年首部長片《四百擊》旋即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影片以安坦·但奴(由尚-比埃·里奧釋演)為主角,充滿自傳性質,連同《二十歲之戀》、《偷吻》、《床地風雲》、《愛情逃跑》組成安坦·但奴五部曲。 他又擅長實踐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故事題材豐富多采、內容各異;尤能拍攝景致怡人、風格清新的法式風格文藝愛情電影,令各國影迷感動回味再三至今。

p1935789955  

楚浮1984年罹患腦癌病逝,共有二十一部長片、四部短片導演作傳世。

p1935788734  

本名 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

出生 1932年2月6日

巴黎

逝世 1984年10月21日(52歲)

上塞納省塞納河畔訥伊

職業 導演,演員,影評人,製片人,編劇

配偶 Madeleine Morgenstern(1957年-1965年結婚)

活躍年代 1955–1983

p1935790757  

語錄

「對我來說,明天的電影比懺悔錄或日記等自傳體更加私人。年輕的電影製作者將會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並將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與電影連繫起來:這些也許是他們的初戀故事、或最近的戀愛故事、他們的政治醒覺、他們的旅行故事、他們的病患經歷、他們的兵役、他們的婚姻,他們對上一個的假期... 這些將是令人愉快的,因為這是真實又新鮮的... 明天的電影不會由公務導演執導,卻是由構造一次美妙和令人興奮的冒險歷程的藝術家執導。明天的電影(的特點)將酷似創造它的人,觀眾的數量將與導演的朋友的數量成正比。明天的電影將是愛的行動。」 — François Truffaut, published in Arts magazine, May 1957 Source: Miami New Times

Truffaut_w_original  

François Truffaut

A lifelong cinephile, François Truffaut first made his cinematic mark as a fiery, contentious critic for Cahiers du cinéma in the 1950s, denouncing the French film industry’s bloated “tradition of quality” and calling for the director to be redefined as the auteur, or individual author, of the film. Truffaut then became an auteur himself, starting with The 400 Blows, which won him the best director award at Cannes and led the French new-wave charge. The 400 Blows remains Truffaut’s seminal film, yet he continued to reinvigorate cinema throughout the sixties, with such thrilling works as Shoot the Piano Player and Jules and Jim. Truffaut also continued to follow the adventures of 400 Blows protagonist Antoine Doinel—embodied by Jean-Pierre Léaud—through the seventies (Stolen Kisses, Bed and Board, Love on the Run), while directing such other classics as Day for Night and The Last Metro, which displayed his undying love for cinema and life. His own life was tragically cut short at the age of fifty-two.

truffaut_godard_large  

Not just the two prime figures of the French New Wave, Jean-Luc Godard and François Truffaut were also close friends. That began to change in the late sixties and early seventies, when their careers diverged dramatically, as Truffaut explored more commercial avenues of filmmaking and Godard’s films grew ever more militantly political. But the cord between them was decisively severed after the release of Truffaut’s immensely popular Day for Night. Godard found the film to be dishonest, and told Truffaut as much in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angry letters between the two men. In a new supplement on our release of Day for Night, film scholar Dudley Andrew goes into great detail about this legendary conflict; here’s an excerpt from that interview.

    

獎項

1980

凱撒電影獎 最佳導演 最後地下鐵

凱撒電影獎 最佳影片 最後地下鐵

凱撒電影獎 最佳劇本 最後地下鐵

1975

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日以作夜

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日以作夜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導演 日以作夜

1964

第1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柔膚

1960

第3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四百擊

1959

第1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四百擊

第1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四百擊

第12屆坎城電影節 OCIC Award 四百擊

113238.31590874_1000X1000092903.70667684_620X620

相關電影介紹

2015 希區考克與楚浮對話錄 Hitchcock/Truffaut

p2246311794  

本片改編自法國新浪潮知名導演-楚浮,親身訪談與撰寫的《希區考克與楚浮對話錄》,被視為談論希區考克電影的所有文獻中最具公信力的兩本書之一。

2009 楚浮vs.高達 Two in the Wave

p731112085  

紀錄片由艾曼紐洛宏執導,將許多珍貴文獻與訪問片段巧妙熔於一爐,敘述法國新浪潮大師兩位大師導演楚浮與高達,從一開始的惺惺相惜,以至後來反目成仇的始末。  

1959年,法國電影新浪潮,平地一聲雷,徹底改寫電影史,同為電影雜誌「cahiers du cinema」寫稿的楚浮與高達,當時是莫逆之交,一群人滿腔熱血,想為電影史作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業。高達的成名作《斷了氣》,還是源自楚浮創作的劇本。

然而,直到「五月革命」,二人關係慢慢變質,開始交惡、常常公開互相挑釁。

p1128197875  

政治傾向尖銳的高達,對楚浮樣樣不順眼,連楚浮獲獎無數的《日以作夜》,都慘遭高達毒舌了一番。1984年,楚浮英年早逝,兩人卻從未和解,徒留遺憾。

這部珍貴的紀錄片,首次曝光的高達童年照片,將兩位大師畢生的恩怨,作了一次肅穆的巡禮。

1988 小偷 La petite voleuse ( 編劇 )

014617.93095649_270X405X4  

導演: 克勞德米勒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Claude de Givray 克勞德米勒 Luc Beraud Annie Miller

演員: 夏綠蒂甘絲柏格

這部影片驚人的與米雷的上一部影片《不安分的姑娘》相呼應。夏洛特·甘斯布的獨特風格和她在兩部影片的同樣出色的指導使她的表演始終具有令人信服的激情。兩部影片都是通過人物所處的社會現實和人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影響來對他們加以刻畫的。夏洛特·甘斯布飾演的這兩個角色,都是尋求感情,渴望認識世界的人物。愛情和教育這兩個概念,如同楚浮始終所希望的那樣,在這裡是緊密相聯的。對愛情的發現與對書本文化的發現相聯繫。米歇爾和雅尼娜兩人的相遇與他們看電影的樂趣是聯繫在一起的。本片獲1988年梅里艾獎、第14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海報獎。

《斷了氣》Breathless | 1960 | 高達 29歲(楚浮/高達 編劇 )

p1353086606

導演作品介紹

1983 情殺案中案 Vivement dimanche!

001608.27815538_270X405X4    

故事改編自美國的偵探小說,融合了驚悚罪案和幽默諷刺的形式,走的是類似美國30年代黑色電影的路子。本片並不具藝術深度,但卻成功地講述了一個典型好萊塢風格的黑色故事,幽默、驚悚、愛情、嘲諷等戲劇元素融於一爐卻又非常匹配,攝影明暗流動感極強,不由得讚歎楚浮的功力深厚。影片還通過朱里安對女性小腿的極端痴迷,諷刺了男性的性心理。無論是老牌影帝特林提格南特,還是楚浮的遺孀阿爾當,在電影中都表現得相當出色。

1981 鄰家女 The Woman Next Door ( 導演 編劇 )

p2198223720

拍攝花絮

·芬妮於1981年嫁給了楚浮並和他有了一個女兒約瑟琳。這個女兒是她在楚浮去世(1984年)前幾個月懷上的。

·楚浮童年缺乏母愛,但成年之後特別懂得欣賞女性,在他電影中出現的女子都能顯露出別具一格的特別魅力,這也是因為他特別的擅長發掘女演員的長處,像是法國最著名的女演員德芙諾、伊莎貝拉.阿佳妮、娜塔麗.貝依、讓娜.莫羅、弗朗索瓦.多萊亞、芬妮.阿爾丹等等,都和他有過成功的合作,而《隔牆花》中美麗的芬妮也終於成為了陪伴他到最後的女人。

·據說,楚浮在1981年拍攝這部《隔壁的女人》,其構思是來自於他在某酒店下榻時偶然見到的一句話,是一位無名客人隨手所寫:“如果全世界只有一個女人不該愛上,那就是你對門的那個。”

·Fanny Ardant在影片中有一句台詞是這樣的“你的表現好像你是個警察,而我是個賊”(You behave like you are a policeman and I'm a thief)這句台詞也與導演楚浮的偶像西區柯克相關他喜歡在他的電影主題中表現出相似的變化。

·Bernard與Odile Jouve第一次見面時討論的電影是Tod Browning1927年的影片《未知》(Unknown The)。

fx_fwfr30082370_0004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1981年,楚浮完成了他人生中倒數第二部電影《隔牆花》,故事內容如同是早期《柔膚》的姊妹篇——電影中女主人的愛,瘋狂的讓人恐懼,最後也是以殺死她愛的男人(杰拉爾·迪帕里約飾)為結束。依舊是錯綜複雜的愛欲糾纏,依舊是環環相扣的劇情,依舊是以決絕的死亡作為故事的最終結局。

影片被稱為“一個我們時代的激情故事”――在道德之下情感、慾望積壓變形終至瘋狂,這一次楚浮依然從情節本身入手,他關注的似乎並不是人物情感變化的繁複曲折,而僅僅是故事本身的延宕曲折。楚浮喜歡說“每段愛情都有開始,發展和結束的時候”影片中也的確步步推進,充滿了讓人意想不到的峰迴路轉——前半部分的安靜溫婉,中間的反复,高潮的絕望,到結局又殘酷的回歸寧靜。他迷戀那種瘋狂到極致的愛情,而且愛情總與慾望糾纏不清,結局便只有用死亡才能找到出口,這種感情的表達不是法國影片慣有的含蓄內斂,卻又比好萊塢結局更為激烈決絕。從《四百擊》到《隔牆花》楚浮一步步找到了他鍾愛的表達——愛、慾望、折磨、糾纏、兇殺……只是在這迥異的題材之後,我們能夠看到他以一貫之的強烈的孤獨感——愛情並不能帶來溫暖,慾望只會讓人走向崩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疏離瘟疫一般靜靜蔓延,即便最親近的人也有著讓人害怕的冷漠——伯納的妻子看著痛苦不堪的伯納漫不經心地說,我可以理解你的痛苦;馬蒂的那個愛她至深的丈夫緩緩地講,或者我們應該重新安排一下生活。

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楚浮的創作方面迴光返照一般的靈光乍現——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經進入創作最後階段的楚浮顯得躊躇滿志,前一部《最後一班地鐵》大獲全勝,《隔牆花》儘管難以逾越,但成熟的敘事風格,流暢的電影語言,都讓觀眾對楚浮充滿期待。

電影在結構上也與以往略微不同,儘管這種嘗試顯得併不成熟成功,但卻可以窺見楚浮求變之意——整部電影是一個單一的倒敘結構,整個故事由第三者講述。第三者的視點引導觀眾共同參與這個悲劇故事中的愛恨情仇。

關於演員

《隔牆花》依然關乎愛情,關乎慾望,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由楚浮的妻子芬妮·阿爾丹扮演,阿爾丹出生在摩納哥一個很有社會地位的家庭裡,也是法國首屈一指的明星。有人說《隔牆花》的電影像是楚浮寫給愛人芬妮·阿爾丹的愛情小說。而他們結婚僅僅三年之後,楚浮就死在了芬妮·阿爾丹的懷裡。
80年代初,芬妮·阿爾丹與弗朗索瓦·楚浮相遇,無疑對她來說,這是命運的轉折《隔牆花》讓觀眾看到了她的魅力。而楚浮也對阿爾丹評價甚高“在她身上,我立刻找到了那些自己常常企盼的主角素質:充滿活力、勇敢熱忱,幽默而又很振奮。在天平的另一端,則擺放著神秘感、野性的猜疑以及某些纖細的東西。”

接下去,楚浮又讓芬妮出演了他的另一部作品《盼望星期天》,兩個人相互賞識,而阿爾丹也成為楚浮生命中最後的愛。 《激烈的周日》完成那年,兩人的女兒約瑟芬出生。從這時開始,她把自己的觸角從戲劇舞台伸向電影銀幕,在《愛情》、《生死戀》、《三姐妹》、《夏培上校》等一系列影片中,阿爾丹所飾演的角色令人難忘,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法國和歐洲電影大師欣賞她的表演,紛紛邀她合作。她合作過的知名導演包括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雷路許 (Claude Lelouche)、科斯塔·嘉瓦斯(Costa Gravas)、安東尼奧尼 (Antonioni)、文溫德斯 (Wim Wenders)和艾托里·斯科拉(Ettore Scola)等。 1996年芬妮·阿爾丹以《變性上班族》(Pedale Douce)贏得法國凱撒獎影后。並參與佛杭蘇瓦歐容 《八美圖》(8 Women)的演出﹐此片獲得柏林最佳影片銀熊獎。

杰拉爾·德帕爾迪約(Gérard Depardieu)是法國影壇的常青樹,因為電影《大鼻子情聖》成了眾多影迷心目中的大鼻子情聖,他的演技一流,無論是他演的正劇還是喜劇,都能吸引來各個階層的觀眾為他拍手叫好。而做演員之前的德帕爾迪約只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不良少年,每天在大街上閒逛。機遇垂青,使得他有機會參加了一個名為“火車站咖啡館“的劇團的巡迴演出,同帕特瑞克·德瓦爾和一個藝名為“喵喵”的演員合作,從而走上了演藝的道路。 1996年,德帕爾迪約終於作為一名碩果累累的演藝界巨星獲得了由法國政府頒發、代表法國最高榮譽的“騎士勳位勳章”。杰拉爾·德帕爾迪約的妻子是伊麗莎白·德帕爾迪約,兩人曾在電影《Jean de Florette》中合作。

1980 最後地下鐵 The Last Metro ( 導演 編劇 )

462_box_348x490_original  

本片是舞台版的《日以繼夜》,以戲中戲的方式描寫戰爭、人性、愛情,戲劇性豐富,演員的表現也有吸引力。雖然不是導演的最佳作品,但仍具有相當高的水準,獲十項法國凱撒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p2254738290

本片於1980年由法國高蒙影片公司協同多家著名電影公司強力聯合推出。是新浪潮元老、法國著名導演弗朗索瓦·楚浮的顛峰之作,影片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曾破記錄地榮獲第六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配樂、最佳製作設計、最佳音響、最佳劇本十項大獎,並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舉成為當年電影界的最大贏家。

Film_462w_ELastMetro_original

Gérard Depardieu and Catherine Deneuve star as members of a French theater company living under the German occupa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in François Truffaut’s gripping, humanist character study. Against all odds—a Jewish theater manager in hiding; a leading man who’s in the Resistance; increasingly restrictive Nazi oversight—the troupe believes the show must go on. Equal parts romance, historical tragedy, and even comedy, The Last Metro (Le dernier métro) is Truffaut’s ultimate tribute to art overcoming adversity.

《愛情逃跑》| 1979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p2197575105  

1978 綠屋 The Green Room ( 導演 編劇 演員 )

015021.19072144_270X405X4    

由法國著名導演弗朗索瓦·楚浮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綠屋》根據亨利·詹姆斯作品改編而成。

p2198760545

1977 痴男怨女 L'homme qui aimait les femmes

p2193094413  

一雙又一雙女人的腿,從墓地上走過,他們纖細、美麗而動人,散發著芳香、溫柔和女性特有的嬌柔。一個男人的葬禮竟能吸引這麼多女人的到來,那麼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呢?新浪潮大師楚浮的《痴男怨女》帶我們走進一個偏執的男人的世界。

p2193094695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征服的故事,又或者是一個關於男人嗜好的故事。莫倫是一個接近中年單身男子,在他平常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對女性博愛的心。無論老少,他都會儘自己的一切能力去關心,他對女人的偏愛由他們的玉腿而起,當他看到令他動心的女子時,他會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而最終他因為追逐一雙美麗的玉腿而命喪輪下。

p2193094699  

一個現代版的唐橫故事,未對道德敗壞的丹納有所指責。影片有濃厚的楚浮自傳色彩,他將自己對愛情的觀感以及對女性的期望都融會其中。影片展現男性的博愛精神,但對何謂真愛提出了導演自己的質疑和困惑。好萊塢在1983年由喜劇大師布萊克·愛德華茲重拍,成績尚佳。

p2193094692

1976 零用錢 L'Argent de poche

p2192603061  

影片基本沒有敘事的主線,也沒有偏重哪一個小孩,但有新浪潮的寫實風格和楚浮特有的自傳味道,難能可貴的是影片並沒有將兒童的生活美化,也並沒有讓孩子們故意扮得天真可愛,而完完全全地紀錄著孩子們的普通生活細節,有喜有悲,也有孩子們的奇怪想法。一群古靈精怪的孩子都演得生動逗趣,如果你還沒有失去童心,這部電影會讓你感懷不已的。

1975 巫山雲 The Story of Adele H. (Histoire d'Adele H.) ( 導演 編劇 )

p1483320569  

本片是關於雨果二女兒Adele的傳記片,扮演Adele的伊莎貝爾·阿佳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拍攝花絮
·導演客串:在哈利法克斯,弗朗西斯·楚浮扮演了一個被阿黛爾誤認為是平森的軍官。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幕後製作

楚浮在執導這一部根據阿黛兒日記改編的愛情悲劇時,成功塑造了女主角癡情和執迷不悔的個性,阿佳妮也將主人翁的神經質表現得生動傳神。本片可以說是阿佳妮最優秀的代表作之一。在英法兩國拍攝的外景,將時代氣氛烘托得頗為逼真。

1973 日以作夜 Day for Night ( 導演 演員 )

p2251958047  

日以作夜是一個電影技術術語,意思是指在白天拍攝夜景,本片講的就是一個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故事。電影《Meet Pamela》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攝中,導演Ferrand(弗朗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飾)不僅要處理電影拍攝的事情,還要忙於照顧演員們的情緒。其中就有脆弱敏感的男主角Alphonse(讓-皮埃爾•利奧德Jean-Pierre Léaud 飾)的感情問題,還有精神受挫的女星Julie Baker(杰奎琳•比塞特Jacqueline Bisset 飾) 。電影還要趕在約定的時間之前完成,拍攝的進展也不甚順利,一切看起來如此糟糕,《Meet Pamela》還能拍完嗎……本片精彩地以“戲中戲”的結構展現了一部電影拍攝的過程。

本片獲197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拍攝花絮

·楚浮在拍攝《日以作夜》之間充分發揮了他對即興創作的愛好。在拍攝過程中演員不用對台詞死記硬背,據說他的演員們也已經習慣了在拍攝前一天晚上才讀到台詞;其次,那些認識楚浮的人已經習慣於從跟他的談話中引用言詞;最後,拍攝工作越向前推進,時間與財務方面越緊張,電影的製作就變得越來越即興化。
·《日以作夜》又被翻譯成《戲中戲》,有趣的是如果將楚浮拍攝影片本身也算進去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就變成了三個套層空間——拍攝《日以作夜》的楚浮、拍攝電影的導演、電影股市。因為拍攝期間,楚浮愛上了扮演茱麗的女主演雅克琳·比塞特(Jacqueline Bisset),顯然楚浮並沒有將這段插曲放入故事中,而讓比塞特與男主演雷奧發生了一場閃電般的一夜情。電影中的失控是假,而現實中的失控才是真實。現實與電影到底哪個更精彩?
·這部電影是獻給Gish 姐妹的(Lillian Gish and Dorothy Gish)
·《日以作夜》與《狂人夏洛特》Madwoman of Chaillot用的是同樣的工作室甚至還有些同樣的佈景。

fx_fdone0411552_0001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在 布紐爾 的《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之後拿走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的就是楚浮的這部《日以作夜》(La Nuit Américaine, 1973)。這部電影的原名是一個專業術語,指美國人經常在大白天利用濾光鏡拍夜景,天空透過濾鏡呈深蘭色…..這種在白天而不在晚上拍夜景的方法就叫作:美國之夜。晝夜顛倒的世界一方面是電影再造的夢幻國度,另一方面卻是辛苦尷尬的電影工作本身。影片中表現出一部電影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種種棘手的難題,演員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經費帶來的壓力以及拍攝時間的緊迫。

《日以作夜》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一部被西方影迷奉為“影迷必看的首選電影”。電影採用“戲中戲”的方法敘事,現在看來這種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的值得稱道的敘事手法,但劇中人與現實中人命運的交相輝映,還是會讓觀眾感到陣陣內心的悸動。生活本身與電影,說不清誰比誰更加精彩,甚至很多時候他們原本就糾纏在一起。楚浮,一個在電影滋養下長大的孩子,電影是其一生不離不棄的最好的愛人。在《日以作夜》中,他用這種趣味十足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電影的難以言喻的深厚感情。

電影中楚浮親自飾演導演本身一角,他對演員說“電影的情景要比生活美好”,對楚浮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對電影極端迷戀的人,《四百擊》之中就佈滿了童年時期那些關於電影的溫暖的記憶,而《日以作夜》中,我們又看到了他對那些溫情脈脈的念念不忘——夢中的小男孩到電影院門口偷《大國民》的劇照,選女演員時套用了希區考克的口氣,在電影拍攝期間,導演收到了一個郵包,楚浮特地把鏡頭對準了那些書:奧遜·威爾斯,大衛·里恩,弗里茲·朗格,羅西里尼,雅克·里維特,高達希區考克……
由於兩重空間交錯敘事,使得影片與楚浮以往的片子略微不同——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層層推進高潮迭起的故事,但影片的細節鋪陳十分到位,輕鬆好看,也許正是如此,才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也可能由於同樣的原因使楚浮失去了他的戰友夥伴同為新浪潮電影導演的得高達。

楚浮VS高達

兩人同為《電影手冊》的評論員,“新浪潮”電影的主將,曾經惺惺相惜而《日以作夜》上映之後兩人公開決裂。高達刻薄的稱楚浮為:“上午的商人,下午的詩人”。

兩個人的決裂顯得有些突如其來,因為1971年當高達出車禍時,楚浮還跑去醫院探望他,即便是在《日以作夜》中楚浮也公開向他致敬——《讓-呂克·高達》的小書出現的特寫鏡頭中,除此之外楚浮還不止一次地使用《蔑視》中的經典台詞,旅館女房東受不了劇組人員之間亂七八糟的男女關係,於是大呼小呵,而台詞恰恰來自於《蔑視》:“這是什麼電影啊?這到底是個什麼行業?我蔑視你們,我蔑視電影!”

一方面高達對楚浮的創作傾向於好萊塢式的轉變流露出不滿,另一方面,似乎也在埋怨楚浮的“不誠實”——在《日以作夜》中,只有楚浮飾演的導演沒有捲入什麼桃色事件,而電影之外,楚浮卻實在與女主角產生了戀情。

曾經的親密夥伴反目成仇,成了短暫“新浪潮”電影運動之中一道無法癒合的傷痛。

Film_769_DayForNight_original

This affectionate farce from François Truffaut about the joys and strife of moviemaking is one of his most beloved films. Truffaut himself appears as the harried director of a frivolous melodrama, the shooting of which is plagued by the whims of a neurotic actor (Jean-Pierre Léaud), an aging but still forceful Italian diva (Valentina Cortese), and a British ingenue haunted by personal scandal (Jacqueline Bisset). An irreverent paean to the prosaic craft of cinema as well as a delightful human comedy about the pitfalls of sex and romance, Day for Night is buoyed by robust performances and a sparkling score by the legendary Georges Delerue.

1972 像我這樣美麗的女子 Une belle fille comme moi

p2191696025  

本片是楚浮作品中較罕見的喜劇。影片主要展開兩條線索:女犯人在講述自己的成長過程,即她從一個小女孩變成連環殺手的過程;另一條線索是社會學家在對女犯人訪談的過程中逐漸被勾引,產生同情直至愛情的過程,兩條線索對比之下,讓觀眾全面了解了這個女人,其中各種可笑經歷也被凸顯出來。

影片充滿幽默戲謔的風格,譬如女犯人回憶小時候殺死父親的過程:她把梯子移開的時候,鏡頭對準空中移動的梯子,然後轉到她臉上詭異的笑容,畫外聽見父親的慘叫聲……

片尾社會學家在監獄裡看見電視裡,已經成為紅歌星的女犯人風光無限的回訪棚戶區,然而這時候唯一能證明她有罪的地下室也已經毀於一旦,這時候鏡頭在空中搖移,又對準了正在整理採訪內容的女人(社會學家原來的女朋友)身上……楚浮通過這個結尾,諷刺了社會制度的可笑,同時成功塑造了一種為達到目的用盡各種手段的女性的形象。

 

1971 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 Two English Girls ( 導演 編劇 )

p2191553578  

“兩個女孩與歐陸” 1956年出版,,摘自Henri Pierre Roche's自傳小說中的第二部,再由楚浮改編成電影。作者70多歲時,根據他1899年到1914年與之關係密切的兩位女子的信件、日記、及回憶寫成這本書。這樣的戀情糾葛吸引了楚浮,於是1971年,楚浮把它轉化成影像呈現。

fx_faen90066989_0001  

兩個英國女孩本片改編自法國作家亨利—皮耶爾·侯謝,與另一部同樣改編自侯謝的佳作《夏日之戀》相比,有著不少相似之處。兩部電影都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結局都帶有無可奈何的悲情。但兩片亦存在差異,雖然同樣是三人關係的愛情表述,本片卻是一男配二女,以男性為三角關係的中心和牽引點。楚浮是以反對文學名著改編電影的旗手崛起,但後來卻不避嫌,反而選擇了好幾部文學作品為其創作素材。本片中他成功地將文學氣息與電影表現結合起來,使全片散發出清新抒情的古典氣質,影像上採用的自然光效更給人優雅的觀感,尤其是三人在野外騎單車追逐的場景,極富生活氣息,是著名的經典段落;而在表現自由愛情與殘酷現實抗爭的迷惘和柔弱上,也與《夏日之戀》的主題和手法同出一轍。

fx_faen90066989_0003

《婚姻生活》| 1970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p2158332387  

1970 野孩子 The Wild Child ( 導演 編劇 演員 )

p2182145897  

法國新浪潮名將楚浮自導自演的代表作之一,根據18世紀法國的一宗真人真事改編。本片用最基本的電影技巧平實交代故事,將鏡頭焦點完全集中在醫生與野孩子之間的互動過程,看來有點平淡,但流露出濃厚的人文色彩,對人類學感興趣的觀眾尤其不可錯過。

1969 騙婚記 Mississippi Mermaid ( 導演 編劇 )

p2191157534  

《四百擊》大導楚浮作品,改編自William Irish原著小說,是部充滿黑色寫實的電影,講述一個男人透過管道「訂購」了一個新娘,沒想到這個新娘一點都不純潔,更是個不折不扣的騙子。

p708588654  

影片塑造了一個癡情男子甘願被騙甚至被殺而無怨無悔,而德納芙的冷艷氣質也讓人又愛又恨,奠定了她冷美人的藝術基調,影片帶有很濃厚的希區柯克懸念套路,但實質探討的是難以捉摸的愛情問題,結尾處的處理更令人回味,好萊塢在2002年重拍,由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與安吉莉娜·茱莉主演的《原罪》,但與本片有不少差距。

p708588732

《偷吻》| 1968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p2190633608

《黑衣新娘》| 1968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p2190801994  

《華氏451度》| 1966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p2178521294  

《柔膚》| 1964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749_DVD_box_348x490_original

1962 二十歲之戀 Antoine et Colette

p2205374432  

五位著名導演,各自執導了一段關於二十歲戀情的短片。

一、楚浮《安托萬與柯萊特》:《四百擊》男主角安托萬人生故事的延續,安托萬暗戀上比自己年紀稍大的柯萊特,柯萊特卻只把他當作弟弟般地看待,安托萬的早戀就此無疾而終。

二、瓦伊達《華沙》:少女愛上了在動物園裡見義勇為的男子,而力邀他參與家裡的青年朋友聚會。不經意間,一些場景細節勾起了男子戰時的記憶傷痕……

三、羅西里尼(無標題):可憐的下層女孩不甘心充當第三者,卻被成熟老練的貴婦寥寥數語擊潰了心理防線……

四、石原慎太郎(無標題):年輕的工人暗戀上氣質非凡的女子,儘管每天都會在路上碰面,他卻不敢有所表達而沉耽於幻想,被壓抑的強烈慾望最終引發為悲劇。

五、馬克斯•奧菲爾斯(無標題):借助於往昔青春歲月的甜蜜回憶,一對夫婦逐步修復彼此之間的關係裂痕。

《夏日之戀》| 1962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p2159855380

《槍殺鋼琴師》| 1960 | 法國 | 法蘭索瓦·楚浮 

315_box_348x490_original

《四百擊》The 400 Blows | 1959 | 楚浮 27歲 
5_DF_box_348x490_original

1957 頑皮鬼 Les Mistons

012156.91858344_270X405X4  

影片與楚浮後來在《四百擊》中關注的兒童和青少年問題一脈相承,用湧動的青春氣質和紀實性的筆觸來對巴黎無根少年的生存現狀和郁悶思潮做了一次立體展現和素描。

arrow
arrow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