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643182249  
it Federico Fellini 費里尼

作品表

2013 費里尼:夢是唯一的現實 On Fellinis Footsteps ( 演員 )

2009 華麗年代 Nine ( 編劇 )

2001 費里尼:我是說謊者 Fellini: I'm a Born Liar ( 演員 )

1989 月吟 The Voice of the Moon

1987 訪談錄 Intervista

1986 金格和弗萊德 (或譯《舞國》)Ginger and Fred

1983 大海航行 (或譯《揚帆》)And the Ship Sails On

1980 女人城 City of Women

1978 樂團排演 Orchestra Rehearsal

1976 卡薩諾瓦 Fellini's Casanova

1973 阿瑪柯德 Amarcord

1972 羅馬 Fellini's Roma

1970 小丑 The Clowns

1969 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

1968 勾魂攝魄 Spirits of the Dead 中的一段《該死的托比》(Toby Dammit)

1965 鬼迷茱麗葉 (或譯《鬼迷茱麗》) Juliet of the Spirits

《八又二分之一 》| 1963 | 義大利/法國 | 費德里柯·費里尼 

1962 三艷嬉春 Boccaccio'70 中的一段《安東尼博士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Dr. Antonio)

1960 甜蜜生活 La Dolce Vita

1957 卡比利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The nights of Cabiria

1955 騙子 Il Bidone

《大路》| 1954 | 義大利 | 費德里柯·費里尼 

《浪蕩兒》或譯《流浪漢》| 1953 | 費德里柯·費里尼 

1951 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

1950 雜技之光 (或譯《賣藝春秋》) Variety Lights 與Alberto Lattuada合導

 

費德里柯·費里尼(義大利語:Federico Fellini,1920年1月20日-1993年10月31日)是一位義大利著名藝術電影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及作家。費德里柯·費里尼出生於義大利的里米尼市,並在義大利電影導演羅伯托·羅塞裏尼幫助下,開始參與電影製作。費德里柯·費里尼曾先後5次摘取奧斯卡金像獎。1993年10月31日,他因心臟衰竭和呼吸系統功能性障礙不治,在羅馬的翁貝托一號醫院逝世。義大利政府後來為他舉行國葬,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鑄造了費里尼勳章。

費德里柯·費里尼以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特別是混合夢境與巴洛克藝術影像的電影作品。他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也被認為是20世紀影響最廣泛的導演之一。

出生 1920年1月20日

義大利王國里米尼

逝世 1993年10月21日(73歲)

義大利羅馬

宗教信仰 羅馬天主教

配偶 茱麗葉塔·瑪西納

(1921年-1994年)

活躍年代 1945年-1990年

p2171973990  

生平

在貝尼托·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統治義大利期間,他與弟弟里卡多都參加一個名為Avanguardista的青年法西斯團體,當時義大利的年輕男子都被迫參加這個團體。費里尼在1939年春天搬到羅馬,並且在《Marc』Aurelio》這本非常受到歡迎的週刊寫文章。他也在這段時間認識艾多·費布里茲(Aldo Fabrizi),開啟後來合作電影演出的契機。

p2165583798  

費里尼在1942年認識了茱麗葉塔·瑪西納(Giulietta Masina),並在1年之後(1943年10月30日)結為夫妻。費德里柯·費里尼與茱麗葉塔·瑪西納於是開始他們在電影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關係。在結婚幾個月後,瑪西納從樓梯上摔倒,並因此而流產。在1945年3月22日,他們的孩子Pierfederico出生,但是在同年的4月24日就夭折了。這些悲慘的事件深刻影響到費里尼與瑪西納,尤其顯露在費里尼的代表作-《大路》當中。法西斯政府在1943年7月25日下台,而羅馬則在1944年6月4日被盟軍所佔領。同時,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與費里尼碰面,商討拍攝電影《不設防城市》的計畫。後來羅塞里尼同意採用艾多·費布里茲當主角,費里尼則撰寫劇本。

p2165582726  

費里尼在1993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而在這一年他也因心臟病死於羅馬,當天正是他與瑪西納結婚50周年的隔天。而瑪西納也在6個月後因肺癌(1994年3月23日)而去世。費里尼、瑪西納與他們的兒子都葬在由雕刻家波莫多羅(Arnaldo Pomodoro)所雕塑的墓地中,這座墓地則位於里米尼公墓的主要入口上。

p2023659813  

電影生涯

費里尼執導的首部電影是1950年的《雜技之光》,並藉著亞伯托·拉陶達(Alberto Lattuada)這位經驗豐富的導演的協助。當《雜技之光》上映時,費里尼剛年滿30歲,但是最後這部作品票房不佳,且得到較多負面的評價。《雜技之光》的製片公司後來因此而倒閉,導致費里尼與拉陶達負債累累,並且直到10多年後才還清負債。

p643182505

《白酋長》(1952年)是費里尼首部單獨執導的電影,由亞柏托·索帝(Alberto Sordi)所主演。這部電影是根據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於1949年所編寫的劇本所修飾的。米蓋郎基羅·安東尼奧尼原先提供這部劇本給亞伯托‧拉陶達,但是拉陶達因為不滿意劇本而作罷。費里尼後來在卡路‧龐蒂(Carlo Ponti)的支持下,將它搬上大螢幕。

p2165582842  

費里尼後來開始與作曲家尼諾·羅塔(Nino Rota)合作,他們在1945年的羅馬互相認識。費里尼與尼諾.羅塔的合作相當成功,並且持續到1980年的《女人城》為止(當時尼諾.羅塔在拍攝期間去世)。

在費里尼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時期(1950年-1959年)結束後,影響他最大的是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費里尼在1961年首次接觸到卡爾·榮格的思想。他後來將此思想融入作品《8½》、《朱麗葉與魔鬼》、《愛情神話》、《卡薩諾瓦》與《女人城》(1980年)當中。

p2165582830  

費里尼的電影受到廣泛的讚譽,並且贏得4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大路》(1954年)、《卡比利亞之夜》(1957年)、《8½》(1963年)與《阿瑪柯德》(1973年)。《露滴牡丹開》(由馬切洛·馬斯楚安尼所主演)則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並且被認為是1960年代的縮影。這部電影也產生狗仔隊這個新的名詞,是由Paparazzo這個字所發展出來的,他是電影劇情中專門挖掘隱私的記者。

雖然費里尼聲稱一些電影作品是根據過去的回憶來拍攝的,不過費里尼的親密好友,包括編劇皮內利(Tullio Pinelli)、扎朋尼(Bernardino Zapponi)、攝影師約瑟·萊東諾(Giuseppe Rotunno)與設計師丹提·費瑞提(Dante Ferretti)則堅持費里尼會捏造自己的回憶並加入電影的劇情當中。

p1656529925  

影響

費里尼的電影影響許多同時代或是後來的電影導演,包括伍迪·艾倫、大衛·林區、Girish Kasaravalli、大衛·柯能堡、史丹利·庫柏力克、馬丁·史柯西斯、提姆·波頓、派卓·阿莫多瓦、泰瑞·吉連與艾米爾·庫斯杜力卡等知名導演都表示費里尼影響了他們的作品。其中伍迪·艾倫特別使用了費里尼的主題來拍攝幾部電影,星塵往事(Stardust Memories)仿照8又2分之一、那個時代(Radio Days)則是阿瑪柯德的回憶。

波蘭導演沃伊切赫·哈斯(Wojciech Has)兩部重要的作品:《薩拉戈薩的手稿》(The Saragossa Manuscript)與《The Hour-Glass Sanatorium》是現代主義幻想的出色作品,而且因為「華麗的幻想」而被拿來與費里尼的電影互相比較。

p1856525248  

榮譽

費里尼的作品獲獎無數,包括奧斯卡獎、2座銀獅獎、1座金棕櫚獎與莫斯科影展首獎。費里尼在1990年獲得日本美術協會頒發的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總共包括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與電影5個方面的獎項)。

里米尼的費德里柯·費里尼機場則是為了紀念費里尼的貢獻而命名的。

p2243059640

獲獎記錄

1953年:《浪蕩兒》獲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金獅獎空缺)。

1954年:《大路》獲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58年:《卡比利亞之夜》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60年:《甜蜜生活》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費比西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63年:《八又二分之一》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服裝設計獎,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莫斯科電影節大獎,柏林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965年:《茱麗葉和精靈》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74年:《阿瑪柯德》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76年:《卡薩諾瓦》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1993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Federico Fellini

One of Italy’s great modern directors, Federico Fellini was a larger-than-life maestro who created an inimitable cinematic style combining surreal carnival with incisive social critique. While his most popular—and accessible—film, the darkly nostalgic childhood memoir Amarcord, is a great entryway into his oeuvre, 8½, a collage of memories, dreams, and fantasies about a director’s artistic crisis, is perhaps his masterpiece. In his early career, Fellini was both a screenwriter for neorealist pioneer Roberto Rossellini and a newspaper caricaturist in postwar Rome, competing influences he would bring together with startling results. After such early works as I vitelloni, Fellini broke away from neorealism’s political strictures with the beloved La strada, and from there boldly explored his obsessions with the circus, societal decadence, spiritual redemption, and, most controversially, women, in such films as Nights of Cabiria, Juliet of the Spirits, and And the Ship Sails On.

primary_La-Dolce-Vita-FF-2016-2

Italian Neorealism

The neorealist movement began in Italy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as an urgent response to the political turmoil and desperate economic conditions afflicting the country. Directors such as Roberto Rossellini, Vittorio De Sica, and Luchino Visconti took up cameras to focus on lower-class characters and their concerns, using nonprofessional actors, outdoor shooting, (necessarily) very small budgets, and a realist aesthetic. The best-known examples remain De Sica’s Bicycle Thieves, a critical and popular phenomenon that opened the world’s eyes to this movement, and such key earlier works as Rossellini’s Open City, the first major neorealist production. Other classics of neorealism include De Sica’s Umberto D. and Visconti’s La terra trema, but the tendrils of the movement reach back to De Sica’s The Children Are Watching Us and forward to Rossellini’s The Flowers of St. Francis, as well as to some filmmakers who did their apprenticeships in this school, Michelangelo Antonioni and Federico Fellini—and far beyond.

093600.27271399_620X620

費德里科·費里尼1920年1月20日出生於意大利北方里米尼海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小時候的費里尼就對馬戲團及小丑情有獨衷,還因為此在7歲到12歲之間偷偷溜出去流浪了幾天。這個小時候的嚮往最終貫穿了費里尼一生的電影,無論是他早期的揚名立萬之作《大路》,還是他大眾普及率最高的《八部半》,馬戲團那盯盯噹噹的音樂總是或強或弱。
費里尼於1939年成了一名廣播劇和電影編劇。 1945年費里尼輔助羅西里尼導演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它一面世就成了新現實主義的扛鼎之作,被羅西里尼信任和器重的費里尼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新現實主義的得力干將。在1950年之前,費里尼基本上是以編劇和副導的身份出現。這段生涯為費里尼涉足導演提供了充分的練手機會,同時他獨有的創作理念也正在逐漸形成。 1950年費里尼與別人合作導演了《賣藝春秋》,他的妻子瑪茜娜主演。這部處女作奠定了費里尼電影的幾個基本特徵,一是馬戲團情結,本片講的就是在意大利城鄉流浪的命運淒慘的雜耍藝人,二是片場的馬戲團化。第二年,《白酋長》問世,1953年的《浪蕩兒》是費里尼第一部引起國際矚目的電影,它最終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1954年,《道路》公映,這是費里尼早期最重要的一部電影。流浪藝人藏巴諾買下了弱智姑娘傑爾索米娜,傑爾索米娜又遇到了一個走鋼絲綽號“瘋子”的藝人,然後三人的命運改變了,最後藏巴諾殺了“瘋子” ,傑爾索米娜常唱的歌倒是馬戲團唱著,可是她本人卻列死了,孑然一身的藏巴諾在黑夜的指引下來到海邊,對著大海莫名地哭泣。這部電影成了費里尼電影生涯中最賺人眼淚的一部作品。 《道路》使費里尼名聲大噪,也是他自立門戶的起點。 1955年的《騙子》,費里尼繼續描摹著頹靡,一個平庸的騙子奧古斯都在費里尼的鏡頭下充滿著悲涼。 1957年的《卡比利亞之夜》是費里尼的第二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電影或者可以說是費里尼與新現實主義完全分道揚鑣的作品,電影大理論家巴贊曾有這樣一篇文章《卡比利亞之夜——新現實主義歷程的終結》,專門對此論述。

在1960年的《甜蜜的生活》中,費里尼與“真實”的告別更是斬釘截鐵,記者馬塞每天鑽在羅馬上流社會找新聞,歷盡了其中的驕奢淫逸的生活。宗教極熱分子,肉慾蓬勃的明星,無所不用其極的狗仔隊……電影在現這產眼亂繚亂的幻想中輕快遊走,肆無忌憚地畫出一個世界整體隨落的全景。這部光怪陸離的電影一公映,就引起了陣軒然大波,教皇氣得拍了桌子,梵蒂岡教廷專門發起一場運動來抵制這部“圖謀不軌”的電影,而意大利的上流社會因片子對他們剝皮剔骨地揭露而怒火中燒,左派也因費里尼遠離社會底層而頗有微辭。

兩年後,費里尼和德·西卡、維斯康蒂聯合執導了《三艷嬉春》,三個導演分別執導了一個短片,關於女人的一次生動的比喻。

1963年的《八部半》以一個靈感枯竭的導演基多為主人公,他在籌拍他的第九部電影時的經歷,回憶、幻想、夢臆以及現實穿插。在這部電影中,費里尼對夢的表現可以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片中共有的11個夢成了電影學院研究的範本。開頭從緊閉的車中爬出,飛向天空,後來又有根繩子把他扯了下來,以及他被一大群女人圍著給洗澡的鏡頭,都可以稱為神來之筆。 《八部半》為其後的心理片確立了一個經典範式。而該片在攝影及剪接上的創機關報也不可忽視,費里尼對於運動鏡頭的把握爐火純青,在療養院段落開場的那個鏡頭中,攝影機如行雲流水般地穿行搖移於空間之中,將療養院複雜的人物交待得有條不紊。基多在服務台和羅馬的妻子通完電話後的鏡頭處理方式,20年代好萊塢才學會。而本片的如同時空穿梭的剪接也被命名為“意識流”風格。

費里尼在《八部半》之後,顯然覺得剖析自己還不夠,於是另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電影出現了,《朱麗葉與魔鬼》是他的第一部彩色電影,仍由費里尼的妻子瑪茜娜主演,一個闊太太對她的富翁丈夫疑神疑鬼,為了達到目地她向私家偵探求助,最終陷入精神崩潰。這部電影被稱作女性版的《八部半》,荒誕的幻境比起《八部半》有過之而不及,為了表現這種氣氛,費里尼經常去造訪靈媒和所謂通靈人士。費里尼在片中繼續了他對女性肆無忌憚的幻想,片中對外遇的解釋更是讓人瞠目結舌,所謂偷情只是把自己的性器官借給別人用一下而。在此片之後,他和妻子多年沒有合作,直到1986年的《金格和弗雷德》。

相對於《八部半》和《朱麗葉與魔鬼》的成功,1968年的《死亡精靈》和《愛情神話》就顯得失敗了。 1970年代初,費里尼先後推出了《小丑》、《羅馬》、《阿瑪珂德》等幾部作品。費里尼天才般的想像力在《愛情神話》、《卡薩諾瓦》、《女人城》中表現得最為誇張,不動聲色地諷喻現實的沉淪。八十年代後,費里尼無論如何努力,他的才華已不在巔峰狀態,而他似乎也開始對那種極盡絢爛的敘述方式減淡了興趣,1983年的《揚帆》就是費里尼這種狀態的準確產物。在費里尼1990年落幕之作《月吟》之前,費里尼還拍了兩部長片《金格和弗萊德》及《訪談錄》。

相關影片

2013 費里尼:夢是唯一的現實 On Fellinis Footsteps ( 演員 )

p2165391026  

小丑、馬戲團、華麗場景、高聎豐滿的女人們,看似隨興、其實充滿自我風格的拍片手法,他就是影史上無可取代的費里尼。1971年,當本片導演傑哈墨林還是個學生時,他前往拜託電影大師費里尼,一心想訪問他,沒想到費里尼不給訪,卻收了他做小秘書,一路做到副導。四十年後,當年的小秘書成了導演,透過鏡頭,帶領我們回溯並介紹這位電影大師獨特的美學與世界觀。

橫掃奧斯卡、坎城、威尼斯等多項至高榮譽,義大利永恆之光費里尼,他的作品猶如一場場華麗馬戲,看似隨興,卻處處嚴謹過人。如此個人化的拍攝手法,造就了他在影史上無可取代的地位。1971年,當本片導演傑哈墨林仍是學生時,便一心想採訪費里尼,結果登門拜訪遭打槍,沒想到反被收為助理,一路當到費里尼的副導。

40年後,成為老導演的傑哈墨林扛起攝影機,和老戰友回想當年和大師打拼的過程,帶領我們徜徉費里尼的美學堂奧。

 

2009 華麗年代 Nine ( 編劇 )

p456869009  

本片改編自獲獎無數的百老匯音樂劇,並可以說是向義大利導演費里尼致意的電影。而這齣音樂劇當年也由電影獲得靈感,此次等於繞了一圈又改回電影,故事主要敘述某個知名導演的中年危機。本片交由翻拍《芝加哥》電影版大獲好評的導演勞勃馬歇爾執導。

才氣縱橫的大導演(丹尼爾戴路易斯 飾),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瓶頸,於是他試圖找出原因,才逐漸發現伴隨他的摯愛女人們,成了他創作靈感上最大的衝突。

他最敬愛的母親,高貴的繆思女星克勞蒂亞,優雅的老婆露易莎,性感的情人卡拉,甜美的女記者史戴芬妮,心靈導師的密友莉雅,和幼年性啟蒙的妓女莎拉吉娜,成就了他的人生,這七個最愛的女人,在他的事業顛峰與低潮,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試圖釐清他和她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在這個華麗絢爛的年代裡,她們是他最甜蜜的負荷和羈絆…。

電影幕後花絮

費里尼知道丹尼爾戴路易斯在《華麗年代》中飾演古多,他一定會覺得很有面子,因為片中這個角色就代表費里尼,我可以想像菲德利哥說,「很優秀的演員,如此俊俏…又纖細。」

「七歲的時候,爸媽帶我去看馬戲團,我有種強烈的感覺,我覺得他們在等我。」

費里尼知道丹尼爾戴路易斯在《華麗年代》中飾演古多,他一定會覺得很有面子,因為片中這個角色就代表費里尼,我可以想像菲德利哥說,「很優秀的演員,如此俊俏…又纖細。」

《八又二分之一》與《華麗年代》的古多的靈感都來自費里尼,但是並非如出一轍。真實生活的費里尼相當害羞、怯懦。在他的想像中,他可以成為古多。透過當年的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i)到現在的丹尼爾戴路易斯,費里尼彷彿身歷其境地成為自己想像中的角色,卻又不必驚動自己與愛妻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平靜的私人生活。「就算不是她最棒的丈夫,我也是她最棒的導演,」他告訴我。

至於這些得以飾演古多生命中重要女子的演員,費里尼一定也會很欣賞,她們包括妮可基嫚、凱特韓德森、潘妮洛普克魯茲、瑪莉詠柯蒂亞、茱蒂丹契。費里尼自己到處造謠,然而他本人根本不是傳說中的大情聖。「我的內心很想搞七捻三,」他告訴我。「在我的心裡,實踐性幻想從不讓我覺得疲累。然而在真實人生中,這些綺想可能會干擾我的工作。」

費里尼知道蘇菲亞羅蘭飾演他的母親,一定開心又覺得有趣。他本來要找她拍攝《與安妮塔共遊》(譯註:英文片名是《騙子.情人》),後來他沒拍,最後由另一個導演拍攝,女主角則是《華麗年代》女主角之一凱特韓德森的母親歌蒂韓(Goldie Hawn)。

費里尼從未看過百老匯的【華麗年代】(因為他痛恨搭飛機),但是他很開心自己的作品歷久彌新,兩部電影《八又二分之一》與《卡比莉亞之夜》都成為音樂劇的故事題材。費里尼從小就喜歡好萊塢的音樂劇,尤其是金姐羅傑絲(Ginger Rogers)與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也因此有了拍攝《舞國》的靈感。我相信菲德利哥一定會很開心《華麗年代》承襲好萊塢歌舞劇的傳統,卻又不是一昧抄襲。音樂在費里尼的電影中向來佔有一席之地,他也會很高興這部作品由勞勃馬歇爾執導,因為他的執導風格不強橫,卻又能掌控全局。

勞勃馬歇爾向費里尼致上最高敬意,他承續這位義大利大導演的精神,卻不是模仿、複製。《華麗年代》尤其會讓費里尼感到開心的一點,就是這部電影並非重拍《八又二分之一》,而是以獨樹一格的作品對大導表示出真正的敬意。我無法代替菲德利哥發言,但是我能聽到他說,就像他生前常說的那句話,「你說呢,夏洛特?」

我差點就有機會與菲德利哥共同欣賞《八又二分之一》。某次我去羅馬,費里尼說有個小電影院正在播映這部電影,當時離首次上映已經有許多年了。我們立刻趕到那裡,卻只看到一個破舊電影院、殘缺的海報、老舊的投影機與可怕的音效。除了某個正在打呼的男人與似乎看得津津有味的小狗之外,電影院裡空無一人。

費里尼慌張地衝出戲院,回頭對我大叫,「你想留下也無所謂。」我跟著他跑出去,奔到咖啡館,喝咖啡吃糕點,淹沒我們的悲傷。

就我對費里尼的了解,他肯定會進電影院,坐得超低地欣賞《華麗年代》,而且絕對不會中途離席。他小時候只要在里米尼的富國戲院看到喜歡的電影,而且不希望被母親拖回家,就會滑進座位中,坐低一點。

我真希望費里尼可以自己發表對《華麗年代》的感言,我知道你們也有此希望。

我深信菲德利哥一定會推崇這部電影,也會說這部片有「費里尼式的」風格。

費里尼的人生甚至超越他的夢想。他曾告訴我,「人生就是結合了戲法與義大利麵,」因此他肯定會建議,觀眾看完充滿魅力的《華麗年代》之後,好好享用一道美味的義大利麵。

「拿出義大利人的精神,把今天當成人生最後一天地過。」──《華麗年代》的曲目「Be Italian」

激情、綺想、慾望、愛情、藝術、品味、錯覺、夢境-對1960年代的世界知名導演古多康提尼(丹尼爾戴路易斯 DANIEL DAY-LEWIS飾)而言,人生就如同一場馬戲團表演…然而這次推出第九部音樂劇,他卻再也無法置身事外。

古多是才華洋溢的導演,即將開始製作眾人引頸期盼的第九部電影《Italia》,但是他卻突然靈感枯竭,愛情生活也一團混亂,遭到雙重打擊。

古多的人生有許多奇女子,包括美得惹火的卡拉(潘妮洛普克魯茲 PEN?LOPE CRUZ飾)、深情的妻子露易莎(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飾)、他的繆思女神克勞蒂亞(妮可基嫚 NICOLE KIDMAN飾)、服裝設計師兼密友莉雅(茱蒂丹契 JUDI DENCH飾)、賣弄風情的Vogue雜誌記者史戴芬妮(凱特韓德森 KATE HUDSON飾演)、少年時期幫助他開竅的妓女莎拉吉娜(「黑眼豆豆」主唱菲姬 STACY FERGUSON飾)以及他深愛的母親(蘇菲亞羅蘭 SOPHIA LOREN飾)。古多在幻想與現實當中尋找救贖與靈感。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辛奈西塔電影城(Cinecitta Studios)的五號攝影棚因此充斥著古多的情慾綺想、回憶與夢境,也因此轉化成活潑的音樂劇,然而第九部電影必須趕緊開拍,大導演古多得克服恐懼,喊下「開麥拉!」

《華麗年代》改編自獲獎無數的百老匯音樂劇,而這齣音樂劇當年也由電影獲得靈感,此次等於繞了一圈又改回電影,故事主要敘述某個知名導演的中年危機。本片交由翻拍《芝加哥》電影版大獲好評的導演勞勃馬歇爾(Rob Marshall)執導。

本片改編自東尼獎音樂劇《華麗年代》,以亞瑟柯皮特(Arthur L. Kopit)的小說改編。音樂與歌詞由摩利葉斯頓(Maury Yeston)操刀,劇本則由麥克托金(Michael Tolkin)與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改編自義大利劇作家馬利歐弗萊帝(Mario Fratti)的作品。《華麗年代》的製片是馬克普拉特(Marc Platt)、哈威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約翰狄盧卡(John DeLuca)與勞勃馬歇爾。

不尋常的經歷:《華麗年代》如何從電影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又改編回電影

鮮少有百老匯音樂劇如同【華麗年代】,有如此深厚的電影基礎或如此火辣辣的的劇情;這齣音樂劇講述唯有電影才會出現的藝術、夢想、愛情、激昂的情感與靈感。如今這部作品繞了一圈,再度回到大銀幕,由知名導演勞勃馬歇爾執導。馬歇爾以自己的獨到電影語言,敘述某個知名導演古多康提尼的中年危機,以及激發古多得到創作靈感的眾女子的故事。

這一切要從知名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說起。榮獲金像獎的1963年作品《八又二分之一》說的就是導演碰上創作危機,電影如夢似幻,虛幻與現實交錯,後來也成為最常被拿來解析,又影響甚鉅的大作。片中充滿各種熱鬧畫面,融合了主角的記憶、夢境、想像、懷舊之情與心魔。對許多人而言,說到揭露現代人窩居瘋狂又奇妙的內心世界的真正感受,《八又二分之一》就是最早期的電影之一。此外費里尼還有許多電影,也激發世界各角落的人們期盼活在義大利電影的感官世界。

此後有許多知名當代導演,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八又二分之一》致敬。鮑伯佛西(Bob Fosse)就把自己的故事寫成超現實的《爵士春秋》,敘述有自毀傾向的出色編舞家如何接受自己的過去,在許多女子之間如何疲於奔命。伍迪艾倫則採用完全相反的方法,編導出《星塵往事》,他在片中飾演理想破滅的導演,在他探索自己的作品與往日愛情回憶之際,飽受幻覺之苦。

如今則有勞勃馬歇爾加入這個堅強陣容,他要以自己結合戲劇、電影與音樂劇的獨特方法,將《八又二分之一》拍攝成《華麗年代》。

百老匯音樂劇【華麗年代】是改編自亞瑟柯皮特的小說,音樂與歌詞則出自摩利葉斯頓,這部音樂劇也是另一個崇拜費里尼的年輕影人的作品。葉斯頓在青少年時期欣賞過《八又二分之一》便瘋狂迷上這部電影,1970年代,他在耶魯大學教授音樂,將這部畫面豐富的電影改編成音樂劇,後來還到羅馬演出,接受費里尼的指教與祝福。

葉斯頓認為,加上歌舞元素,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便會成為【華麗年代】。

這部音樂劇首次在1982年5月2日推出之後,立刻一炮而紅。這部歌舞音樂劇由湯米圖恩(Tommy Tune)執導,由一名男主角搭配二十四個女演員,每人分別代表女性的力量、堅強與美。【華麗年代】成為必看音樂劇,在該年度就拿下五座東尼獎。

然而【華麗年代】注定要再脫胎換骨,重新搬回大銀幕。當初勞勃馬歇爾與哈威溫斯坦合作《芝加哥》,並以該片奪得六座小金人,2006年底便宣佈兩人將攜手拍攝《華麗年代》。

當年費里尼慷慨允許葉斯頓以《八又二分之一》汲取靈感,如今葉斯頓也欣然答應馬歇爾將這部音樂劇搬上大銀幕。

葉斯頓說,「聽到哈威溫斯坦要拍《華麗年代》,我很高興,後來得知勞勃馬歇爾要執導更是欣喜若狂。我認為,電影就是導演的作品,也希望馬歇爾可以自由改編我的舞台音樂劇,再加上電影的不同媒介與可能性,加以發揚光大。我是這麼告訴馬歇爾:『就當我不在人世了,你必須自由發揮,全心投入。』大家都知道,拍電影不是用攝影機對著舞台就拍得出來。導演在各方面都得重新詮釋《華麗年代》,馬歇爾的確也這麼做。」

他繼續說:「我始終覺得費里尼有恩於我,因為他大方地允許我改編他的傑作,信任我會發揚光大,也會加以尊重。如今馬歇爾拍出這部傑作,無異於送了一份大禮給我與費里尼。」

馬歇爾與溫斯坦找了兩名傑出編劇,將音樂劇《華麗年代》改編成歌舞音樂電影。兩人分別是入圍奧斯卡的編導麥克托金(《超級大玩家》)以及已故的金獎編導安東尼明格拉(《英倫情人》、《天才雷普利》)。他們的寫作靈感不只來自於費里尼、柯皮特與葉斯頓,還發揮個人的電影拍攝經驗、想像力,並汲取自己的人生經驗,畢竟他們同時也是備受壓力的導演。(明格拉在《華麗年代》拍攝階段便過世,因此本片便成了他最後一部遺作。)

馬歇爾決定拍攝本片之後,便立刻開始找好萊塢所有一線女演員試鏡,因為他認為劇本應該為演員量身打造,而非由演員揣摩劇中角色。劇本尚未完成,馬歇爾與約翰狄盧卡(John DeLuca)就找來所有知名女演員參加歌舞試鏡。

葉斯頓曾告訴馬歇爾,「需要我就打給我。」他們初次會面的三週後,他便接到電話,葉斯頓旋即與馬歇爾、狄盧卡在鋼琴旁會面,著手加入三首全新歌曲。

這個點子讓葉斯頓很開心。「我們談到舞台劇中有幾首關於現實的歌曲必須重新編寫,才能符合電影的概念:歌曲就是男主角古多腦中的幻想,因此電影需要新歌。我剛好趁機重新構思自己對這部電影能有何貢獻,」他說,「能為不同藝術媒介的優秀演員寫新歌,實在太令我開心,也感到心滿意足。」

儘管電影與舞台劇初登場之時已經相隔幾十年,因為電影版的卡司精采,更令他覺得劇中角色仍舊活靈活現。他以飾演古多摯愛的母親蘇菲亞羅蘭為靈感,寫出安眠曲「Guarde La Luna」(凝視月娘),「在舞台劇版本中,古多母親的主題曲是女高音歌曲,然而蘇菲亞羅蘭並非女高音,因此這首曲子會出現不同效果,」他解釋。「我的目標就是為蘇菲亞另外寫首歌,雖然歌詞一樣,但是更適合她的音域,而且還要能配襯這名女演員,畢竟她也是義大利電影的精華。我改編舞台劇版本的『Waltz from ‘華麗年代’』,寫出這首歌曲。」

葉斯頓也為飾演古多妻子的瑪莉詠柯蒂亞寫新歌,就是力道十足的「Take It All」。這首曲子原本要寫給柯蒂亞、妮可基嫚與潘妮洛普克魯茲三人,但是因為不符合故事,葉斯頓便有了全新的點子。「馬歇爾與約翰先想出曲子的緣由,也因此幫我打開了全新的世界,」葉斯頓說。「天資聰穎的瑪莉詠柯蒂亞便能藉此機會,在片中表演這首揪心的曲目。」

最後一首新曲子則是為時髦的雜誌記者凱特韓德森打造,「Cinema Italiano」是歌頌義大利電影對通俗文化的影響。「凱特的嗓子很棒,舞藝又精湛,因此我們希望幫她寫首節奏輕快,可歌可舞的曲子,」他說。「後來我們才發現這首曲子還有其他妙用。剛好藉由這種幽默、又有娛樂性的方法向觀眾介紹,在1965年時,義大利電影是新浪潮,也是電影成就的巔峰。順便揭露義大利電影不只創造出嶄新的電影風格,也帶領最新流行,使得全球的人都打起細領帶,渴望買義大利跑車。凱特集結我們所有的期望,擊出強棒。」

除了三首新歌之外,葉斯頓調整所有曲子的歌詞與旋律,「這些曲子必須符合馬歇爾眼中的角色,為演員量身打造。」

為了增加電影的流暢性,原音樂劇中有幾首曲子被刪除,然而葉斯頓並不覺得可惜。「所有曲子都還在,因為它們仍舊存在於舞台劇中。而且,我的創作還被改編成另一種版本,」他解釋,「打從我愛上《八又二分之一》以來,《華麗年代》就成了我的終生志業。我喜歡這個題材,也認為故事永遠沒有完結。到頭來,我的作品只是一種理論。新版本並不會推翻舊版本,也不會阻斷往後其他新詮釋的路,這才是最令人開心之處。」

他又補充:「與勞勃馬歇爾、約翰狄盧卡合作拍攝《華麗年代》,是我創作生涯中最令人鼓舞、振奮又期待的經驗。他們細心謹慎,才華洋溢,改得好上加好。」

葉斯頓也有機會聽到他的曲目,由《芝加哥》音樂總監保馬歇爾格夫(Paul Bogaev)指揮50人管絃樂團演奏。「這些音樂原本由小型百老匯樂團演奏,聽到大型管絃樂團演出真是令人開心,」葉斯頓坦承。「音樂的處理更豐富、更圓滿、更廣泛。聽到我創作的曲子用這種方法被演奏,實在是難能可貴的經驗,我非常感激。」

哈威溫斯坦也說,「《華麗年代》是超越時空的鉅作。靈感來自費里尼,他又是電影史上最勇於表現自我的導演,如今更由托金與明格拉的戲劇編寫,勞勃馬歇爾與約翰狄魯卡的精心安排而得到新生命。只有馬歇爾有辦法排出如此性感、令人激賞的歌舞劇,加上卡司陣容堅強,他拍出前所未見的作品,沒有導演比他更適合把這齣音樂劇搬上大銀幕了。」

富麗秀(FOLLIES BERGERE):勞勃馬歇爾開始拍攝《華麗年代》

「電影版的《華麗年代》是徹頭徹尾的重新創作。這部電影完全呈現勞勃馬歇爾的獨特觀點,因此也有自己的創作過程,」跨足電影、百老匯的製片馬克普拉特(Marc Platt)說。「這部電影雖然承襲音樂劇版本的精髓,電影版卻可說是獨樹一格。電影不忘音樂劇的菁華,也就是我們大家都欣賞的精神與音樂,然而羅伯還加入自己的元素。他的《華麗年代》是美妙的綺想,有許多創意,而且情感豐富。」

勞勃馬歇爾並非初次在百老匯音樂劇中灌溉電影精神,他所拍攝的《芝加哥》就是一例。他以《酒店》、《蜘蛛女之吻》六次入圍東尼獎,舞台劇才華眾所皆知,然而他也是知名導演,最近才將亞瑟高登的同名暢銷小說,拍成電影《藝伎回憶錄》,並入圍奧斯卡多項獎項。

普拉特補充說明,「這個故事由馬歇爾拍來更特別,因為他本來就是舞台劇的舞者與編舞老師,後來跨足電影界成為導演。而《華麗年代》說的正是導演的故事,敘述電影,敘述創作,馬歇爾就是創作者,因此這部電影對他而言更有切身的關係。他了解電影,了解電影歷史、理論,以及執導電影的技術、美感層面。他也有音樂劇的背景,他從小就在那個世界長大,明白音樂如何推動故事。馬歇爾知道如何天衣無縫地結合音樂、歌舞、敘事與美術設計。所以《華麗年代》一片的題材與導演人選是天作之合。」

 

1989 月吟 The Voice of the Moon

s3891629  

幻想喜劇《月亮之聲》是費里尼的遺作,影片根據卡瓦左尼的小說《怪人們的月亮》改編。
人到中年卻仍保有一顆赤子之心的薩維尼拼命地想要傾聽月亮的聲音,但是他聽到的是一群偷窺男子的歡呼聲、驀地裡​​配音的呻吟聲以及沙沙的颱風聲。當他爬上屋頂想要抓住月亮時,地面上一陣騷動。最後月亮仍然平安無事地高掛天上,薩維尼對著月亮侃侃而談……
乍看之下這部影片荒唐無稽、純粹以意念與影像取勝,是一部浪漫而又帶有世紀末頹廢味道的作品。
費里尼以他慣用的手法,尤其是藉助象徵、隱喻和怪誕,表現了眾多人物在生活中的種種遭遇和他們的古怪行為,深刻揭示了當代意大利社會生活的荒謬,以及它走向衰落和解體的徵兆,喜劇天才羅伯特·貝尼尼表現出驚人的演技。

 

1987 訪談錄 Intervista

p2248143945  

如果說《想當年》是費里尼對少年時代的回憶,《八部半》是對他中年創作危機的記載,《羅馬》是對他所愛的城市的禮讚,那麼本片就是他對Cinecitta電影厂的頌歌。
影片將回憶、嘲諷、自省、幻想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讓我們見識了鏡頭前後的各種人物。影片高潮是《甜蜜的生活》的重映把片中主角重新聚集一堂,頗有一點大師主掌央視《同一首歌》的味道。
第40屆戛納電影節(1987)  40週年獎費德里科·費里尼
第13屆凱撒獎(1988)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提名)  費德里科·費里尼

1986 金格和弗萊德 (或譯《舞國》)Ginger and Fred

費德里克.費里尼導演的影片,因曲高和寡而很少在中國正式公映。這一部他晚年執導的喜劇比較平易近人。近年逝世的馬塞羅.馬斯特羅阿尼和朱列塔.馬西娜飾演踢踏舞搭檔畢波與艾蜜莉,年輕時曾以美國舞王舞後“金姐與弗雷"為藝名巡迴表演。如今年華老去,一個全國性的特別電視節目邀他倆再度聚首獻藝。這兩名意大利娛樂圈的小人物在錄影過程中,一方面緬懷昔日的表演風光,另一方面則受到電視演出時的挫折。直至曲終人散,兩人再各散東西,回到他們的平凡生活。導演走嘲諷喜劇的風格對老版歌舞藝人致敬,儘管內容比較鬆散浮淺,但男女主角的表演還是相當精彩。

1983 大海航行 (或譯《揚帆》)And the Ship Sails On

p2205339237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一群歐洲的貴族和藝術家為了護送剛逝世知名歌劇女伶的骨灰回到她出生的小島,展開了一次航行。不料在途中遇到大戰爆發,船上湧進一批難民,在封閉的空間中形成了鮮明的階級對比。費里尼化身為弗萊迪.瓊斯飾演的熱心記者,為觀眾介紹船上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態,其中猶有些銳利的人性觀察,暴露了藝術家偽善的面孔。

50_box_348x490_original  

In Fellini’s quirky, imaginative fable, a motley crew of European aristocrats (and a lovesick rhinoceros!) board a luxurious ocean liner on the eve of World War I to scatter the ashes of a beloved diva. Fabricated entirely in Rome’s famed Cinecittà studios, And the Ship Sails On (E la nave va) reaches spectacular new visual heights with its stylized re-creation of a decadent bygone era.

atsso.3w_original

1980 女人城 City of Women

p1922600588  

人到中年,納珀拉斯(馬塞洛·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 飾)開始體會到了人生的無奈和命運的無常。一日,在一列火車上,納珀拉斯遇見了一個長相美豔的女子,他深深的為女子的美艷所著迷,女子似乎也對納珀拉斯頗為中意,正在兩人情意綿綿之時,女子卻突然走下了停止的火車,驚訝的納珀拉斯尾隨其後。
追隨著女子的腳步,納珀拉斯來到了一家大飯店,走進飯店,展現在納珀拉斯面前的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女人城”。在這座女人城裡,納珀拉斯經歷了一番充滿了痛苦的奇異旅程,在質疑、拷問和折磨之間,納珀拉斯早已經無法分辨,這裡的一切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

1978 樂團排演 Orchestra Rehearsal

導演費里尼的《樂隊排演》,拍攝了一個交響樂團的排演狀況,其中,相當諷刺地呈現出五花八門的情境氣氛,什麼都有,就是沒有一般想像中的一個交響樂團樂團該有的和諧愉悅,團員之間的摩擦不合,象徵著人類社會的常態,在片中,團長成為某種「神」一般的存在,費里尼藉著檢視音樂家們的種種喜怒哀樂,這個獨特場景下人物的互動,變成人類社會的縮影。
片中音樂是由費里尼的長期合作夥伴,義大利配樂大師尼洛羅塔創作,羅塔的作品,為本片生色不少。

1976 卡薩諾瓦 Casanova/Fellini's Casanova ( 導演 編劇 )

s1453732  

義大利導演費德里克.費裏尼的中期經典作《八部半》是其成熟高峰期作品,此後開始走向糜爛而至腐敗,偏於肉欲放縱和自我沉溺,像《費裏尼之薩蒂尼康》(六九年)和本片,都是糜爛頹廢的出色力作。本片反映了十八世紀基督道德不振後的上流腐化放縱,費裏尼盡情借題發揮,展現出精英文藝在人欲橫流下的腐爛情態。大情人卡薩諾華是在情場屢戰屢勝的“性鬥士”,不斷獵豔,還參加造愛競賽。但這大情人苦於人人只重他的性愛能力,不重視他經世濟民治國的才學。而且女人們對他都“有性無愛”,當他衰老得失去性魅力之後,就只能把一個機械女人當作夢中情人,很可悲可怜。

1974 阿瑪珂德 I Remember/Amarcord ( 導演 編劇 )

p771183436  

義大利的海邊小城裡,居民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春天慶祝,而新竄起的墨索里尼法西斯主義也因為它似乎為義大利帶來新生,所以墨索里尼的肖像也被高高掛起,受眾人崇拜。另一頭,穿著紅色洋裝的誘人Gradisca、妓女Volpina和賣菸婦人與年輕人Titta之間正上演著複雜四角關係...。

p2165583010  

《阿瑪珂德》(Amarcord)這個片名是費里尼自創的字,也就是義大利文「我記得」的合體。影片以他的故鄉里米尼(Rimini)為背景,雖是成長記憶,卻未自限在個人經驗而已。費里尼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在於本片並無主線、枝節之分,眾多角色個個性格分明,每個人的軼事卻又自成一格,理論上應會讓電影顯得漫無章法,然而事實卻是每個角色與事件都統合在他溫煦卻不保守的情懷之中,結果到處都是驚喜,卻毫無失控之虞。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回憶錄並非完全實景拍攝,許多動人的時刻都是在攝影棚內營造出來的,卻不見破綻,這是費里尼做為電影魔術師的一次精彩表演,也說明了他如何源自「新寫實主義」卻又能破格而出的道理。

p2165582713  

其中有場戲一直為人津津樂道,鎮民們聽說豪華郵輪即將經過,全鎮大小宛如儀式划著小船到外海看熱鬧,當大家等到累得東倒西歪的時候,大船竟如幽靈般出現了,所有人忘情地歡呼,但是倏忽之間,它又隱沒在迷霧當中,詭異經驗似真還假。費里尼拍出了那個時代(1930年代)、他的故鄉朋友們封閉在小鎮卻渴慕新鮮的心理與剎那的驚喜,即使拍攝現場其實無浪無船,他卻鬼斧神工地呈現出那股天真與懇切。費里尼給故鄉的尊榮,不是因為他的名氣、成就,而是獻給它一部名留影史的動人電影。

p2165582948  

1974義大利電影獎最佳影片、導演

197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法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76西班牙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74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

p2165582702  

三月,空氣中紛飛飄揚著輕軟絮草,教堂的鐘響迴盪在石板路上,小鎮的春天就此揭開序幕。時序回到三零年代亞德里亞海邊的小城,墨索里尼的極右理想仍是信奉的教條,建築工人老爸、家庭主婦老媽、遊手好閒的舅舅、頑皮的小弟,男孩在天主教、法西斯和義大利傳統家庭價值中,迎接他的青春與成長。教室裡捉弄老師的惡作劇、教堂裡擔心手淫的懺悔、鄉村海邊的熱鬧婚宴,費里尼從容隨意地摘選擷取小鎮生活的切片與軼事,密密織就一片記憶之網,在時代洪流與個人思憶之間相互輝映。

p2165583001  

費里尼曾說:「一個人所能做的紀錄,永遠是,也只能是對他自己的紀錄」。 《阿瑪珂德》不但被推崇為其個人寫實語法的代表作,也被視為他最重要的自傳作品之一。影片一方面帶領觀眾走進費里尼的童年生活,看見他純真誠摯、幽默風趣的情感源頭。在時代景況的描繪上,也跳脫了純粹客觀、歷史觀察式的審視與檢驗,從最根本的生活細節著手,真實地重現了二次大戰前後義大利境內法西斯的樣貌。

有趣的是,在《阿瑪珂德》中,我們也可清楚地看到費里尼對女性形象的思索與著迷,聖母、烈女、蕩婦的三位一體,母親與妓女形成了互為表裡的對比,而費里尼作品中一再出現的、體態豐腴、巨大的女體,不但是哺育孩童的母性泉源,也是青年性啟蒙的開端。

p1516904788  

This carnivalesque portrait of provincial Italy during the fascist period, the most personal film from Federico Fellini, satirizes the director’s youth and turns daily life into a circus of social rituals, adolescent desires, male fantasies, and political subterfuge, all set to Nina Rota’s classic, nostalgia-tinged score. The Academy Award–winning Amarcord remains one of cinema’s enduring treasures.

1972 羅馬 Fellini's Roma

p1221824941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紀錄片,而是透過意大利電影大師費德里克.費里尼獨特的藝術家眼光為羅馬古都寫出來的一篇個人回憶錄。全片打破傳統敘事手法,以現實與超現實場面交叉穿梭進行,滲入了大量的幻覺和回憶,充分錶現出費德里克.費里尼個人對羅馬的愛戀,也讓觀眾看到了這個城市隱蔽著的另一面。男星彼得.龔扎萊斯在片中飾演年輕時代的費德里克.費里尼,而費德里克.費里尼則演出他自己,在片中可以看到馬戲團對費氏作品根深蒂固的影響。也可以從中揣摩出費尼電影風格的一些基本特質,喜愛他的影迷不容錯過。

p2219252513  

One of the maestro Federico Fellini’s greatest ’70s works (falling chronologically between Satyricon and I clowns, and Amarcord), Roma [Rome] erupts volcanically as a state-of-the-world pronouncement on what was not only happening within the Italian capital at the tide of the hippies’ organic birth, but also when, and how, his city would move feverishly forward into one of many potential futures.

Roma-2  

As Fellini himself travels with his crew to document the ring-road circling Rome, replete with all the natural diversions that might distract a traditional film shoot, we move into episodes that chart the wartime difficulties of Roman life across those fleeting times that chronicle love and life within the modern-day Rome-time, themselves pitted against the archaelogical vestiges of the great city, —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rears its dominance, and we come into a midpoint that positions itself, indeed, between the memory-cinema of Satyricon and Amarcord. One of the great and bountiful colour-spectacles of Fellini’s cinema, almost leapt off toward from the moment of Giulietta of the Spirits, Roma remains a passionate testament to the city that finally claimed him as its son after he left small Rimini.

Roma-4

1970 小丑 The Clowns

p1888133973  

故事由費里尼回憶兒童時代開始,畫面呈現的是1925年北意大利里米尼小鎮的風光。一天夜裡,少年看見窗外廣場有馬戲團正在搭建帳篷,新奇又意外的他偷偷潛入帳篷內,看見了大象、獅子、馬等動物,以及大力士、訓獸師、身材高大的女人、侏儒等等奇怪的人。費里尼用極長的篇幅展示了觀看馬戲的樂趣所在,並依稀能夠讓人感受到他對兒童時代的懷念。

i-clowns  

One of the Fellini films which has been out of circulation for many years, I clowns [The Clowns] has long been revered by Fellini enthusiasts fo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since its release as among the Maestro's finest works — a thrilling spectacle once see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a picture which after multiple viewings easily takes its place alongside such classics as La strada, Le notti di Cabiria, La dolce vita, Satyricon, Amarcord... but in a register all its own.

ICLOWNS_HEAD  

I clowns plays out in dazzling colour and in episodic cascade, just as in Fellini's late-60s-and-beyond films. As the circus rolls into town, and the big-tent is erected, the clowns execute their acts with feverish can-you-believe-it bravado. It's all true — and yet not a "documentary" per se; rather, something inbetween a dramatic-comedic portrayal of gags-at-play and the memoria of all that makes the spark for childhood inspiration to ignite into creative virtuosity... and/or into something like Federico Fellini.

1969 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

p2226353637  

1969威尼斯影展、1970奧斯卡最佳導演入圍、《2013台北電影節》參展影片。

根據公元一世紀羅馬人佩托尼奧的小說改編,影片描繪羅馬帝國荒淫無度的享樂生活。原著是凌亂的斷簡殘篇,於是費里尼用自己的想像力,把這篇描寫古羅馬荒淫的小說變成所謂「費里尼的愛情神話」。

費里尼拍攝前表示過,他不想拍一部古羅馬劇情片,也不想借古諷今,只想拍一部關於古羅馬的幻想作品。全片皆在羅馬片場搭景拍攝,現在看來依舊前衛大膽,盡顯費里尼自由、瑰麗與濃烈的視覺風格。

費里尼不但是義大利著名藝術電影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及作家。他以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特別是混合夢境與巴洛克藝術影像的電影作品。他與英格瑪.伯格曼、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並稱為世界現代藝術電影的「聖三位一體」,也被認為是20世紀影響最廣泛的導演之一。

p1364061966  

費里尼1969年作品,意大利、法國合拍,片長138分鐘。 《愛情神話》原名《薩蒂裡孔》,根據公元一世紀羅馬人阿爾比特羅的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向人們描繪了羅馬帝國荒淫無度的享樂生活。在公元一世紀的羅馬,Encolpio和他同學的Ascilto,正在爭論著男孩Gitone的所有權。他們分了自己的財物並打算各奔東西。男孩可以選擇跟從誰,他選擇了Ascilto。已經決定要自殺的Encolpio,因為一起突如其來的地震而倖免於難。接下來隨著在Encolpio身上發生的一系列冒險經歷,導演費里尼用近乎漫畫的筆法將自己幻想中的古羅馬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他並沒有對影片中的道義進行批判或者讚許。難怪他在影片拍攝之前就發表聲明,《薩蒂裡孔》將不是一部古代歷史題材影片,而是一部科學幻想片。整個劇情支離破碎,涉及很多古羅馬的風土人情,尤其是當時在道德、性行為、飲食及表演方面的習俗,堪稱古羅馬的“飲食男女”。
費里尼是歐洲著名導演中最注重想像力的一個,尤其是他肆意揮灑的中後期作品,希望從他的作品中簡單而明確地找出所謂的“意義”、“道德”、“概念” ,都是很困難的。也正是他作品的宏大詩意和充滿曖昧的想像力,才使他成為歐洲電影藝術戰後最傑出的代表。

p1364065343  

  這部影片也是如此。影片改編自成書於公元一世紀的小說,作者是羅馬著名荒淫皇帝尼祿的密友。費里尼並沒有想把影片拍成一部“借古諷今”的歷史教科書,而是希望影片成為一部“古羅馬幻想作品”。費里尼拋開“進化”多年的社會倫理道德和宗教觀念,盡量“仿真”地呈現出古羅馬的社會風化。雖然如此,影片畢竟是今人想像中的古代社會復原,既然不可避免其主觀色彩,費里尼乾脆也不加避諱地在電影語言和影像觀念上貫徹自己的主觀“詩意”。正如影片預告片中的一行字幕所說的“羅馬,基督之前,費里尼之後”。

p2096777361  

儘管強調對費里尼作品不應刻板解讀,但如果對導演的一些意圖不能察覺的話,也未免辜負了這部宏大的史詩影片。徘徊在對肉體慾望的飢渴之中的恩科,可以看作是羅馬年輕一代主流狀態的代表,他還不能擺脫純粹的肉體慾望而進入精神慾望的境界,這是羅馬人無法再現希臘人輝煌的根源,同時也是基督出現基督教天主教一統歐洲的歷史前景。同樣,影片中也體現出羅馬人的死亡觀念,在這樣一個物質重於精神的社會裡,死亡必然是最大的威脅,所以富翁要生前建造陵墓,阿休圖這個花花公子也要被死亡奪去他無憂無慮的生命,歐莫最終突破了死亡的終極界限,領悟到精神的永恆,把屍體讓大家分食。
影片最後,恩科經歷了平民的自由、富翁​​的宴會和奴隸的無奈,經歷了肉體的種種慾望和滿足,也經歷了陽痿與治愈,更領悟了歐莫臨終的生死觀念,最終踏上了駛往非洲的大船,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羅馬新的一代,更加進步的一代。

p2226353623

Federico Fellini’s career achieved new levels of eccentricity and brilliance with this remarkable, controversial, extremely loose adaptation of Petronius’s classical Roman satire, written during the reign of Nero. An episodic barrage of sexual licentiousness, godless violence, and eye-catching grotesquerie, Fellini Satyricon follows the exploits of two pansexual young men—the handsome scholar Encolpius and his vulgar, insatiably lusty friend Ascyltus—as they move through a landscape of free-form pagan excess. Creating apparent chaos with exquisite control, Fellini constructs a weird old world that feels like science fiction.

SATYRICON_HEAD  

As famously described by its director, Fellini Satyricon is a science-fiction film, but one that looks backward into the past rather than forward into the future. One of Federico Fellini's most famous films, and a landmark of counter-culture cinema, Fellini Satyricon marked a radical new direction for the creator of La strada and La dolce vita.

fx_fsone0412988_0004  

Based loosely on Petronius's classical (and fragmentary) text, Fellini Satyricon plunges into ancient Roman society in its most debauched period, transforming the era of Nero into a landscape perhaps no more or less alien than the worlds Fellini himself inhabited...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Sixties, and the dream-tapestry that augmented his own life and aided him in producing so many unforgettable films.

1968 死亡精靈 (或譯《勾魂攝魄》) Spirits of the Dead 中的一段《該死的托比》(Toby Dammit)

p1190623906  

影片包含了羅傑·瓦迪姆、路易·馬勒和費德里科·費里尼三位名導所拍攝的三個短片,內容天馬行空,環環相扣。
《門澤哲斯坦》:康泰莎女伯爵(簡·方達Jane Fonda 飾)的所愛慕的對象竟然是一匹馬!原來,她死去的情人的鬼魂附在了馬的身上,引出了一段離奇的人馬之戀。
《威廉·威爾遜》:威廉(阿蘭·德龍Alain Delon 飾)發現世間竟然真的有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而那個人似乎整日徘徊在他的身邊,每當威廉要乾一些壞事時,那個人就會出現進行阻止。他真的存在嗎?他這麼做的意圖又是什麼呢?
《該死的托比》:為了高額的片酬,托比(特倫斯·斯坦普Terence Stamp 飾)踏上了前往羅馬的旅途,在路上,他遇見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卻想不到,這個女孩竟然是魔鬼的化身。

1965 鬼迷茱麗葉 (或譯 鬼迷茱麗) Juliet of the Spirits

p1190555795  

一位有錢的中產階級女士──茱麗葉。在婚姻週年紀念日時,他的丈夫不但忘記,還帶了一大群朋友來家中作客。在眾人的起鬨下,她參加了召靈會,結果召來的鬼魂不斷出沒,茱麗葉也開始懷疑丈夫有外遇,她還向私家偵探求助,而最後她的惶恐不安讓她陷入了精神錯亂…

費里尼在《八又二分之一》之後,顯然覺得剖析自己還不夠,於是另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電影出現了,《鬼迷茱麗葉》是他的第一部彩色電影,仍由費里尼的妻子瑪西娜主演,這部電影被稱作女性版的《八又二分之一》,荒誕的幻境比起《八又二分之一》有過之而不及,為了表現這種氣氛,費里尼經常去造訪靈媒和所謂通靈人士。

費里尼在片中繼續了他對女性肆無忌憚的幻想,片中對外遇的解釋更是讓人瞠目結舌,所謂偷情只是把自己的性器官借給別人用一下而已。

Film_149w_JulietSpirits_original    

《鬼迷茱麗葉》演員

茱莉艾塔瑪西娜和她的丈夫費里尼時常搭擋電影演出,以茱莉艾塔本名命名的《鬼迷茱麗葉》即是其中之一。

茱莉艾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1921~1994),為費里尼的妻子,出生在義大利的藝術家庭中,大學時在音樂喜劇劇團中演出,也是在當時認識了費里尼。因為茱莉艾塔的喜劇演出,被譽為女版卓別林。和她的丈夫費里尼時常搭擋電影演出,以茱莉艾塔本名命名的鬼迷茱麗葉即是其中之一。她曾和費里尼育有一子,但卻不幸夭折,而在1994年的3月23日,也就是當費里尼死後的五個月,茱莉艾塔也因為肺癌死亡。

其中茱莉艾塔瑪西娜和費里尼最廣為世人傳頌的螢幕前表現,是費里尼在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在台上對對觀眾們所說的話:「我能夠獲得這個獎,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因此我就不在此一一唱名,但除了一個人例外,就是我的妻子茱莉艾塔瑪西娜。」而此時她在台下已經感動到泣不成聲,忍不住讓在頒獎台上的費里尼對她說:「親愛的,請不要再哭了,好嗎?」

p771184433  

費里尼拍攝了另一部自傳性很強的電影《朱麗葉與魔鬼》,在這部電影裡,費里尼過分追求求神秘主義的夢境空間,在影片裡極盡詳能的描述描寫一個資產階級的女人遭到丈夫的欺騙,精神迷惘,陷於離奇古怪的幻覺,最後終於清醒的故事。雖然費里尼和茱莉埃妲兩人攜手共度一生,而且費里尼也從來沒有傳出與其他女人的誹聞,但是我想所有對費里尼非常熟悉的影迷都不相信費里尼從沒有出軌的行為。尤其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因為在費里尼的電影中充分的表現出費里尼是一個性慾旺盛且對女人充滿遐想的導演,他甚至在他的男人外遇只是把自己的性器官借給別人用一下罷了,並沒有出賣自己的靈魂。或者這正是費里尼的迷人之處吧,他永遠是神秘的,讓人無法捉摸的。

149_box_348x490_original  

Cinematographer Gianni di Venanzo’s masterful use of Technicolor transforms Juliet of the Spirits, Fellini’s first color feature, into a kaleidoscope of dreams, spirits, and memories. Giulietta Masina plays a betrayed wife whose inability to come to terms with reality leads her along a hallucinatory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is proud to present the fully restored version of one of Fellini’s most dazzling dreams.

《八又二分之一 》| 1963 | 義大利/法國 | 費德里柯·費里尼 

p2052808667

fx_f1one0611130_0040

1962 三艷嬉春 Boccaccio'70 中的一段《安東尼博士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Dr. Antonio)

p1517671533  

四位重量級義大利導演用各自的手法捕捉薄伽丘的精神,以羅馬爲舞臺。

維斯康提:美麗少婦設計向丈夫報仇,冒充他的情婦,讓他花錢才能得到她。

德西卡:一個膽小的人贏得一個獎,獎品是跟一個女孩的約會。

莫尼切:在很多海外版本中均被刪除,其風格比較偏傳統喜劇。

費里尼:一個性感美女從海報上“活”過來,取笑一個道貌岸然的禁欲男子。

p1835019346  

維斯康提那段講羅密·施奈德扮演的美麗少婦設計向丈夫報仇,冒充他情婦,讓他花錢才能得到她;德西卡的那段講一個膽小的人贏得一個獎,獎品是跟一個女孩的約會;莫尼切裡那段在很多海外版本中均被刪除,其風格比較偏傳統喜劇,較低調,容易消失在同行的陰影裡;但最為出彩的還是費里尼的那段,名為《安東尼博士的誘惑》,講一個波霸美女從海報上“活”過來,取笑一個道貌岸然的禁慾男子。

幕後製作:
四位重量級意大利導演用各自的手法捕捉薄伽丘的精神,以羅馬為舞台呈現大型世像圖。雖然只是部短片,但費里尼卻以輕鬆嘲諷但不失沉重的語氣來講述這個揭露上層階級虛偽道德觀的故事。安東尼博士是個值得探討的人物,他面對價值崩潰、道德淪喪感到無能為力,妄圖以虛偽的面具來掩蓋自己內心的慾望,但當巨大的女郎形像從廣告中走出與他同樂時,他的本性終於顯露。費里尼用夢幻與現實交錯的手法同時製造出荒誕與沈重兩種調子,極具表現力,在本片中給人印象最為深刻。

1960 甜蜜生活 La Dolce Vita

p2249583559  

八卦記者Marcello原本的志向是要成為一名作家,卻因為新聞工作關係,常穿梭在政商名流之間,過著墮落且糜爛的生活。一日,他和一位美麗女子共渡春宵後,回家發現女友為他吞藥自殺身亡,Marcello的悲傷沒有太久,因為他又趕著到機場迎接影星Sylvia到來,而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必需要作貼身採訪...。

fx_fsit50053779_0003  

Steiner是Marcello的好友,他生活美滿、擁有高尚的品味,與美麗的妻子和一對兒女居住在豪宅中。某日,沒想到生活令人稱羨的Steiner竟在家中射殺自己的兒女,然後再自殺。這件事發生,引起狗仔瘋狂追捕,也使得Marcell陷入無助當中…。

fx_fsit50053779_0007  

本片當年在驚呼聲中摘下第13屆坎城金棕櫚獎,教會紛紛要求信徒不要去看這部肉慾橫流的電影,反而讓它一票難求。費里尼不僅拍出了愈空虛愈墮落的現代心靈,也讓PAPARAZZO這個名字日後直接成為「狗仔隊」的代名詞。性感女星安妮塔艾格堡在羅馬噴泉宛如「出浴+創世紀」的經典演出,更讓她成為永遠的銀幕女神,就連《托斯卡尼豔陽下》都還模仿過這場戲。

fx_fsit50053779_0017  

關於《生活的甜蜜》

這部電影創造了一個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詞語PAPARAZZO,它成了狗仔隊的同義詞。

fx_fsit50053779_0009  

在1960年的《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中,記者馬切洛每天鑽在羅馬上流社會找新聞,歷盡了其中的驕奢淫逸的生活。宗教狂熱分子,肉慾蓬勃的明星,無所不用其極的狗仔隊……電影在眼花撩亂的幻想中輕快遊走,肆無忌憚地畫出一個世界整體墮落的全景。在這樣一部電影面前,試圖去解剖分析顯得那樣軟弱無力,費里尼做為一個頑固的不可知論者,他根本就沒有想為觀眾理出頭緒的念頭,「我並不想將這個世界系統化」,這是他的宣言。

fx_fsit50053779_0027    

這部光怪陸離的電影一公映,就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教皇氣得拍了桌子,梵蒂岡教廷專門發起一場運動來抵制這部「圖謀不軌」的電影,而義大利的上流社會因片子對他們剝皮剔骨地揭露而怒火中燒,左派雖然為他揭露上流社會的荒誕生活叫好,但也因費里尼漸漸遠離社會底層而頗有微辭。但中傷或辱罵絕不能消彌一部電影的真正價值,在當年的坎城影展上,它獲得了金棕櫚大獎。這也是他和馬塞羅‧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的首次合作,此後這位大明星成了費里尼在銀幕上代言人。這部電影甚至還創造了一個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詞語PAPARAZZO,它成了狗仔隊的同義詞。

fx_fsit50053779_0028  

《生活的甜蜜》演員

安妮塔艾特伯格(Anita Ekberg,1931~),是家庭中的長女。她十幾歲時就已經成為當時的時尚典範。1950年,她在母親的催促下參加選美比賽,並成為了瑞典小姐。她隨後前往美國爭奪世界小姐稱號,儘管當時的她並不會說英語。

fx_fsit50053779_0019  

雖然後來她沒有成為世界小姐,但被星探看中,並與環球影城簽了契約。在美國時,安妮塔艾特伯格會見了當時有名的製片人霍華德休斯,霍華德休斯希望她整一整她的鼻子,牙齒和改變她的名字。而要改名字的理由,依照霍華德休斯的說法,是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 Ekberg)太難發音。而她拒絕改名,她說如果她成名,人們就自然而然就會學會念我的名字,但如果她沒有成名,那就算了。

fx_fsit50053779_0026  

當時身為一個在環球影城的小明星,安妮塔艾特伯格接受訓練,包括了戲劇,演講,跳舞,騎馬和擊劍,開始她的電影生涯。而到後來成名時,仍不改剛出道時的傲氣,安妮塔艾特伯格親口說過,她已經被媒體寵壞了,從她曾經說過的話:「是我造就了導演費里尼,而不是他造就了我。」看來,她的傲氣也燒到了大導演費里尼身上。

p1997684924  

馬切羅(馬塞洛•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 飾)是某雜誌的專欄記者,他曾試圖成為一名作家但是事與願違,只得終日為明星緋聞奔忙。馬切羅經常出席一些社會名流的交際酒會,於是他暗自和攝影師勾搭,設計拍攝明星隱私然後公諸於眾。馬切羅有一個女友元瑪,在送她回家的途中,搭乘了一位妓院老鴇,後者對他講述了很多風月場中的軼事,這讓他對名利場更加厭惡。在基督教的某個儀式上,一位從美國來的名模總是對著媒體搔首弄姿,後來馬切羅的批評家朋友斯泰納一針見血指出了她的虛偽之處,這讓他逐漸認清了上流社會的腐朽,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他發現自己並不熱衷奢華的生活,而且對於那個自以為是的元瑪也並不滿意,並進行了我行我素的反抗……

本片獲第13 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p1997685016  

The biggest hit from the most popular Italian filmmaker of all time, La dolce vita rocketed Federico Fellini to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success—ironically, by offering a damning critique of the culture of stardom. A look at the darkness beneath the seductive lifestyles of Rome’s rich and glamorous, the film follows a notorious celebrity journalist (a sublimely cool Marcello Mastroianni) during a hectic week spent on the peripheries of the spotlight. This mordant picture was an incisive commentary on the deepening decadence of contemporary Europe, and it provided a prescient glimpse of just how gossip- and fame-obsessed our society would become.

1957 卡比利亞之夜 Le notti di Cabiria/The nights of Cabiria

p2248306380  

每個人都有戀愛的權利!卡比莉亞就是個對愛情和婚姻帶著憧憬的阻街女郎,可憐她一再遇人不淑,老是被騙。然而費里尼大膽的電影語言加上茱麗葉塔瑪西娜神乎其技的表演,本片最終竟讓理應萬念俱灰的卡比莉亞露出一抹微笑,成為影史最神妙的結局之一。

fx_fnone0612331_0006  

本片勇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讓瑪西娜榮登坎城影后,並且早在本片拍攝前五年,費里尼就已讓卡比莉亞在他獨立導演的第一部電影《白酋長》露面了,即使驚鴻一瞥,她的善良樂天,卻已奠定日後化身偉大角色的基礎。

fx_fnone0612331_0004  

妓女卡比利亞(茱莉艾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 飾)一直夢想和自己的愛人過上甜蜜安穩的日子。然而,單純善良的她在一開始就被男友騙光了錢,並被推入河中,差點喪命。即使遭遇如此羞辱,她還是對愛情充滿希望。一次,她在街上偶遇一個剛和女友吵架的男演員,被他邀請回家過夜。正當她受寵若驚、滿心歡喜之際,男演員的女友上門求和,這讓卡比利亞再次傷心欲絕。不久,她又在劇場遭遇到一位英俊男子的瘋狂追求,起初她有點不自信,但最終還是接受了這位男子的求婚,並變賣所有家產,準備與未婚夫共赴美好新生活。然而,在途中她的未婚夫居然也露出騙子的本性,搶走了她的錢,並差點害死她。一無所有的卡比利亞瘋狂痛哭,悲傷欲絕。她獨自晃悠在路上,一群活潑的男女從身邊經過,他們快樂地邊走邊唱,歡樂氛圍讓灰心的卡比利亞受到感染,她的臉上又露出了招牌式的笑容。
本片獲得第3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第10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P-NIGHTS_OF_CABIRIA_original  

Giulietta Masina won Best Actress at Cannes as the title character of one of Fellini’s most haunting films. Oscar winner for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Nights of Cabiria (Le Notti di Cabiria) is the tragic story of a naive prostitute searching for true love in the seediest sections of Rome. Criterion proudly presents the restored director’s cut in a breathtaking new transfer.

1955 騙子 Il Bidone

p2191976228  

羅貝多(Roberto)、畢卡索(Picasso)與奧古斯托(Augusto)是三個職業騙子,他們假扮神父或公務人員,專門欺騙無知的鄉下人。花花公子羅貝多一心想成為歌手,但實際上卻沒半點進展;畢卡索的妻子以為丈夫是個藝術家,但在一次聚會中發現了丈夫的謊言決定離開。

年近50的奧古斯托在街上巧遇多年不見的女兒,決定以行騙解決她的經濟問題,但卻被警察逮捕入獄,出獄後的奧古斯托無處可去又重拾舊業,當他在農夫家準備對一個殘障的女孩下手時,突然動了惻隱之心,但要回頭已來不及。

il bidone small still 2

本片是一部充滿辛酸的社會寫實劇,費里尼用新現實主義的風格和故事展現了戰後義大利貧苦的狀況,試圖表現出騙子們的行騙雖然伎倆高超且惹人憎恨,但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窮苦老百姓,行騙目的在於滿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和淺層的幸福願望,隱約透露出深深的悲哀與無奈,讓人感到心酸。而片中騙子扮演神父的行為,其實也是一種對義大利政府與天主教會的諷刺。

《騙子》夾在費里尼兩部極受歡迎的作品《大路》和《卡比莉亞之夜》的中間,常常是被影迷所忽略的作品,但《騙子》在費里尼探討「孤獨」的三部曲中(另兩部是《大路》和《卡比莉亞之夜》),卻不失為一部佳作。

fx_fben00047876_0004  

《騙子》演員

Broderick Crawford布勞德克勞福(飾演奧古斯托)

布勞德克勞福(Broderick Crawford,1911-1986)出生於費城的他,是個美國演員。因為父母也是表演者,從小耳濡目染下,也跟著他們站在舞台上雜耍表演。1937年,在演出改編諾貝爾獎的約翰斯坦貝克的小說《John Steinbeck》之舞台演出後大受歡迎,而他的電影處女秀來自於喜劇電影《Woman Chases Man》。

fx_fben00047876_0013  

Richard Basehart理查德貝斯哈特(飾演畢卡索)

理查德貝斯哈特(Richard Basehart,1914~1984)是一位美國演員,小時候因為母親過世,而父親無法照顧四個孩子,所以他在孤兒院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原本想追隨父親步入新聞界,不過13歲的時候就開始在戲劇中擔任一些小角色,1942年也加入了劇團。

Giulitetta Masina茱麗葉塔瑪西娜(飾演艾莉絲)

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tetta Masina,1921-1994)是一位義大利舞台劇和電影演員,出生於藝術世家的她曾在主演的的《大路》以及《卡比莉亞之夜》分別在1956和1957年拿到奧斯卡外語片獎,她同時也是導演費里尼的妻子,她在電影的精湛演出,結合藝術之下,有「女卓別林」之稱謂,也是大家給予她演技上的贊賞。

fx_fben00047876_0005  

奧古斯特帶領的三個騙子化裝成傳教士到處行騙,屢屢得手。一次他在街頭偶遇自己天真爛漫的女兒,心裡不禁有所頓悟,但卻被人當場認出是騙子,並在女兒面前給人逮送到警局。出獄後的奧古斯特重操舊業,但在為籌集女兒學費的一次行騙中,他想獨吞財物而被同夥痛毆,最終死在山崖邊。

il bidone small still 1  

Federico Fellini followed up his iconic breakthrough La strada with this brilliant drama – an unsparing look at the dog-eat-dog values of postwar Italian society that nonetheless manages to navigate expertly between the lightly comic and the emotionally stark to become one of his richest, most moving works.

il bidone small still 3  

Il bidone [The Swindle] follows three small-time – the ageing Augusto (Broderick Crawford), “Picasso” (Richard Basehart), and Roberto (Franco Fabrizi) – as they prey upon the poor and gullible for modest gains. However, once Augusto is unexpectedly reunited with his daughter, now struggling with her studies, the moral and emotional demands of his lifestyle begin to take their toll sooner than he had anticipated.

《大路》| 1954 | 義大利 | 費德里柯·費里尼 

219_box_348x490_original  

1953 小巷之愛 L'amore in città

城市中的愛情面貌,特別是以女性為主體所講述和展示的都市百態。片中的演員都是普通的城市居民,講述的也都是真實的故事,說它是一部電影,更像是一個調查,一種視角,一種事實的呈現。
Tentato Suicidio 自殺:遭受情變,戀人或未婚夫的遺棄。有部分假自殺的行為,只是希望以此使身邊人回心轉意,在遭受冷落後,轉為真自殺。方式各異,服藥,撞車,割腕,溺水……
Paradiso Per tre ore 天堂三小時:舞場三小時,天堂三小時。各種舞步,各種人物形態的交織。巧妙之處恐怕文字難以​​表述。
Agenzia matrimoniale 婚介:敬業婚介工作者為各色的男人物色合適的老婆。即使是殘疾者或者——一個狼人。而貧困的女子為了擺脫困境願意接受甚至嫁給一個狼人的婚姻。因為,至少她可以衣食有著落。
Storia di Caterina 卡特琳娜式的故事:貧困並且受到驅逐令的女子。帶著其私生子到處流浪,走投無路之下,她遺棄兒子。卻又因為實在不忍心,而去認領。悲慘卻視角冰冷的社會故事。
Gli italiani si voltano 意大利人的回首:街道,各色女子,腰臀輕擺。也許,某個擦肩而過,甚至只是一瞥之下的女子會惹的你不自禁的回眸。或者是因為臉龐清秀,或者因為體態豐韻,或者因為著裝出眾——這副生動的風情畫卷正是基與此。

《浪蕩兒》或譯《流浪漢》| 1953 | 費德里柯·費里尼 

246_box_348x490_original

1951 白酋長 The White Sheik

189_box_348x490_original  

伊凡帶新婚妻子旺達到羅馬度蜜月,這是歷史上最缺乏浪漫色彩的蜜月之行,嚴格死板的安排便是與親人朋友見面,會見主教等。但年輕貌美的旺達痴迷於一個源於浮華表面的卡通英雄,於是臨陣逃婚,開始尋找她那神往的白酋長……

Film_189w_WhiteSheik_original  

Ivan Cavalli (Leopoldo Trieste) brings his new wife Wanda (Brunella Bovo) to Rome on the least romantic honeymoon in history, a rigid schedule of family meetings and audiences with the Pope. But Wanda, dreaming of the dashing hero of a photo-strip cartoon, drifts off in search of the White Sheik, thus setting off a slapstick comedy worthy of Chaplin. The style and themes which made Federico Fellini world famous are already apparent in this charming comedy (his first solo directorial effort), featuring such long-time collaborators as his wife, actress Giulietta Masina, and composer Nino Rota.

1950 雜技之光 (或譯《賣藝春秋》) Variety Lights 與Alberto Lattuada合導

81_box_348x490_original  

這部電影帶有濃厚的新現實主義風格,基本上與費里尼中後期的神采飛揚不一樣,採用了紀實手法來講述一個愛情故事,結構簡單,多用長鏡頭。片中的內容與戰後意大利貧瘠的社會現實相吻合。本片也是費里尼首次與自己的妻子瑪西娜合作。鄉下姑娘莉莉加入一家劇團,她的表演相當成功,不但在觀眾中大受歡迎,劇團團長契克也暗中愛上了她。由於契克常常醋意大發,劇團惹上了許多麻煩,最終不得不解散收場……

Film_81w_VarietyLights_original  

A beautiful ingenue joins a tawdry music hall troupe and quickly becomes its feature attraction in Federico Fellini’s stunning debut film (direc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neorealist filmmaker Alberto Lattuada). Featuring Giulietta Masina, Fellini’s wife and frequent leading lady, Variety Lights introduces the director’s affection for the carnivalesque characters that frequent the cinematic landscape of such classics as Nights of Cabiria, La strada, and La dolce vita.

EAH3_VarietyLights_original

1950 Francis, God's Jester 編劇兼副導

1948 The Miracle 編劇

1948 L'Amore 編劇

1946 老鄉 Paisan 編劇兼副導

1945 不設防城市 Rome, Open City 編劇兼副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