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4th_Venice_International_Film_Festival_poster  

第64屆威尼斯國際影展於2007年8月29日至9月8日舉行。組委會7月26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正式宣布了參賽片名單。開幕影片是喬·萊特(Joe Wright)導演的《贖罪》(Atonement),閉幕影片是陳奕利導演的處女作《天堂口》。導演張藝謀出任評委會主席。

台灣導演李安的《色,戒》、李康生的《幫幫我,愛神》、中國大陸導演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和香港導演杜琪峰的《神探》(驚喜​​片)等四部華語電影入圍競賽單元。

中國大陸呂樂導演的《小說》將參加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的角逐,上屆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得主賈樟柯攜新片《無用》再次參與這一獎項的角逐。此外,還有杜海濱導演的《傘》爭奪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

美國導演提姆波頓將被授予終身成就獎。本屆影展還增設了兩個獎項:第75週年紀念金獅獎和「導演萬歲!」獎,分別授予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和日本導演北野武。

LINE

評審團

評審團主席:張藝謀 (ZHANG Yimou),中國男導演。

Catherine BREILLAT 卡特琳·布黑亞,法國女導演。

Jane CAMPION 珍·康平,紐西蘭女導演。

Emanuele CRIALESE 艾曼紐埃耳·柯里阿雷斯,義大利男導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伊納利圖,墨西哥男導演。

Ferzan OZPETEK 費贊·歐茲佩提克,土耳其男導演。

Paul VERHOEVEN 保羅·韋赫芬,荷蘭男導演。

LINE

2007Venice.jpg

得獎名單

金獅獎:李安  ─ 《色,戒》(台灣)

最佳導演銀獅獎: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 《伊戰創傷 REDACTED》 (美國)

評審團特別獎:《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阿布德拉提夫·柯奇許(Abdellatif KECHICHE)導演 (法國) ……以及《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 SUPPOSITIONS ON A FILM CONCERNING DYLAN)由 陶德海恩斯 Todd HAYNES 導演 (美國)

最佳男演員:布萊德·彼特在電影《刺殺傑西》(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由 Andrew DOMINIK 導演 (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特布蘭琪 在電影《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 SUPPOSITIONS ON A FILM CONCERNING DYLAN)由 陶德海恩斯 Todd HAYNES 導演 (美國)

最佳新進演員(馬斯楚安尼獎):阿芙皙雅·艾吉(Hafsia HERZI)在電影《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阿布德拉提夫·柯奇許導演 (法國)

最佳技術貢獻:Rodrigo PRIETO 攝影指導《色,戒》由李安導演 (台灣)

最佳劇本:保羅·拉維提(Paul LAVERTY)在電影《自由國度》(IT'S A FREE WORLD...)由肯洛區 導演(英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

特別金獅獎: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表彰他所有的作品的成就

終身成就金獅獎:貝納多·貝托魯奇、提姆波頓

LINE

其它平行單元名單 得獎名單

國際影評人聯盟費比西獎

國際影評人聯盟費比西獎最佳影片:《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阿布德拉提夫·柯奇許導演(法國)

最佳地平線國際影評人週獎:《吉米‧卡特:來自草原的人 Jimmy Carter Man From Plains》由 強納森德米 Jonathan Demme 導演

LINE

SIGNIS Award天主教文化獎 得獎名單

天主教文化獎大獎:《震撼效應》(IN THE VALLEY OF ELAH)由 保羅海吉斯 Paul HAGGIS 導演

天主教文化獎特別提及:《自由國度》(IT'S A FREE WORLD…)由 肯洛區 導演(英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與《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 Abdellatif KECHICHE 導演(法國)

LINE

ORIZZONTI 地平線單元類 得獎名單

地平線單元劇情片獎:《SÜGISBALL》(AUTUMN BALL)由 Veiko ÕUNPUU 導演(愛沙尼亞)

地平線單元紀錄片獎:《無用》由 賈樟柯 導演 (中國)

特別提及:《KAGADANAN SA BANWAAN NING MGA ENGKANTO》(DEATH IN THE LAND OF ENCANTOS)由Lav DIAZ導演 (菲律賓)

Leone del Futuro 首部作獎:Premio Venezia Opera Prima 「Luigi De Laurentiis」

Leone del Futuro - Premio Venezia Opera Prima 「Luigi De Laurentiis」 to: LA ZONA di Rodrigo PLÁ (Giornate degli autori-Venice Days, (西班牙/墨西哥)

LINE

Doc/it Award – Autonomous Province of Trento

Doc/it Award大獎:《L'Aimée》由 Arnaud Desplechin 導演

特別提及:《Il passaggio della linea》由 Pietro Marcello 導演

國際影評人週獎:《最遙遠的距離》由林靖傑導演(台灣)

LINE

Francesco Pasinetti (SNGCI) Award 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Non pensarci》由Gianni Zanasi導演(義大利)

特別提及:《Valzer》由Salvatore Maira導演

最佳男主角:Toni Servillo在電影《La ragazza del lago》由Andrea Molaioli導演

最佳女主角:Valeria Solarino在電影《Valzer》由Salvatore Maira導演

LINE

Prix du Forum Cinéma et Littératu:《贖罪 Atonement》由 喬懷特 Joe Wright導演

Brian Award:《Le ragioni dell'aragosta》由Sabina Guzzanti導演

LINE

酷兒獅獎 Queer Lion Award 得獎名單

酷兒獅獎 Queer Lion Award大獎:《人生光景 The Speed of Life》由Ed Radtke導演

特別提及:《非常衝突 Sleuth》由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導演

LINE

Arca Cinemagiovani Award

最佳影片:《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 Abdellatif KECHICHE 導演(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Non pensarci》由Gianni Zanasi導演(義大利)

"Altre Visioni" Award:《Sous les bombes》由Philippe Aractingi導演

LINE

最佳傳記電影獎 Biografilm Award 得獎名單

最佳傳記電影獎 Biografilm Award大獎:《吉米‧卡特:來自草原的人 Jimmy Carter Man From Plains》由 強納森德米 Jonathan Demme 導演

特別提及:《Il passaggio della linea》由Pietro Marcello導演

LINE

CORTO CORTISSIMO短片單元競賽類

最佳短片銀獅獎:《DOG ALTOGETHER》 由Paddy CONSIDINE導演 (英國)

特別提及:《LIUDI IZ KAMNYA》(STONE PEOPLE)由Leonid RYBAKOV導演(俄羅斯)

PRIX UIP歐洲短片獎:《ALUMBRAMIENTO》由Eduardo CHAPERO-JACKSON導演(西班牙)

Leoncino d'oro Award 2007 (Agiscuola):《伊戰創傷 Redacted》由 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導演

C.I.C.T. UNESCO Enrico Fulchignoni Award:《Morocco Short Movies section》由Various Directors導演

Cinema D'Essai (Art Cinema) CICAE Award:《Geomen tangyi sonyeo oi》(With the Girl of Black Soil)由Jeon Soo-il導演

LINE

最佳首部電影獎 CinemAvvenire 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SUPPOSITIONS ON A FILM CONCERNING DYLAN)由 陶德海恩斯‎‎ 導演 (美國)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Cinema for peace and the richness of diversity"Award:《La zona》由 Rodrigo Plà 導演

歐洲人權電影獎 EIUC Human Rights Film Award:《自由國度》(IT'S A FREE WORLD…)由 肯洛區 導演(英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與《炮火之中 Sous les bombes》由 Philippe Aractingi 導演

FEDIC Award:《Non pensarci》由 Gianni Zanasi 導演(義大利)

Mimmo Rotella Foundation Award:《夜巡林布蘭 Nightwatching》由 彼得格林那威 Peter Greenaway 導演

數位未來電影影展獎 Future Film Festival Digital Award:《伊戰創傷 Redacted》由 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導演

LINE

歐洲人權電影獎 EIUC Human Rights Film Award 得獎名單

歐洲人權電影獎 EIUC Human Rights Film Award大獎:《吉米‧卡特:來自草原的人 Jimmy Carter Man From Plains》由 強納森德米 Jonathan Demme 導演

特別提及:《伊戰創傷 Redacted》由 布萊恩狄帕瑪 Brian De Palma 導演

特別提及:《自由國度》(IT'S A FREE WORLD…)由 肯洛區 導演(英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

LINE

Nazareno Taddei Award:《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Abdellatif KECHICHE導演(法國)

Lanterna Magica Award (Cgs):《Tricks》(Sztuczki)由Andrzej Jakimowski導演

La Navicella – Venezia Cinema Award:《家傳秘方》(LA GRAINE ET LE MULET)由Abdellatif KECHICHE導演(法國)

Bastone Bianco Award (Filmcritica):《切成兩半的女孩 La Fille coupée en deux》由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導演

Lina Mangiacapre Award:《Geomen tangyi sonyeo oi》(With the Girl of Black Soil)由Jeon Soo-il導演

開放獎 Open Award 2007:《夜巡林布蘭 Nightwatching》由 彼得格林那威 Peter Greenaway導演

LINE

正式競賽影片

開幕片:《贖罪》(ATONEMENT) – 喬懷特 Joe WRIGHT 執導,英國

LINE

《大吉嶺有限公司》 THE DARJEELING LIMITED 魏斯安德森  美國

《非常衝突》 SLEUTH 肯尼斯·布萊納 英國

《混沌》 Chaos, This Is 尤塞夫‧查希納 Youssef CHAHINE 法國、埃及

《伊戰創傷》 REDACTED 布萊恩狄帕瑪 美國

《刺殺傑西》 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安德魯多明尼克 Andrew DOMINIK 美國

《英雄不問出處》 NESSUNA QUALITÀ AGLI EROI Paolo FRANCHI 義大利

《全面反擊》 MICHAEL CLAYTON 湯尼蓋洛 Tony GILROY 美國

《夜巡林布蘭》 NIGHTWATCHING 彼得格林那威 英國

《尋找希薇亞》 In the City of Sylvia  José Luis GUERÍN 西班牙

《震撼效應》 IN THE VALLEY OF ELAH 保羅海吉斯 美國

《搖滾啟示錄》 I'M NOT THERE : SUPPOSITIONS ON A FILM CONCERNING DYLAN 陶德海恩斯 美國

《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  中國

《家傳秘方》 LA GRAINE ET LE MULET 阿布戴·柯西胥 法國

《色,戒》 李安 台灣

《幫幫我,愛神》Help Me, Eros 李康生 Kang-sheng Lee 台灣

《自由國度》 IT'S A FREE WORLD... 肯洛區 英國

《巔峰時刻》 L'ORA DI PUNTA Vincenzo MARRA 義大利

《日式牛仔一品鍋 》 スキヤキ・ウエスタン ジャンゴ 三池崇史  日本

《12怒漢:大審叛》 12 RAZGNEVANNIH MUZHSCHIN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俄羅斯

《蛋糕與痛苦》 IL DOLCE E L'AMARO Andrea PORPORATI 義大利

《愛情誓言》 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 艾力克·侯麥 法國

《神探》 杜琪峰 香港

《贖罪》 ATONEMENT 喬懷特 英國

LINE

非競賽片

《卡珊卓的夢》 CASSANDRA'S DREAM 伍迪艾倫 美國

《錄到鬼》 REC Jaume BALAGUERO e Paco PLAZA 西班牙

《聖誕夜驚魂》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提姆波頓 美國

《切成兩半的女生》 LA FILLE COUPÉE EN DEUX 克勞德·夏布洛   法國

《星星大作戰》 NOCTURNA 艾居亞賈西亞 Adrian GARCIA e 維特蒙多納多 Victor Maldonado 西班牙、法國

《千年鶴》 천년학 林權澤 南韓

《極地禁戀》 TRUE NORTH 阿西夫卡帕迪亞 Asif KAPADIA 英國

《導演萬歲》 監督・ばんざい! 北野武  日本

《荒野大鏢客》 A FISTFUL OF DOLLARS 塞吉歐·李昂尼 義大利

《天堂口》 陳奕利 台灣、香港

《哥倫布秘辛》 CRISTOVÃO COLOMBO, O ENIGMA 曼努埃爾·德·奧里維拉(曼諾迪奧利維拉 Manoel De OLIVEIRA) 葡萄牙

《豪門保姆日記》 THE NANNY DIARIES Robert PULCINI 美國

《反恐腥聞》  The Hunting Party 查德·謝帕德 Richard SHEPARD 美國

LINE

影片介紹

《非常衝突》 SLEUTH 肯尼斯·布萊納 英國

非常衝突(2007).jpg

本片綜合了兩性、懸疑、猜忌各種心理層面的主題,透過黑色幽默與相當機智的手法表現層層相疊的各種陰謀,導演肯尼斯布萊納演而優則導,演過《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等片。

男主角裘德洛亦為幕後製片之一,並以此片獲得英國「Variety Club ShowbizAwards」年度最佳男演員,他們並找來原版男主角之一的米高肯恩再度披掛上陣,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劇作家哈洛品特改編劇本,英國莎劇才子肯尼斯布萊納執導,知名攝影師哈利斯札巴羅庫 (《紅氣球之戀》、《維納斯》) ,英國電影配樂大師派崔克杜爾(《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謎霧莊園》、《BJ單身日記》、《理性與感性》)等人,共同完成這部懸疑驚悚的精彩之作。

本片最早的版本為劇作家安東尼薛佛(Anthony Shaffer)的舞台劇,他並以該劇獲得1970年東尼獎,到了1972年的電影也是由他自己改編。2007的電影版本中,故事同樣發生在英國鄉間的豪宅裡,在新版上則添加了許多現代及科技元素,讓房子充滿機關製造出更多懸疑緊張氣氛。

舊版電影中的兩位男主角勞倫斯奧利佛、米高肯恩因演出精湛,雙雙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及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新版則再度找來米高肯恩演出,角色轉換的他,將由小演員米羅多改為演出富翁安德魯。

p457040002  

電影鐵三角

◎導演: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

1960年出生於北愛爾蘭,畢業於皇家戲劇藝術學院。28歲時改編莎士比亞名著拍攝第一部電影《亨利五世》,之後成功的三度自編自導莎著,讓他得到「英國莎劇王子」的美名。肯尼斯布萊納巧妙運用影像魅力和改過的劇本對白,將莎劇神髓用現代人的語法和思考邏輯整理再現,證明他不同於一般人的編導才華。品橫跨舞台劇、電視、電影,1989年他把劇團改組成電影公司後,一方面致力拍攝莎劇電影,一方面則是努力開發其他類型的商業電影。2006年他將莫札特名作《魔笛》改編搬上大銀幕,在2006年的威尼斯影展首映。2007年則交出《非常衝突》。

◎編劇: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

曾獲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於1930年生於倫敦。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身為猶太裁縫師獨生子的他,直到14歲才又回到倫敦。18歲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就讀。1954年,開始以David Baron的藝名,隨劇團到愛爾蘭及英國各地巡迴演出。被歐洲戲劇界歸為英國荒謬派戲劇的代表人物、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作品中總充滿壓抑的人際關係、陌生的入侵者、無盡且未知的等待。

最常出現的場景是一個房間及其四面牆——前者象徵劇中人物所能獲得的最小的庇護與安全,後者則代表他們所受到的限制或壓迫。 題材通常有關感情、背叛、婚姻生活,場景跟人物往往乍看像電視影集或寫實劇,但對白卻犀利直接,充滿戲劇張力,句裡話間皆暗潮洶湧。

創作過二十多個重要劇本,都是西方現代派戲劇中的經典之作。除了創作劇本之外,也擔任電影劇本的改編。另外他也身具演員及導演的身份。

七○年代起加入人權運動,近年熱心參與反對英國首相和伊拉克戰爭的運動。並出版詩集《戰爭》以抗議伊拉克戰爭。2005年3月,這位飽受爭議的當代英國劇作家宣佈終止劇作生涯將專心從事政治活動。就在宣布退休同年10月他75歲生日後不久,瑞典文學院宣佈他獲選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

諾貝爾獎對品特的評語是:「他小說裏的人物展現了日常閒聊中的深刻,並帶領人們進入密閉壓抑的空間。」此外,瑞典皇家文學院還指出:「品特讓戲劇重新恢復了其最基本的要素:一個封閉的空間、不可預測的對話,人物相互之間都可能被對方擊敗,虛偽潰散瓦解。」

◎配樂:派崔克杜爾(PATRICK DOYLE)

曾分別以《理性與感性》、《哈姆雷特》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音樂提名的派崔克杜爾。出生於蘇格蘭,曾就讀於蘇格蘭皇家音樂戲劇學院。1987年他開始了自己的音樂生涯,第一部電影配樂作品就是由肯尼斯布萊納執導的《亨利五世》,並加入了肯尼斯布萊納所成立的「劇場文藝復興」製片公司(Renaissance Theatre Company),接連為肯尼的另兩部莎劇配樂作嫁。

擅長貴族氣息的典雅音樂風格,除了為莎劇改編電影製作配樂之外,他也為其他電影及舞台劇擔任配樂,包括有:《海角新樂園》、《角頭風雲、《理性與感性》、《驚天爆》、《烈愛風雲》等。

頗富音樂與戲劇素養的他,除了製作配樂,也有參與演唱的經驗。有時甚至也會在劇中軋一角。十年前被醫生告知罹患血癌,他一邊治療一邊仍持續創作,經過積極治療後,病情已明顯好轉。戰勝病魔重新復出後,他先後替《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與勞勃阿特曼導演的《謎霧莊園》配樂。

p457039816  

拍攝花絮
·這已經是裘德·洛第二次出現在原著是由邁克爾·凱恩主演的重拍片中了,第一部是在《阿爾菲》。
精彩對白
Andrew Wyke: You're the man who's fucking my wife!
安德魯·懷克:你就是那個睡了我老婆的男人!
幕後製作
  【關於原著】
同為狂熱的電影愛好者,而且一直以來都是好友的裘德·洛和製片夥伴西蒙·哈弗馮(Simon Halfon),經常聚在一起討論他們可能會有興趣合作的電影意向。裘德·洛早在三年前的《明日世界》中就體會到當製片人的樂趣了,而已經是一名成功的插畫作家的哈弗馮也一心想涉足這個領域。在他們的一次談話中,哈弗馮提到了安東尼·沙弗尼在1970年贏得托尼獎的舞台劇《足跡》……兩年後,這部舞台劇就被約瑟夫·L·曼凱維奇搬上了大銀幕。裘德·洛說:“哈弗馮已經看過原版影片了,他將它描述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只是被披上了很多層故事的外衣而已,再加上最初的舞台劇的輝煌成就也給它增添了一層光環,所以他才會想是不是應該以現代的電影手法重新為觀眾介紹這個故事,因為內容的精髓部分還有許多未被開發出來。對於哈弗馮的提議,我一直記在心上,而且進行了非常認真的思考,只是沒有機會付諸行動,直到有一天,某個人問我目前正在製作什麼電影--然後我突然想到了哈羅德·品特(Harold Pinter)。 ”
當時哈羅德·品特的名字在文學界可是如雷貫耳,因為他不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還擁有著“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原創劇作家”這樣至高無上的榮譽。所以裘德·洛就想,如果能請到品特重新潤色那部由安東尼·沙弗尼創作的非常有娛樂氛圍的舞台劇,似乎是一個非常完美的選擇。當然,品特令人生畏的名氣曾經讓許多與裘德·洛有過一樣想法的製片人望而卻步,而裘德·洛也大方地承認,整個過程看起來確實就像是一個“荒謬的長鏡頭”:“任誰都會感到氣餒的,但這部影片實在是太適合他了。當然,對於我來說,只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至少我找到了一個給他寫信的機會。我們的會面被安排在了午飯時間,我將這個故事盡量簡化講給他聽,內容基本上就是一個房間裡的兩個男人,一個老點,另一個年輕一些,他們為了一個從未露面的女人進行了心理和身體上的抗衡……如果我記得沒錯,品特當時的回答是,'40年來我一都在寫這類故事。'是的,他最終同意為影片創作劇本。”
哈羅德·品特已經看過多部由裘德·洛主演的電影和舞台劇,所以他非常珍惜這次兩人合作的機會,品特表示:“裘德·洛是那種非常聰明的演員,正是他的智慧才讓他如此地與眾不同,更何況他還對電影充滿了熱情和真誠。”當品特確定“入夥”之後,這個由裘德·洛和西蒙·哈弗馮共同執行的故事點子也開始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他們很快就找到了拍攝資金,古堡電影公司成了製作這部電影的最大東家。裘德·洛繼續說:“品特的加入,讓這部重拍電影激發出更多人的興趣,而且,他真的能夠為它帶來難得一見的莊嚴和重要性,任何能夠引起品特的注意力的故事元素,都是他努力的方向,因為他代表的是寫作世界的一個典範。我們知道,通過品特的雙手,這個故事將會擁有不可思議的高品質。”
  【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就是參與者們積極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的過程,哈羅德·品特說:“我將這個劇本看成是一個全新的故事,雖然為了創作它,我蒐集了一些相關資料,但我既沒看過原著舞台劇,也沒看過1972年的老版電影,可以說我對它真的是一無所知。我只保留了原來的一兩個情節,因為我想遠離那個曾經的經典,用我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重新整合。”裘德·洛補充道:“這個世界上似乎還沒有品特接不了的電影本子,而這部影片講述的則純粹是一場男人之間的戰鬥--你的妻子,另一個男人也想擁有……要知道,這是專屬於男人的自負,只有在這件事上他們從來不會退讓,因為除非被遺忘,榮譽永遠代表著一切。顯然,品特對這樣的故事異常感興趣。”
有了哈羅德·品特的劇本做“武器”,裘德·洛和西蒙·哈弗馮也有了足夠的籌碼開始尋找額外的資金支持,裘德·洛說:“由於品特的創作風格使然,再加上很少會有人去琢磨一個電影劇本的對話裡會有什麼言外之意,所以對於投資商來說,這個非常少見的劇本可能會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他們知道這些對話一環扣一環,非常考驗人的智商,但他們卻看不到這樣一部電影能夠擁有什麼樣的商業潛力……似乎只有我和哈弗馮堅信最後我們一定能夠得到一部偉大的電影作品。”
差不多幾年前,哈羅德·品特剛開始創作劇本的時候,裘德·洛就將這個重拍計劃告訴了原版影片中的主演之一邁克爾·凱恩。凱恩直覺這是一個不錯的好提議,並答應為新版影片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那就是他將飾演1972年版本中勞倫斯·奧利弗的角色安德魯·懷克。當新劇本一完成,裘德·洛馬上就拿給凱恩看,凱恩表示:“從一開始,我就對這個重拍的想法非常地著迷,尤其是當我看過品特的劇本之後,甚至有點抑制不住地激動,雖然裡面基本的劇情並未做出太多的改動,但風格上卻差了個十萬八千里。”
當邁克爾·凱恩同意在哈羅德·品特創作的劇本中充當一個角色後,裘德·洛突然意識到,編劇、演員都碼齊了,竟然單單把最重要的導演人選忘腦後了……所以他又緊鑼密鼓地開始尋找,並將目光鎖定在肯尼思·布拉納的身上--似乎也只有他能夠將所有人的想法彙總在一起,拍出一部電影長片來,而且他的作品表上還有那麼多改編自莎士比亞戲劇、引人注目的電影詳單,布拉納回憶道:“一天,我的經紀人打電話給我說,'有人正在籌拍新版的《足跡》,裘德·洛是製片人兼主演,邁克爾·凱恩也將飾演其中的一個主角,編劇是哈羅德·品特……'最開始的時候,我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這個世上怎麼會有如此讓人興奮的電影製作組合?我非常喜歡原著電影,而且反复看過多次,對舞台劇更是感興趣,因為飾演麥洛的那名演員是我的好友。很快,我就拿到了劇本,比我想像中還要好上千倍萬倍,當我覺得這樣一個幕後製作團隊已經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時候,品特就用他那獨有的黑色幽默感再讓我驚喜了一下。”
由於對原著太熟悉了,肯尼思·布拉納一眼就看出了哈羅德·品特的劇本中的不同之處:“雖然兩個版本的影片擁有相同的思想,角色的名字也未做任何改動,卻好像在講述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從語言到情感,無一例外。但總地來說,品特那敏銳的觀察能力還是提高了影片的觀賞性和承載性的--他有的時候會選擇幽默的氣氛,有的時候又通過威脅和恐嚇,甚至還使用了大量的詩情畫意。新版的《足跡》中,品特使用了一種絕妙的戲劇和電影結構,毫不費力地就將那個由安東尼·沙弗尼創造的經典故事變成了屬於他自己的迷惑:這場心理大戰,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發生在兩個針鋒相對地爭論的人之間,他們都屬於那種心思慎密且智商很高的男人……能夠加入到這種用對話支撐故事的影片中,對於我來說本就是一個得來不易的機會,而且它的故事風格還帶有明顯人身攻擊的成分和男性特徵,我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不停地提醒我,它肯定能夠成為一部該死的好作品。”
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中,由肯尼思·布拉納、肯·洛奇和彼得·格林威納等著名導演執導的英國電影都進入了主要獎項的角逐。
當問到今年有大量的英國和好萊塢電影參加這次威尼斯電影節時,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說:“我們的主要評判標準是影片是否新奇有創意。而且我​​們發現英國和美國的電影還是在設法給觀眾提供一些新的東西,而且比其他國家的電影來說,他們的也更大膽些。”
布拉納的這部入選電影,是重​​拍1972年的電影經典《偵察》,主演是裘德·洛和邁克爾·凱恩。後者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在原版本電影中是由勞倫斯·奧利維爾飾演。在這部電影裡,凱恩吸收了奧利維爾的角色特點,而裘德·洛也加入出演這部電影,並出演原版本中凱恩飾演的角色。裘德·洛也是本片的製片之一。電影在安東尼·沙弗尼的劇本基礎上進行改編的,編劇為哈羅德·品特。

LINE

《混沌》 Chaos, This Is 尤塞夫‧查希納 Youssef CHAHINE 法國、埃及

p2177049052  

在埃及某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一名兇狠無情又貪婪的黑心警察,仗著自己的權力支配著一切,只要不合他意的,馬上就會遭到鐵腕的報復與悲慘的下場,區裡的人們對他又恨又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忍受著他的控制...
但是,有一個勇敢的女人努爾,卻一點也不畏懼他,黑心警察為了追求美豔動人的努爾,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法讓她屈服,直到他得知努爾的愛人就是區裡的律師裡佛,心狠手辣的他,於是計劃了一場歹毒的陷阱,要作掉情敵...
埃及電影大師尤塞夫‧查希納(Youssef Chahine),這一生執導超過四十部電影,1979年曾獲柏林影展特別陪審團獎,1997年則獲坎城影展終身成就獎,並在世界各大電影節獲得七項大狀和八次提名,本片為尤塞夫角逐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新作,尖銳批判社會人性的冷漠,與政治警察系統的腐敗。

LINE

《刺殺傑西》 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安德魯多明尼克 Andrew DOMINIK 美國

p2167451427  

1870年代,傑西的事蹟被聳人聽聞的報刊文章及廉價小說報導的沸沸揚揚,讓傑西成為許多美國人民心中敬畏和崇敬的偶像。將他描寫為羅賓漢,只對鐵路公司和銀行這類剝削窮苦農民的經營者下手。
他的人生充滿悲劇,曾是一位誤入歧途且戰後傷痕累累的南方聯盟士兵,對抗毀掉他人生的北方聯軍。不過,最重要的是,對於住在城市的保守公民而言,他代表著最後一位拓荒英雄,是自由和美國精神的象徵,也是對抗主流力量的魅力領袖。他藐視司法制度,恪守個人原則……總之,他就是一則傳奇。
這些數不清的報刊書籍及傳奇故事記載,聽起來多采多姿且耐人尋味,但有時仍不免誇大美化,讓人感覺他似乎是一位不太真實的公眾人物,而且他的英勇行徑往往沒有事實根據。對於因他而起的動亂而死亡後,僥倖留存下來的家屬,及遭到他蠻橫搶劫的小百姓而言,傑西則代表了殘暴的惡魔。
關於傑西的死亡原因,傳說裡同樣是眾說紛紜,有說法指傑西是被手下背叛殺死的,也有人說傑西是被捕,也有人說他是在犯案時遭到射殺,而大部份傳聞都以他遭到手下射殺為主,本片正是以此傳說為題改編的電影。
導演安德魯多明尼克身兼作家,他在讀到朗漢森的同名小說《刺殺傑西》時,對傑西的真實面貌同樣產生疑惑,於是在多年的考証後決定開拍《刺殺傑西》,探索傑西詹姆士不為人所知的一面。
安德魯多明尼克表示:「我對傑西詹姆士或羅伯福特的瞭解不比一般人多,但是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吸引,令人感覺既鮮明又寫實。他們究竟是誰?他們有何感覺?他們之間的互動如何?事實上,他們兩人成為美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能夠增添戲劇效果,但這些絕非最重要的。」
安德魯多明尼克繼續表示:「這個故事對於羅伯福特的描繪是我從未聽過的,使我思考這個刺殺事件對他來說到底代表什麼,因為射殺傑西時,他待在傑西家中,而且傑西的老婆和孩子都在場。接著,他跟他煩躁不安的哥哥經過幾天的等待,試圖面對社會大眾的巨大迴響。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焦慮、無助和野心,然後你會想:或許真實情況就是如此。這就是這本書使我感動的地方,也是我想在大螢幕上呈現的主題。」
這個故事雖然經過完善的全面性考察,調查了主要人物的生平及他們生存的時代,不過傑西詹姆士與羅伯福特在電影中的關係仍是經由憶測而來,希望能夠激起觀眾的想像力,而不是強加給觀眾一個特定觀點。
雷利史考特擔任製作人之一,他表示:「羅伯福特的世界,以及傑西詹姆士過世前面臨的困境、想法和某種悔恨,這些都只能依據想像。這部電影提出問題,但答案由觀眾自己解釋。導演只試圖提出各種可能性。」
作者朗漢森表示:「某方面來說,傑西詹姆士是美國個人主義的化身。他違逆傳統,幹下許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大家表面上不願贊同他,不過另一方面,他們也暗自高興傑西能夠代表他們。傑西的形像大部分是由媒體塑造,像堪薩斯城報紙編輯約翰紐曼艾德華斯(John Newman Edwards)的報導。每當傑西犯下一宗案件,艾德華斯就會把他描寫成一個無畏之徒,或是個從事對抗密蘇裡州政府的報復行動者。民眾認為密蘇裡州政府讓他們變窮,事實上,讓他們變窮的應該是傑西詹姆士。結果,一個真正的罪犯卻成為人民的英雄,自然而然,大家開始對他產生崇拜之情。」
很諷刺地,傑西詹姆士的真實形像大大地被美化,包括他陰晴不定的個性、他的不良動機、及他跟少數知己的複雜互動關係。同樣地,羅伯福特的真實形像也被扭曲,他與傑西之間的關係被簡化、被污損。
相反地​​,羅伯福特卻慢慢地在歷史和媒體上消失。他的存在化為唯一目的,那就是突顯傑西之死所造成的轟動,原因正是「為了紀念這位深受鍾愛的人民之子。他不幸被叛徒所弒,而這個儒夫的名字根本不值得出現在歷史上。」
然而,即使羅伯射殺了傑西,他仍然崇拜傑西。朱爾達利繼續表示:「羅伯一直扮演崇拜者的角色,他從未停止對傑西的愛慕。」
安德魯多明尼克表示:「我相信,最後悲哀的人是美夢成真的羅伯。他完成目的,而且達到某種程度的名聲,無論是好的或壞的,但他發現這跟他的想像截然不同,他就是無法成為像傑西詹姆士一樣的英雄。」

p457099252  

拍攝花絮
·還在談論布拉德·皮特(Brad Pitt)與安吉莉娜·茱麗(Angelina Jolie)的關係?那已經是舊聞了。現在全世界的女粉絲們最感興趣的就是布拉德·皮特的新片何時能上映,因為有媒體透露,皮特將在片中突破以往的極限,全裸出鏡。
這部名為《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老天,名字真夠長的)的影片,講述了性格怯懦的羅伯特·福特(Robert Ford),加入黑幫後,對老大傑士·詹姆斯(JESSE JAMES)所作所為越來越憤慨,所以秘密醞釀了一個刺殺他的計劃。
布拉德扮演黑幫頭目傑士·詹姆斯(JESSE JAMES)——一名西部快槍手,很符合他一慣的英雄形象。但是觀眾最期待的,恐怕不是他英姿颯爽的掏槍動作,而是他的全裸場景。儘管在史詩巨片《特洛伊》(Troy)中皮特有過大膽的激情裸戲,但是有報導說,這部正在加拿大緊張拍攝的影片中,皮特將為藝術犧牲更多。
知情人告訴《美國周刊》(US Weekly):“劇本中有一場皮特沐浴的全裸戲,對於任何一個演員來說,這都是段相當長的裸戲。”
·真實的傑希·詹姆斯也是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惡徒,他與同伴合夥搶劫銀行、火車、驛馬車等,使密蘇里各地雞犬不寧,後被自己的同伴由背後槍殺身亡。美國曾高額懸賞通緝此人。
·電影放映比發行公司華納兄弟所說的推遲了一年多。但是不要因此而覺得是壞事。華納兄弟推出的美版《無間道》也同樣推遲了一年多,後來獲得了200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影片改編自榮·哈森著名的暢銷小說。
·這部電影關注的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歹徒的私人生活和公眾看法。
·這是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自2000年執導《斬出個未來》以來的第二部作品。
本來羅伯特·福特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有兩位候選人,他們分別是卡西·阿弗萊克和希安·拉博夫,但拉博夫給人的感覺太小了,所以阿弗萊克最終得到了這個角色。

p457099296  

精彩對白
Robert Ford: Jesse James was bigger than you can imagine. You'd go to him, wanting to be
with him, wanting to be like him…and you'd always come away missing something.
羅伯特·福特:傑希·詹姆斯要比你想像得還要偉大,你會接近他,希望能夠跟隨他,甚至想像他一樣……但你總是在離去的時候發現自己仍然錯失了一些東西。
Dick Liddil: Poetry don't work on whores.
迪克·利迪爾:賣淫永遠都不可能變得詩情畫意。
Jesse James: Don't tell me what I can and can not do, Ed.
傑希·詹姆斯:愛德,不需要你告訴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p457099139  

幕後製作
  【現實與神話的差距】
影片改編自由朗·漢森(Ron Hansen)創作的同名小說,《神槍手之死》深入研究了美國歷史上最聲名狼藉的搶劫犯的私人生活,以及最終結束了他的生命的那個不太靠得住的暗殺者,對傑希·詹姆斯的傳奇生涯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同時也提出了質疑:在這場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槍擊案發生之前的幾個月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當影片的編劇兼導演安德魯·多米尼克讀了朗·漢森創作的《神槍手之死》後,發現這部小說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進入了傑希·詹姆斯的生命中從未被發現過的角落裡,從中帶出來的疑問也引導漢森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在這上面,但絕對與以往大家關注的東西完全不一樣,因為漢森似乎更加註重表現的是一個男人的私生活,而非一名英雄的--這一切都激發了多米尼克極大的興趣:“說實話,我對於傑希·詹姆斯和羅伯特·福特知道的並不比其他人多,但我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小說中的故事所吸引,因為它竟然能找到如此生動且現實的方式描述這兩個人。他們是誰?他們之間是如何互相吸引的?而在這兩個美國歷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雖然這些都不是需要討論的最重要主題,卻為整個故事增添了許多戲劇色彩。另外,小說還以一種我從未見過的方式描述了羅伯特·福特,那種感覺就好像你真的會責備羅伯特,因為他向杰希開槍的時候,不但站在傑希的房子裡,還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的面,但與此同時,你也會為羅伯特感到惋惜,因為他是如此地身心俱疲,要面對公眾如此巨大的壓力,你能看到他的憂慮、貧困和野心,你會認為,'可能這就是真相。'這正是故事感動我的地方,所以我想把它改編成一部電影。”
而飾演傑希·詹姆斯的布拉德·皮特在這部影片中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製片人,他發現這本小說就相當於在引人注目的地方標明了非常有煽動性的“剖析英雄傑希·詹姆斯和懦夫羅伯特·福特的秘密”……同是製片人的朱爾斯·戴利(Jules Daly)表示:“整個故事都對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進行了一種非常私密的描述--他們所處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充滿傳奇色彩的強盜重回到現實中是不是仍然那麼光彩奪目?而且,幾乎沒有人知道有關羅伯特·福特的真實故事,只知道他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叛徒之一,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一個年輕人從希望變得絕望後,會引發什麼過激的行為呢?”

p457099430  

  【英雄崇拜】
整個故事都對傑希·詹姆斯和羅伯特·福特兩個人的背景進行了非常廣泛且全面的研究,包括有關他們的歷史和生活的那個時代,傑希和羅伯特在影片中的關係帶有很多好奇的意味,至少這要比非得給這種關係一個具體的理由更能引起觀眾的無限想像,製片人雷德利·斯科特說:“關於羅伯特·福特的那一部分真的就只能全靠想像了,當他結束了傑希的生命之後,身處進退兩難的困難境地時,他個人的想法和可能會產生的悔恨。影片將會帶出一些問題,觀眾自己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而安德魯·多米尼克只是負責將所有的可能性都表達出來。”製片人戴德·加德納(Dede Gardner)補充道:“這是一部檢驗人類的行為、盲目崇拜、自負以及怨恨的影片,因為來源於一個真實的事件,而擁有絕對的可信度。這兩個男人之間發生的事情將會提供數不清值得深究的故事,有前因有後果,在他們的私人生活和個人需求中,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崇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英雄崇拜'只存在於一個純淨的世界中,當它被帶到現實生活,就完全變成了另一副模樣。”
布拉德·皮特說:“《神槍手之死》要比一部普通的西部片更加追求心理上的變化與過度,因為它是在剖析一次暗殺以及之後引發的一連串後果。”如此一來,這樣一本由角色駕馭故事的小說,在改編成劇本的時候就能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戲劇角度。雖然這部動作片是以一次發生在夜間、由傑希帶領的團伙引發的一場非常典型的火車搶劫案開始的,但真正的故事卻來自於搶劫案之後--傑希那邪惡的一面,他像瘋了一樣要掩蓋所有的犯罪痕跡,就連對待自己人也維持著一貫的神秘,所以他的同夥只能呆坐在原地,等等傑希下達下一次任務的命令。
搶劫案之後,傑希和他的哥哥弗蘭克分道揚鑣了,因為弗蘭克認為是金盆洗手、尋找更加安全穩定生活的時候了……同時,抓捕傑希的賞金也在成倍數地上漲,甚至已經超過了傑希手下打劫多次能夠分到的錢財。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抓住他,或將一顆子彈射進他的腦袋,以換取自己的安全和大量的賞金?是忠誠還是恐懼?恐怕都有一點吧。
當媒體不斷地報導傑希·詹姆斯的事蹟後,他在社會中的地位也就越來越高,報紙的發行商以及內容虛構的小說都是為了迎合公眾極度缺乏娛樂的飢渴,所以這個時候的傑希是被“定做”的,他的犯罪傳奇總是被誇大其辭,如果這些還不夠的話,就會有人虛構一些事件了,然後還要強調他的勇敢和超凡的魅力。這就是羅伯特·福特成長的環境,也是使得他充滿了抱負想要跟隨傑希的根源所在。雷德利·斯科特說:“這就是聲望與名人能夠帶來的效應,但在那個時候就要簡單得多了,純粹是因為過度關注而產生了一種最直接的吸引力。這種做法只會產生傳奇化的想像力,讓傑希成了英雄和叛逆者,而非殺人兇手和罪犯。”
原著的小說作者朗·漢森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傑希·詹姆斯代表著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一個縮影,因為他正做著別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他在公眾面前的光輝形象主要歸功於媒體的一位評論家--約翰·紐曼·愛德華茲(John Newman Edwards),他是堪薩斯一家報社的編輯,只要傑希一犯案,愛德華茲就會對此進行大肆渲染,然後讓傑希以一個活躍的複仇者的身份出現,他的敵人就是那些讓密蘇里州變得越來越貧窮的人……因此,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罪犯變成了一名動作英雄,阿諛奉承也就隨之而來。”

 LINE

《英雄不問出處》 NESSUNA QUALITÀ AGLI EROI Paolo FRANCHI 義大利

s2962471  

一名精神出了狀況的少年,試圖殺害自己的父母親。

 LINE

《全面反擊》 MICHAEL CLAYTON 湯尼蓋洛 Tony GILROY 美國

p1379149780  

本片故事主軸為當一起工作了15年的戰友突然良心發現,不想再繼續違背自己的良心下去時,你該如何自處?你將如何承擔後果?而在片中飾演這位老戰友的是英國首屈一指的演員湯姆威金森《莎翁情史》《理性與感性》《驅魔》),湯姆說:「飾演這個角色很過癮,當一個總是保持冷靜的律師面臨了崩潰邊緣,這樣的轉折讓我過足了戲癮。」
在電影裡,最常和湯姆對戲的克隆尼表示,和前輩一起演戲就是不一樣,他的崩潰、他的內疚、他的冷靜都馬上感染了劇組,非常的令人佩服!湯姆則說克隆尼不止有迷人的外表,也非常的專業,一起合作之後變得非常的欣賞他呢!
克隆尼表示除了湯姆威金森之外,能和蒂坦絲雲頓《康斯坦汀:驅魔神探》)和薛尼波拉克《遠離非洲》)合作也相當令人振奮,蒂坦的角色也非常難詮釋,她必須在男性主導的商業世界中生存,證明自己夠格當位高權重的女強人,有幾幕她獨自一人在家中練習講稿的橋段,那種外表冷酷、內心接近崩潰的狀態,蒂坦演得絲絲入扣、令人動容,蒂坦說:「我在一看到劇本時就決定要增重,因為這個角色其實對於自己很不滿意,她常常覺得不自在,我覺得她的衣服不能夠太合身,她要有一些贅肉,讓她的外表和她所想要爭取的一切完美顯得格格不如,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她每天都戴著面具過活,生活過得很不快樂。」對於演過天使長加百列和歐蘭朵等特別角色的蒂坦來說,一個有缺點的凡夫俗子會不會比較容易詮釋?蒂坦表示:「平凡人反而更難演!因為這些現實中會出現的人物,如果一演不好很容易被看穿,但是你說有幾個人見過天使呢?天使可以靠我自己的想像來揣摩,但是平凡人則有一定的規則可循,一定要有精準的演出。」,而另一位飾演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的則是在美國好萊塢地位崇高的金獎導演薛尼波拉克。

p456803687  

拍攝花絮
·此片由喬治·克魯尼與湯姆·威爾金森、蒂爾達·斯溫頓以及西德尼·波拉克這三位被稱為悲劇“催淚彈”的演員合作拍攝。
·影片定於10月3日在美國上映。
·在影片中被炸掉的那款非常經典的奔馳轎車,第一次使用是在影片《穿普拉達的女王》中,那是一組有關梅麗爾·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薇的場景裡,它被切成了兩半……後來,它被焊接成一部完整的轎車,並重新噴漆,只為了在這部影片被炸掉。
精彩對白
Michael Clayton: You are the senior litigating partner of one of the largest, most respected law firms in the world. You are a legend.
Arthur Edens: I'm an accomplice!
Michael Clayton: You're a manic-depressive!
Arthur Edens: I am Shiva, the god of death.
邁克爾·克萊頓:你是世界上最大、最受尊敬的律師事務所的資深訴訟合夥人,你簡直可以稱為這個行業的一個傳奇。
亞瑟·伊登斯:我只是一個幫兇而已!
邁克爾·克萊頓:我覺得這是你的燥狂抑鬱症在作祟!
亞瑟·伊登斯:我正在為上帝之死而服喪。
Michael Clayton: You are the senior litigating partner of one of the largest, most respected law firms in the world. You are a legend.
Arthur Edens: I'm an accomplice!
邁克爾·克萊頓:您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最受人尊敬的律師事務所之一的資深合夥人。您本人就是一個傳奇。
阿瑟·伊登斯:我是一個幫兇!
Michael Clayton: You're a manic-depressive!
Arthur Edens: I am Shiva, the god of death.
邁克爾·克萊頓:您是一個狂躁抑鬱症患者!
阿瑟·伊登斯:我是濕婆神,死神!

p456803621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這是一部由喬治·克魯尼領銜並擔任製片的律師電影,他在《邁克爾·克萊頓》中飾演主要角色邁克爾·克萊頓,一家名為“肯納、巴赫和萊迪恩”的律師事務所的內部問題調解員……邁克爾在這家擁有特殊優勢的事務所中完全算得上是一個異類,他可能永遠都不會被提升為合夥人,還被老闆馬蒂·巴赫看成是專屬於他一人的無法估量的資產之一,因為邁克爾一直以來的工作就是迅速且安靜地清除掉事務所面對的所有困難境地。克魯尼說:“雖然邁克爾非常善於解決別人的麻煩事,但他對自己工作的不滿恰好也抵達到一個無法跨越的臨界點,他開始有野心,想要成為一名能夠見光、出庭的真正律師。然而,他最終卻成了靠敲詐勒索才達成目的的卑鄙男。”
影片的編劇兼導演托尼·吉爾羅伊(Tony Gilroy)說:“邁克爾·克萊頓是一個45歲的律師,一個在生活和事業上別無選擇的男人。他做出了一些非常糟糕的決定以及許多妥協,最終將自己送上了那個生命中的轉折點,下一個決定將會注定他的一生。無論是恐懼、安慰、拒絕或自我保護,他不得不屈從於命運的齒輪--這正是開拓了整個劇本的故事原料。”
當邁克爾·克萊頓對工作的不滿達到了最高點的時候,卻被送去清理事務所的主任律師亞瑟·伊登斯所引起的一系列麻煩--當亞瑟在處理U/North農用化學品公司的相關案件時,發現了一本記錄著U/North確鑿證據的文件,上面記滿了委託人惡劣的罪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亞瑟突然遭遇了良心的譴責……曾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湯姆·威爾金森飾演律師亞瑟,他表示:“亞瑟不但是非常專業的律師,而且在同行中還是一名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可是他卻突然發現,自己為其辯護了多年的委託人--U/North,竟然是社會上的一個'毒瘤'。”托尼·吉爾羅伊對此表示承認:“你猛然發現,自己堅持了這麼多年的事業,竟然完全是一個錯誤時,會帶給道德選擇無窮的破壞性。當你終於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到何種地步時,就意味著錯誤本身的嚴重性。威爾金森飾演的亞瑟擁有超凡的智慧,他能夠讓任何法官、陪審團甚至是原告信服,解決案子的手段是一流的,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夠在這個領域中如魚得水,而且得到了相當豐厚的報酬,可到了最後,他會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關於故事起源】
說到起源,還得追溯到托尼·吉爾羅伊為《魔鬼代言人》創作劇本的時候。他曾經就一些專業問題特別拜訪了紐約的律師事務所,吉爾羅伊回憶道:“在廣闊明亮的事務所之間來回徘徊,我反而被這些林林總總的大廈背後的故事所深深吸引--每一個事務所都擁有一個'後勤部門',好維持事務所24小時正常運轉。”
在創作《魔鬼代言人》的過程中,托尼·吉爾羅伊花了很長時間與律師事務所辦公室的所有職員都談過,包括律師、律師助理以及合夥人。吉爾羅伊:“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聽到了一個故事,差不多10年前,一家律師事務所捲進了一場巨大的社團訴訟案中,涉及的金額超過10億美元。這個案件最終有了眉目,事務所代表的一方幾乎就要勝出了……然而,在最終判決下來的兩天前,整個案件出現了轉機,早上4點的時候,一個在事務所工作了將近3年的員工發現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文件存檔,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證據,完全可以推翻之前的一切,使案件的形勢逆轉。然而,這份文件最終也沒能見得光,那位員工也成了律師事務所歷史上被最快提升為合夥人的一個。我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什麼樣的人會在早上4點的時候出現在事務所中,而他又撞見了什麼?當我為這些提問尋找答案的時候,有關《邁克爾·克萊頓》的想法也開始逐漸成形。”
製片人西德尼·波拉克說:“托尼·吉爾羅伊的劇本完全激起了我的製作慾望,這個故事不但合乎邏輯,而且具備了精確的相關性,幾乎無需說教,就可以將內容中心完全展現出來。這個劇本本身不帶具備了真實的懸疑,而且還能完全獨立於道德問題之外。”波拉克不但在早期就加入了製片組,他還將在影片中飾演事務所的老闆之一馬蒂·巴赫。
另一位製片人史蒂文·塞繆爾斯也說出了他的看法:“我非常喜歡托尼·吉爾羅伊講故事時使用的那種現實主義的方式,代表著對我們現代生活的一種反思。影片中的主角選擇了這種報酬頗豐卻充滿了危險的事業之路……相信我,冒著失去一切的危險,只為了能做正確的事?對於任何人來說,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p456802689  

  【關於演員和角色】
托尼·吉爾羅伊是這樣評價影片中的主角的:“邁克爾·克萊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角色,首先,他不是那種總會做正確事情的英雄人物,雖然故事在剛開始時將他塑造得如此完美--他的魅力、他的安逸、他手中握有的權力,然而隨後你就會發現,這些對於他正在經歷的一切沒有一點用處。當你感到迷失了方向時,所謂的超凡魅力是沒辦法幫你找到回家的路的……很多演員對於這樣的角色都有著一種躍躍欲試的新鮮感,但他們卻同樣需要某種勇氣和雄心,才能真的決定去飾演類似的角色。 ”
喬治·克魯尼表示:“這部影片之所以讓我著迷,完全是因為托尼·吉爾羅伊--他不但為影片寫了劇本,還將執導它。作為一名編劇,吉爾羅伊在電影工業中已經獲得了相當顯著的成功,而且對於他想要的電影風格,擁有足夠的認知,他的自信就來源於此。”
製片人珍妮佛·福克斯(Jennifer Fox)說:“我們最終能夠說服喬治·克魯尼飾演邁克爾,就代表著這部影片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克魯尼擁有一種獨特的閃光之處,完全有能力讓邁克爾具備一種令人折服的魅力,讓這個不斷替人解決麻煩事的律師,真正取得包括觀眾在內的所有人的信任。”托尼·吉爾羅伊則回憶道:“毫無疑問,克魯尼是這個角色最完美的人選,他非常有吸引力,又很迷人,當你處在衝突或掙扎之中時,肯定希望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在你面前,幫你解決所有麻煩。我還記得第一次和克魯尼見面時的情景,那次會面花了將近11個小時。”吉爾羅伊和克魯尼發現他們都對70年代的電影潮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而且在認識方面也有很多共同點。他們在這場堪比馬拉鬆的會面當中,一直在討論70年代的電影對他們的不同影響和啟發,還就像艾倫·帕庫拉(Alan J.Pakula)、西德尼·波拉克和西德尼·呂美特這樣的導演達成了非常難得一見的共識,吉爾羅伊繼續說:“那些出生於70年代的電影,有著某種非常特別的電流,複雜的角色+優美的畫面,雖然不完美但擁有足夠的影響力。”克魯尼則補充道:“那段時期,社會與文化都得到了極具創造力的發展,所以電影人也憑著直覺將這種變化反饋到他們的作品之中。至於這部《邁克爾·克萊頓》,與70年代的電影非常相似,會以一種娛樂的方式對社會道德良心做出一些扼要的處理。”
邁克爾·克萊頓曾是一名檢查官,後來轉行,被同事們稱為“清掃者”,因為這15年來,他清理了很多人的狼藉的個人問題。然而,此時,他的生活和事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故事就發生在他人生最糟糕的這4天裡……
好萊塢鑽石王老五喬治·克魯尼總是給人一幅風度翩翩的紳士形象,繼索德​​伯格執導的影片《善良的德國人》之後他就開始投入這部影片的拍攝,此片是一部反映社會問題的深刻影片,與以往克魯尼瀟灑的銀幕形像有些不同。托尼·吉爾羅伊負責劇本編寫並擔任該片導演。再次出演這類深刻的影片,讓人不禁想到克魯尼是不是想藉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的《晚安,好運》轉型,成為政治影片的新寵。

LINE

《尋找希薇亞》 In the City of Sylvia  José Luis GUERÍN 西班牙

p1178130880  

2007威尼斯影展競賽片、2007溫哥華影展。
荷西路易斯格林參展2007威尼斯影展與2007溫哥華影展作品,大城小愛,男人回到城市,尋找數年前曾經相遇的女人希薇亞。光影流轉,他在一名又一名女子身上,看到希薇亞的影子。
希薇亞可能是所有女人,所有女人也可能是希薇亞。他思考,他回憶,他追逐與凝視。一部視覺的純愛電影,鏡頭語言緩慢而詩意,隨意裁剪生活片段而自成故事,在城市中壯大的漫遊,每個角落,都可能邂逅愛情。

荷西路易斯格林出生於1960年的西班牙,23歲那一年,他便以35釐米的膠卷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短片,這個短片的實驗性質極強,可以窺見荷西路易斯格林未來的創作風格不安於傳統,而是趨向創意與實驗的,包括1952年完成的《El hombre tranquilo》(安靜的人)便是嘗試探索民族情感與視覺記憶的電影;而在1999年獲得國家電影獎的《Tren de sombras》(火車的陰影)更是以考古角度拍攝關於電影、工業的演變。如今在《尋找希薇亞》中,荷西路易斯格林做出更大的嘗試,運用電影的聲光來捕捉對於城市碎片的記憶,透過穿越城市街道、追逐女性面孔、電車來去與男主角手中不斷塗改、描繪的素描簿來建構一個城市的各種樣貌。
故事描述一個男人在離開法國6年後重返舊地,為的只是尋找6年前令他難忘的女孩希薇亞,男孩於是在他既熟悉又陌生的法國巷弄間到處尋找,觀察每一個擦身而過的女孩,留心他們的身影,從他們身上尋找希薇亞的氣味。這段時間男孩魂不守舍,整個人渾渾噩噩,他經常打翻東西、撞倒物品,在追蹤一位貌似希薇亞的女性同時,重新感受了他曾經熟悉,如今卻更為陌生的城市。

LINE

《家傳秘方》 LA GRAINE ET LE MULET 阿布戴·柯西胥 法國

p2211800363  

全片以大量手持攝影與非職業演員,忠實捕捉了南法移民家庭的生活寫照,一道道北非傳統家庭美食,與一個個複雜難解的家庭習題,隨著看似平凡卻富含隱喻的生命行進巧妙交錯呼應,細膩樸實,令人動容。
2008 法國凱薩影展最佳影片、導演、女主角、 原著劇本/ 2007 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暨新人獎。
拍攝花絮
·影片原本計劃在2005年夏天開機,但由於其中一位主要角色患病,拍攝計劃不得不推遲。因此拍攝時間實際上是從2005年的9月開始,直到2006年1月仍在拍攝當中。有一段戲的拍攝場地是在港口邊的一艘小船上,從2006年10月持續到2006年12月超過六週的時間。如果是按照原計劃的拍攝進程,戶外的溫度就沒有當時這樣寒冷了。為了讓演員們和工作人員在拍攝期間感到溫暖,劇組不得不在拍攝場地附近搭建了一些大型的帳篷,裡面還裝有供暖系統。
·主要的一個拍攝場地是在埃羅省的賽特港,這是法國最大的漁港城市,被稱為是法國的威尼斯。
·拍攝期間,所有劇組的飲食就是片名中所指的蒸粗麥粉這種富有阿拉伯特色的食物全都是由扮演母親的演員布洛婭·馬祖克一人做的。按照她自己的說法,每天早上7點鐘就開始準備吃的,然後在10點鐘她又變回了演員的身份,在攝影機前坐到桌子旁吃自己準備好的麥粉。
幕後製作
【法國新生代導演】
法國新生代導演阿布戴·柯西胥,1960年12月7日出生於北非國家突尼斯。第一次觸電是1984年在導演阿卜杜克里姆·巴哈洛爾(Abdelkrim Bahloul)的電影《Thé à la menthe, Le》(薄荷茶)中擔任主要角色。此後還參與了一些電影的演出,而在2000年憑藉其處女作《伏爾泰的錯誤》在威尼斯電影節上贏得兩項大獎,可謂是一鳴驚人。阿布戴在2003年拍攝的一部小成本生活片《躲閃》,更是引起巨大轟動,法國電影傳媒界對此展開一系列討論,《首映》、《製片廠》和《電影手冊》先後發表文章評論《躲閃》的現實意義和審美情趣,同時還獲得了第30屆愷撒電影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改編劇本三項大獎,並在《製片廠》雜誌評出的2004年十佳電影中名列第二。
阿布戴熱衷於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外裔青少年在法國的生活以及身份特殊的移民家庭狀況,為法國電影提供了一部完全不同的市郊​​電影。新作《種子和騾子》將目光鎖定在法國的阿拉伯移民家庭,自編自導,再度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得到專業影評人士和觀眾的一致稱道,放映之後現場響起持續十多分鐘的熱烈掌聲,並且獲得評委會大獎和最佳新人獎(阿弗西婭·埃爾奇)。作為本片的導演和編劇,柯西胥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大家庭裡眾多的人物形象,每一個角色都有獨特鮮明的個性。特別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全家人逐漸凝聚在一起,為了父親的願望而共同努力的時候,情感上也得到了昇華。
【非職業演員陣容】
影片中的主要演員都不是科班出身,幾乎都是第一次出現在攝影機前面。扮演男主角的哈比·布法萊斯在現實生活中,是四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的父親,也是一位在工地上辛苦賣力的移民。雖然和劇中主人公遭遇到的困難不盡相同,但是也有自己的艱辛和煩惱,因而可以說自己的生活與角色非常接近。在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第一次邀請他拍攝電影的時候,哈比就很猶豫,覺得在工地干活和電影這兩個行業完全不著邊際。阿布戴用了兩天的時間,每次都連續好幾個小時不斷地在說服他。終於阿布戴的決心打動了這位曾經和他父親共事25年的老人。在哈比答應接受試鏡之後,一切都很順利地如期展開。
阿弗西婭·埃爾奇從小渴望當一名演員,如今終於在《種子與騾子》中夢想成真。但要獲得這個女主角的角色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位20歲的威尼斯電影節最佳新人獎獲得者來自於馬賽的南部。此前先是寄了自己的照片和簡歷給本片,導演在試鏡的時候問她是否會跳舞。阿弗西婭的回答是,實際上她壓根也不會。於是試鏡導演要求她跳一段舞,結局可想而知非常糟糕。阿弗西婭回家之後想到自己竟然撒謊,還被人當場拆穿,對此已經不抱任何希望。過了幾天阿布戴·柯西胥親自打電話過來,希望她出演片中一個重要角色。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為了籌備拍電影,她要上舞蹈課並且還減去了15公斤的體重,不必化妝也不必做造型,就這樣站在了攝影機前,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實際上就是在銀幕上展現最真實的自我。
劇組在拍攝期間,演員和工作人​​員像一家人一樣在一起生活,朝夕相處。無論是去餐廳還是住旅店,大家都在一起,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家庭。正是在這種融合默契的氛圍中,大家最真實自然的表演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深情,生動感人。為了達到導演理想的效果,演員們在正式拍攝前都要經過反復大量的排練。至於影片的結尾,導演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觀眾無從得知賽門是否能夠夢想成真,更擔心的還是他是否能活下來。也許他會因心髒病發作而死去,也許會成功地為子女們留下一點財產。正如麥子和穀子一樣,寄予的是新生和希望,期待一個重新建構的家庭煥發出新的生機。

p2261057912  

The winner of four César awards, including best picture and director, Abdellatif Kechiche’s The Secret of the Grain is a stirring drama about the daily joys and struggles of a bustling French-Arab family. It has the texture of a documentary but a classic, almost Shakespearean structure: when patriarch Slimane acts on his wish to open a portside restaurant specializing in his ex-wife’s couscous and fish, the extended clan’s passions and problems explode, leading to an engrossing, suspenseful climax. With sensitivity and grit, The Secret of the Grain celebrates the role food plays in family life and gets to the core of contemporary immigrant experience.

LINE

《幫幫我,愛神》Help Me, Eros 李康生 Kang-sheng Lee 台灣

幫幫我愛神(2007).jpg

 

本片為釜山影展PPP首獎、第45屆西班牙希洪影展最佳影片、曼谷影展評審團大獎,也是李康生執導的第二部作品,由蔡明亮監製並擔任美術設計,尹馨、廖慧珍和女F4主演。電影描述失業失意的男主角,在人生谷底邂逅一位檳榔西施,在短暫交會的生命中,情與慾都奮不顧身地傾注.....
故事圍繞三個都市人而展開:二十八歲的男子因亞洲金融風暴失業,從此沉淪毒海;三十五歲的琪琪曾被強暴,後來做了生命線的義工;二十歲的小欣則在傑家的樓下賣檳榔。
當失業男子遇上檳榔西施,他們用身體和時間瘋狂的做愛。白天生命線義工琪琪的聲音刺激他的幻想,男子白天跟蹤琪琪,晚上則將慾望投射在檳榔西施小欣身上。他在被查封的房子裡偷種大麻,兩人很快陷入肉慾的迷幻世界…小欣給的和要的究竟是什麼呢?
三個人各有自己的背景和故事,但因緣巧合,又各自糾纏,他們內心空虛而焦灼,都渴望被愛、被了解、被幫助,但卻誰也沒能幫得了誰....
影片中崔苔菁經典歌曲「愛神」,扣緊全片「慾」與「情」的主題:「放縱肉慾的迷幻世界,愛神你在哪裡?」。隨著「在哪裡?在哪裡?」的歌聲中,女主角尹馨及女F4各自身著「幻想系」檳榔西施服在鏡頭前搖曳生姿、翩翩起舞。
影片從戲服到劇情都尺度大膽,尹馨說當初毫不猶豫同意在片中裸露,都是相信蔡明亮,她幾乎看遍蔡明亮所有的電影。在接演之後,也放心把自己交給導演李康生。
製片蔡明亮表示:「尹馨在影片裡的漂亮充滿了自信,令人驚艷,我認為她是這十年來台灣影壇裡最具明星特質和表演魅力的演員,更何況她極放得開,沒有任何包袱。如果她的演藝規劃掌握得宜,我敢說2008年是尹馨的。」
李康生導演則說形容她是「一瓶未開瓶的93年紅酒,顏色絕佳,酸度優質,果香茂密,需要開瓶品嘗試過才知道。」
拍攝花絮
·為了自己導演的第二部電影《幫幫我,愛神》,李康生一絲不掛全裸入鏡,重點部位都拍到,電影中會不會剪掉還沒決定。蔡明亮替李康生打氣說:“你已經是國際級演員,全裸算什麼?”
幕後製作
《幫幫我,愛神》是李康生執導的第二部長片,編劇與主演全由他自己擔綱。本片劇本早在04年已獲釜山電影節肯定,PPP計劃出資2萬美金用於該片拍攝。李康生稱該片描述出一群漂浮在城市河流中的寂寞身影——他們希望藉由對方得到救贖卻又彼此牽制形成情感空洞。
  導演的話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當導演,感覺好像是被現實所逼。即使當上一名演員也是一個偶然,我在徬惶少年時在台北的街頭被蔡明亮找到,一演就15年。演員變成我的專業。大家都稱我為蔡明亮的御用演員,是幸也是不幸。這意味著我的表演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也因此沒有多少導演願意找我合作。而事實上,近幾年,台灣也沒有多少電影在開拍。有時想到我的未來就會害怕。我害怕失去了演戲的舞台。如何製造更多的電影機會,我想唯有更換跑道吧。蔡明亮也鼓勵我從寫劇本開始。我發現我的劇本跟他的很不一樣。我會寫對白。他不會。最後我決定自己當導演。
2003年,我拍了我的第一部電影《不見》。但是《幫幫我愛神》其實是我的第一部電影劇本。寫的是我人生至今最黑暗的一段時光。在我演戲的初期,我忽然得了一個怪病,脖子極嚴重地歪了9個月,甚至被醫生宣判終生殘廢。加上當時我把拍戲賺來的錢全部投入股票市場失利,輕生的念頭竟然在我腦海中盤旋。我多次打電話給生命線求助,卻沒有一次打通過。還好我沒有死掉。經過4年的資金籌措,我把當時的心境和整個台灣社會畸形的發展拍成了這部電影。
照理來說,演員似乎要比一般人來得更感性、更有感情;但說實話,我是一個不容易感動的人,就算看電影時也不曾狂笑或大哭過;所以我自私地希望,自己的電影能夠“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看完《幫幫我愛神》我掉下淚來,你呢?

LINE

《巔峰時刻》 L'ORA DI PUNTA Vincenzo MARRA 義大利

050434.30187468_270X405X4  

年輕的警員夢想打入上流社會,成為有權有勢的人物,即使家有嬌妻,為了野心他不惜與富有的寡婦打交道,最後通過賄賂等手段,他與夥伴薩維爾上薩終於成功...

拍攝花絮
·本片入主了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2007年9月6日,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第九天,電影《巔峰時刻》召開了記者會,導演文森·馬拉、女星芬妮·阿爾丹、男星米歇爾·拉斯泰拉及女星桂莉亞•本維拉卡紛紛亮相。
·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放映此片時竟然讓人覺得忍俊不禁。
幕後製作
【關於導演】
  導演馬拉出生於那不勒斯。他已執導過短片Una Rosa prego (1998) 和La Vestizione (1998)以及紀錄片Outsiders of the Crowd (2001) 和The Session Is Open (2006),後者曾在去年電影節中放映過。他執導的故事片《前進天堂》(2001),在200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中曾奪得幾個獎項,《風搖地動》(2004),也在此放映過。
此次文森•馬拉帶來的是本片《巔峰時刻》,可以說他本身就是威尼斯的孩子。作為一名新銳導演,六年前他的處女作《前進天堂》雖毀譽參半,但仍在國內斬獲諸多獎杯,一鳴驚人。作為迄今為止積累過六部長片執導經驗的攝影師出身的文森·馬拉,寫而優則導,在影像把握上也頗具銳氣,因此成了此次電影節意大利人的最大期望。不過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關於影片】
影片從一名年輕的金融代理人的視角,揭示大公​​司垮掉的內幕。 《巔峰時刻》雖然是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僅有的3部意大利本土參賽影片之一,在威尼斯上映,但並沒有占到主場之利,影片放映後反響平平。影片講述的故事非常之老套,一個長相英俊的年輕小伙子,為了得到權力和財富,進入更高的社會等級,跟一個年紀較大的女人談起了戀愛,不惜拋棄自己的女友,甚至買兇殺人。雖然感情處理還算細膩,但情節老套且經不起推敲。
來自好萊塢的報導也稱,對於文森•馬拉這部無心搞笑的電影來說,“巔峰時刻”是一個很奇怪的英文譯名。影片講述的其實是一個意大利財政警察,腐敗而且自以為是得很。唯一“巔鋒”的大概可以說是這個劇本了,因為劇本里面有那麼多愚蠢的錯誤以至於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記者會和行業的篩選中,引得大家笑場。男主角米歇爾·拉斯泰拉有著迷人的外表,但看起來卻只有兩種表情——驚喜和自我滿足。影片在電影節的競爭中很可能一無嶄獲,因為它甚至都無法和本土影片抗衡。
老套的劇情和可預見的結局,這部電影唯一讓人感興趣的應該是大家可以猜測一下下一秒會出現什麼樣的老套情節。
【各方評論 眾說紛紜】
影片的故事在意大利社會相當典型。因為逃稅是一個全國性現象。但導演的表達卻並不見得精闢,好像在每個場景中他都被剝奪了導演的權力,顯得非常無力。再加上科斯塔的上升速度也太快了,從一無所有到富得冒油。應該有更多的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融合在其中。另外,對凱瑟琳的人物塑造也顯得很薄弱。還有一些失望則來自於大家對馬拉電影本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包括之前他執導的Vento di terra。都非常不錯。儘管這部電影鏡頭感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場景都很平淡,而且人物表演也缺乏創意。
來自多倫多電影節的報導則稱,文森·馬拉的這部新電影涵蓋了一個男人一生中的大部分領域,感覺像是一部史詩。雖然我們也會有類似主角的這些經歷,但是沒有那麼宏大的背景。
馬拉以前的影片都會微妙地批判意大利社會,這部影片也沒什麼不同。菲利普可以看作是這樣一種新型人:冷酷無情,缺乏道德,不念親情。然而,同時,他又是一個壓抑感情的人,類似於貝托魯齊《同流者》中的薄弱意志的反英雄主義者。他們是具有危險性和破壞性的。這種男人腐敗和自以為是等的行為,在馬拉的鏡頭下得以仔細解剖、檢查和揭露。

LINE

《12怒漢:大審叛》 12 RAZGNEVANNIH MUZHSCHIN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俄羅斯

p1296599762  

俄羅斯發生了一起離奇謀殺案,一名來自車臣、剛滿18歲的的少年,因為涉嫌殺害他的繼父,而被判處了「一級謀殺」的重罪。由於被害者是一名前蘇聯軍官,他過去曾參與對車臣的鎮壓;加上案發當晚,沒有任何人親眼目睹行兇過程,使這起謀殺案仍存有許多的疑點…。

對於12名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位的陪審團員而言,男孩殺人「有罪」的結論是不言而喻,但其中1位團員卻力排眾議,要求大家重新再討論,給這名少年最後一個機會…。

不料,這項要求卻激怒了其他11名陪審團員,因為大家都一致認為:沒必要浪費時間去為一個已經〝蓋棺論定〞的案子翻案。然而這名陪審團員卻不願放棄,他不但重新提出對少年有利的說法,並設法個別突破這11名陪審團員的心防,企圖說服他們以扭轉原審判的結果!

車臣少年究竟有沒有殺人?這名陪審團員又為何堅決認定他是無罪的呢?當他對其他陪審團員一一展開反駁時,他能成功說服他們?還是會更激怒他們? !一場震撼人心的世紀審判,自此登場…。

電影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9分鐘,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鐘,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編導為1994年以《烈日灼身》,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尼基塔米亥科夫,除了挑選俄國影帝瑟吉麥可維斯基(Sergei Makovetsky)等12巨星外,尼基塔米亥科夫自己還親自出飾「陪審團主席」一角,這部劇情峰迴路轉、高潮迭起,充滿對生命與自由的全新思考的作品,榮獲第64屆威尼斯影展榮譽金獅獎、俄羅斯「尼卡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雙料大獎,並入圍2007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亥可夫(Nikita Mikhailkov)1945年出生於莫斯科。來自顯赫文學與藝術世家的他,母親是知名的詩人,父親則是知名蘇聯國歌歌詞的作者,同時也是詩人兼作家;尼基塔米亥可夫的哥哥,則是在好萊塢發展的俄羅斯名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Andrei Konchalovsky)。出身名門望族的背景,以及長久浸淫在優美文風薰陶的成長背景,使得尼基塔米亥可夫心中對舊俄羅斯精神總是充滿嚮往,期望能恢復帝俄時期優雅的素養與高尚的生活品德。
大學時,尼基塔米亥可夫進入了莫斯科的電影學校,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老師門下修習導演學。 1974年,他以與哥哥共同編寫的劇本,執導出個人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敵中有我,我中有敵》(At Home among Strangers, Strangers at home),才華洋溢的尼基塔米亥可夫甚至自己擔綱演出主角,展露他精湛的演技。 1976年第二部作品《愛的奴隸》(Slave of Love)使尼基塔米亥可夫開始揚名國際,吸引眾人關注他獨特的影像魅力。 1991的《蒙古精神》(Urga),讓他一舉奪下了威尼斯金獅獎以及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95年的《烈日灼身》(Burnt by the Sun)更是進一步拿下了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並囊括了隔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將他的事業一舉推向高峰。
尼基塔米亥可夫是俄國最偉大的導演之一,也是當今俄國唯一在「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捷克卡羅維法利影展」、「歐洲電影獎」和「奧斯卡金像獎」上都有斬獲的導演,藝術成就相當於台灣的李安;由於他本身也橫跨製片界及影展組織,更被全球媒體喻為「俄國的史蒂芬史匹柏」。善於經營影像,並用出色的畫面來?事傳情的尼基塔米亥可夫,在《12怒漢:大審叛》裡展現了他精準又華麗的場面調度功力。優雅的鏡頭運動、充滿戲劇性的表演以及饒富象徵寓意的畫面剪接,使得《12怒漢:大審叛》不僅完美重現了影史鉅作的經典風味,更讓向來懷有濃厚人道關懷主義的尼基塔米亥可夫,在影史的地位卓然躍升!

拍攝花絮
·《十二怒漢》是1957年美國版本的翻拍。
幕後製作
《12怒漢:大審叛》是俄國大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最新作品,也是他繼榮獲'威尼斯金獅獎'最佳影片《蒙古精神》和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烈日灼身》後,再次感動世人的傑作。 《12怒漢:大審叛》雖取材自好萊塢名導薛尼盧梅(Sidney Lumet)五○年代的同名舊作,片長卻長達159分鐘,不但比舊作版本多出63分鐘,並將時空搬移至今天俄國,以敘述一名陪審團員為一名被控謀殺的車臣少年奔走翻案的故事,暗喻如今已重拾當年榮耀繁盛的大國俄羅斯,在面對'車臣問題'所應有的寬容與大度。
為了精采演出《12怒漢:大審叛》,米哈爾科夫不但親自挑選俄國一流的影帝及演員來演出片中的11名陪審員,而自己則'內舉不避親'地親自出飾'陪審團主席'一角,以增加電影的傳奇性;有趣的是,他這次更豁出去了,連俄國版的電影海報都由他親自上陣。由於米亥可夫在俄國地位崇高,《12怒漢:大審叛》果然在俄國開出大紅盤,創下了將近三億台幣的票房紀錄。
《12怒漢:大審叛》不但劇情峰迴路轉、高潮迭起,其中一句句精采的激辯,更是導演米亥可夫對生命與自由的全新思考…。這部精采的世紀傑作,不但榮獲了2007威尼斯影展的'榮譽金獅獎',更獲得2008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LINE

《蛋糕與痛苦》 IL DOLCE E L'AMARO Andrea PORPORATI 義大利

050435.18400770_270X405X4  

故事講述一個黑老黨老大,由年輕加入黑手黨,第一次殺人與為了權力財富,所經歷的各種轉折痛苦,及愛情等生活片段,最後企圖遠走高飛...

LINE

《愛情誓言》 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 艾力克·侯麥 法國

p2224632586  

法國大師艾力侯麥新作《愛情誓言》回歸《六個道德故事》時期主題,根據17世紀法國作家杜爾菲Honore d'Urfe的愛情經典巨著"阿絲特蕾"L'Astree所改編。這回侯麥由浪漫神話取材,藉由在愛情中迷惘卻又迷人的俊男美女,穿透似錦如畫的華麗迷牆與重重道德考驗之後,見證愛情的純粹與存在。
牧羊人賽拉東和牧羊女阿絲特蕾一見鍾情,互定終身...。愛情卻遭旁人挑撥,阿絲特蕾下令驅逐賽拉東,永遠不得歸來,傷心的賽拉東躍入湍急的河水中,卻沒有淹死被一群女神救起,女神們著迷於賽拉東的俊美,不肯讓他離開,而賽拉東始終無法忘懷他的摯愛而一心求去,但曾立誓不再見阿絲特蕾的他,要如何不違背誓言見到心愛的她,這對天造地設的戀人,到底還能恢復過去的甜蜜嗎?
演出牧羊人的男星安迪吉雷出道不到一年,在這之前共拍過兩部電影,一齣舞台劇和一部電視劇,在影片中演出「變裝秀」,扮演五世紀時酥肩半露的嫵媚女子,宜男宜女的扮像讓影壇與粉絲們驚艷。
現?87歲的法國新浪潮大師侯麥,在電影開演前,以字卡好意告訴觀眾:《愛情誓言》的故事發源佛瑞茲平原(la plaine du Forez,原著作者17世紀作家杜爾菲( Honore d'Urfe)的家鄉)因為已遭逢工業污染,他只好將全片搬到法國中部風光明媚的奧文尼(Auvergne)區拍攝。沒想到電影才在法國上映不久,立即惹惱了現今管理佛瑞茲平原的委員會,一狀告上法院,指《愛情誓言》的法國製片公司和電影公司Rezo Films蓄意中傷,因為佛瑞茲平原依然美麗如昔。雖然之後法院以不符司法程序的理由,一度駁回了該項告訴;但該委員會仍不肯善罷甘休,不但執意捲土重來,這次甚至乾脆直接告侯麥誣蔑,這場官司戰讓眾人傻了眼,但也讓電影票房隨之水漲船高,打響兩個法國觀光名勝-佛瑞茲平原和奧文尼區的知名度。
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愛情誓言》,不論是景緻和愛情都具有非常環保質感的原始之美。侯麥以女體暗喻大地,片中不論是睡夢中的裸露女體,或是3女1男的各式親密戲,處處都顯得自然動人、純淨無比。
本書是法國巴洛克愛情經典巨著,對法國文學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電影問世一百多年來,候麥是第一位改編的人,一生中共拍了25部長片的他,了無遺憾地說, 《愛情誓言》將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
艾力侯麥是法國電影新浪潮中年紀最長、卻最晚才贏得世界注目的電影人。侯麥早年身兼文學教師與新聞報導員的工作,曾以筆名「Gilbert Cordier」出版過「Elizabeth」一書。 1957年他與夏布洛(Chabrol)合著了「希區考克的作品論述」(Alfred Hitchcock),後來當上了「電影筆記」總編輯,並兼影評人的身份,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運動的靈魂人物。
艾力侯麥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對劇裡人物可以細膩地描繪其心靈層面,即便是看來不大起眼的情愛故事,也能充分展現其魅力與深度。近年來,侯麥的電影仍持續看俏著,如2001年榮獲「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的《女仕與公爵》及2004年榮獲「柏林影展」金熊獎提名的《花都無間》, 而今年87歲高齡的他要拍《愛情誓言》,更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轟動。

幕後製作
【一部新的對話體愛情故事】
從六、七十代的六個道德故事開始,到八十年代的喜劇與格言系列,再到九十年代的四季故事,法國導演埃里克•侯麥一直孜孜不倦地闡述著他所感興趣的命題,不厭其煩地糾纏於讓人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現年87歲的侯麥,在自稱是他的最後一部影片中,秉承其一貫擅長的對話體愛情故事,訴說了一個古老的美麗神話,繼續剖析耐人尋味的人生命題。
電影《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是根據17世紀法國小說家於爾菲(Honore d' Urfé)的《阿絲特蕾》(L'Astrée)改編而成。這是侯麥連續第三次拍攝歷史故事,此前有設置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貴婦與公爵》L'Anglaise et le duc(2001)和1936年西班牙內戰時期的《三重間諜》Triple Agent(2004 )。而在更早以前還有根據克萊斯德的同名小說改編的《O女侯爵》Die Marquise von O(1976),故事發生在1799年拿破崙時代的意大利。
改編《阿斯特蕾》的計劃最早是由法國導演皮埃爾·祖卡提出來的,由埃里克·侯麥與他人共同成立的Films du Losange電影公司出資拍攝。然而,另一名導演兼製片人瑪格麗特•梅內葛佐認為這部電影的投資太昂貴,於是拍片計劃就此夭折。這部在1955年沒有付諸於實踐的電影,終於在時隔多年之後的今天,由埃里克•侯麥親自執導筒來完成。侯麥曾在接受采訪中選稱自己一直以來都認為皮埃爾·祖卡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編劇,但同時還強調自己改編的這個劇本和祖卡的完全不同,要更加的自由。影片的文學色彩佔相當比重,但是侯麥的拍攝給影片一種對文學新的表現手法,完全在自然背景中完成的拍攝,只不過台詞會給觀眾舞台劇的感覺。從背景裝飾、自然風光等等方面來看,侯麥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賦予了劇本全新的意義,並且是純粹的舞台劇無法達到的效果。
【阿斯特蕾、瑟拉多及其他】
侯麥常常喜歡選擇與新人合作,在這部電影中亦是如此,啟用了兩位名不見經傳的演員擔任主要角色,即男女主角安迪·吉雷和西塞麗·卡塞兒。兩位主演都是第一次在大銀幕上亮相。至於希茜爾•卡塞和喬斯林•基夫蘭則算得上是鏡頭前的熟面孔。扮演浪蕩子海勒斯的拉道菲•鮑力曾在《亡情巧克力》Merci pour le chocolat(2000)中扮演伊莎貝爾·於佩爾和雅克·迪特隆的兒子。此外,在女導演安妮·芳婷的電影《新的機會》Nouvelle chance(2006)中也曾經詮釋過瑟拉多這個人物。
安迪·吉雷和西塞麗·卡塞兒與侯麥的第一次見面非常簡單。侯麥在辦公室裡等候著,看見他們來了又是沏茶又招呼他們吃糕點,然後坐在一起開始很隨意地聊天。大師的親切與隨意讓他們放下所有的負擔,而在接下來的合作過程中,認為表達感情是演員的任務的侯麥一直賦予演員完全自由的空間,展現最自然真實的表演。
執導風格追求文學化的侯麥,對台詞的要求也非常嚴格,《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的對白都都古代用語。侯麥在拍攝現場並不喜歡下指令,但是一旦涉及到台詞對白,態度就非常強硬,著重要求演員們在片中改變過於現代化的說話方式,盡可能放慢節奏說話。在拍攝之前,女主角阿斯特蕾還有一個舞台劇教練,專門訓練她的說話發音,以此糾正平常的說話方式。所有演員必須將對白熟記於心,使之完全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幾乎可以說是讓大家掌握了一門古代用語。
【關於作家於爾菲的一些】
於爾菲(1567~1625)是法國作家,創作的田園小說《阿斯特蕾》在十七世紀家喻戶曉。全書共分五個部分,每部12冊,從1607年至1627年間陸續出版,以牧羊人瑟拉多和牧羊女阿斯特蕾經過曲折而終成夫婦的愛情為主​​要線索,穿插了大量的故事以及有關愛情和政治的議論。小說一共有五千多頁,包括了四十個故事和成百上千位人物形象,是法國文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埃里克•侯麥在電影中尋找到了小說家於爾菲的《阿斯特蕾》與自己作品的共通之處。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如果我想改編這部著作,我當然可以從我以前的電影中找到無數的理由,例如保持忠貞的主要動機”。這個類似而又不變的主題還出現在了《六個道德故事》中的第三個《慕德家一夜》Ma nuit chez Maud(1969),以及《冬天的故事》Conte d'hiver(1992) 、《女收藏家》La Collectionneuse(1967)和《圓月映花都》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1984)。而他的一個獨幕劇《E大調三重奏》同樣也是建立在和《阿斯特蕾》類似的懷疑基礎之上。人們還可以發現他的主人公如瑟拉多,都是固執倔強的、甚至有些瘋狂。
埃里克•侯麥在談到電影所展現的性傾向時指出:“原著就是這樣的,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並不太喜歡通片都用這個來點綴,尤其是當所有坐在電影院裡的觀眾,他們很愜意地欣賞著歷史故事,加進了很多他們並不期望看到的裸體畫面。在於爾菲描寫的女主人公出場的那段場景裡,我盡量做到恰如其分地重現,不再加入任何東西。但是在於爾菲的小說中並沒有迴避裸體,就好像是那一時期的油畫一樣。因而我也沒有任何理由來迴避它。小說細緻入微地描寫了性慾和情愛,可以說是一種極其輕盈靈動的手法。於是我意識到如果是用現代的語言來講述這個故事,就會使得影片顯得十分粗俗和瑣碎。但《阿斯特蕾》不是一部輕佻放縱的小說,當然也不是一部邪書。”

LINE

《神探》 Mad Detective 杜琪峰 香港

p1349162079  

杜琪峰入圍2007年威尼斯影展競賽片作品,由劉青雲演出自切耳朵的神探,演技精湛,杜導一貫的緊湊風格加懸疑動作。
在自己前任長官告別晚會,瘋狂切掉自己耳朵的警探陳桂彬(劉青雲),被認定為精神失常而提早退休,離開警署後與妻子張美華(林熙蕾)過著穩居的生活,多年來平靜的生活卻被登門拜訪的重案組督察何家安(安子傑)給破壞了..
原來,何家安碰上了一件懸案,兩名到樹林查案的警員王國柱(李國麟)與高志偉(林家棟),前者連人帶槍神秘消失,後著平安而回,失槍未尋回卻扯出另一件搶劫謀殺案,破不了案的何家安於是找上曾是破案天才的陳桂彬,究竟這趟尋槍之旅會發現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
幕後製作
  銀河映像鐵三角再度聚首
“銀河映像”是1996年由杜琪峰韋家輝創建的電影製作團隊,開創了香港電影的新格局。從劍走偏鋒到創作出一系列票房與口碑兼備的影片,在純正港片漸走下坡路的今天,銀河映像成為香港電影業獨一無二戰鬥力旺盛的製作兵團。在銀河映像早期的作品中,多是韋家輝編劇,杜琪峰導演,劉青雲則是二人鍾意的御用演員,三人曾合作過《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再見阿郎》等經典作品。 2003年,在《大塊頭有大智慧》票房大收並在香港電影金像獎獲最佳影片和影帝之後,韋家輝宣布離開銀河映像,加盟中國星,杜韋兩人正式散伙,杜琪峰獨撐銀河映像大局。分開發展之後,杜琪峰的影片娛樂元素漸少,並以《黑社會》和《放逐》入圍戛納、威尼斯電影節競賽單元,而韋家輝的影片則多為賀歲喜劇《喜馬拉雅星》等,改走喜劇路線。去年是銀河映像成立十週年,在多個紀念活動中,韋家輝、杜琪峰齊齊亮相,似乎暗示了再次合作的可能。而韋家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更是明確表示:“我們一定會再度合作。”果然,一部韋家輝監製,杜琪峰導演,劉青雲主演的《神探》開機,並一路低調拍攝。
《神探》成為威尼斯電影節“驚喜電影”
《神探》在最後時刻入圍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競賽片單元,成為“驚喜電影”。
“驚喜電影”是威尼斯電影節於4年前開設的特別環節,就是在評選開始前最後一刻宣布加入一部正式競賽片,這一名額的競爭甚至比之前公佈的22部參賽片更為激烈。不過“驚喜電影”卻屢屢成就“驚喜”,開設的第一年的“驚喜電影”給予了韓國導演金基德的《空房間》,最終獲得評委會大獎,而賈樟柯的《三峽好人》更是以“驚喜電影”的身份捧回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LINE

《最遙遠的距離》林靖傑(台灣)

p2198898320  

本片榮獲2007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最佳影片獎,台北電影節開幕片。
錄音師小湯(莫子儀飾)和女朋友雅筑五年的感情似乎走到了盡頭。他獨自來到遙遠的台東,錄下了自然界最美的聲音和真摯的告白,一捲捲寄給台北的雅筑,希望可以觸動她的心,挽回這段感情,卻不知道她早已搬離原來的住處……。
剛搬新家的小雲(是桂綸鎂飾)陷落在窒悶的上班族生活,以及一段毫無出路的三角戀情中。一封封來自遠方​​的信件,其實是一捲捲錄音帶,寄給她所不認識的前房客。錄音帶裡豐富的聲音和情感,召喚著她啟程前往台東,一步一步地尋找聲音和的錄音的陌生男子。
精神科醫師阿才(賈孝國飾)以犀利的言語道出病患外遇的傷痛畫面,卻發現最需要被治療的,其實是困在不幸婚姻裡的自己。於是,他拋下了一切,出發到台東尋找多年前失去聯繫的情人。
三個生命都不知何以為繼的人,因著各自的幽微心情,分別來到海天一色的東海岸,仰望蔚藍的天空,呼吸海洋的味道,為自己的生命和愛情尋找轉折的契機。
這是最遙遠的旅程,也是最接近自己和愛情的地方。

 

拍攝花絮
·桂綸鎂雖然外型秀麗氣質出眾,但唱歌始終是她的罩門。影片中有一場與原住民同歡合唱的戲,就讓她備感壓力,直喊“恐怖”。
·桂綸鎂飾演的角色非常壓抑,讓她在影片開拍前,一度陷入角色中變得情緒焦慮,不過開拍後,桂綸鎂反而輕鬆起來,找到與角色和諧相處方式。
幕後製作
  導演的話
2002年寫這齣電影劇本,原本是為了讓我的好友陳明才得以在一部劇情長片中盡情發揮他的才華。他是我認為台灣表演工作者中的佼佼者,可惜一直沒有恰當的機會讓他發光發熱,於是我決定量身訂做。
2003年8月,電影籌備前夕,他卻獨自走向台東都蘭灣,從此不再出現。
2006年8月,我決定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完成這部電影。這是對好友的一項承諾,一個電影創作者自我意志的展現,一群真性情的電影工作者的突圍。
這部電影講人的困局,與不計代價的追尋。
我相信,這是一段最遙遠的路程,但終會走到每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地方。
  然後進一步照見自己。

LINE

《星星大作戰》 NOCTURNA 艾居亞賈西亞 Adrian GARCIA 維特蒙多納多 Victor Maldonado 西班牙、法國

p1200549404  

本片獲得巴塞隆納電影節最佳動畫片,與西班牙哥雅獎最佳動畫片,結合了西班牙、法國、英國三大動畫公司的製作菁英,以歐洲的手繪風格、詭譎異色的畫風,創造一個平凡夜裡的奇幻冒險故事,呈現黑夜裡虛實難辨的魑魅魍魎。
在孤兒院長大的膽小提姆(Tim) 從小就怕黑,常常被其他小孩欺負作弄,唯一能撫慰他幼小心靈的就是窗邊永遠閃耀的滿天星星。直到有一天,天空裡閃爍的星星居然砰一聲地掉落在他眼前!那一刻起,他開始覺得有些不大對勁……
膽小的他鼓起勇氣爬到屋簷去瞧星星掉在哪裡,一個不小心,卻從屋頂墜落到一個奇幻的空間裡,兩尺高的「牧貓人」拉住了提姆,背著他急忙地跳過密密麻麻的屋頂,在昏暗的巷弄來回巡邏,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大總管「摩卡」緊張的用望遠鏡掃描天空,一顆、兩顆……四千八百三十二顆,真的少了一個! ! !大夥慌張的找尋天空裡不見的那顆星星,看似平靜的深夜,原來一點也不安寧!膽小怕黑的提姆,能幫助大家找回到那顆星星嗎?
《星星大作戰》的製片,也是故事原創Philip LaZebnik,曾製作迪士尼著名動畫《風中奇緣》與《花木蘭》,也是《史瑞克》與《螞蟻雄兵》的製作顧問,這次首次挑戰歐洲動畫片。
《星星大作戰》裡的奇幻情節,常常讓人回味起許多經典動畫橋段,例如當提姆闖進夜世界總部時,會令人憶起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裡的奇幻祕境湯屋;那隻保護提姆的「牧貓人」則有著如同《龍貓》的厚實身影;而故事裡夜晚各司其職的眾角色,不禁讓人重溫《怪獸電力公司》的爆笑回憶。除了向經典動畫橋段致敬,《星星大作戰》也不忘了給觀眾更多的驚喜,努力撰寫夢境劇本的編夢人、弄亂頭髮做造型的亂髮精,以及奏出夜曲的夜的交響樂團等各種夜精靈。
亞卓安賈西亞(Adrain Garcia) vs 維特馬多納多(Victor Maldonado)
亞卓安賈西亞(Adrain Garcia)與維特馬多納多(Victor Maldonado)兩位才華洋溢的導演,年紀輕輕,卻已經歷過許多動畫公司的歷練,在動畫界累積了豐富的專業技能,闖出響亮名號。
默契十足、合作愉快的他們共同創立了「Animal」與「Mad Hatter」兩間工作室,?電影、電視與網路公司製作插畫與動畫,提供包括創意發想、劇本撰寫、人物角色設定、分鏡表繪製,以及藝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在許多電視影集與音樂錄影帶的畫面中,都可以見到他們出色生動的作品。
隨著圓滿完成各家知名企業的各項大型企劃,他們開始與西班牙知名電影製作公司Filmax Group旗下的Filmax Animation合作,《星星大作戰》是兩人首次聯合執導的動畫長片,在國際上已漸漸傳出口碑,來自西班牙的兩位導演,即將在國際動畫舞台上,綻放如星星般的閃耀光芒。

 LINE

《千年鶴》 천년학 Beyond the Years 林權澤 南韓

p1887026500  

千年難得一見的仙鶴
清麗動人的聲樂
訴說你我心中無盡的愛情與思念
松花和東浩從小由歌唱藝人收養,兩人感情深厚,嚴父訓練他們以擊鼓唱和的組合一起表演,但東浩不能再忍受窮困潦倒的生活,於是不告而別,帶著痛苦離家。
數年後,東浩聽說養父過世,他返回仙鶴村,得知松花眼睛失明不知去向,才開始認真思考對松花的感情,只是多年過去,他是否能夠尋回松花,而那些不再回來歇息的仙鶴會再重遊舊地嗎?
本片是韓國一代電影大師林權澤第100部作品,曾以《醉畫仙》一片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本片由法韓合資拍攝,改編自李清俊小說《仙鶴洞旅人》,由倫敦交響樂團協奏,走遍韓國各處取景。片中穿插了許多韓國家喻戶撓的民間故事,如《春香傳》、《沈清傳》、《興甫傳》等段子,寄情於說唱藝術中的「板聲」,傳達一段無法圓滿的愛情。
林權澤出生於1936年,作品多元,從影四十多年來涉獵各式題材,從早期的古裝歷史片、動作電影,到文學改編鉅作,林權澤不僅挑戰自己,每部電影也都帶給觀眾不同的享受。早在1962年便因《再見了豆滿江》成名,80年代開始在國際影展中大鳴大放,奠定其後在亞洲導演中無法動搖的地位。
1993年《西便制》達到林權澤生涯高峰,帶來史無前例的高票房並從此改變韓國影壇面貌,是創造日後席捲世界的「韓流」的幕後推手。林權澤的電影充滿純樸、詩意並略帶悲愴的風格,電影主角往往富有小說般細緻溫潤的情感,縈繞含蓄的傳統美德和古典情懷,將東方藝術和神韻與電影融合至極致。他專注於探討歷史洪流中民族、環境、文化和人性間的彼此消長,在輕盈明澈的畫面中註入深厚內斂的精神內在。他也非常注重畫面構圖,結構優美嚴謹,深受中國傳統國畫的影響,具有韓國電影少見的建築美學。
林權澤曾因《醉畫仙》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並在2005年獲頒柏林影展終身成就獎。 《千年鶴》是根據作家李清俊的《仙鶴洞旅人》改編而成的,電影主角東浩和松花是延續自他最廣為傳頌的作品《西便制》。電影中美好卻帶有遺憾的愛情,以林權澤的觀點看來,不用體現在世俗價值上,而藉音樂間的聯繫得到昇華。劇中成雙的仙鶴更像徵脫世的情感,低飛於似曾相識的湖光山色中,儘管周圍好景不在,但曾經擁有的夢境便足以讓人懷念千年。
《千年鶴》以說唱藝術「板聲」寄情於世間無法圓滿的愛情,穿插韓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春香傳》、《沈清傳》、《興甫傳》等段子表達男女相思。其中《春香傳》是一部朝鮮流傳三百多年的古典小說,堪稱韓國版《紅樓夢》,描述才子佳人李夢龍和春香的愛情故事。
春香美麗聰慧、知書達禮,是許多達觀顯貴欲一親芳澤的美人。某日,春香和出遊中的道使之子李夢龍相遇並一見鍾情,兩人私訂終身,並約定等李夢龍科舉考取後再來接她。李夢龍隨父親調派至他城,和春香分隔兩地,此時新任道使相中春香美色,強逼納妾,春香抵死不從,被施予酷刑並壓入大牢即將問斬。所幸李夢龍考取狀元並暗中相助,在最後緊要關頭以他的聰明才智懲治惡官,救出春香,有情人終成眷屬。
烈女春香因甘願忍受刑而不願變節,她獨立自主、深懷儒家素養,成功獲得韓國人民愛戴,甚至在抗日時期成為國民心中的精神偶像。如今《春香傳》已被譯成十多國語言,並被改編成電影、電視、戲曲、動畫等,《千年鶴》導演林權澤也曾​​改編並入圍坎城影展,是他在國際影展初展頭角之作。
《千年鶴》電影中有多段以鼓聲伴唱《春香傳》詩詞,藉以隱喻女主角松花對男主角的情感。

拍攝花絮
·在海南郡的攝影本片高潮部分“七十大壽”的場景中,韓國著名的“板索里”高手宋順燮、金一求、金榮子以及擊鼓高手金清滿4位民間藝術家一同參與表演,歌手李奎浩也將亮相,堪稱經典段落。
幕後製作
林權澤的第100部作品
春天來了,千年鶴也要騰空而起。言及製作早期的困難不免讓人有此洩氣,《千年鶴》去年12月16號才終於得以順利結束拍攝,和最初的目標相比拍攝時間拖得較長,可是按照林權澤導演的意思要讓4個季節的變化都包含在鏡頭里,主演和製作公司所經歷的最初的困境反而是塞翁失馬。 《千年鶴》是對林權澤取得完滿成功的上一部作品《西便制》(1993)續篇完成製作,同時也是對當時表現人民心聲的傳統唱法技藝的再發現。自演過《祝祭》(1996)後幾乎十年未曾露面的女主角吳貞孩此次同意再次出演原來的角色是本片一大看點,可是一些配角的變化卻是有些無可奈何。原先Kyu-chul Kim扮演的東戶改由趙在鉉出演,扮演裕鳳的Myung-gon Kim現已是文化觀光部的長官而改由韓國民族藝術人聯合會的副會長林進泰代替出演。
上一篇《西便制》的故事講到歌唱藝人養父(林進泰飾)由於對藝術的貪心而不惜毒瞎了養女的眼睛以便於讓她心無旁騖的專心唱歌,可是此後的生活卻是松華(吳貞孩飾)一個人無比寂寞的活著。數年後,為尋找松華而來到酒館的東戶再一次拿起鼓棒,和松華擊鼓歌唱到天明而再次離去,命運安排他們在短暫的團聚後又是長久的離別,東戶受到劇團女演員丹心的誘惑決定組建家庭。聽到這個消息後受了打擊的松華決定再次隱居,而東戶卻又拋開現實一心尋找松華,最終他從酒店主人那裡知道了松華對自己的痴心。
作家李清俊的《南島之聲》續篇《西便制》和《樂之光》一起改編成為了電影《西便制》,《千年鶴》是則是根據李清俊先生第三部作品《仙鶴洞男人》改編,是1993年的《西便制》的續篇,講述像兄妹一樣長大的松華和東戶完成了愛情和“板索里”的過程,背景為上世紀50-80年代。雖然是以藝術為主題,但卻作為林權澤導演的第一部”愛情影片”而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 《千年鶴》表現了歲月的洗禮最終導致東戶尋找松華,也可以說是一部公路電影,《西便制》中洋溢的無法釋懷的思念情緒也被帶到了《千年鶴》中,全羅南道的風光、南島熱帶景觀以及濟州景觀等《千年鶴》裡的每一處風景都代表樂人物內心的情絲,而這正是林權澤導演的過人之處。再加上攝影導演鄭日成、美術導演周兵道的經驗和審美眼光都為這部片子的藝術質量提供了不可置疑的保證,而東西方同樣備受矚目的楊方言音樂導演也是功不可沒。上映之前的《千年鶴》便通過2006年10月釜山電影節的展示而向全世界簽下了出口協議,林權澤導演的第100部電影如電影片名一樣作好了騰飛的準備。
對於林權澤導演的採訪
第100部電影的意義
如果是一年拍一部電影的話那麼我就100歲了(笑)。在最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平均每年要拍五六部,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思考,這些電影當中有些現在看起來覺得很失敗。可是無論如何第100部電影對我來說很重要,肩上的壓力也很大。對於這部電影我盡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期望能成為一部好作品。
關於是《西便制》續篇的觀點有什麼說法呢?
主要是看鶴《西便制》的差別。 《千年鶴》雖然仍然是以板索里為主題,主人公東戶和松華也還是原來的身份,但是《西便制》主要講述的是說唱藝人群體在生活上面臨的艱辛,而《千年鶴》則是以一段磨難重重的愛情為核心,這些因素是不能忽視的。
會得獎嗎?
2005年的時候在釜山電影節和主席曾有過見面,對方說已經等了很久讓我一定要把影片拍出來,即便是有什麼事情拖延了明年也要把他拍出來。當然我並不是因為有人等才拍這部片子。我會盡力把它拍好,成為能得獎的好作品。

 LINE

《極地禁戀》 TRUE NORTH 阿西夫卡帕迪亞 Asif KAPADIA 英國

p1457124466  

薩伊娃(楊紫瓊)為了逃離軍隊的追殺,帶著撿來的女兒安雅(楊雅惠)隱居在冰雪極地的孤島上,一日外出打獵時解救了逃兵羅克(西恩賓),母女倆人同時都對羅克懷有好感,埋下了兩人日後的衝突導火線,當羅克最後決定帶著安雅遠走高飛時,薩伊娃選擇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

拍攝花絮
·馬丁·斯科塞斯是導演阿斯弗·卡帕迪爾的偶像。
·作曲達里奧·馬里安奈利之前和導演阿斯弗.卡帕迪合作過《勇士》和《回魂》,他曾因《贖罪》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電影剪輯愛娃·J·林德也與導演合作過《勇士》。
·這部電影租用了200多頭馴鹿作為群眾演員。
·男女主角肖恩·賓和楊紫瓊都與皮爾斯·布魯斯南有過合作。肖恩在1995年的·《黃金眼》裡面飾演主要反角“006” Alec Trevelyan。而楊紫瓊則在1997年的《擇日而亡》演邦德女郎。
Quotes
精彩對白
Saiva:You mustn't fall for him. He'll hurt you. One day, he will vanish into the mist the way he came.
Anja :I like him.
塞娃:你不能愛上他,他會傷害你的,總有一天他會突然離去,就像他突然到來一樣。
安佳:我喜歡他。
Saiva:Warn us before you take the gun.
Loki:I didn't think.
Saiva:Loki, I need to talk to you. There is something I must tell you about me.
塞娃:拿槍出去之前和我們打聲招呼。
洛基:我沒想那麼多。
塞娃:洛基,我想和你談談。有些關於我的事,我一定得告訴你。
幕後製作
  小說與電影
影b片根據是英國小說家薩拉·曼特蘭的一個短篇小說改編,這個原本只有7頁的小說中講述了兩個女人,一個“年輕貌美”,另一個“又老又醜”,他們生活在“遙遠的北方,在冰山之中、永夜之島”。她們在與世隔絕的世界裡一起生活,快樂而平靜,直到一天,一個旅行者,一個帥氣的年輕男人闖入她們的世界--因為失誤深入冰雪世界,無法在風暴和黑暗前離開。兩個女人將男人迎進了自己的冰雪小屋並且照顧他。男人愛上了年輕女人的美貌和老女人雕刻動物的皮膚和骨頭的手藝。三人古怪的關係如此建立起來,並且走向了悲慘恐怖的結局。
原小說的名字是《真實的北方》,收於由倫敦Maria出版社為薩拉出版的小說集《真實的北方》,副標題為“遙遠的北方和其它黑暗的傳言。”但拍成電影時,標題改成了《遙遠的北方》,遙遠比真實更能引人遐想。後來小說再版的時候,標題也變成了《遙遠的北方》,正文的第一個字母也從“真實”變成了由“遙遠”,更符合故事中被現實隔絕、艱難生存的女性形象。導演阿斯弗·卡帕迪爾在提到小說時曾說,“它在敘事上非常簡潔,類似民間傳說,但卻令人驚嘆地與故事背景完美的融合。”
為了更符合電影的表現手段,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深化在惡劣環境下孤獨對人的侵蝕,人的異化,劇本對原小說進行了一些改編,因為扮演塞娃的楊紫瓊顯然並不適合原小說中“又醜又老”的女性形象。電影忽略過了她的外形,而深入她異化的內心世界。同時,劇本里人物的名字和母女關係也是原小說中所沒有的。
  用畫面講故事
將文字語言轉變成畫面語言,導演阿斯弗·卡帕迪爾顯然知道兩者的差異。在影片中,語言被大大地省略,突出北極嚴寒中的靜默,冷淡。 “這部電影會拍成什麼樣,這個問題困擾著我。對我來說,電影是視覺媒體,我不是那種在電影中很重視對白的人。我不想在大屏幕上看到劇場的效果或者是廣播劇。如何讓影片看起來真的是電影化、可視化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此導演花了很長時間熟悉環境,讓演員“深入腹地”,熟悉當地人的生活。楊紫瓊甚至還要學習如何剝鹿皮。
“拍攝電影前,我到這個世界盡頭來旅行以積累經驗,拍電影有更簡單的辦法。但是我真的喜歡挑戰。我想讓每一個鏡頭都完美無缺、一切感覺都是對的。當我在印度拍《勇士》前,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旅行上,然後回家改編劇本,然後再回印度,再回家改。電影《遙遠的北方》在北極拍的,因此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北極的各種小船和大船上去觀察環境,還開著摩托雪橇穿越冰川旅行,決定我們接下來怎麼拍。” 
環境對導演有很大幫助,阿斯弗表示,“拍攝狀況的艱難無疑是對演員及所有劇組人員的挑戰,但這在電影中幾乎完全看不出來,這就是一個真實的複仇事件。整部電影的外景、人物和戲劇張力似乎很難駕馭,但這個地方給了我們關於生存和復仇的無盡的故事。”
  艱苦的拍攝環境
對本片而言,最大的看點除了對人性殘忍的描摹之外,真實拍攝的北極風光也是難得一見的。大部分人恐怕一生都無緣進入的地方,影片卻通過攝影機一覽無餘地展現出來。而對劇組人員來說,在惡劣的環境下堅持工作無疑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
楊紫瓊對此深有感觸,“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如何飾演這一角色。住在那兒的人和我們太不一樣了。他們不像現代人,而是像50多年前的人那樣生活著,並且似乎還要這樣繼續生活50多年。時間對他們來說是無休無止的。那些人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裡。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在那裡生存下來,當我讀到劇本的時候我甚至想這是不可能的。我不懂他們的邏輯,每天他們都面對生死。一場暴風雪可能就毀滅一切。出發前我曾想,我是一個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下來的人,所以應該沒有問題。但是在那裡,我一個人真是一晚上也差點過不下去。在我為這部影片接受訓練時,經歷了難耐的寒冷和空虛,那讓你的心靈沉寂。很多人說,那個地方會讓人變得憂鬱,像你一天24小時都見不到陽光,這很難想像。你可能之前感受過黑暗,但那隻是燈滅了你走出去就能看到光亮,但是在那裡你沒有選擇,在那裡哪兒都是黑的,所以他們的感受對外人來講是很難想像的。”
環境造就人物的性格,當演員在其中生活一段時間之後,便也拿捏了劇中人物的種種堅毅、冷漠、有時甚至是殘忍的心理動機。在這看似靜止的時間內,生存是最大、最嚴肅的問題,而孤獨可能最容易侵蝕人的心靈,因此當母親即將失去愛人和女兒的時候,意味著她會失去所有希望和幸福,瘋狂的毀滅便變得可以理解了。
在拍攝過程中,全體工作人員拍片以外的其它時間全部生活在船上,只有拍片時才上陸地。楊紫瓊回憶,“沒有電視,沒有報紙,沒有電話。我們在低於2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裡拍攝,非常艱難。”而且在船上吃飯讓她很不習慣,短短時間內她瘦了近三斤。儘管條件艱苦,但她仍舊認為這是“一個令人興奮和難忘的經歷”。她表示,優美的景色雄偉壯觀,她從未感覺如此接近自然。同時,不能和外界世界接觸給了她更多時間去思考,讓她通過不同的方式去看世界。而男主角肖恩·賓可能並沒有享受旅程,他透露在拍攝期間他甚至有了狂躁症,“在那裡待了幾個星期太奇怪了,非常緊張。我們都在船上生活,有點像電視真人秀《老大哥》。”

  LINE

《哥倫布秘辛》 CRISTOVÃO COLOMBO, O ENIGMA 曼諾迪奧利維拉 Manoel De OLIVEIRA 葡萄牙

050436.52493690_270X405X4  

葡萄牙歷史劇情片。馬諾埃爾·德·奧利維拉導演。利卡多·特雷帕、馬諾埃爾·德·奧利維拉、蕾奧諾爾·巴爾達克主演。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是卡塔盧尼亞人?熱那亞人?還是葡萄牙人?幾個世紀的研究未能確切得出定論。葡萄牙老導演德·奧利維拉在本片中主要描述一對移民美國的葡萄牙夫婦的歷程,這對夫婦在將近50年的時光中致力於證明“哥倫布是葡萄牙人”。

 LINE

《反恐腥聞》  The Hunting Party 查德·謝帕德 Richard SHEPARD 美國

s2617470  

電影該編自真人真事,3個新聞人在戰地進行採訪任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們覺得憑他們3個就可以抓住波斯尼亞的頭號戰犯,但是他們的行動很快就變成了一場惡夢,美國當局也認為他們是在協助恐怖活動,而他們追查的人也找上面來威脅他們,這下他們該如何是好呢?

三位記者分別由李察吉爾、泰倫斯豪爾(《勇敢復仇人》)與傑西艾森柏格(《陰森林》)演出,女主角則為《特洛伊:木馬屠城》的傾城美女黛安克魯格出線,編劇及導演都為《肝膽相照》的編導理查德·謝帕德。

拍攝花絮
·理查·基爾不再是當年風度翩翩的白馬王子了,但也不甘英雄遲暮,於是也上演了一部動作與激情,悲壯與震撼的電影了。電影改編自真人故事。
·電影是基於《時尚先生》中斯柯特·安德森的《暑假我能做什麼》的文章而來的。
·影片在薩拉熱窩和薩格勒布的拍攝為期9週。
·片中包括紐約城、華盛頓、加沙、塞拉利昂和索馬里在內的小規模場景都是在克羅地亞搭景拍攝。
·理查·基爾和泰倫斯·霍華德在片中親自完成了所有特技。
幕後製作
  【戲劇源於現實】
有時,現實比虛構的故事更奇特。 2000年10月,Intermedia的製片人馬克·約翰遜(Mark Johnson)從朋友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手中得到了第一手素材。安德森是著名記者,當時剛從波斯尼亞回國,為《Esquire》雜誌撰寫了在波斯尼亞的種種經歷,文中講述了驚險重重的公路之旅,其中不乏黑色幽默、告誡和犀利的政治評論。這篇名為《What I Did On My Summer Vacation》的戰爭報導雖有些古怪,卻堪稱不可多得的傑作。
多年前,安德森和其他4位記者一同來到波斯尼亞,在戰爭期間負責報導巴爾幹半島的戰事。在停戰5年後的2000年的夏天,他們回到了薩拉熱窩,徹夜的推杯換盞之間,他們講述了各自的見聞,並且突然產生了追捕戰犯拉多萬·卡拉季奇的想法。一個叛變的塞族警官相信他們是CIA特工,在他的幫助下,這5個記者開始追踪歐洲頭號通緝犯卡拉季奇,而隨後,CIA真的現身了。
看過《Esquire》雜誌上的文章之後,製片人約翰遜在洛衫磯與安德森及另外兩位美國記者約翰·福克(John Falk)和賽巴斯蒂安·楊格爾(Sebastian Junger)見了面。約翰遜被他們故事中的幽默和《第三人》式的元素打動了,隨即向Intermedia公司推薦投拍這部電影。
  【導演實地考察】
Intermedia的製片人斯科特·克魯夫(Scott Kroopf)也非常看好這個故事,認為找到正確的基調和合適的導演是關鍵所在。 Intermedia公司的行政主管亞力克斯·立特瓦克(Alex Litvack)推薦由理查德·謝帕德(Richard Shepard)來執導本片。謝帕德最近剛拍攝了皮爾斯·布魯斯南主演的黑色喜劇片《鬥牛士》,影片贏得了觀眾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製片人馬克·約翰遜說:“我看過理查德編導的《鬥牛士》,能感覺到他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之後他又分別為電視系列劇《犯罪心理》和《醜女貝蒂》執導了開篇第一集,全都不同凡響。”
在《鬥牛士》取得成功之後,謝帕德一直在醞釀一些新想法,他說:“我希望拍攝一部關於戰后城市的電影,在伊拉克發生的一切很有趣,於是我想或許可以在巴格達拍攝,但我妻子堅決反對。我在尋找類似《第三人》的構思,《第三人》是我最喜歡的電影,背景是二戰後的維也納。”製片人約翰遜和克魯夫同謝帕德取得了聯繫,將斯科特·安德森的文章拿給他看。
從客觀角度講,安德森的故事與《第三人》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同的是前者是最近真切發生的。起初,謝帕德有些猶豫,因為他並不了解波斯尼亞,但這引人入勝的真實故事勢必會激發謝帕德的興趣。後來他來到Intermedia公司,要求親自前往薩拉熱窩。
2005年末,謝帕德重拾斯科特·安德森及其同伴的足跡。飛抵薩拉熱窩的他下榻戰爭時期記者聚居的假日酒店,朝著西里比西(Celebici)村的方向進發,據說當地曾是戰犯卡拉季奇在2000年的藏身之處。謝帕德說:“換句話講,我是在搜尋卡拉季​​奇。在波斯尼亞體驗著那些記者的經歷,我的眼前突然閃現出電影的輪廓,開始迫不及待的籌備劇本。”
謝帕德已經和Intermedia達成協議,兼任編劇和導演。他說:“這不是一部徹底的動作片,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對我來說,創作劇本和執導影片的程序是相同的,所以我樂於身兼編導。我走訪了很多記者和來自聯合國及北約的人,在波斯尼亞逗留時間越長,一切真相就越清晰。我逐漸知道了這部電影應該是什麼樣子。”
從聯合國組織工作人員、戰地記者和戰爭倖存者的口中,謝帕德得知了很多珍貴素材。隨後他將安德森的文章作為起點,開始動筆創作劇本。他所要完成的不是歷史或政治論文,而是三個主人公尋找自我的故事,是以經受戰火塗炭的國家為背景的公路電影。
謝帕德說:“在波斯尼亞發生的一切是駭人的,你無法掩蓋那些悲劇。在劇本和電影中,我創造了全新的人物,並虛構了一些細節,但那些人的經歷是真實的。事實上,組成劇本的所有元素都是基於真相。由於安德森文章中的5位記者同歲而且身份相似,所以我希望改動一下,塑造了分別代表老、中、青三代的主人公。”
謝帕德的劇本贏得了安德森等人的一致肯定。 “我認為劇本棒極了,”安德森說,“理查德·謝帕德捕捉到了很多我們親身經歷中的荒謬之處。”約翰·福克說:“第一次讀劇本時我笑出了聲,我一口氣看完了劇本,真的非常優秀。”
  【與種族無關】
主創人員唯一擔憂的是,當地的民眾能否接受這部電影。雖然影片中的戰犯卡拉季奇是波斯尼亞塞族人,但整個故事和事件並非在羞辱塞族人。謝帕德曾指出,海牙法庭上被指控犯有戰爭罪行的戰犯有塞族人,也有穆斯林和克羅地亞人,波黑戰爭喚醒了很多人的卑劣本性,但與種族沒有任何必然聯繫。
謝帕德說:“影片的中心並非在刻意指責作惡的一方,而是在責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洲在內的國際社會,為何還未將那些亡命徒繩之以法,他們已經逍遙法外10多年,是對種族屠殺死難者的莫大侮辱。”
影片在薩拉熱窩拍攝時,很多當地的演職人員加入了進來,這些人都來自波斯尼亞、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電影界。在波黑戰爭期間,雖然薩拉熱窩被重重圍困,但至少在最初階段薩拉熱窩的居民沒有劃清種族界限,這種團結的精神至今依舊存在。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片中沒有提及拉多萬·卡拉季奇的姓名,而罪魁禍首變成了綽號“狐狸”的博格達諾維奇。謝帕德說:“真實故事中,記者們追踪的是卡拉季奇,但我想讓這名戰犯去做一些卡拉季奇沒做過的事,並通過虛構他而為影片爭取到創作空間,畢竟這不是紀錄片。不過悲哀的是,與海牙法庭對卡拉季奇提出的真實指控相比,影片中對'狐狸'的指控實在微乎其微。”
  【實地拍攝】
在選擇影片的拍攝地時,主創人員曾考慮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但最終,還是決定在波斯尼亞和克羅地亞拍攝。對謝帕德和製片人們來說,保持劇本的真實性至關重要。
影片的片頭和片尾必須在薩拉熱窩實地拍攝,因為薩拉熱窩是個無法複製的地方。但影片其餘的部分發生在波斯尼亞鄉村,可以另謀替代之處。於是劇組以薩格勒佈為中心,不但可以在城市附近取景,還能得到當地電影部門的幫助。
經過對波黑的一番實地考察之後,謝帕德很清楚這是影片唯一的拍攝地。在波黑戰爭結束後不久,導演邁克爾·​​溫特伯頓曾在薩拉熱窩拍攝《烽火驚爆線》,時隔9年,當地的安全應該不成問題,但製片方仍存在一些顧慮。製片人克魯夫說:“因為那場戰爭並不久遠,所以我們擔心當地人會很敏感。可我們驚奇的發現,拍攝很容易,他們特別有禮貌。也許是影片中的故事和想法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吧。”
  【三個男人一台戲】
作為好萊塢的大牌明星,理查·基爾認為劇本相當精彩,筆觸和構思都非常精美。雖然從沒到過波斯尼亞,但理查·基爾很了解當時的情況,因為在90年代末,他曾赴科索沃、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為了深入研究他扮演的西蒙·亨特,基爾與斯科特·安德森等很多記者會面,詢問他們的親身經歷,為塑造角色尋找線索。
作為一名戰地記者,西蒙隨時都要面對惡劣環境和危險情況,於是基爾必須理解戰地記者苦中作樂的幽默態度。基爾說:“我曾去過薩爾瓦多、尼加拉瓜、西藏、科索沃和克什米爾,那些地方的境遇與影片中的很相似。你能倖存下來的唯一方法是在目睹意外的同時還要看到其中的幽默,否則你會深陷蠻荒之中而無法自拔。”
謝帕德是在聖丹斯電影節上認識泰倫斯·霍華德的,當年他的《鬥牛士》和霍華德的《川流熙攘》一同現身電影節。當得知霍華德將出演本片時,謝帕德有些喜出望外。為了讓霍華德了解片中的達克及其工作,謝帕德不僅提供了頗為寶貴的資料,還將他介紹給一些記者,並為他安排了一位克羅地亞保鏢。霍華德說:“我的私人保鏢曾參加那場戰爭並負傷,和他及當地人的交談對塑造角色很有啟發。”
影片的開頭場景中除了突顯戰爭的醜陋,還在表現戰地記者西蒙和達克對戰場已經成癮。不過在現實中,霍華德稱自己絕不可能和達克一樣。他說:“我欣賞那些記者的勇氣,但那隻會增添表演的趣味,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想像的。”
在出演本片之前,霍華德比較了解巴爾幹衝突的概況,因為他的家人有穆斯林人,曾聽說塞族軍隊於1995年在斯雷布雷尼察屠殺了數千名穆斯林男子和男孩。霍華德對國際社會袖手旁觀的態度深感震驚,他希望能向世人講述這個故事。
為了物色適合扮演年輕記者本傑明的演員,謝帕德輾轉美國和歐洲各地,最終選定了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製片人克魯夫說:“我們對傑西·艾森伯格毫無異議,我們都看到了他在《魷魚和鯨》和《震撼性教育》中的表演,認為他很有天賦。理查德·謝帕德非常希望能找到一位20多歲的年輕演員,從而顯現出人物的稚氣未脫和初出茅廬的畢業生置身黑暗中心的真切反應。”
當艾森伯格看到本片劇本時,恰巧在廣播中聽到了一名戰犯正被從巴爾幹送往海牙受審的新聞,他非常喜歡《狩獵聚會》的劇本,打算先發製人,為在片中扮演角色爭取機會。他錄製了一盤錄影帶,郵給影片的選角導演。一周後,艾森伯格接到電話,選角導演稱無法嚮導演播放那盤錄像帶,因為這不合常規。不過幸運的是,在作出最後決定的最後一周,製片方來到了紐約,艾森伯格搭乘3個小時的火車趕上了試鏡,順利的得到了本傑明的角色。
當得知影片將實地拍攝時,艾森伯格的朋友們深感憂慮,他們不清楚戰爭是否真的結束,遍布各處的地雷會不會對演員造成威脅。艾森伯格說:“當然,根本沒什麼危險。能去那我很興奮,因為到過那兒的美國人並不多。我的女友也很興奮,因為她可以去看我。”
為了解那場戰爭,艾森伯格請教了紐約的記者朋友,看了約翰·福克的傳記,並與菲利普·德普瑞茲(Philippe Deprez,真實故事中5名記者中的一員)相處了很長時間。在影片開拍的10天前,艾森伯格飛抵薩拉熱窩找到了在當地居住的朋友,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
  【關於拍攝】
為了創作劇本,謝帕德曾特地前往波斯尼亞,為了拍攝本片,曾擔綱《變種異煞》、《亞歷山大大帝》和《世貿中心》的製作設計師簡·羅夫斯(Jan Roelfs)也要展開同樣的旅程,因為《狩獵聚會》必須真實。
“那次旅行讓我大開眼界,”謝帕德說,“就像進入了時間機器,讓時間倒流。那裡沒有電話、自來水等基礎服務。我想讓簡去體會現實感,去獲知當地的外觀、感覺和質地。在影片中,三個主人公在車中穿越波斯尼亞,途經的每個地點都要各不相同。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如何才能確保觀眾不會乏味?”
簡·羅夫斯很熟悉當時的歷史,他說:“我是在歐洲長大的,年少時我曾去前南斯拉夫度假,那裡距我的家鄉阿姆斯特丹只有不到1000公里,我了解那個國家,並對那場殘酷異常的戰爭感到非常震驚。所以當我看到劇本,立即被吸引了。”
羅夫斯來到薩拉熱窩,同樣入住在假日酒店,並開始了鄉間之旅,他感受到了真實的一切,認為這次旅行是不錯的起點。
擔綱本片攝影指導的大衛·塔特爾肖(David Tattersall)曾拍攝《星球大戰前傳一:魅影危機》、《星球大戰前傳二:克隆人的進攻》、《星戰前傳3:西斯的複仇》和《007之擇日再死》,謝帕德的《鬥牛士》也是由他掌鏡。謝帕德說:“他是一個出色的合作者和搭檔,經歷比我豐富。在《狩獵聚會》中,我們努力進行完全不同的嘗試,大多時候,我們使用手持攝影機取景,快節奏運鏡,力求打造趨近於紀錄片的影像風格。我們希望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影片盡可能的真實,這也是我們決定實地拍攝的原因。”

LINE

 部分轉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