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花少年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2012)
導演: 斯蒂芬·卓博斯基
編劇: 斯蒂芬·卓博斯基
主演: 羅根·勒曼 / 艾瑪·沃森 / 埃茲拉·米勒 / 妮娜·杜波夫 / 保羅·路德 / 更多...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2-09-08(多倫多電影節) / 2012-09-21(美國)
片長: 102分鐘
又名: 少年自讀日記(港) / 壁花男孩(台) / 壁花之巔
IMDb: tt1659337
劇情簡介
查理(羅根·勒曼 Logan Lerman 飾)是個害羞和孤獨的高中新生,擁有超越年齡的敏感和淚腺,總是默默觀察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是個典型的「壁花少年」。他的青春期充滿各種挫折,先後經歷了阿姨為給他買生日禮物去世、最好朋友自殺、受同儕排擠欺負、單戀沒有回應等各種事情。然而查理還不是最慘的,因為和他一樣被生活逼入牆角罰站的人實在太多。他幸運的擁有一個開明的老師和兩個高年級的好友:叛逆嬌俏的少女珊(艾瑪·沃森 Emma Watson 飾)和自信滿滿的同志男生帕特里克(埃茲拉·米勒 Ezra Miller 飾),他們讓查理明白了有時候不能永遠旁觀,必須要參與進來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
《壁花少年》改編自同名暢銷原著,由作者史蒂芬·克伯斯基自編自導,《朱諾》原班監製傾力打造,集合90後一眾人氣偶像,在自殺、霸凌、性向、毒品等諸多敏感爭議的話題中,書寫一篇獻給LOSER的勵志日記。
《壁花男孩》(英語: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中國大陸譯《壁花少年》,香港譯《少年自讀日記》)是一部2012年的美國電影,由史蒂芬·切波斯基執導和編劇,改編自切波斯基的1999年英文同名小說。 2011年5月9日至6月29日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拍攝。於2012年9月8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關於電影】
《壁花男孩》呈現一則扣人心弦又引人入勝的成長故事,改編自作家兼導演史蒂芬切波斯基(《吉屋出租》編劇)廣受歡迎的青少年小說,由艾瑪華特森(《哈利波特》系列)、羅根勒曼(《波西傑克森》)及伊薩米勒(《凱文怎麼了》)主演,小說作者史蒂芬切波斯基親自執導。電影描述一名敏感的少年查理在青春期的高低潮起伏中,學習找到自我和人生方向,並捕捉到成長期間複雜卻不凡的領悟、幽默和熱情。
原著小說《壁花男孩》於1999年一出版,就立刻成為備受喜愛的暢銷話題作品,榮獲亞馬遜書店編輯年度推薦好書第一名、亞馬遜書店青少年暢銷榜第一名,暢銷百萬冊。小說透過故事主人翁查理一封封寫給不知名的「親愛的朋友」的信,讓讀者越來越認識他。查理遇到許多青少年成長時會遇到的徬徨與挫折,包含交友、迷戀、感情、性探索、毒品等爭議性話題,使得這本被某些學校選為必讀好書的小說,在某些道德團體中卻成為爭議性讀物,甚至被某些保守學校歸為禁書。
如今,由作者史蒂芬切波斯基親自搬上大螢幕。他表示:「每次這本書被禁,大家就會說這反而是貼上一種榮譽標籤,不過我免不了會感到難過,因為我寫這本書的部分用意就是想要終結沉默,我想要父母和子女能敞開心胸談論他們經歷的事,但是審查和禁書就會阻礙這種對話。」
切波斯基表示,這是部半自傳小說,討論青少年成長會遇到的問題,「包括那些我們不想讓父母知道的事」。他將自己的小說搬上銀幕,還有個小心願,就是希望透過此片,能同時表達青少年的心聲,又能讓成年人看完後,回憶自己的青春期,「這樣,也許可以開啟兩代對話的可能」。
小說與電影的特別之處,在於真實呈現青少年對於各種「禁忌」的好奇、嚐試,並從中得到教訓和經驗的過程。原著優雅詼諧的筆調,讓讀者時而會心一笑,時而眼眶泛淚,並不時會停下來,反思小說中的句子。這些部分,導演切波斯基也都盡全力保留,呈現在大螢幕上,透過畫面,青春期的喜怒哀樂,更顯真摯動人。
導演希望透過電影,讓青少年可以相信:「度過躁動不安的青春期,長大成人後,當自己有機會掌握個人的生活和環境時,人生有機會變得更好!」
艾瑪在閱讀本片劇本時,即落下感動不已的淚水,片中她飾演活潑外向、勇於探索的高中女生「珊」,幫助害羞、沒有朋友的「查理」(羅根勒曼飾)融入校園生活,找到自我。
英國籍的艾瑪脫下《哈利波特》的巫師袍後,在演出的《壁花男孩》的背後,更偷偷施展神奇的「魔法」:除了第一次使用美國腔演戲,在該片籌拍階段資金不足時,為了力挺導演完成這部電影,甚至還親自飛到洛杉磯和電影公司大老闆們開會,讓全片順利開拍。
觀眾除了可以在《壁花男孩》裡,感受艾瑪從聰明絕頂的妙麗蛻變為叛逆的萬人迷之外,更能重返體驗青春往事,重溫那些曾經徬徨無助又荒唐卻粹練美好生命果實的必經旅程。
《壁花男孩》是個非傳統的愛情故事
在開拍之前,導演史蒂芬切波斯基獲得性格演員約翰馬可維奇的一個寶貴意見。他表示:「約翰告訴我,他喜歡這齣劇本的理由在於它很真誠。就是因為這股真心和誠意,我們並不需要煽情。」
史蒂芬切波斯基稱這部電影是非傳統的愛情故事,他表示:「我在初稿時寫下『人們會接受自認值得的愛』的台詞,這句話成為這整本書的主旨,後來也成為這整部電影的中心主題。這個作品的重點不在於浪漫愛情,而在於友情、如何善待自己、如何更融入這個世界就能擁有一個很棒的人生。」
雖然這本小說的多數讀者是青少年,但是史蒂芬切波斯基相信這部電影的吸引力是超越年齡。他表示:「觀看這部電影時,大人會懷念起自己的青春歲月。至於還沒上高中的12歲孩子,這能指引他們未來的方向。有些人正值青春期的難關時,他們可能需要確認自己的經歷很真實,而別人也瞭解自己。我希望為人父母者能去看這部電影,回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感覺。我也希望為人兒女者去看這部電影,能感同身受青春的真諦。我想要親子之間能夠卸下心房坦然對談,告訴對方自己經歷了哪些事,這正是我的用意。」
《壁花男孩》主要是在匹茲堡的郊區拍攝,正是導演史蒂芬切波斯基成長的地區。他指出:「有時我感覺好像帶著一支馬戲團進城,我們都住在同一間小旅館,旁邊就是我青少年時經常閒晃的一間購物中心。這些年輕演員能感受到整個郊區城鎮的氛圍,我想他們之前從沒有這種經驗,因為他們都是童星出身,在拍片現場長大,所以他們終於能體會到真實的高中經驗,去小吃店,去看電影,同時可愛的艾瑪也會偶爾停下替鎮上的人簽《哈利波特》的書。」
史蒂芬切波斯基也表示:「對服裝設計大衛羅賓森來說,電影中當地學生登台模仿《洛基恐怖秀》的表演場面是一場焦點戲,而我們拍得開心極了。首先這些高中生的衣服要看起來像是他們自己湊合做成的服裝,但是裝扮起來一定要很酷。最後的成果非常搶眼,尤其是伊薩穿著5吋的高跟鞋真的很有他的Fu!」
獲獎情況
第22屆MTV電影獎 (2013)
MTV電影獎 最佳女演員(提名) 艾瑪·沃森
MTV電影獎 突破表演獎(提名) 埃茲拉·米勒
MTV電影獎 最佳吻戲(提名) 艾瑪·沃森 / 羅根·勒曼
MTV電影獎 最佳音樂場景(提名) 艾瑪·沃森 / 埃茲拉·米勒 / 羅根·勒曼
第84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2013)
年度佳片
第18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3)
最佳青少年演員(提名) 羅根·勒曼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第28屆美國獨立精神獎 (2013)
最佳處女作 斯蒂芬·卓博斯基 / 羅素·史密斯 / 利安妮·哈爾豐 / 約翰·馬爾科維奇
第11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第33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男配角 埃茲拉·米勒
最佳女配角(提名) 艾瑪·沃森
第17屆聖地亞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女配角 艾瑪·沃森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最佳群像表演(提名)
第25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最具潛力導演(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第12屆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男配角(提名) 埃茲拉·米勒
最佳女配角(提名) 艾瑪·沃森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年度被忽略影片(提名)
最佳新人導演(提名) 斯蒂芬·卓博斯基
第15屆美國青少年選擇獎 (2013)
最佳劇情片
最佳劇情片男演員 羅根·勒曼
最佳劇情片女演員 艾瑪·沃森
最佳突破表演電影新星(提名) 埃茲拉·米勒
最佳電影吻戲(提名) 艾瑪·沃森 / 羅根·勒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