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  

一次別離 جدایی نادر از سیمین

(2011)

導演: 阿斯哈·法哈蒂
編劇: 阿斯哈·法哈蒂
主演: 佩曼·莫阿迪 / 蕾拉·哈塔米 / 薩瑞·巴亞特 / 沙哈布·侯賽尼 / 薩日娜·法哈蒂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伊朗 / 法國
語言: 波斯語
上映日期: 2012-11-13(中國大陸) / 2011-02-15(柏林電影節) / 2011-03-16(伊朗)
片長: 123分鐘
又名: 分居風暴(台) / 伊朗式分居(港) / 內達與西敏:一次別離/ 納德和西敏:一次離別/ 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 別離/ A Separation / 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 Jodaeiye Nader az Simin

本片獲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得2011年第61屆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主角的伊朗電影。

A married couple are faced with a difficult decision - to improve the life of their child by moving to another country or to stay in Iran and look after a deteriorating parent who has Alzheimer's disease.

  

 

劇情簡介

 

 

希敏和納德結褵14年,希敏寄盼女兒在更好環境長大成人、決定移居國外,沒想到丈夫納德卻嚴詞拒絕。原來是孝順的納德放心不下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父親,希敏只好轉向法院訴請離婚…。

法官認定兩人婚姻還有轉圜的餘地,希敏離婚請求被駁回。無奈而又氣憤的希敏離開丈夫與女兒,回娘家與母親同住。另一頭,納德從貧困教區雇來一名信仰虔誠的少婦羅芝,照料自己的父親。瞞著失業丈夫出來賺錢養家的羅芝,每天帶著她年幼女兒到納德家幫傭。但她必須清潔納德失智父親的身體,不但牴觸了她的宗教信仰,精力亦甚感疲憊,因她也向雇主瞞著有孕在身…。

某天納德返家,猛然發現羅芝不假外出,被綑綁的父親則因掙扎翻落床下而失去意識。納德大發雷霆、甫回來的羅芝給驅逐出門,爭執過程中,已然懷胎四個月的羅芝不慎摔落樓梯…。

全片藉由一對分居夫妻以及一個意外流產的女傭,帶出對伊朗社會、法律、宗教以及男女關係的深切剖析,被譽為伊朗版的《羅生門》。

1  

 

拍攝花絮

·本片入圍第61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

·伊朗電影《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大獲全勝,一舉擒獲金熊獎、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阿斯哈·法哈蒂09年就憑《關於艾麗》在柏林電影節奪得最佳導演獎。

 

2  

幕後製作

在第61屆柏林電影節上伊朗電影《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大獲全勝,一舉擒獲金熊獎、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頒獎禮結束後,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出席發布會,他說,“雖然拿了金熊獎,可我不是英雄,無論我說什麼都不能改變伊朗電影的現狀,我能做的就是用電影闡述更多現實和情感,希望能對它有所促進。”

《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是本屆競賽單元中惟一一部伊朗電影,開場長達約五分鐘的長鏡頭,把人們帶進入了普通的伊朗家庭的生活,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用他冷靜、客觀又充滿關切的鏡頭風格,展現了當代伊朗人在親情和宗教生活方面的糾結和“這就是生活”。雖然影片政治意味並不濃厚,但依舊影射批判了伊朗等級分明社會現狀。一位德國電影評論家在看過影片後真摯曾經不由得感嘆說“今年的競賽單元有很多糟糕的片子,但有一部傑作,就是《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這就足夠了。”其實在兩年前,阿斯哈·法哈蒂就曾憑藉《關於伊麗》摘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4  

阿斯哈:評委會頒三個大獎給我們 不會單純只因賈法爾

本應是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審之一的伊朗導演賈法·帕納西被伊朗政府禁止拍片20年,此事件發生後,立馬得到柏林電影節的聲援。因此,本次入圍競賽單元的伊朗電影《納德和西敏》得到了格外關注。柏林電影節被認為是一個政治性頗強的電影節,本次《納德和西敏》被授予三項大獎也間接反映了這一點。據悉,這是伊朗電影第一次在柏林電影節獲得如此殊榮。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說,“感謝柏林電影節,它用最實際、最有價值的方式對伊朗表達了支持。但我不認為它頒三個獎給我們單純只是因為賈法爾事件,我相信評審團是真的關注了我們的電影。”

 

5  

阿斯哈:我會忘記以前的一切 只專注眼前

有一位加拿大女記者向阿斯哈提問――“奧運會後張藝謀曾說過拍電影對他來說會越來越難,您覺得獲得金熊後也會越來越難嗎?”阿斯哈·法哈蒂回答說,“我會忘記之前所有的榮譽和獎項,如果我還記得它們的話,或許我早已不拍電影很多年了,像09年《關於伊麗》也獲了銀熊獎。我只會專注眼前,用心拍好電影。”

 

7  

阿斯哈:我說話不管用 只盼電影表達能起作用

阿斯哈說,《納德和西敏》向觀眾提出了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到底需要什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不盼望和平的,任何一個人都有任務去促進和平發展,無論在哪兒。

談到伊朗電影的現狀,阿斯哈表示,“我不是英雄。我也不能說太多,如果說太多有可能我也不能拍電影了。而且我說話也不管用,只能用電影的方式去表達,希望可以對伊朗電影有促進作用。”

 

《別離》聚焦於普通伊朗人的家庭生活,通過一對伊朗中產階級夫妻因為移民的分歧而被迫離婚的故事,展現了親情、人性、文化衝突和當下伊朗特殊的宗教力量和社會形態,尤其關注了伊朗女性的處境。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曾在2009年憑電影《關於伊麗》獲得了第5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他還因為該片遭到伊朗政府封殺。在第61屆柏林電影節上,《別離》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影帝、影后三尊金熊獎,阿斯哈·法哈蒂上台領獎時對受到伊朗當局監禁的導演賈法·帕納西遙寄祝愿:“這個獎也要獻給你,希望下次能和你一起站在這裡”,而該片的男女主角上台領獎時,均表示自己的成就主要歸功於導演,是導演挖掘了他們的表演潛質。

 

10  

【導演訪談】

Q:你的女兒在影片裡出演了內達和西敏的女兒,她在結尾法庭上的表演很讓人驚艷。在電影裡,女孩因為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而被迫選擇出國,現實中,你的女兒這一代是否也在面對一樣的問題?
法哈迪:我相信在未來,伊朗婦女的社會地位和教育會有更大的進展。但對我的女兒來說,一切都是未知,像內達和西敏這一代伊朗人也必須負擔起這部分責任,無論是去西方還是留在伊朗,這種艱難的選擇對她都會造成某種傷害。

 

Q:西敏在電影裡對內達說,他不願離開是因為他害怕。你覺得他恐懼的是什麼,你自己又是否有類似的恐懼?
法哈迪:我覺得這不是恐懼,而是他被夾在兩難之間,一邊是病重的父親---象徵著過去;一邊是女兒---象徵著未來。他沒有辦法為了一個未知的將來,拋棄他的父親和傳統。所以片中他也對妻子說,‘你離開是因為你害怕’,而他選擇留下來為了這個國家繼續鬥爭。

 

Q:為何選擇從中產階級的視角入手?
法哈迪:你也知道,伊朗是一個糅合了多種民族、文化、社會階層的國家,它的社會問題也是非常複雜的,這部電影是對伊朗某個階層狀態的反映,我也嘗試用更現實主義的方法,我想它也會讓伊朗的某個群體引起共鳴。

 

Q:我也發現影片的劇情有很多留白,比如最後的開放式結局,什麼該給觀眾看,什麼該隱藏,你如何選擇?
法哈迪:觀眾都是有智慧的,他們有能力去發掘、體會的東西,我不會直白地表現。那種完全不留白的電影,能傳達的東西反而是有限的,導演不應該一字一句地告訴觀眾‘你們應該看到什麼,應該領悟到什麼’。但留白的最大困難在於如何取捨,我需要信任我的觀眾,哪些內容要有所保留,哪些話不能說的太直白,都要基於他們的理解能力。這次我冒了險,結果證明我成功了。

 

Q:你拍完《關於艾麗》後差點被政府下了禁拍令,能說下​​在伊朗一部電影送審的過程嗎?
法哈迪:審核的過程很漫長,首先要提交劇本,這中間會有反复的修改,我們也學會如何避過一些題材和內容的陷阱,如何在挑戰官方的底線時又能說服他們過審;片子拍完後又要給另一個部門審批。這個過程就像一場拳擊比賽一樣,對手動作很多,拳法複雜,一下子是琢磨不透他的套路,在你放鬆警惕的時候就會狠狠給你一擊。

 

Q:有哪些題材是不能碰的?
法哈迪:有很多題材不被允許,比如對文化、政治的異見。暴力題材,或者有性場面的電影也不行。這也是為什麼伊朗電影很難發展起來的原因,伊朗電影人一直在尋找新的表達方式。儘管沒辦法戰勝審核制度,但相比很多能自由創作的國家,我們在夾縫中被榨出的創造力卻產出了更多的好電影。

 

Q:你會寧願冒被關進監獄的險也要自由地拍電影嗎?
法哈迪:我不是個英雄,也不是個政客,我只是個拍電影的。我只希望在我有話說的時候能通過電影把話說出來。如果要我選,我更情願在不冒險的情況下自由創作。

9  

獲獎情況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2)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阿斯哈·法哈蒂
最佳外語片 阿斯哈·法哈蒂

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2011)
金熊獎 最佳影片 阿斯哈·法哈蒂
銀熊獎 最佳男演員 沙哈布·侯賽尼 / 佩曼·莫阿迪 / 阿里-阿薩哈·薩哈巴齊 / 巴巴克·卡里米
銀熊獎 最佳女演員 蕾拉·哈塔米 / 薩瑞·巴亞特

第69屆金球獎 (2012)
電影類 最佳外語片 阿斯哈·法哈蒂

第56屆意大利大衛獎 (2012)
最佳外語片 阿斯哈·法哈蒂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 (2012)
我最喜愛的男女主角 我最喜愛的女主角(提名) 蕾拉·哈塔米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阿斯哈·法哈蒂
最佳女主角(提名) 蕾拉·哈塔米
最佳編劇 阿斯哈·法哈蒂
最佳剪接 Haydeh Safi-Yari

第77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2011)
最佳外語片

第17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2)
最佳外語片

第27屆美國獨立精神獎 (2012)
最佳國際電影 阿斯哈·法哈蒂

第32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1)
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24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1)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阿斯哈·法哈蒂
最佳外語片

第45屆堪薩斯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外語片

第20屆東南影評人協會獎 (2011)
最佳外語片

83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