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Zolotoy_lev

 

威尼斯影展(義大利語: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i Venezia),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所舉辦的國際影展,屬於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在影展期間會頒發最高榮譽金獅獎。威尼斯影展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影展,與德國柏林影展以及法國坎城影展並稱為國際三大影展。

 

歷史
自2013年起,組委會就獎項與單元設置做出重大變革:主競賽單元影片統一定為20部,都將是首次展映的新作;非競賽影片確定為12部,已獲過獎的大師級導演的新作將被優先考慮;地平線單元影片也是20部,以鼓勵新人導演的創作;增設一項「評審團大獎」(Grand Jury Prize),它與原來已有的「評委會特別獎」(Special Jury Prize)有所區別,更加註重綜合素質很優秀的影片;2012年的「經典回顧單元」作為常設單元保留下來;主競賽評審團人數統一定為9人,地平線單元、最佳新銳導演獎的評審團人數為7人。

 

獎項
正式競賽單元
以下獎項由該屆評審團成員自正式競賽單元裡選出:
金獅獎 (Leone d'Oro)-頒給最佳影片
評審團大獎 (Gran premio della giuria)
最佳導演銀獅獎 (Leone d'argento - Premio speciale per la regia)
評審團特別獎(Premio speciale della giuria)
最佳男演員獎 (Migliore interpretazione maschile)
最佳女演員獎 (Migliore interpretazione femminile)
最佳劇本獎(Premio speciale della giuria)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 (Premio Marcello Mastroianni) - 頒給最佳新演員

4M0xqhgB2XoD9IvjA7Woc3h6apooAW_large  

金獅獎(義大利語:Leone d'oro)是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從1949年開始頒發,被認為是電影界最高榮譽之一。 1970年增設榮譽金獅獎,表揚對於電影有重要貢獻的工作者。 1947年與1948年頒發的威尼斯國際大獎(Grand International Prize of Venice)與金獅獎地位相同,都是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 1936年至1942年之間,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則是頒給最佳義大利片與最佳外語片的墨索里尼獎。

a3c3fd4248ee3cda0524eac6619eb5a0

獲獎影片與導演
威尼斯國際大獎
年度 獲獎電影 導演 代表國家
1947年 《罷工》Siréna 卡爾·史戴克利
Karel Stekly 捷克斯洛伐克
1948年 《王子復仇記》Hamlet 勞倫斯·奧利維爾
Laurence Olivier 英國

i-segreti-di-brokeback-mountain-la-storia-dam-L-rJSkdD

金獅獎

1949年 《情婦瑪儂》Manon 亨利-喬治·克魯曹
Henri-Georges Clouzot 法國
1950年 《伸張正義》Justice est faite 安德烈·卡耶特
André Cayatte 法國
1951年 《羅生門》Rashomon | 1950 | 黑澤明 40歲 | CC#138 
1952年 《禁忌的遊戲》| 1952 | 法國 | 雷奈·克萊門特 
1953年 從缺
1954年 《殉情記》Romeo and Juliet 雷納多·卡斯特拉尼  UK
1955年 《諾言》Ordet 卡爾·德萊厄爾  丹麥
1956年 從缺
1957年 《大河之歌》Aparajito 沙提阿耶特·雷  印度
1958年 《車伕松五郎》Rickshaw Man 稻垣浩 日本
1959年 《羅偉萊將軍》General della Rovere  羅伯托·羅塞里尼  
《大戰爭》The Great War 馬裡奧·莫尼塞利 義大利
1960年 《通過萊茵河》Le passage du Rhin 安德烈·卡耶特 法國
1961年 《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 1961 | 亞倫雷奈 
1962年 《家庭日記》Family Diary 瓦萊裡奧·蘇里尼 義大利
《伊凡的少年時代》| 1962 | 俄羅斯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1963年 《操縱城市的手》Hands Over the City 法蘭西斯柯·羅西 義大利
1964年 《紅色沙漠》Red Desert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義大利
1965年 《北斗七星》Vaghe stelle dell'Orsa 盧奇諾·維斯孔蒂 義大利
1966年 《阿爾及爾之役》The Battle of Algiers 傑羅·龐泰科沃 義大利/ 阿爾及利亞
1967年 《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 路易士·布紐爾 法國
1968年 《帳棚頂上的馬戲團藝人》 阿歷山大·克魯格 德國
1969年-1979年之間從缺
1980年 《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  路易·馬盧  法國/ 加拿大
《女煞葛洛莉》Gloria 約翰·卡薩維茲  
1981年 《德國姊妹》Marianne and Juliane 瑪格麗特·馮·卓塔 德國
1982年 《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 文溫德斯 德國
1983年 《芳名卡門》First Name: Carmen 尚盧·高達 法國
1984年 《沈寂太陽年》The Year of the Quiet Sun 克里斯多夫·贊努西 波蘭
1985年 《無家無法》Vagabond 安妮·華達 法國
1986年 《綠光》The Green Ray 埃里克·侯麥 法國
《童年再見》| 1987 | 法國/義大利/西德 | 路易·馬盧 
1988年 《飲者傳奇》La leggenda del santo bevitore 埃曼諾·奧爾米 義大利
1989年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 侯孝賢 臺灣
1990年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湯姆·斯托帕德 美國/ 英國
1991年 《蒙古精神》Urga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俄羅斯
1992年 《秋菊打官司》The Story of Qiu Ju 張藝謀 中國
1993年 《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 勞勃·阿特曼 USA
《藍色情挑》Blue | 1993 | 法國 | 奇士勞斯基 51歲 | CC#588 
1994年 《愛情萬歲》Vive L'Amour  蔡明亮  臺灣
《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 米柯·曼徹夫斯基  馬其頓
1995年 《三輪車伕》Cyclo 陳英雄 越南/ 法國
1996年 《豪情本色》Michael Collins 尼爾·喬丹 英國/ 愛爾蘭/ 美國
1997年 《花火》 Fireworks 北野武 日本
1998年 《他們微笑的樣子》The Way We Laughed 吉安尼·阿米里奧 義大利
1999年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張藝謀 中國
2000年 《生命的圓圈》Dayereh 賈法·潘納希 伊朗
《雨季的婚禮》| 2001 | 印度/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 | 米拉·奈兒 
2002年 《瑪德琳姊妹》The Magdalene Sisters 彼得·穆蘭 英國/ 愛爾蘭
2003年 《歸鄉》Vozvrashcheniye 安德烈·薩金塞夫 俄羅斯
2004年 《天使薇拉卓克》Vera Drake | 2004 | 英國 法國 | 麥克李 61歲 
2005年 《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 2005 | USA | 李安 50歲
2006年 《三峽好人》Still Life 賈樟柯 中國
2007年 《色,戒》Lust, Caution | 2007 | USA | 李安 52歲
《力挽狂瀾》| 2008 | 美國/法國 | 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2009年 《黎巴嫩》Lebanon 塞繆爾·毛茨 以色列
2010年 《在某處》Somewhere 蘇菲亞·柯波拉 美國
2011年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Faust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俄羅斯
2012年 《聖殤》피에타 | 2012 | 南韓 | 金基德 50歲 
2013年 《一條大路通羅馬》Sacro GRA 詹弗蘭科·羅西 義大利
2014年 《鴿子在樹枝上沈思》A Pigeon Sat on a Branch Reflecting on Existence | 2014 | 瑞典 | 洛伊安德森 
2015年 《來自遠方》Desde allá 洛倫佐·維加斯 委內瑞拉
2016年 《離去的女人》Ang Babaeng Humayo 拉夫·達茲 菲律賓

foto_festival_cinema_venezia_2012_premiati_01_1

榮譽金獅獎
1970 奧森·威爾斯
1971 英格瑪·柏格曼、馬賽爾·卡爾內、查爾斯·阿茲納弗(Charles Aznavour)、約翰·福特
1972 查理·卓別林、Anatali Golovnia、比利·懷德
1982 Alessandro Blasetti、路易士·布紐爾、法蘭克·卡普拉、喬治·丘克,
尚盧·高達、Sergei Jutkevic、亞歷山大·克魯格(Alexander Kluge)、黑澤明、
麥可·鮑爾、薩雅吉·雷、金·維果(King Vidor)、塞沙爾·薩瓦提尼(Cesare Zavattini)
1983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85 曼諾·迪·奧利維拉(Manoel de Oliveira)、約翰·休斯頓、費里尼
1986 保羅·塔維安尼(Paolo Taviani)、維多里奧·塔維安尼(Vittorio Taviani)
1987 路傑·柯曼西尼(Luigi Comencini)、約瑟夫·曼凱維奇
1988 約里斯·伊文斯(Joris Ivens)
1989 勞勃·布列松
1990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米洛斯·楊索(Miklos Jancso)
1991 馬裡奧·莫尼塞(Mario Monicelli)、Gian Maria Volonté
1992 珍妮·摩露、法蘭西斯·科波拉、Paolo Villaggio
1993 史蒂芬·史匹柏、勞勃·狄尼洛、羅曼·波蘭斯基、克勞蒂雅·卡汀娜
1994 艾爾·帕西諾、蘇索·塞奇·達米柯(Suso Cecchi d'Amico)、肯·洛區
1995 伍迪·艾倫、莫妮卡·維蒂(Monica Vitti)、馬丁·史柯西斯、亞柏托·索帝(Alberto Sordi)、
Ennio Morricone、Giuseppe de Santis、Goffredo Lombardo、亞倫·雷奈
1996 勞勃·阿特曼、維多里奧·加斯文、達斯汀·霍夫曼、蜜雪兒·摩根
1997 傑哈·德巴狄厄、史丹利·庫柏力克、阿莉達·瓦莉(Alida Valli)
1998 華倫·比提、索非婭·羅蘭、安德烈·華依達
1999 傑瑞·路易斯
2000 克林·伊斯威特、埃里克·侯麥
2002 迪諾·瑞斯(Dino Risi)
2003 迪諾帝·羅倫堤斯(Dino De Laurentiis)、奧瑪·雪瑞夫
2004 史丹利·杜寧(Stanley Donen)、曼諾·迪·奧利維拉
2005 宮崎駿、桑德雷莉(Stefania Sandrelli)、伊莎貝·雨蓓
2006 大衛·林區
2007 提姆·波頓
2008 埃曼諾·奧爾米 (Ermanno Olmi)
2009 約翰·拉薩特、布萊德·博德、彼特·達克特、安德魯·斯坦頓與李·安克里奇
2010 吳宇森
2011 馬可·貝羅奇奧
2012 麥可·西米諾
2013 威廉·弗萊德金
2014 弗雷德里克·懷斯曼
2015 貝特朗·塔維涅
2016 尚-保羅·貝爾蒙多、傑齊·史柯里莫斯基

0101222164711310_20101222

1932194019461948194919501969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