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警戒 The Thin Red Line (1998)
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
編劇: 泰倫斯馬力克 / James Jones
主演: 西恩·潘 / 伊萊亞斯·科泰斯 / 吉姆·卡維澤 / 本·卓別林 / 尼克·諾特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作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Tok Pisin / 日語 / 希臘語
上映日期: 1998-12-23(點映) / 1999-01-15(美國)
片長: 170分鐘
又名: 細細的紅線 / 狂林戰曲 / 紅色警戒線 / 細紅線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進入外熱化階段。南太平洋上,日美雙方展開激烈角逐,人性的底線在砲火聲中被徹底摧毀。隸屬美軍的“查理步兵連”接到一項艱鉅的任務,他們受命登陸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奪回日軍佔領的210陣地。日軍佔盡地利優勢,防守固若金湯。然軍令如山,即使刀山火海查理步兵連的將士們也要奮勇向前。這群年輕的小伙子為了所謂的正義投入這個殘酷的血肉戰場……
本片根據美國作家詹姆斯·瓊斯(James Jones)1962年的同名小說改編,並榮獲199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榮譽提及;1999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2000年澳大利亞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2000年電影旬報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拍攝花絮
·本片攝影指導約翰·托爾曾憑《燃情歲月》和《英雄本色》兩次摘得奧斯卡獎。
·本片的初剪版本長達6小時,消耗的膠片長度超過了100萬英尺。
·作曲家漢斯·茲米爾和約翰·鮑威爾共為影片譜寫了長達4小時的配樂,而導演泰倫斯·馬力克在影片的最終版本中只選取了一小部分。
·愛德華·諾頓曾拒絕出演本片。
·本片拍攝險些夭折,因為索尼公司惟恐無法收回4500萬美元的拍攝成本,幸好20世紀福克斯及時出手,並將拍攝預算增至5200萬。
·在影片上映前,製作人羅伯特·邁克爾·蓋斯勒和約翰·羅伯杜曾違背事先簽署的保密條款接受《名利場》雜誌的採訪,心煩意亂的導演馬力克隨即要求兩人必須簽署一份絕不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聲明,否則他會在演職人員名單中刪除兩人的姓名。三人最終都沒出席奧斯卡典禮,而影片也與小金人無緣。
票房
《紅色警戒》於1998年12月25日首映,雖然只限於五間電影院,《紅色警戒》的首個週末票房為$282,534美元。這部影片後來於1999年1月15日在1,528間電影院廣泛上映,當時首個週末票房為970萬美元。 《紅色警戒》的全球票房總共為98,126,565美元。
評價
《紅色警戒》獲得的評價普遍都是非常正面的。爛番茄的電影評等給予《紅色警戒》78%的正面評價,頂尖評論家的評價更達到95%的正面評價,Metacritic的評價則為78分。影評人吉尼·席斯科(Gene Siskel)形容《紅色警戒》為「當代最優秀的戰爭片,超過美國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於同一年稍早上映的戰爭片《搶救雷恩大兵》,甚至可能是1986年奧利弗·斯通執導的《前進高棉》以來最出色的戰爭片。影評人羅傑·艾伯特並未如此喜歡《紅色警戒》,只給予《紅色警戒》三顆星的評價,他說「他對《紅色警戒》感到困惑,並認為《紅色警戒》其實是未完成的電影」。影評人理察·威廉姆森(Richard Corliss)在他的《時代雜誌》影評中寫道:「一些電影讓故事情節真實,而這一部電影則表達出情感的真實,維持智慧的心裡歷程,也是泰倫斯·馬利克上一部電影《天堂之日》以來最賞心悅目的作品之一」。邁克·克拉克於《今日美國》中給予《紅色警戒》四星級的滿分評價 。歐文·葛雷博曼(Owen Gleiberman)在《娛樂周刊》的影評中給予《紅色警戒》B-的評價。
精彩對白
Lt. Col. Gordon Tall: It's never necessary to tell me that you think I'm right. We'll just... assume it.
Lt. Col. Gordon Tall: 沒有必要告訴我你認為我是正確的。我們將會...認定是這樣。
Japanese Soldier: Are you righteous? Kind? Does your confidence lie in this? Are you loved by all? Know that I was, too. Do you imagine your suffering will be any less because you loved goodness and truth?
Japanese Soldier: 你很正直嗎?善良嗎?是你的自信心建立在上面嗎?你被所有人喜歡嗎?知道我原來也是那樣。你會幻想因為你熱愛仁慈和真理,你就會免於遭受痛苦嗎?
First Sgt. Edward Welsh: There's not some other world out there where everything's gonna be okay. There's just this one, just this rock.
First Sgt. Edward Welsh:除了世上每一件事情都很好,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別的了。只有一樣東西,就像這塊岩石。
Capt. James 'Bugger' Staros: I've lived with these men, sir, for two and a half years and I will not order them all to their deaths.
Capt. James 'Bugger' Staros:我已經和這些人住在一起,先生,兩年半的時間,並且我將不會按照他們的順序像他們那樣死去。
First Sgt. Edward Welsh: I might be your best friend, and you don't even know it.
First Sgt. Edward Welsh:我本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可是你從來都不知道。
穿幫鏡頭
·時代錯誤:在剛開始的村莊,可以在背景裡看到一艘1980年之後才有的海軍船隻。
·時代錯誤:士兵使用的牙刷,至少是在1990年代以後才發明的。
·時代錯誤:在沙灘上面有一個現代的玻璃纖維的泡沫材料的衝浪板。
·時代錯誤:在一個閃回鏡頭中,士兵和他的女友握著手,可以在背景的窗外看到一些並不是1940年代的現代汽車。
·時代錯誤:在美國軍隊中,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出現“201檔案”作為參軍人員檔案。然而,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有兩名士兵使用到了這一術語,作為介紹他們服役記錄的信息。
幕後製作
視角獨特的戰爭片
本片根據詹姆斯·瓊斯的同名小說改編,不僅重現出二戰中遏制日軍攻勢的關鍵戰役,還探索了在極端條件下軍人之間的緊密關係。對曾在瓜達康納爾島服役的原著作者瓊斯來說,嚴酷的戰場讓軍人們產生了手足之情,而戰爭的恐怖則讓他們喪失了原有的所有想法,他們不再是為國家和世界和平而戰,而是為了生存和身邊的戰友而戰。
為將《紅色警戒》搬上大銀幕,已經息影20年的泰倫斯·馬力克重執導筒,並親手將小說改編成劇本。雖然馬力克在此之前只編導過兩部電影,但其中的《天堂之日》曾一舉奪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美國影評人協會和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馬力克還曾加入美國電影協會的高級電影研究中心,並在那裡邂逅了美國電影協會創辦人、本片的執行製片人小喬治·斯蒂文斯。
在本片劇本中,馬力克探索了原著中所沒有的全新主題,那就是對戰場周遭自然和人類學環境的思考。兇殘的機械化戰役在質樸的荒野中進行,從而讓毀滅的力量與寧靜、和諧的自然環境產生激烈衝突,硝煙、戰火和殺戮讓當地美拉尼西亞人安居樂業的家園面目全非。
早在1988年,馬力克就曾找到製作人羅伯特·邁克爾·蓋斯勒和約翰·羅伯杜,提議將小說《紅色警戒》拍成電影,於是他們找到作者的遺孀格洛麗亞·瓊斯(Gloria Jones)並取得了改編拍攝權。蓋斯勒和羅伯杜隨後找到曾任馬力克經紀人的菲尼克斯影片公司主席邁克·麥達沃伊(Mike Medavoy),希望他能注資籌拍。
馬力克起初只想負責改編劇本,不過隨著時間流逝,他決定親自上陣執導本片。 1996年9月,馬力克和菲尼克斯影片公司找到正在墨西哥拍攝《鐵達尼號》的製作人格蘭特·希爾,“泰倫斯和我在電話中結下了深厚友情,”希爾回憶說,“我非常高興他能請我加盟。”
在影片幕後陣容中,藝術指導傑克·菲斯克、第一助理導演斯奇普·考斯珀、選角導演黛安娜·克里滕頓和剪輯師比利·韋伯都是馬力克的老搭檔,除此之外,負責本片配樂的漢斯·茲米爾和攝影師約翰·托爾都曾為奧斯卡獎得主。
《紅色警戒》可謂眾星雲集,其中包括西恩·潘、詹姆斯·卡維澤、本·卓別林、喬治·克魯尼、約翰·庫薩克、伍迪·哈里森、尼克·諾爾蒂和約翰·特拉沃塔等等。連執行製片人小喬治·斯蒂文斯都感嘆道:“我想不起還有哪部影片能讓如此之多的表演天才心甘情願擔綱片中的任何角色,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們喜歡這個故事和劇本,二是他們當中的每個人都想與泰倫斯·馬力克合作。”
關於拍攝
由於真正的瓜達康納爾島無法為劇組全班人馬提供住宿和給養,於是製片方決定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的Daintree Rainforest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進行拍攝。為加快進度,劇組將200多名正式演員和臨時演員分為兩組同時拍攝。斯蒂文斯說:“我們之所以選擇了澳大利亞,是因為來自當地的劇組人員多才多藝並且足智多謀,他們不達到最佳效果絕不罷手。”
另外,昆士蘭當地的草場及其臨近海灘與瓜達康納爾島非常接近,不過那些青草也為影片拍攝構成了不小挑戰。藝術指導菲斯克回憶說:“由於片場附近有個養牛牧場,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想方設法掩蓋牛群,並且竭力防止它們啃食片場中的青草。很多戰鬥都是在草地上打響的,於是我們必須及時恢復,並且讓草地在將近5個月的拍攝中一直保持最佳狀態。”
當然,景觀只是菲斯克所擔負艱鉅使命的冰山一角,因為二戰時期的服裝和道具非常短缺,所以菲斯克及其率領的藝術部門不得不親手打造出影片拍攝需要的一切,其中包括7架飛機、 2000件軍裝、大量步槍和帳篷、一條飛機跑道和一個農場。
儘管製片方從真實角度出發已經從所羅門群島將一些美拉尼西亞人運到了昆士蘭片場,但為進一步增強影片的真實質感,主創人員仍決定在偏遠的瓜達康納爾島拍攝一些關鍵場景。
其實在本片之前,瓜達康納爾島上美拉尼西亞人的故事及戰爭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一直是鮮為人知的。溫順的美拉尼西亞人正與殘酷的戰爭構成了鮮明對比,“我們認為這種對比是影片中的重要元素,”菲斯克解釋說,“而且我們必須通過實地拍攝才能造就這種對比。”
雖然美拉尼西亞人慷慨、好客,但劇組人員顯然很難適應他們的習俗。比如劇組要徵用他們的土地,因為當地人按部落分佈居住,所以協商時需要很多家族同時在場,商談過程自然也異常艱難。
在影片開拍之前,馬力克、希爾、菲斯克和托爾一行四人曾赴瓜達康納爾島實地考察,他們興奮的發現,當地在50多年來幾乎毫無改變,而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是由所羅門群島瘧疾肆虐導致商業和旅遊稀缺造成的。戰役中的戰場和壕溝依然存在,而榴霰彈和手榴彈在戰場中也隨處可見。後來,主創人員組建了一支由紀錄片攝影師率領的特別小組,並將其派赴瓜達康納爾島。紀錄片小組在島上的兩個偏遠村莊中居住了一段時間,帶回了無可取代的珍貴畫面,對整部影片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演員開始實地拍攝時,劇組決定在島上無人之地搭建出一個全新的村落,熱心的當地人也前來幫助建造。按照當地人的正常速度,搭建一座房屋需要5週時間,而本片劇組在5週內完成了15座房屋,劇組的工作效率令當地人震驚不已。
獎項
《紅色警戒》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最佳原創音樂獎、最佳影片獎、最佳音效獎與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提名,總共入圍7項大獎,雖然《紅色警戒》最終未能贏得任何一個獎項。然而,這部電影後來於1999年在第4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中榮獲最佳影片金熊獎。 《紅色警戒》於1998年被全國影評人協會頒發最佳攝影獎。 《時代雜誌》排名在1998年十大最佳電影名單中將《紅色警戒》列為第6名。 《芝加哥讀者報》(Chicago Reader)的電影評論家喬納森·羅森鮑姆(Jonathan Rosenbaum),將《紅色警戒》視為1999年第2最喜歡的電影。美國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在羅傑·埃伯特的電視節目中《紅色警戒》將列為20世紀90年代中他第2喜愛的電影。泰倫斯·馬利克也入圍美國導演公會(DGA-the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最佳導演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