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an-Luc Godard 尚盧高達
作品表
《告別語言》Goodbye to Language 3D | 2014 | 法國 | 高達 83歲
2013 3x3D 3x3D ( 導演 編劇 ) 82歲
2010 電影社會主義 Film Socialisme ( 導演 編劇 )79歲
2006 真假護照 Vrai faux passeport ( 導演 編劇 演員 )75歲
2004 世界電影(眾數)史精選 Deux fois cinquante ans de cinema francais ( 導演 編劇 )73歲
2004 高達神曲 Our Music ( 導演 編劇 )73歲
2002 十分鐘後:提琴魅力 Ten Minutes Older:The Cello ( 導演 )71歲
2001 歌頌愛情 (又名 愛情研究院) In Praise of Love ( 編劇 導演 )70歲
1996 永遠的莫札特 For Ever Mozart ( 導演 編劇 )65歲
1995 法國電影兩個五十年 Twice Fifty Years of French Cinema ( 導演 演員 )64歲
1994 高達十二月自畫像 JLG/JLG - autoportrait de decembre ( 導演 編劇 演員 )63歲
1993 悲哀于我 Alas for Me 62歲
1991 德國玖零 Allemagne 90 neuf zero ( 導演 編劇 )60歲
1991 拒絕遺忘 Against Oblivion ( 導演 )60歲
1990 新浪潮 New Wave ( 導演 編劇 )59歲
1989 主客關係 Le rapport Darty ( 導演 演員 )58歲
1987 李爾王 King Lear ( 導演 編劇 演員 )56歲
1986 軟與硬 Soft and Hard ( 導演 演員 )55歲
1985 偵探 Détective 54歲
1985 萬福瑪利亞 'Je vous salue, Marie' ( 導演 編劇 )54歲
1983 芳名卡門 First Name: Carmen ( 導演 )52歲
1982 致法迪包殊的信 A Letter to Freddy Buache ( 導演 編劇 演員 )51歲
1982 激情 Passion ( 導演 編劇 )51歲
1980 人人為己 Every Man For Himself ( 導演 編劇 )49歲
1978 你還好嗎? How Is It Going? ( 導演 編劇 )47歲
1976 此處與彼處 Here and Elsewhere ( 導演 編劇 演員 )45歲
1975 第二號 Numero Deux ( 導演 編劇 演員 )44歲
1972 給簡的信 Letter to Jane: An Investigation About a Still ( 導演 編劇 演員 )41歲
1972 一切安好 Everything's All Right ( 導演 編劇 )41歲
1970 布列顛之音 British Sounds ( 導演 編劇 )39歲
1970 東風 Le Vent d'est 39歲
1969 快樂的知識 Le gai savoir ( 導演 編劇 演員 )38歲
1968 同情惡魔 Sympathy for the Devil ( 導演 編劇 )37歲
1968 中國女人 The Chinese Girl ( 導演 編劇 )37歲
1968 一部平淡無奇的影片 Un film comme les autres ( 導演 編劇 )37歲
1967 遠離越南 Loin du Vietnam ( 導演 編劇 演員 )36歲
1967 週末 Weekend ( 導演 編劇 )36歲
1967 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 Two or Three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 導演 編劇 )36歲
1966 男性、女性 Masculine, Feminine: In 15 Acts ( 導演 編劇 )35歲
1966 美國製造 Made in USA ( 導演 編劇 )35歲
1965 狂人皮埃洛 Pierrot Goes Wild 34歲
1965 阿爾發城 Alphaville ( 導演 編劇 )34歲
1964 不法之徒 Band of Outsiders ( 演員 編劇 導演 )33歲
1964 已婚女人 Une Femme Mariée ( 導演 編劇 )33歲
1963 帕戈羅格 Ro.Go.Pa.G. ( 導演 編劇 )32歲
1963 輕蔑 Contempt ( 導演 )32歲
1963 槍兵 The Carabineers ( 導演 編劇 )32歲
1963 小兵 The Little Soldier ( 導演 編劇 )32歲
1962 賴活 Vivre Sa Vie ( 導演 編劇 )31歲
1962 七宗罪 Seven Capital Sins ( 導演 編劇 )31歲
1961 水的故事 Une histoire d'eau ( 導演 編劇 演員 )30歲
1961 女人就是女人 A Woman Is a Woman ( 導演 編劇 )30歲
《斷了氣》Breathless | 1960 | 高達 29歲
1960 沙樂蒂與男友 Charlotte et son Jules ( 導演 編劇 演員 )28歲
1959 大名柏德烈 Tous les garcons s'appellent Patrick ( 導演 )27歲
1958 水壩工程 Operation Concrete ( 導演 編劇 演員 )26歲
1955 風騷女子 Une femme coquette ( 導演 編劇 )23歲
尚盧·高達(法語:Jean-Luc Godard,1930年12月3日-)是一個法國和瑞士藉導演。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達的雙親是法國兼瑞士藉。他曾經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後在法國唸高中,繼而入讀巴黎大學。他在索邦大學的日子裡對電影產生興趣,畢業後數年間夥同年輕的電影人製作人和影評人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高達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好萊塢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基本資料
出生日期:1930-12-3(法國巴黎)
身高:174cm
星座:射手座
家庭成員:
父親:Paul Godard
母親:Odile
前妻:安娜·卡里娜
前妻:安妮·維亞澤姆斯基
現任妻子:安-瑪莉·米耶維勒
教育背景:巴黎大學
更多中文名:尚盧·高達 尚呂克·戈達 高達(別名)
更多外文名:JLG(暱稱) Monsieur Godard Hans Lucas(筆名)
生平
從影評界到實驗製作
高達幼年居住在瑞士,出身富裕,父親是醫生、母親是瑞士銀行家之女,繼承了龐大遺產。十八歲時回到巴黎。他開始接觸電影,參加在巴黎市內拉丁區的電影放映會。他在電影會裡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後來紛紛成為法國新浪潮的先鋒,其中包括《電影筆記》的創辦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賈克·希維特(Jacques Rivette)、克勞德·夏布洛(Claude Chabrol)、法蘭索瓦·杜魯福、Jacques Rozier、積葵·杜美(Jacques Demy)。
他們共同積極推動改革法國電影,並發表宣言。他們認為電影的本質是寫實。他們主張運用長鏡頭和複雜的場面調度來表達視覺訊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剪接。當高達成為導演之後,經常採用連續長鏡頭來展示電影的真實性。但高達也是運用多重突兀跳接的先鋒。
1950年,高達、埃里克·侯麥和賈克·希維特創辦刊物《電影公報》(Gazette du cinéma),該刊物出版了五期。
1951年安德烈·巴贊創辦《電影筆記》,高達和其他兩人轉而為巴贊寫稿。同期的眾多影評人在往後十數年先後成為電影導演。
高達在二十三歲時因喪母回到瑞士,於瑞士迪克士水壩工作,用賺來的錢買了生平第一部三十五米釐攝影機。趁機拍攝了一套短片《水壩工程》(Opération béton) 。在1955-58年間製作了四套實驗短片,《風騷女子》(Une femme coquette) (1955年)、《大名柏德烈》(Tous les garçons s'appellent Patrick) (1957年) 、《水的故事》(Une histoire d'eau) (1958年) 、《沙樂蒂與男友》(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年)。
1960年,高達拍攝了他的第一套長片《斷了氣》,獲得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此後,高達的電影生涯可劃分為數個時期。在不同時期裡,他有不同的拍攝方向和主題。
盛產期
在1959年到1967年間,高達製作了15套長片、8套短片。他始於打亂傳統敍事模式、到後來全以意識形態主導故事發展,並以電影為工具表達他對消費主義的蔑視和反越戰的立場。
他在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看了奧森·威爾斯的《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深受影響,繼而拍攝他的首作《斷了氣》,由楊波·貝蒙和珍·西寶主演,杜魯福撰寫劇本。此片成為法國新浪潮風格的標誌,當中包括靈活運用流行文化、隨意指涉美國主流電影、多重非常規性跳接、棄用廠景改用實景、演員直接向觀眾說話等。
他亦精於運用和諧謔不同電影場景。在斷了氣裡,男主角明顯地模仿堪富利·保加。英格瑪·柏格曼、塞繆爾·富勒、弗里茨·朗的電影對白和場景也間中出現。
高達的第二套製作是《小兵》(Le Petit Soldat),故事涉及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導致此片在法國禁映三年。電影的女主角是安娜·卡里娜,她成為高達的首任妻子。她繼續擔任高達下一套電影《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的女主角。觀眾可在該電影發現好萊塢音樂劇的影子。安娜·卡里娜的演出使她在21歲成為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
高達在1962年拍攝了《我的一生》(Vivre sa vie),深受影評界歡迎。安娜·卡里娜飾演一個希望當演員的女子,因為生活拮据而從事性工作,電影展示了平凡性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感性一面。
他在《卡賓槍手》(Les Carabiniers) (1963年)表達他的反戰思想。大師級義大利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參與撰寫故事。由於他漸有名氣,有電影公司找他投資拍攝《輕蔑》(Le Mépris),並邀請當時最有名的法國女星碧姬·芭鐸參演。高達在此表達他對電影投資方的商業頭腦的不滿。這電影的色彩運用和場面調度是現代主義藝術在電影呈現的示範。
安娜·卡里娜續任《不法之徒》(Bande à part) (1964)的女主角。高達有意用喜劇手法在不同場景裡指涉匪幫犯罪電影。同年他亦拍攝了《已婚女人》(Une femme mariée) (1964年)。
1965年,高達製成《阿爾發城》(Alphaville),有意諧擬科幻電影和黑色電影、故事大意為一個科學家企圖控制思想來建立一個沒有罪案的城市。之後經過多個月的資金籌集後,《狂人彼埃洛》(Pierrot le fou)得以同年完成。此片的個人言志成分甚強,安娜·卡里娜飾演男主角楊波·貝蒙的女伴,二人在生活不同細節上爭吵,儼然代表高達與卡里娜的婚姻生活。
翌年高達和楚浮電影《四百擊》的男主角尚-比埃·里奧首次合作,拍成《男人,女人》(Masculin, féminin),亦使尚-比埃·里奧以二十一歲之齡成為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此片捕捉法國的青年一代的心態,受到影評界讚賞,在柏林影展獲得最適合青年觀眾電影的榮譽。同年,高達與安娜·卡里娜在離婚前最後一次合作拍攝長片《美國製造》(Made in U.S.A.),又再次模仿或顛覆匪幫電影的橋段。
高達在1967年全面透過電影表達對資產階級的不滿、反越戰和反對當權者。年頭的《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講述一個巴黎女性如何活在消費主義當道的社會。緊接的《中國女人》(La Chinoise)描述一群法國共產黨的年青追隨者的生活,包括背誦法文毛澤東語錄和批判美國帝國主義。年尾的《週末》(Weed End)更是對整個法國社會制度的徹底批判。電影雜誌《Premiere》在2007年把此電影評為史上25套最危險的電影之一,與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和馬丁史柯西斯(的《計程車司機》同列。
高達電影中的政治
政治一直是高達電影的主題。《小兵》(Le Petit Soldat) 是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當中包括雙方特工的秘密活動。《卡賓槍手》(Les Carabiniers) 表達戰爭裡喜劇性的荒謬。《我的一生》(Vivre sa vie)揭示巴黎性工作者的不幸處境。
高達也會透過演員的對白反映自身對法國打壓前殖民地的不滿,描述部分青年人渴望政府改革的訴求。他也在多部作品表明反對越戰。
革命時期
由1968年起到七十年代,高達嘗試把社會運動思想注入其電影。在六十年代末,他加入Dziga-Vertov電影組織,並多次走訪不同地方拍攝政治性和實驗性極高的電影,大多都未能作或者被拒絕放映。
高達積極關注1968年巴黎的五月風暴,並開始和深受毛澤東思想影響的學生Jean-Pierre Gorin合作拍攝有毛派訊息的電影。1972年的《一切安好》(Tout va bien) 是該時期的代表作,由紅極一時的影星珍·芳達 (Jane Fonda)和伊夫·蒙當(Yves Montand)主演。
高達在八十年代至二千年
高達在1980年開始返回拍攝較為正統的電影。如《慢動作》(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0年)、《激情》(Passion) (1982年)、 《致法迪包殊的信》(Lettre à Freddy Buache) (1982年)、《芳名卡門》(Prénom Carmen) (1984年)。間中也「故態返萌」製作一些廣受爭議的電影,如被天主教會譴責並視為異端的《萬福瑪利亞》(Je vous salue, Marie) (1985年)、或者是被評為不當使用莎士比亞名著的《李爾王》(King Lear) (1987年)。
他後期的電影著重場面的美感和安魂曲式的孤寂。例如有《新浪潮》(Nouvelle Vague) (1990年)、 《高達十二月自畫像》(JLG/JLG, autoportrait de décembre) (1995年) 以及《永遠的莫扎特》(For Ever Mozart) (1996年)。《德國玖零》(Allemagne année 90 neuf zéro) (1991年) 是一個為其二十五年前的作品《阿爾伐城》(Alphaville)拍成續集的嘗試。另外,他亦監制了特輯《世界電影(眾數)史》(Histoire(s) du cinéma),回顧整個二十世紀的電影發展歷史。
二千年後
高達已經年屆七十,仍在嘗試拍電影的新方向。《愛之頌》(Eloge de l'Amour) 在2001年發行。他一同運用傳統電影膠片拍攝前半部,再用數碼攝影機拍攝後半部,交融黑白和彩色影像。下一部作品是2004年的《高達神曲》(Notre Musique),高達重拾戰爭作為題材,包括波士尼亞戰爭、美國內戰、以巴衝突,以表述美國的戰場無處不在,即使天堂亦有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巡邏。2010年,《電影社會主義》(Socialisme)在當年的坎城影展某種觀點環節首映,是高達首部16:9的高清影片。
獎項
2014
第6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再見語言
第6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再見語言
2010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終身成就獎
2001
第54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愛的輓歌
1990
第43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新浪潮
1987
第40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華麗的詠嘆
第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提名) 神遊天地
1985
第3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偵探
1982
第35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受難記
1980
第33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各自逃生
Jean-Luc Godard
A pioneer of the French new wave, Jean-Luc Godard has had an incalculable effect on modern cinema that refuses to wane. Before directing, Godard was an ethnology student and a critic for Cahiers du cinéma, and his approach to filmmaking reflects his interest in how cinematic form intertwines with social reality. His groundbreaking debut feature, Breathless—his first and last mainstream success—is, of course, essential Godard: its strategy of merging high (Mozart) and low (American crime thrillers) culture has been mimicked by generations of filmmakers. As the sixties progressed, Godard’s output became increasingly radical, both aesthetically (A Woman Is a Woman, Contempt, Band of Outsiders) and politically (Masculin féminin, Pierrot le fou), until by 1968 he had forsworn commercial cinema altogether, forming a leftist filmmaking collective (the Dziga Vertov Group) and making such films as Tout va bien. Today Godard remains our greatest lyricist on historical trauma, religion, and the legacy of cinema.
Not just the two prime figures of the French New Wave, Jean-Luc Godard and François Truffaut were also close friends. That began to change in the late sixties and early seventies, when their careers diverged dramatically, as Truffaut explored more commercial avenues of filmmaking and Godard’s films grew ever more militantly political. But the cord between them was decisively severed after the release of Truffaut’s immensely popular Day for Night. Godard found the film to be dishonest, and told Truffaut as much in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angry letters between the two men. In a new supplement on our release of Day for Night, film scholar Dudley Andrew goes into great detail about this legendary conflict; here’s an excerpt from that interview.
相關影片介紹
2009 楚浮vs.高達 Two in the Wave ( 演員 )
紀錄片由艾曼紐洛宏執導,將許多珍貴文獻與訪問片段巧妙熔於一爐,敘述法國新浪潮大師兩位大師導演楚浮與高達,從一開始的惺惺相惜,以至後來反目成仇的始末。
1959年,法國電影新浪潮,平地一聲雷,徹底改寫電影史,同為電影雜誌「cahiers du cinema」寫稿的楚浮與高達,當時是莫逆之交,一群人滿腔熱血,想為電影史作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業。高達的成名作《斷了氣》,還是源自楚浮創作的劇本。
然而,直到「五月革命」,二人關係慢慢變質,開始交惡、常常公開互相挑釁。
政治傾向尖銳的高達,對楚浮樣樣不順眼,連楚浮獲獎無數的《日以作夜》,都慘遭高達毒舌了一番。1984年,楚浮英年早逝,兩人卻從未和解,徒留遺憾。
這部珍貴的紀錄片,首次曝光的高達童年照片,將兩位大師畢生的恩怨,作了一次肅穆的巡禮。
導演作品介紹
《告別語言》Goodbye to Language 3D | 2014 | 法國 | 高達
2013 3x3D 3x3D ( 導演 編劇 )
2013 坎城影展影評人週閉幕片
英國怪傑彼得格林納威以銀幕為畫布、影像為舞台,穿梭古今歷史文學繪畫,打造前所未見的藝術空間宇宙,帶領觀眾漂浮在電影時空的多重維度之中,隨影翻飛翱翔;新浪潮大師高達,則在風格與體裁之外另闢蹊徑,提出更形而上的電影語言大哉問,從視覺到視野、從看的方法到思考的途徑,不管影像科技如何推陳出新,電影終究還是得回到最核心的存在;葡萄牙名導佩拉則溯源至洞穴繪畫,將類型與敘事的影像法則耍玩得淋漓盡致,黑色幽默加諷刺嘲弄,即使電影如愛情如夢幻泡影,愛電影的癡心至誠依舊至死不渝。
3D究竟有沒有、會不會改變我們對電影的認識?趁著葡萄牙古城基馬拉斯慶祝百年文化,三位世界級名導也展開了一場形式與美學、科技與哲思的電影論證。我看我思故我在。三度空間、三篇大師極品、三段極致觀想,加乘演繹出無限無盡的電影新可能。
2010 電影社會主義 Film Socialisme ( 導演 編劇 )
拍攝花絮
·本片入圍2010年第63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這是高達的第一部高清電影,也是他的第一部16:9的視頻格式的電影。
·雖然高達是歐洲諸多導演裡較早使用數字技術的導演,但是本片才是他的第一部完全用數字格式拍攝的影片。
·影片於2008年開始拍攝,原計劃在2010年的1月10日上映,但是因為一些後期製作的問題,影片的上映時間被延後了。
·影片中的眾多演員都曾經和高達合作過。
·影片幾乎沒有在攝影棚中拍攝,而是在一條真的船上、在地中海沿途進行取景和攝製工作。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來自於約翰·福特拍攝於1964年的《安邦定國志》。
·影片中有一個小孩穿著印著CCCP字樣的T卹。 CCCP是已經不存在的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國家,也是當時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整部影片都可以在Youtube上收看。
·在影片中出現的美洲駝就生活在高達家的車庫附近。這個動物就是風靡中國的神獸,“草泥馬”。
幕後製作
【奇怪的名字】
2009年,[邁克爾·摩爾]拍攝了《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2010年,新浪潮大將高達帶來了自己的新片《電影社會主義》。如果說,摩爾的紀錄片有著《資本主義》這樣的“名號”是因為他在影片中講述了資本主義本身種種弊端的話,那麼高達的這部主要講述幾個人“遊歷”的影片被叫做《社會主義》,實在是非常奇怪了。
對於這樣的疑問,高達說:“在影片開拍前,我就會給影片起好一個名字,因為就好像是作家寫文章,、音樂家譜寫音樂一樣,導演給電影敲定了一個名字之後,就等於給整個作品定下了一個基調。在開拍前,我會給作品擬定一張標題的列表,然後從中選擇幾個我認為合適的標題。我一開始把這部電影叫做《社會主義》,並沒有什麼過於特別的用意,也沒有什麼特指或者是暗喻。只不過在我列出的諸多的名稱中間,我個人比較偏愛這個名字而已。可是在拍攝的過程裡,我漸漸覺得《社會主義》這個標題並不算太好,因為電影本身漸漸脫離了我最初的想像。拍完之後,我覺得更應該叫它為《共產主義》或者是《資本主義》。當時,電影的名字還不確定,只有製片公司把它叫成《電影社會主義》。為了得到一些朋友的意見,我把這部電影的小冊子郵寄給了我的朋友,哲學家讓-保羅·庫熱尼爾。看完小冊子之後,庫熱尼爾給我回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這封信有十二頁長。他在信裡說到自己的成長經歷,說到自己在地中海沿岸的見聞和感想。最後他說自己很喜歡這個電影和這個叫做《電影社會主義》的標題。得到了朋友的肯定,我覺得自己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樣。所以,這部電影就被叫做了《電影社會主義》。”
除了個人的喜好之外,高達還從幾何學的角度上給出了影片名稱的解釋。高達表示說:“影片中的人物沒有任何組織在一起的規矩,就是覺得合適就出現在了一個合適的地方。這樣的組織人物和情節的方式同樣適用於詩歌、繪畫或者是幾何學——角色的搭配就像是歐幾里得的幾何學一樣,非常根本、非常基礎。這樣的一種觀念不能用語言表達,這就像是一個集體。什麼說到集體和集體主義,人們就會聯繫到社會主義,而社會主義,又是政治。”高達的這番形而上學的解釋很難讓人理解,所以有的記者會問歐幾里得的幾何學在影片中的具體應用。高達半開玩笑地說,這個問題“應該去問亞里士多德”。
【歐洲零年】
高達的這部影片幾乎全部故事都發生在一艘遊輪上,圍繞著幾個身份各異的人,在地中海沿岸展開了一段遊歷的旅程。這部電影的內容的確十分古典,因為歐洲古典小說向來就有遊歷和傳記的兩個傳統。所以,有評論認為高達的影片是一次“回溯和回歸”。
談起影片的文學性,高達也坦承說,自己“欠了歐洲神話和莎士比亞一筆創意費”。高達說:“的確,這部電影的故事參考了一些小說、神話的情節,而且演員們的台詞也更像是書本上的語言而不是口語。實際上,這個影片的故事並不是從小說改編來的,它來自各種各樣的途徑。有的情節是電影、有的情節是電視,還有的則是繪畫、哲學等等。很難給他們一個具體的定義,因為當我要給他們下定義或者是做出一個說明的時候,我實際上談論的是我自己。我經常會陷入一些形而上的思考之中,同時我本人又不希望這麼飄渺——這並不是什麼有趣的事情。影片中那些演員在地中海沿岸的遊歷的故事,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它並不是來自荷馬史詩,當年,年輕的莎士比亞就曾經按照這個線路遊歷過歐洲。所以,這個部分是來自莎士比亞。我原本準備把影片放在塞爾維亞拍攝,可是沒能成功;後來我又想把故事放在聖馬丁島上講述,講一個家庭內部的故事,可是因為電影長度的限制,沒有寫作出來合適的劇本,所以這個計劃也就放棄了。”
高達一貫喜歡在自己的影片裡使用名勝古蹟和神話來發表見解,《電影社會主義》也不例外。在影片中,圍繞著地中海的旅程,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古蹟、聽到和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這些故事大多是歐洲文學的開山作品,也是歐洲文明的鼻祖。高達說:“當代社會,希臘人和德國人有很大區別,可是在更早的時候,整個歐洲只有一個文明的發祥地——對此,希臘人根本不屑去爭辯什麼。因為那是歐洲零年的時代,一切都在懵懂和恍惚之中。這種文化上的原始感就是影片中人物帶給觀眾的感覺。所有的人物都有一種標誌性,所有的角色在成型之前都被改寫過。所以你會覺得人物有一種相隔甚遠的時空感,他們彷彿來自另外一個時代。”
【那不是我】
高達總是會在自己的影片中加入一些評註性的“道具”,比如突然出現的雕塑、沒有聲源的聲音等等。在這部影片中,高達讓全中國人民都喜愛的神獸在加油站的兩個鏡頭里漏了一小臉。很多影評人覺得對事態冷眼旁觀、總是淡定自若的“神獸”是高達的隱喻或者是諷刺。甚至有人說,神獸就是高達。
但是,高達卻對此予以否認。他說:“這就是一隻我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動物而已。在我的眼裡,這就是一隻驢子。有一天,我走到他面前,對它說,我們要在電影裡使用你。後來,他就順理成章地出現在了我們的影片中。我喜歡在電影裡使用一些動物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對於這個世界,我們總是號稱自己才是良知什麼的。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自己可不是什麼道德模範——只有這些動物才是。我們認為它們沒有語言,實際上它們懂得交流;我們認為它們沒有辨認自己面孔的能力,實際上,它們也有。那些貌似博學的人,比如說列維納斯(法國哲學家)完全錯了。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只美洲駝,是一種象徵和雄辯的代表。列維納斯可能從來沒有在鏡子中看過自己的臉,因為他曾經說過類似於一個人沒有辦法在看到他人的面孔之後,結束別人的存在之類的話。因為他不知道,鏡子中的自己實際上就是另一個我。我時常照鏡子,看到的是一個奇怪的人。”高達用了另外一個準確的詞來概括這種他對世界的認知,他說的是“生態學”。他說:“生態學才是問題的核心,因為這種種的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沒有單獨生長出來的觀念,也沒有超驗的現實。無論是電影也好還是社會也好,甚至是人們對事件的認知,都是建立在生態的基礎上的。”
一兩年前,就是開始拍攝《電影社會主義》的時候,高達就會覺得鏡子裡是另一個人,而不是他自己。最近,他才能從鏡子中看到自己。高達說:“所以,在影片中找到我之前和別人諸多作品的影子,比如約翰·福特,瓦爾達等等,這些都是認知的軌跡。”
2006 真假護照 Vrai faux passeport ( 導演 編劇 演員 )
這部影片是高達為他在龐畢度中心的展覽「烏托邦之旅,1946-2006,尋找消失的定理」所特別做的影片,是展覽裝置作品之一,也是與展覽一起舉行的高達完整作品回顧的壓軸之作。高達引用了29段來自二十世紀電影、電視與歷史的片段所組成。開始時高達引用詩人哲學家聖奧古斯汀的話說:「人人都愛真實,以致連說謊者都希望自己說的話是真實」。接著他以一系列的影像與聲音,帶領我們去「看」,或者說「想」,何謂真實?包括當時的法國文化部長Andre Malraux為二次大戰反抗英雄Jean Moulin安置忠烈祠所唸的祭禱文、彼特‧華金斯的《巴黎公社》、尚妲‧亞格嫚的《東方》、高達自己的《此處與彼處》、Vincent Gallo的《棕兔》、羅塞里尼名作《德意志零年》、好萊塢電影《女人香》…等。導演使用疊印、完全靜音或緩速度的方式,完成這部他稱為「劇情紀錄」體 (Fiction documentaire)的作品。所以,劇情是真實?紀錄是真實?
2004 世界電影(眾數)史精選 Deux fois cinquante ans de cinema francais ( 導演 編劇 )
又名 高達無以名狀
法國新浪潮電影奠基者尚盧高達編導。以高達式的電影概論提出:電影是什麼?電影有什麼?電影能做什麼?
2004 高達神曲 Our Music ( 導演 編劇 )
尚盧高達執導,全片分為三個部分:王國1-地獄;王國2-煉獄;王國3-天堂。
地獄:戰爭的影像,來源於記錄片和好萊塢電影,飛機、坦克、戰艦、爆炸、炮火、處決,在戰鬥的人群,鄉村的毀滅,村莊的毀壞。所有的黑白和彩色的畫面無聲的畫面,四個字幕,四段音樂。
煉獄:當代的塞拉耶佛,在一次名為「歐洲文學的相遇」的會議上,高達舉行了一次題為「文本與影像」的講座,來聽講座的有一位俄裔以色列女孩奧爾加。在飛機場,奧爾加把一張塞拉耶佛的DVD送給了高達。高達回到家中得到奧爾加已經在一次耶路撒冷的恐怖襲擊中喪生,死的時候她的書包裡全是書籍。
天堂:奧爾加在田園牧歌一樣的風景中漫步,在河邊她邂逅了一個美國士兵,兩人分食一隻蘋果。
2002 十分鐘後:提琴魅力 Ten Minutes Older:The Cello ( 導演 )
時間,這個不分國界的主題,在本片中擔任重要、特殊的元素。十五位世界大師級導演,善盡十分鐘光陰,將過人的才華與智慧投注此片,演繹時間魅力,帶領我們穿梭時空,馳騁人生,一氣呵成。
第一部《十分鐘前—小號響起》,七位導演中就有六位曾獲坎城影展獎項;第二部《十分鐘後:提琴魅力》再邀八位世界名導,同樣也有六位獲奧斯卡金像獎。大師雖都禮讓排名,不分先後,每人皆使出渾身解數,暗中互相較勁的意味,十分濃厚。
【時間的黑暗】尚盧.高達
同樣在十分鐘之內,法國新浪潮始祖尚盧.高達卻能交出最多的「答案」。他對時間不停的感嘆發問,檢視人生的最後片刻:青春的、勇氣的、思想的、記憶的、熱愛的、沉默的、歷史的、恐懼的、永恆的,以及電影的最後幾分鐘,讓我們可以穿越時空地思考人文歷史,替本片劃下了完美的句點,令人難忘。
2001 歌頌愛情 (又名 愛情研究院) In Praise of Love ( 編劇 導演 )
2001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導演Edgar想拍攝一部關於『愛情中四個階段裡的片刻』(相遇、激情、分離、重逢)的電影,他面試女主角Elle,感覺她好像是最適合的人選,但彷彿又 有甚麼在她背後。接著影片倒敘,我們得知他們相識於兩年前的海邊,當時 Edgar 參訪一對從納粹屠殺下殘活的老夫婦,夫婦希望出售他們的故事給好萊塢,而Elle 正是協助老夫婦售出這些真實故事的孫女。
Edgar帶著觀眾進入漫遊的階段,打碎所有看似可以連結的線索,不斷用字卡來插入並斷裂情節,用新的尋找來回憶(再讀)一種舊的(新的)感情與事件,進 而把舊的感情(歷史)延伸來檢視新的情感(社會架構),於是這四個愛情片刻,層層相連的不只是個人的情愛,在舒緩的鋼琴聲、鏡頭神妙的運轉下,影片優雅詩意的帶著觀眾一起看到巴黎的/黑白/新舊交替/跨國的/悲劇/彩色/歷史翻新,這些猶如漫遊的片刻,都被角色與導演以言語的吐露跟干擾,重新被研究了一次。
年過七旬的高達說:「這部影片是對我個人的超越。」,在他的許多電影中,愛情與政治往往被他獨創的指涉到諸多事物,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國際關係,商業的短期利用,更可以是所有的不確定跟確定。歷史與政治,悄悄的被安置並賦予多重的意義。比如面試演員跳到面試員工,將工作隱喻為低層平民渴求的愛情,真實的愛情或者正確的制度與對待,對於無所適從的人類,都是一種難見的禮讚。
最終電影回到了開頭的形式爭辯,歷史跟情愛都是帶著他人的影子,但卻以一種隱匿的姿態存在於現在式當中。所以現今形式之下的意義是什麼?藍色的直升機緩緩飛起,海邊的詩樣語言,攝影由黑白到彩色,但彷彿影片說的老故事,悲劇的定義,碰觸的恐怖事件、全球化、工人階層的逐漸縮小等社會議題,皆由個人事件漸漸延伸至整個全球化。科索夫與塞爾維亞的複雜關係,也被引用至這種愛情關係的片刻當中。當然嘲諷商業好萊塢(史匹柏及鐵達尼號)依舊存在於這部影片中。始終為左派發聲的高達,依舊尖酸的諷刺了許多大工業下的空乏及資本主義。高達藉由那難以理解的四個片刻,從過去到現在,前後呼應的結局,緩緩輕盈地讓《愛情研究院》成為一部美麗至極的傑作。本片片名舊譯為《愛情研究院》。
1996 永遠的莫札特 For Ever Mozart ( 導演 編劇 )
1996威尼斯國際影展正式競賽
《永遠的莫扎特》由高達在1996年自編自導和剪輯的一部劇情片。該片的英文標題For Ever Mozart實際上有一語雙關的含義,類似於法語中的pour rever Mozart意為“夢見莫扎特”。
90年代的歐洲上演不斷爆發的內戰、種族和宗教衝突,甚至是滅族屠殺的集體罪行。《永遠的莫札特》是一首為薩拉耶佛譜寫的奏鳴曲,也可視作「永遠的戰爭」的隱喻。本片被法國的【電影筆記】譽為高達晚期的傑作之一,也廣受報章媒體好評。
本片以古典奏鳴曲形式為架構,序曲為貧窮、失業問題與演員試鏡,結尾是莫札特的音樂演奏,主樂章則述說年輕理想的Camille(法國作家卡謬的孫女)與夥伴計畫開著祖父遇害的汽車,前往薩拉耶佛搬演一齣法國詩人謬塞的喜劇《愛不可兒戲》(One Mustn't Play at Love),還未到達卻捲入戰亂之中,被塞爾維亞士兵綁架而遇難;同時,Camille年邁的導演父親,帶著劇組人員在薩拉耶佛進行一部企圖挑戰好萊塢的電影大製作,《宿命的波麗路》(The Fatal Bolero)。兩條敘事線平行發展,不論是戲劇或是電影都未能如預期地完成,懷抱理想的年輕人淪為戰爭犧牲品,電影製作人捲款潛逃,勉強上映的影片不受觀眾青睞,紛紛改看好萊塢商業片。影片最終以一場莫札特的音樂演奏會,一頁翻動的樂譜畫面作結,引人沉思。
片中多處無比優美的室內景一再呼應十七或十八世紀的西方繪畫,不同於前作,高達這次以詩意瑰麗的意象取代艱澀的語句,試圖呈現他對西方文化以及電影創作過程的省思。大提琴低沉樂聲的片段,時而清晰時而斷裂的對話人聲,讓全片始終籠罩在陰鬱不安的氣氛中。片中清楚觸及薩拉耶佛慘烈內戰的社會問題,然而高達真正的關切是哲學命題,他借片中人物之口提問:「過多的罪惡比缺席的良善更糟嗎?」他也再次巧妙地將古典藝術文本(如卡謬、謬塞、莫札特…等) 以及通俗文化的指涉(如約翰福特、《魔鬼終結者》)結合,打破藝術的「純粹性」。戰爭中砲彈四射、屍體橫臥的場景,與電影中的電影《宿命的波麗路》拍片現場的交叉剪接,將影片中心象徵─「戰爭有如一場古典音樂」的嘲諷之意表達無遺。
本片的劇情讓人聯想起美國文化評論家Susan Sontag於1993年前往圍城中的薩拉耶佛執導荒謬劇《等待果陀》,期望能藉戲劇之力提醒世人正在發生的不義侵略。高達對戰爭的野蠻殘酷的回應,不是拍出廉價的奇觀式新聞影片,而是依序以編舞、默劇和舞蹈形式,將戰爭受害者改觀,賦予他們的身體一種詩意的自由。人物在火山上舞蹈,以從容優雅之姿面對死亡的威脅。高達在本片將身體與自然的關係視覺化,提出對身體作為文化抗拒新型態的關注,之後在《愛情研究院》有更深入的探究。
影片將快節奏的智力綜合表演,優美的哲學沉思以及在連珠炮彈的話語引用和戰爭場面中的爆發時刻天衣無縫地串聯在一起,呈現出一幅色彩班駁的抽象派社會寫生畫。
高達對當代國際政治熱點與文化、藝術關係都有著深刻思考。正是由於這種思考,才有了《永遠的莫札特》一片的問世。
本片有兩個故事線索:一夥年輕人一起去塞拉耶佛旅行,在那裡,他們計畫參與一場戲劇的演出;與此同時,一名衰老的電影製作人渴望導演一部大製作電影,他滿懷希望去了好萊塢。
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這部電影毫不掩飾的表達了高達對前南斯拉夫內戰的厭惡,並一再的強調了他對西方強權政治的批判立場。而且,高達認為強權政治不僅毀掉人們的生命,更是文化藝術的劊子手,在強權政治的把持下,電影,乃至其他人類文化都陷入了難以抽身的殖民文化泥潭中無法自拔。
1995 法國電影兩個五十年 Twice Fifty Years of French Cinema ( 導演 演員 )
At a lakeside hotel, Michel Piccoli discusses the centennial of cinema with Jean-Luc Godard. Godard asks why should cinema's birthday be celebrated when the history of film is a forgotten subject. Through the remainder of his hotel stay, Piccoli tests Godard's hypothesis.
1994 高達十二月自畫像 JLG/JLG - autoportrait de decembre ( 導演 編劇 演員 )
法國新浪潮電影奠基者尚盧高達自編自導演。安娜卡利娜在片中飾演一名脫衣舞表演者,我們可以在影片清晰地看到一個宗教畫的尚盧高達,一個「視野即思想」的尚盧高達,一個再天地悠悠中醒悟「最後需要犧牲」的尚盧高達。
1993 悲哀于我 Alas for Me
高達這部近作的原始構想,來自偉大的義大利詩人李奧巴迪,他曾說過:「在今天,人類的權力只集中在數個人的手裡,我們每天目擊不同的事變,然而卻不知根由。整個世界活像雜種神秘機制下推動的機器‥此外,這部電影也得到希臘神話的啟發,包括普羅特斯、莫里哀等人,都寫過的「安菲特利昂」的故事。
1991 德國玖零 Allemagne 90 neuf zero ( 導演 編劇 )
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配樂,尚盧高達執導。以後現代電影方式刻畫呈現柏林圍牆倒塌後的德國。
Characterized by deconstructivism and philosophical references and by briefly exposing the good, bad, and ugly periods of the country's history, this post-modern film portrays the abstract need for guidance of Germany following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1991 拒絕遺忘 Against Oblivion ( 導演 )
這部影片集結了30位知名的法國電影工作者,包括雷奈、古琳‧舒浩、尚妲‧亞格嫚、雷蒙德帕東、克萊兒‧丹妮絲、羅伯‧克拉瑪、高達和米耶維勒…在內,每位各自完成一篇電影陳情書,代表一位政治犯向世界揭發人權遭受剝削的真相。現今世界各地有數不清的男女老幼被囚禁,遭到虐待,有些是因為政治因素,有些則僅僅只因為信仰或族裔不同。為了紀念國際人權特赦組織成立30週年,並且希望對囚禁的單位施加壓力,邀請演員和電影導演聯合寄送公開的陳情書給各個國家的官方單位,要求立刻釋放這些囚犯。
片中的每位導演都熱烈地為自己所代表的個人發聲,他/她的人生遭到無情、偏狹的政治立場、長期的監禁、刑求甚至殺害所扭曲,他們斑斑血淚的苦難透過鏡頭記錄下來,再真實不過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其中,高達和米耶維勒關切遭到長期囚禁的印尼西巴布亞(West Papuan)獨立運動人士Thomas Wanggai的艱困處境。新聞攝影與紀錄片大師雷蒙德帕東以充滿想像力的低限手法,為哥倫比亞的人權工作者發聲;雷奈條理清晰的辯論讓他代表的古巴政治犯具有高度的說服力。演員Anouk Grinberg 以直接面對鏡頭的獨白手法,痛陳緬甸軍政府對民運人權鬥士翁山蘇姬長久以來的迫害。對觀者衝擊最劇烈的恐怕是Martine Franck處理的段落,新聞攝影大師Henri Cartier-Bresson親眼見證茅利塔尼亞屠殺兒童的慘烈歷史。經歷十幾年牢獄之災的中國知名異議人士王希哲,則是Gerard Frot-Coutaz代表拍攝的人物。
雖然有共同的訴求,這部影片集錦並未掉入悲情控訴或政令宣導片式的窠臼,每位導演以各異的作者風格與手法,將每位主人翁的「個人主體性」(individual)戲劇化地彰顯,宛如一張張帶著無比尊嚴的臉孔,提醒我們人權工作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1990 新浪潮 New Wave ( 導演 編劇 )
這個以性別和階級衝突為重點的主題在高達手裡轉化成一部曲裡拐彎、高深莫測的該片。影片的聲軌完全由引語、詩歌和音樂組成,評論著天底下的各種事物和現象。攝影頗有汽車廣告的精緻。有人認為該片一如既往是高達的傑作,也有人認為它只是知識分子的造作,顯示大師已經黔驢技窮。
1987 堅守權利 Keep Your Right Up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三段故事看似毫無關連,實際是高達以電影來討論電影製作和藝術創作的重要。片名看似帶有弦外之音,就像高達暗示,假如監製或其他人要幹擾導演的藝術創作,就索性我行我素,忠於自己的道路好了。這大概亦示範了高達如何純熟地運用電影媒體來做評論。
高達步入創作的晚期,似乎想通過一個導演在市場和時代變化間發現其創作方向的迷茫,並對演員近乎神經質的完美要求,造成拍攝困惑,以此諷刺現代電影製作的種種艱辛和觀眾口味的難調。戲中戲出現的導與演的矛盾和創作理想與現實要求的矛盾,構織了這部高達夫子自道的喻世佳作。
1985 萬福瑪利亞 'Je vous salue, Marie' ( 導演 編劇 )
影片遭到教皇的譴責,宗教界的不滿主要針對片中的裸體鏡頭,影評界的評價也不一而足,正面觀點強調它對人性的歌頌及聖人的平凡性;負面的則指責它乏味做作,故事缺乏形態,場景虎頭蛇尾。但有一點影評人看法一致,即本片其實並沒有褻瀆宗教。
1983 芳名卡門 First Name: Carmen ( 導演 )
1983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攝影與最佳音效獎
法國劇作家Prosper Merimee所著的【Carme】是最常被改編,耳熟能詳的文本之一,除了比才的歌劇版本,電影版本則有西班牙導演索拉執導的歌劇電影《卡門》,以及美國導演奧圖‧普里明傑的音樂劇《新胭脂虎》。高達的版本更為複雜,彷彿多聲部的樂曲,由《卡門》的多個文本,加上貝多芬弦樂四重奏、電影的拍攝計畫、進行中的電影…,相互對應、引述、衝突、合奏,時而感傷、時而疏離、時而狂暴,讓觀眾如臨激昂澎湃的Jone Zones現代樂表演現場,需要緊繃全身的神經感官才能招架。
《芳名卡門》由兩個平行的故事構成,其中一個故事是一個室內樂團排練貝多芬四重奏的段落。另一個故事是年輕女子卡門與同伴計畫搶劫以籌措拍片經費的過程。卡門到醫院探望自願住院的古怪電影導演叔叔(由高達極為逗趣的精彩扮演),向他商借位在海邊的別墅來拍攝電影,其實是為了搶劫銀行之後的避難之用。銀行守衛荷西對搶匪卡門產生迷戀,甚至和她一起逃走。卡門後來對他冷淡疏離,又與其他綁匪若有似無地調情,讓荷西由忌妒轉成恨意。片尾預謀在餐廳綁架實業家的計畫失控─以為身處拍攝現場的導演叔叔突然興致盎然而導起戲來─槍聲響起,釀成悲劇。
飾演卡門的Maruschka Detmers是首次演出電影,後來因為在義大利導演馬可‧貝洛奇奧的《肉體惡魔》演出而知名。本片一開始,Maruschka Detmers即宣稱「我是不該被稱為『卡門』的女孩」,揭示這則關於宿命與企圖掙脫命運的悲劇命題。本片由Mieville擔任編劇與改編,具有複雜的文本,古怪、跳躍的敘事,精彩的音樂/聲音運用等典型高達影片元素。整部影片的旋律節奏由貝多芬四重奏的演出所驅動,暗示片中的人物也如同受到莫名的力量所操作,扮演神秘的角色與情境。(高達在《悲哀於我》和《輕蔑》片中也用了類似的手法)。本片的卡門也引用《新胭脂虎》片中卡門對荷西說的話語:「如果我愛上你,你的死期就到了。」
本片是對八○年代青年的痛苦處境、對電影和資本主義的關係,以及如何拍攝身體的深思之作。高達以精心安排的鏡頭捕捉演奏音樂的身體、親密撫觸的身體、激烈衝撞的身體,大量的裸露畫面乍看像是迎合商業的妥協之舉,實則冰冷疏離的氛圍卻點醒觀眾影像的深層意涵。片尾出現的字句「謹記小製作成本電影」,說明高達試圖在布萊希特式的劇場美學與主流品味之間取得平衡。本片以拉烏‧寇塔德美不勝收的攝影與傑出的音效設計(Francois Musy,也是高達長期合作的搭檔)獲頒當年威尼斯影展特別技術獎項。在構圖優雅、線條俐落如羅丹雕塑作品的影像中,仍維持了高達慣有的抽象構圖與自然打光手法。他甚至在片中少數“迎合主流口味”的片段中用了Tom Waitts感傷抒情的歌曲【Ruby's Arms】長達四分半鐘。這首高達的卡門現代變奏曲對高達影迷來說無疑是美味的饗宴,對主流電影觀眾來說也是高達最可親近的影片之一。
1982 致法迪包殊的信 A Letter to Freddy Buache ( 導演 編劇 演員 )
法國新浪潮電影奠基者尚盧高達的短片作品。尚盧高達被雇用拍攝一部電影,慶祝洛桑500週年,這部影片是他錄影的拒絕片段。
1982 激情 Passion ( 導演 編劇 )
1983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導演、攝影提名
1982法國坎城影展競賽片、高等技術大獎(攝影師Raoul Coutard)
影片似乎是個拼圖遊戲,所有這些人物是毫不相干地並肩前進。他們相互觀察、相互畏懼,互相交錯,互相衝突,有時則是一些人屈於另一些人。因為旅館的老闆娘愛上了導演,而導演則對年輕女工的政治活動產生親切的共鳴,於是他們倆發生了關係。而老闆首先要對付要求得到解僱津貼女工,一方面又因妻子試圖逃走而處於極度不安之中。在人物錯綜複雜的關係發生和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高達把他對古典音樂、浪漫派繪畫和電影的熱愛結合在一起,使影片高度風格化,具有很強的實驗性。這部電影的題材和結構令人聯想到楚浮的著名影片《日以作夜》,也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
「這不是車,這是飛行地毯,走吧~公主!」影片中導演最後樂觀的這句話,讓《激情》成為高達少數以甜美收尾的電影。鏡頭開始擺在藍天的開頭,然後交錯的三個跳接鏡頭,伊莎貝爾修伯特飾演失業的女工一邊吹著口琴一邊抗議,漢娜席古拉則是在旅館內穿衣服的老闆娘,傑茲拉奇威洛茲飾演的導演正在拍一幕很像林布蘭名作《夜巡》的場景,高達音畫分離的慣用結構再度瓦解故事的主軸,而《激情》瓦解的是許多不同時期的古典名畫,並拆解當中元素分散至這部電影,進而延伸到資方及創作者(同時也是商業與藝術)理念上的拔河。
《激情》也是一個導演在拍一部「電影」的過程,一個女工在抗爭她的工作,女工的漫遊、抗爭跟導演的迷惘、無表情的畫作人物如出一轍。而穿著貂皮的老闆娘漢娜冷眼一切。而女工/工廠、導演/片廠,勞資關係也成為高達諷刺資本的對比,這種抗爭的迷失,成為了電影打散秩序的一個起點,最後調解糾紛的導演付不出錢,女工抗爭失敗,女工與旅館老闆娘原來是導演的新歡及舊愛,角色彼此關係之嘲諷跟瓦解,同時也讓影片聯想出更多的隱喻。高達巧妙的以漢娜觀看自己表演的舊畫面,支解出戲劇跟人生之間的故事,對比交融出一種奇妙的藝術美感。最終,伊莎貝上了漢娜的車(資本的象徵),前往波蘭,對映著漢娜一開始坐在車內的凝視,好像她早已預視與祝福了整趟神秘旅程的發展。
高達運用並分解了藝術史上的經典畫作,如林布蘭的【夜巡】、哥雅的【1808 年5月3日】以及德拉夸的【十字軍進入康士坦丁堡】。這些畫作內含各式的激情:有肉體的激情、抗爭的激情、犧牲的激情、更有革命的激情。高達還用了如貝多 芬、莫扎特的古典樂調和氣氛,讓影像看來多麼的美好,但實際卻把故事的這些內在衝突降到最低。三位演員皆以本名演出,顯出另一種真實界線模糊的對照,最後所有畫作的人物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景,更是一種破裂後的重組新意。當個人的激情無法喚起同伴的激情,是無法成就作品的。於是,當熱情被支解、曲解,那這種熱情可以被重組認同嗎?
1980 人人為己 Every Man For Himself ( 導演 編劇 )
1980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1981法國凱薩獎最佳女配角得獎(娜坦麗貝葉)、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提名
影片分為「想像」、「商業」、「人生」和「音樂」等四個段落,前三段各自以某個人物為重心陳述,最後一段則將三個人物的命運關連起來。本片由高達和米耶維勒共同合作劇本與剪輯,還請來布紐爾的編劇搭檔尚一克勞‧凱立瑞精心潤飾劇本。三位法國明星演員的參與對本片的票房成功無疑有極大幫助,高達也難得地幾番親赴紐約積極宣傳在美國的上映。
本片是高達回到原點重新出發的作品,他稱本片為「第二階段中的第一部電影」,是他以感傷之情為瑞士鄉間的美麗風情譜寫的一首頌歌,既愉悅又絕望,因為影像之美對比於現代社會讓人窒息的桎梏。片中藉著烏鴉為適應不同棲息地而改變習性的觀察,對比人們從農村遷徙到城市所面對改變的困難。
【Camera Obscura】雜誌認為本片是高達最常被討論的電影之一,因為觸及到色情與情慾、暴力與言辭、性與消費主義、工作與經濟…等資本主義社會的議題。賣淫與女性的社會角色向來是高達關注的課題(如早期作品《賴活》以及《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在本片更赤裸揭露男性性慾引發的暴力和殘忍。七○年代末色情電影工業泛濫,高達更藉由片中一段妓女根據客戶要求進行複雜表演的情節,說明欲望消費的行為模式與商業電影的生產手法如出一轍,目的都在取悅觀者。片中出現莒哈絲的聲音旁白,談到為何拍電影、兩性的不同、創作與生命的關係…等等,無不讓人聯想到高達是藉著作家清澈又感性的話語以自況。與其說高達想講故事,不如說本片更接近一篇散文,透過英文片名《slowmotion》(慢動作)這種實驗影像調度的技法,試圖探討關於愛、工作與電影本質的問題。
錄像媒材的特質讓流動的影像產生斷裂,透過刻意的停格、緩慢格放,使影像如照鏡子一般自省。高達透過一再斷裂、不連續的影像,說明錄像媒材不同於以往的膠卷影片,不再擔負「拯救生命」(sauverlavie)的偉大使命。
影片驚人地運用了慢鏡頭攝影,看上去相當優美,也正是本片使得離開商業電影拍攝有好幾年的高達重回影圈,受到相當熱烈的反映,再次鞏固了導演在拍攝創新電影的最前線地位。
After a decade in the wilds of avant-garde and early video experimentation, Jean-Luc Godard returned to commercial cinema with this star-driven work of social commentary, while remaining defiantly intellectual and formally cutting-edge. Every Man for Himself, featuring a script by Jean-Claude Carrière and Anne-Marie Miéville, looks at the sexu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of three people—a television director (Jacques Dutronc), his ex-girlfriend (Nathalie Baye), and a prostitute (Isabelle Huppert)—to create a meditative story about work, relationships, and the notion of freedom. Made twenty years into his career, it was, Godard said, his “second first film.”
1978 你還好嗎? How Is It Going? ( 導演 編劇 )
講述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共同拍攝一部錄影電影的故事。
尚盧高達延續其以往拍片,怪異的敘事,注重旁白和道具,抽象的風格。雖然沒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但尚盧高達用特定的道具,特定的場景將其含義充分的表達出來,雖然沒有大量的出場人物,但對白精彩,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1976 此處與彼處 Here and Elsewhere ( 導演 編劇 演員 )
70年代,高達與維爾托夫小組以錄像媒體拍攝了一系列探討政治議題的影片,其中一部名為《直到勝利》(Jusqua la victoire),是受巴勒斯坦軍事組織Al Fatah委託攝製,企圖創造巴勒斯坦與阿拉伯世界過去未曾見過的影像,卻未能成功,直到五年後,米耶維勒協助高達將《直到勝利》這部四分五裂的電影重新拼湊、剪輯、製作成一部新作《此處與彼處》,提出關於「他者的再現」的問題;這也是高達與維爾托夫小組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
影片中,一個法國家庭(此處)看著電視播放的巴勒斯坦戰爭(彼處)的新聞報導,穿插實地訪問巴國士兵的片段以及大量歷史記錄影像的蒙太奇,加上米耶維勒的旁白提出質問與比較,構成一部由聲音和影像,虛構與紀實相互辯證的作品。影片採用一男一女對話的形式討論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影像,這些對話使聲音與影像之間達到新的平衡。聲音主導整部影片,從巴勒斯坦小女孩朗誦詩篇,到家裡的爭吵,甚至到希特勒演講的歷史畫面…,都是這個世界紛紛擾擾的聲音之一。影片嘗試將希特勒、俄國革命、巴勒斯坦人民陣線運動,以及法國68革命等左翼重大運動,以當時新穎的錄像手法拼貼起來,構成歐洲近代歷史的政治進程圖像。但這些分析是否真的幫助我們了解以色列和與巴勒斯坦的宿怨?所謂他者,是我們的「此處」的「彼處」。片尾直接點醒做為觀眾的我們似乎不知如何去聽、去看(面對家園被掠奪,族群生死攸關的巴勒斯坦人民再清楚不過的畫面),或許是因為電視的聲音太大而掩蓋了真相。
本片是宣揚女性主義的經典之作,主要歸因於米耶維勒對切入角度的重要影響。影片主張所有政治都應從家庭內部空間開始,透過影像將全球政治關係與家庭矛盾加以關聯,在這連結中找到我們的位置,以及如何塑造自身影像的答案。高達和米耶維勒檢視維爾托夫小組之前拍攝的政治軍事影片中「影像的流暢」,對影像的操弄感到罪惡與懺悔。《此處與彼處》是兩人嘗試找出關於種族屠殺、社會不公、戲劇化的呈現…等無止盡衝突的述說方式。
高達批評電影影像能夠還原真相、歷史與記憶,同時也能操縱與煽動的能力。他提到在電影中,影像是一格接著一格播放,而非同時投影出來,無法形成一致的整體,因為下一格影像總是取代了前一格的重要性。透過高達富於詩意與智性的辯證,他對政治影像的徹底質問勝過影史上任何人所曾達到的。本片與後來的《第二號》(Numero 2)以及《你還好嗎?》(Comment ca va?)組成三部曲,是分析高達電影中的錄像藝術的最佳範本。
1972 一切安好 Everything's All Right ( 導演 編劇 )
1973 年柏林國際影展「新電影論壇」Interfilm Award特別推薦
整部電影非常刻意地在攝影棚內製作,整個工廠如同開放式的兩層攝影錄製基地。在1968年5月風暴結束後,高達顯然要檢討該次運動帶來的效果,並有將階級鬥爭進行到底的呼籲和期望。對於中國觀眾,如此鮮明的政治宣傳毫無新意可言,但對西方知識分子可能會振奮人心。
1967年滿腔怒火的末世啟示錄影片《週末》宣告高達豐富創意時期的結束,接著高達以示威者與電影人的角色參與68學運,四年之後,高達與尚‧皮耶‧高林合作拍攝本片,目的在檢討68學運後的階級鬥爭、批判社會與婚姻問題,是一部激進電影的傑作。相較於其他高達維爾托夫小組(Dziga Vertov Group)時期的作品,本片改變策略,企圖以觀眾較為容易接受的手法傳達政治理念。如同高達的名言所指:「問題不在拍攝政治電影,而是如何政治性地拍攝電影。」
兩位主角演員都是著名的左翼運動人士,珍芳達更是積極反戰的女性主義者,不拿前期片酬參加演出,只在電影收益時分成。珍芳達以流利的法語,強勢的姿態與犀利的言詞,精彩演出與尤蒙頓之間關於性別、工作與性的爭論,是高達影片中少見的強力「美式」表演風格。片中罷工的工人是由失業的演員而非真正的工人來飾演。經過一天一夜之後,兩位主角被釋放,他們透過這段罷工鬧劇觀看與學習,也各自反思了自己的事業與兩人的關係。
這部影片的結構與劇情極為簡化和概略,運用布萊希特式的處理手法:人物經常對著攝影機談話,角色分明,工廠看起來像佈景,觀眾隨時可察覺到攝影機和舞台的存在。片中幾處刻意安排的荒謬情節,如老闆急著如廁,卻遭工人捉弄報復,最後只得敲碎大樓玻璃對外解放的奇景,誇張地凸顯勞資角色易位時呈現的不公與可笑,也犀利地點出工人處境的惡劣與卑微。片中不斷出現香腸工廠生產線機械化的工作流程,控訴著在加快速度以增加產量的目標下,工人的身體被嚴重異化,感官知覺也因一再重複屠宰、切割、包裝…等非人性的步驟和骯髒惡臭的環境而磨損殆盡。片尾在現代大型超市的一景揭示另一項宣言:工人和學生聯手「解放」商品,攝影機來回進行一連串側面的推軌長鏡頭拍攝,直到最後的暴動發生。本片企圖記錄勞工歷史的手法也被視為彼特‧華金斯於2000年拍攝,結合劇情與偽紀錄片手法的精彩史詩《巴黎公社》的先驅。
In 1972, newly radicalized Hollywood star Jane Fonda joined forces with cinematic innovator Jean-Luc Godard and collaborator Jean-Pierre Gorin in an unholy artistic alliance that resulted in Tout va bien (Everything’s All Right). This free-ranging assault on consumer capital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left tells the story of a wildcat strike at a sausage factory as witnessed by an American reporter (Fonda) and her has-been New Wave film director husband (Yves Montand).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is proud to present this masterpiece of radical cinema, a caustic critique of society, marriage, and revolution in post-1968 France.
1970 東風 Le Vent d'est
高達通過新的視覺、聽覺形象和迴避戲劇性的手法,對現行電影霸權提出抗議,並提出一系列最基本的問題:如何表現壓製而本身又不顯得太過壓抑?表現革命性題材必須採用革命性語彙嗎?代表現行製度的藝術在政治上一定是錯誤的嗎?電影打著西部片的類型外套,實質卻是教化普通群眾,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如果你是憤青又喜歡說教,本片對你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1969 快樂的知識 Le gai savoir ( 導演 編劇 演員 )
改編盧梭十八世紀的教育名著【愛彌兒】電視版。盧梭以一部有關一個叫愛彌兒的兒童的完美教育的小說,來抒發他在教育方面的理念。影片本身則包含兩個角色(分別由讓-皮埃爾·萊奧及朱莉葉·貝爾托扮演)在暗黑的電視攝影棚內進行的一系列對話。
雖然表面看來,這部影片與盧梭的《愛彌兒》似乎沒有什麼關聯,但事實上,它非常接近《愛彌兒》一書的精神,只不過它是以現代手法(盧梭是以小說,尚盧高達是以電視節目)來闡述教育的問題。
《快樂的知識》片中所提到的神話般的三年課程,恰好適當地描繪出尚盧高達在68年之後那三年的活動。引用他影片中的對白來說,從頭開始是必要的。更精確地說,一如朱莉葉·貝爾托在片中指出的:折返零點。尚盧高達開始進行對電影語言的探究,這或許是電影有史以來最為嚴謹、最具自覺的一次。
1969 愛情與憤怒 Love and Anger
看點: 拍攝于越戰期間,通過5段不同的故事表達出五位導演對當時政局的看法
第一部分的主題是冷漠,樓下一樁搶劫殺人的案正在進行,樓上所有人都熟視無睹。街邊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任何車停下來救人。直到在員警的幫助下一位司機出現,他理所當然地拒絕,但是迫於無奈只好就範,卻於中途逃走,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第二部分是一段行為藝術表演。臨死的人進行死前最後的懺悔,很有意思,比現在的好多所謂行為藝術好看多了。
第三部分是帕索裡尼的貢獻:他的最愛演員Ninetto Davoli漫步在大街上,手握著一大紮紙花去見情人。一路走來充滿陽光,這個世界的另一些地方卻是另一中摸樣。
第四部分是高達的“愛”。有兩種含義:政治層面的故事聚焦在古巴,有點自我批評的感覺。
第五部分,大學教室裡正在上課,一群自稱學生會的人闖了進來,聲稱要改革對文化的壓迫,於是辯論展開。
◎ 關於影片:
義大利/法國1969年五位大師(貝爾托魯奇、帕索裡尼、高達、貝洛奇奧、卡羅裡紮尼)聯手合導的經典名作,榮獲1969年柏林影展提名金熊獎。
導演們的信條,拒絕把電影當作是故事;至少在此說:並不是因為你看多了電影就懂得了“電影”;第七藝術就好比在歐幾裡德之前的數學;而且導演並沒有表示說“新浪潮”就是歐幾裡德。
1968 同情惡魔 Sympathy for the Devil ( 導演 編劇 )
高達受委託到英國拍攝披頭四被拒,剛好碰到也是高達影迷的滾石樂團在倫敦錄製下一張專輯「乞丐饗宴」(Beggar's Banquet),轉而將計畫改成拍攝樂團在錄音室工作的情形。
片中主題是滾石一遍又一遍排演經典單曲「同情魔鬼」的紀錄集錦,穿插當時剛興起的激進黑人民權復興運動主將「黑豹黨」演說,以及指導「游擊劇場」革命話劇演出的片段,觸及族裔、色情行業等爭議性議題。
高達這部審視1960年代末的反傳統文化思潮的紀錄片透過魯瓦•鐘斯和艾吉•克裡夫的作品,觀察了1960年代美國民運高峰期間的“黑豹黨”。其它重要的主題包括媒體的角色,媒體化的影像,一個逐漸轉為技術統治者的社會,女性解放運動,法國“五月風暴”,和語言的力量。鏡頭在三個主要場景間切換,其中包括在錄音室的滾石樂隊,影片還插入Eve Democracy用塗鴉方式將社團組織和意識形態並置的畫面。同事高達還對西方文化中的革命角色進行了檢驗。儘管他相信西方文化需要推倒重來,但必須通過抗拒精英分子知識化的途徑才能完成。“只有一種方式進行文化革命,那就是放棄做一名知識份子。”
1968 中國女人 The Chinese Girl ( 導演 編劇 )
以毛語錄與共產主義為題的影片,提名1967年威尼斯影展的金獅獎,與獲特別評審獎。
大量運用的紅色背景與五顏六色繽紛熱鬧,穿著詩句與繁複語句,一部極有哥達特色的電影,在共產主義正興起的年代,哥達試圖以影像與文字的片段與交錯,理解之所以興起的原因與毛語錄又如何改變了世界....
影片用各種視覺和聽覺手段,將標語口號混合為一體,形成一部半嘲諷的政治喜劇,反映了60年代末西方某個群體把文革轉化成迷幻的通俗藝術的趨勢。
導演高達醉心於宣揚毛澤東主義,他的這部機敏的諷刺作品激怒了循規蹈矩的批評家。高達當時的妻子Anne Wiazemsky在片中飾演一個哲學系學生,她對校園裡的四個毛主義小組成員很同情。他們的目標老是為外界因素所干擾,如招貼海報,紅寶書,教條化的頌歌等,似乎總也弄不清自己政治信念的真正含義。他們也不能對實踐活動給予任何一點思想上的支持。
高達顯然處處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儘管在描述他們的狂熱時儘量向革命者的傳統風格靠攏。
1967 遠離越南 Loin du Vietnam ( 導演 編劇 演員 )
一切,還是得從巴黎的五月開始,反戰、學運加新左革命燃起熊熊理想,電影的新浪潮正萌芽興旺,攝影機如何以膠卷書寫言志?於是在克里斯馬克的統籌號召之下,高達、雷奈、安妮華達、克勞德李路許、尤里斯伊文思、以及威廉克萊因,七位當年仍只是理想青年的影像大師們,分別以越南和反戰為題,融合紀錄、劇情、攝影、戲劇等跨類型手法,完成了這部被譽為影史最佳反戰論述的經典之作。
從越戰的歷史背景、美國政治軍事情勢、到國際政治及種族議題,一段段看似各自獨立的影像短篇,卻也在鬆散的敘事中,一再拋出對戰爭與人性的反省與詰問。或許就如同片尾的結語:「戰爭就在我們身邊!」越南的砲火即使已經逐漸平息,戰爭的傷痛卻將永遠提醒世人,永遠無法遠離。
嚴格的說,這也許算不上是一部集錦影片,而是法國知識份子導演和電影工作者在越戰時代的一次“良心大行動”,而且這也是不多的幾部集錦紀錄片之中的經典之作。
在影片開始,解說詞就已經點明影片的主旨:越戰是一場富人和窮人的戰爭,是富裕的美國和貧窮的越南之間的戰爭。在接下來“欲哭的詹森”、“倒敘(閃回)”“鏡頭眼”、“我們為何而戰”、“安與尤艾”、“目眩”等等段落裡,我們隨著編導進入越南和美國的現狀、探討越戰的歷史、旁觀知識份子的討論、參與世界各地人們的討論,深入地、多側面地接近越戰。這裡面既有導演的主觀闡述,也有從新聞影片上剪接過來的“客觀”紀實,甚至還有極端個人化的表達方式。大概是在高達的段落裡,我們不斷看到一個攝影師/導演坐在攝影機後不同角度、不同景別的同一場面,而解說詞卻在說著:我們沒法到越南去,只能在這裡製作這部影片。
在大量事實和觀點,甚至是包括美國、越南以及世界各國人民對越戰問題爭論的羅列之後,影片最後的一段解說給所有人深刻的印象,也使得整部影片得到了最恰當的總結和昇華:“戰爭就在我們周圍,越南是為了我們而戰”!
1967 週末 Weekend ( 導演 編劇 )
1968 年柏林國際影展正式競賽
從片頭一開始,觀眾就面臨無休止的喇叭噪音、怒罵與荒誕莫名的暴力。由名模歌手Mireille Darc飾演的典型資產階級婦女,圖謀病危父親的遺產,於週末偕同丈夫驅車前往巴黎郊區,途中卻碰到一場連環車禍造成的嚴重塞車,接著陷入一連串人性扭曲的夢靨。汽車駕駛們抓狂般地咆哮,進行搶劫、放火、施暴、謀殺甚至食人…等等煉獄般的惡行,高達卻將這些事件處理成極為自然的過程。他以長達十分鐘的連續推軌鏡頭拍攝塞車的奇景,無聊的駕駛或下棋、或吹喇叭、或爭執打鬥,車禍現場隨意棄置的屍體,與貪婪自私的資產階級男女並置,構成一幅有如波希(H. Bosch)「享樂的花園」般奇異詭譎的末世啟示錄景象。和賈克大地一樣,汽車在本片中也被當作是現代社會敗物主義的罪惡象徵,然而高達的批判根本是毫不留情。影片中對西歐資產階級與美式資本主義犀利又苛刻的嘲諷,與超現實的影像風格都讓人想起布紐爾的名作《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高達在片中也提到布紐爾以集體瘋狂為題的諷喻作品《泯滅天使》The Exterminating Angel,1962)。
高達在片中也大玩各種電影形式的可能,除了塞車片段的長鏡頭,還有360度搖攝農場鋼琴獨奏會的鏡頭。穿插大量引述的字卡做為段落標題也成為他後來典型的手法。影片開始有一段高達擅長挪用通俗文化元素的情節,女主角對情夫詳細描繪一段她參加的3P性愛艷史,描述情節愈益火熱,攝影機同時緩慢地對著他們推進又拉遠,後來觀眾才意會到她根本是在背誦典型廉價情色小說的章節。高達似乎想透過這部影片發洩所有他對60年代政治氣象的絕望與憤怒,他對當時法國社會的極度厭惡、失望與恐懼,讓本片比起帶有悲觀色彩的《狂人皮埃洛》更加晦暗─人互相殺害,或被機器謀殺。
片中這段週末的玩命之旅過程高潮迭起,每一個新場景都激發觀眾新的念頭,但他又不忘提醒我們「正在看一部電影」,一場瘋狂的喧鬧。許多影評人認為本片是高達最具野心的生涯顛峰之作,而片尾兩行字幕「劇終,電影結束」更強化了這項推測:高達已經準備好要革命,邁向下一階段的政治電影時期。
This scathing late-sixties satire from Jean-Luc Godard is one of cinema’s great anarchic works. Determined to collect an inheritance from a dying relative, a bourgeois couple travel across the French countryside while civilization crashes and burns around them. Featuring a justly famous sequence in which the camera tracks along a seemingly endless traffic jam, and rich with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references, Weekend is a surreally funny and disturbing call for revolution, a depiction of society reverting to savagery, and— according to the credits—the end of cinema itself.
在1967年拍攝的《週末》裡,他讓動作停止--兩個倒垃圾的人直接對著一部攝像機談話,長達7分鐘之久。在這部影片的開頭部分,一個僅僅穿著乳罩和短褲的女人,坐在半明半暗的一張桌子上,直接對著一部推近拉遠的攝像機說話,詳細的敘述她參加的一次狂歡。這個段落也持續了好幾分鐘。思想激進的高達,用這種方式與好萊塢抗衡。因為在他看來,好萊塢電影流暢的剪輯和快速的節奏,是為了迎合觀眾,進而麻痹觀眾,使他們沉湎在白日夢中,甘心情願的忍受資產階級的剝削。他甚至認為,電影本身就是資產階級的,要反抗資產階級,就需要把電影的傳統全部粉碎。這樣不象電影的電影,才使值得拍攝的好電影。
高達顯然把汽車當作是資產階級物質主義的象徵而大加討伐。這部影射西方文明腐朽沒落的影片,被認為是高達思想性較強的作品,敘事形式並不特別,但中間穿插的純粹政治性評論有些突兀。影片的超現實風格跟布努艾爾有些相仿,對有錢階級的嘲諷非常犀利,甚至刻薄。高達的母親1954年死於車禍,而他自己在1975年也曾因車禍受傷。很多專家認為,他後來的作品再也沒有達到本片的高度。
1967 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 Two or Three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 導演 編劇 )
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的名作。片名所指的「她」同時指著兩位女性,一個是戲中戲的角色茱麗,另一個是飾演茱麗的女演員瑪莉娜。電影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呈現角色在六零年代巴黎的生活,生活既冷酷又無趣,而賣淫則是取得金錢的出口。人人以冷漠,對抗在越南發生的慘無人道戰爭,以及隨時會爆發的原子彈。
In 2 or 3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 Jean-Luc Godard beckons us ever closer, whispering in our ears as narrator. About what? Money, sex, fashion, the city, love, language, war: in a word, everything. Among the legendary French filmmaker’s finest achievements, the film takes as its ostensible subject the daily life of Juliette Janson (Marina Vlady), a housewife from the Paris suburbs who prostitutes herself for extra money. Yet this is only a template for Godard to spin off into provocative philosophical tangents and gorgeous images. 2 or 3 Things I Know About Her is perhaps Godard’s most revelatory look at consumer culture, shot in ravishing widescreen color by Raoul Coutard.
與高達的其它作品一樣,這部電影並不遵循傳統的電影敘事弧:開端、衝突和結果。相反,它為觀眾呈現了女主角茱麗葉•詹森(瑪麗那•維拉迪 Marina Vlady 飾)24小時繁雜但空虛的生活。60時代中期的法國,各種社會哲學思潮都在發生變化,茱麗葉表面上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已婚母親,身份之後卻是一個兼職妓女,獨自應對沉重的生活壓力。茱麗葉先把哭鬧尖叫的孩子送到一個專門為應召女郎照看孩子的男人那裡,然後開始她一天的生活。購物、做家務、帶孩子,她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時常被客戶的約會所打斷。
片中的故事形態早已支離破碎,充斥著各種旁白、字幕、符號、毫不相關的鏡頭畫面。雖然影片在拍攝時有腳本,但是高達要求演員在表演時突破“第四道牆”,隨機創作臺詞,與鏡頭外的工作人員進行互動,使得這部影片充滿了實驗性和批判意識。
1966 男性、女性 Masculine, Feminine: In 15 Acts ( 導演 編劇 )
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的作品素以“前衛、難懂”知名,這一部拍攝於六十年代中期的即興紀錄片卻意外地生動有趣,並且能讓觀眾感受到那個瘋狂年代的一些流行想法。影片有一個簡單的故事,描述記者尚皮埃萊德訪問剛出道的搖滾女歌手雅,趁機對她展開追求。過程之中出現了十多段斷斷續續互相交錯的片段,討論到政治、性、喜劇、鄉愁等諸多話題,等於對高達所謂的“馬克思與可口可樂下成長的孩子”作一總體剖析。有不少著名的法國影星在片中客串出現,其中包括當年紅得發紫的碧姬.芭鐸。
影片講述巴黎有一群不羈青年如何投身革命,讓.皮埃爾.利奧出演一位理想主義憤青,邂逅了一位受愛戴的流行女星,通過他們的愛情故事,展現了60年代巴黎浪漫的“青春實驗”。
影片有一個簡單的故事,描述記者保羅訪問剛出道的搖滾女歌手馬德萊娜,趁機對她展開追求。過程之中出現了十多段斷斷續續互相交錯的紀錄片段,討論到政治、性、喜劇、鄉愁等諸多話題,等於對高達所謂的“馬克思與可口可樂下成長的孩子”作一總體剖析。
With Masculin féminin, ruthless stylist and iconoclast Jean-Luc Godard introduces the world to “the children of Marx and Coca-Cola,” through a gang of restless youths engaged in hopeless love affairs with music, revolution, and each other. French new wave icon Jean-Pierre Leaud stars as Paul, an idealistic would-be intellectual struggling to forge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adorable pop star Madeleine (real-life yé-yé girl Chantal Goya). Through their tempestuous affair, Godard fashions a candid and wildly funny free-form examination of youth culture in throbbing 1960s Paris, mixing satire and tragedy as only Godard can.
1966 美國製造 Made in USA ( 導演 編劇 )
改編自Donald Westlake小說,充滿了政治性妄想,並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雖然本片名叫做《美國製造》,但卻在法國拍攝,片中的「大西洋城」其實也地處法國,片中人物的名字都以典型美國食物名稱,或是具政治、文化代表性的姓名。
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高達把美國好萊塢黑幫電影的所有元素用在這部非常刻意的政治恐怖片中,明顯向該類型的大師薩繆爾?富勒、尼古拉斯?雷、霍華德?霍克斯等做了模仿式的致敬,片中還涉及許多真實的政治背景和暗殺事件。整部影片雖然顯得情節荒唐,較為做作,但導演通過流行音樂(其中一首是《北非碟影》中的“時光流逝”)、廣告插畫、氣氛處理等方法展現深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和主導下的法國社會景象。以《美國製造》為標誌,高達的政治批判意識進入其後期階段。他將電影的敘事慣例當作現實政治在電影藝術門類中的主要表現而加以痛烈的反對。為此,他對電影的表現手段進行了極富挑戰性的探索。
With its giddily complex noir plot and color-drenched widescreen images, Made in U.S.A was a final burst of exuberance from Jean-Luc Godard’s early sixties barrage of delirious movie-movies. Yet this chaotic crime thriller and acidly funny critique of consumerism—starring Anna Karina as the most brightly dressed private investigator in film history, searching for a former lover who might have been assassinated—also points toward the more political cinema that would come to define Godard. Featuring characters with names such as Richard Nixon, Robert McNamara, David Goodis, and Doris Mizoguchi, and appearances by a slapstick Jean-Pierre Léaud and a sweetly singing Marianne Faithfull, this piece of pop art is like a Looney Tunes rendition of The Big Sleep gone New Wave.
1965 狂人皮埃洛 Pierrot Goes Wild
本片標誌著高達事業的轉折點,據稱影片拍攝時沒有劇本。高達稱本片是一幅委拉斯凱茲的畫,也有人說它是一個資產階級中年男子勾引少女的故事,或者是一個黑幫故事。影片的頭緒有點亂,但風格引人入勝。影片把一對男女的逃亡轉化成一個存在主義的浪漫故事,同時加入了對美學、敘事、藝術的思辯。風格化的色彩和構圖營造了一個為藝術而藝術的世界,其他如用三種方式表現主角對一場謀殺的反應等,均有濃厚的實驗性,一般追求娛樂的觀眾恐怕會看得一頭霧水。
此片其實是高達繼《斷了氣》後最純的黑色電影,可能還是最黑的一部,這也是為何他會在舞會上情商有黑色電影教父之稱的山謬爾富勒客串演出,大談「電影是什麼?」
有人把《狂人皮埃洛》當作窺視高達當時與妻子漸行漸遠的八卦佐證,然而人事已非,經典魅力絲毫未減,這不僅是高達透視情感生活最深刻的作品,修復後全新拷貝的色彩更讓人驚呼前衛。
Dissatisfied in marriage and life, Ferdinand (Jean-Paul Belmondo) takes to the road with the babysitter, his ex-lover Marianne Renoir (Anna Karina), and leaves the bourgeoisie behind. Yet this is no normal road trip: genius auteur Jean-Luc Godard’s tenth feature in six years is a stylish mash-up of consumerist satire, politics, and comic-book aesthetics, as well as a violent, zigzag tale of, as Godard called them, “the last romantic couple.” With blissful color imagery by cinematographer Raoul Coutard and Belmondo and Karina at their most animated, Pierrot le fou is one of the high points of the French New Wave, and was Godard’s last frolic before he moved ever further into radical cinema.
本片獲得1965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1965 阿爾發城 Alphaville ( 導演 編劇 )
1965 柏林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拍攝花絮
·整部電影都是在巴黎拍攝完成,黑白電影的典型拍攝讓那些塑料的道具呈現出完美的幻覺,讓人覺得那個城市曾那麼真實的出現過。
·影片中約翰給娜達莎看的書是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保羅·艾呂雅(Paul Eluard.)的《痛苦之都》(Capitale de la douleur),值得一提的是保羅的《痛苦之都》是著名的“伽利瑪詩歌”系列所出版的第一本詩集。
·另外,“新浪潮”另一主力導演楚浮的御用男演員讓·皮埃爾·雷奧也在片中有短暫演出。
幕後製作
本片作為法國“新浪潮”電影史上一部另類的科幻電影,也作為高達從影生涯中的一個異數,從1965至今仍然眾說紛紜。
高達直接在1960年代的巴黎取景,結果卻拍出未來氣氛,片尾女主角的那句台詞更是影史經典。編導顯示科技社會對人的異化,而攝影恰到好處地把巴黎刻畫成一個冷冰冰、沒有人情味的未來都市。本片完全不靠耀眼的特效,是高達的一次有趣嘗試,新浪潮追隨者必看之作。
阿爾伐城和許多高達的電影一樣,都是從寫劇本到執導,他一手包下來了的,一部絕對高達的電影。實質上在一個層面上,高達在本片當中投射了相當多的政治意向,如單一封閉的統治世界——超腦計算機,如對立的不同世界,而且還明顯的提到國家名字、核武器等等。而另一個層面,高達從感情和理性開展線索。一開始展示的是邏輯的自由的文明的先進的阿爾伐城,而接下來便是其中非人性、反人情的描述。影片中電腦傳出的聲音是死寂一般冰冷的,令人恐懼的,伴隨的是慢慢無盡的黑色夜晚,象徵著整座城市是無情的,所謂“理性”的,更是強權統治的。在高達臆想的這個世界裡,沒有良心和道德,有的只是所謂的邏輯。而隨後的一些電影評論中,有對高達將真正的罪責歸於邏輯頗有意見,認為他的視野太過狹窄,將一些重點寫的過於空洞了。也有人認為,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阿爾伐城都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科幻電影,而檢驗一切的是時間和觀眾,在影片上映之後的50年,它仍然被很多人銘記,讓很多人陷入思考。
在整部影片中也有被遺忘的愛情角落,男女主角從開始到結束的對話,其實都十分耐人尋味,高達還是一如既往地提出關於人性以及愛情的問題,影片的前進推動問題的繼續更新,而每個不同的問題構成了整部電影,愛情的疑惑散落在其中。
本片主要人物Lemmy Caution,脫胎自英國犯罪推理小說家Peter Cheyney的作品《This Man Is Dangerous》中的冷硬派偵探角色。《阿爾發城》集黑色電影式的間諜偵探、科幻類型與超現實主義詩句於一身。高達找來美國著名警匪片明星Eddie Kanstantine飾演硬漢Lemmy極具說服性,加上美式漫畫與現代主義元素的運用,乍看有如別具風格的五十年代好萊塢黑幫電影。然而,隱藏在包裝之下對集體控制社會的深刻批判才是高達真正的目的。象徵「文盲」的Lemmy Caution 最後將代表「知識分子」的Natacha(安娜‧凱莉娜飾演)從冰冷無情的電腦世界拯救出來,英雄行徑依然得到展現,只不過換了時空背景。八十年代之後盛行的後現代黑色電影,如《銀翼殺手》、《未來總動員》等片中的反烏托邦英雄人物,都可看到Lemmy Caution的典型。
《阿爾發城》是高達早期作品中少數的原創劇本,題材靈感來自與導演安東尼奧尼偶然的閒聊,後者為拍攝《紅色沙漠》而與研究人工智慧的電腦工程師接觸,這個題材引起高達的興趣,隨即前往法國的電腦公司參觀,驚訝於電腦的功能與發展潛力,而開始構想科幻題材的電影。為了吸引有意合作的德國製片公司投資,高達叫他的助理拿廉價偵探小說做參考,寫一份具典型偵探類型片內容的電影大綱交差,結果受到製片公司喜愛。後來高達拍出來的自然不是他們所期待的,充滿浪漫與暴力冒險情節的私家偵探故事,而是與之相反,對高科技社會提出批判的反烏托邦寓言。
不同於我們習慣的好萊塢科幻電影高科技意象,本片中呈現的未來城市不是綠意盎然、井然有序的郊區風景,而是蒼涼與懷舊氣氛濃厚的巴黎寫實街景。高達拒絕常規的片場打光方式,以極微的現場光線,高感光黑白底片進行拍攝,呈現出帶有攝影大師William Klein著名的高反差剪影、偷窺意味的紐約街頭快照風格。
當《阿爾發城》於1965 紐約影展做為開幕片首映時,美國觀眾對影片突如其來游移、跳躍的調性大感困擾:從玩笑嘲諷式的未來主義、私家偵探造作姿態的戲謔模仿,到刻劃電腦主控的社會與藝術家、思想家和戀人之間的戰爭。這是一部不需華麗特效美化的高達式黑色科幻電影。
A cockeyed fusion of science fiction, pulp characters, and surrealist poetry, Godard’s irreverent journey to the mysterious Alphaville remains one of the least conventional films of all time. Eddie Constantine stars as intergalactic hero Lemmy Caution, on a mission to kill the inventor of fascist computer Alpha 60.
1964 不法之徒 Band of Outsiders ( 演員 編劇 導演 )
這是高達最容易欣賞也最受喜愛的作品之一,繼華麗的大製作《輕蔑》之後,高達回到小成本的電影製作,隨意取材Dolores Hitchens於50年代流行的犯罪小說《愚人金》(Fool's Gold),講述兩個對美式文化與好萊塢電影著迷的年輕男子,在英文課上結識一位清純可愛的女孩,三人陷入模稜兩可的三角關係,並且計畫結夥搶劫女孩姑媽家為逃稅而藏匿的鉅款,結局卻是一場大災難。
這是關於三個年輕人的故事,處在註定要失敗的社會邊緣,在晦澀的生存中努力綻放璀燦的生命火花。高達以母親的名字Odile為女主角命名。為配合片中角色出身勞工階級的背景,安娜‧凱莉娜在片中的角色不如前作《賴活》來的亮眼,而顯得天真、脆弱又另類。
本片有如高達一貫深奧名言的示範版本:「要拍電影,你只需要一個女孩和一把槍。」高達只用了25天完成本片拍攝,沿用《斷了氣》的攝影師Raoul Coutard,再次發揮手持攝影機的活潑與紀實風格。借用黑幫類型電影的包裝,高達講述一個簡單卻精彩的低俗小說(pulp fiction)故事。影片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在三個地點來回進行搶劫的計畫、醞釀與執行。乍看之下,影片的情節和場景都非常簡單明瞭,高達卻有本事透過穿插的旁白打斷過於順暢的敘事,加上巧妙設計的趣味情節,讓影片處處皆是討喜的機智幽默、流暢的場面調度與輕鬆的節奏,如三人快速奔跑,以9分43秒「參觀」完羅浮宮,打破美國遊客紀錄的精采橋段。
本片是高達寫給巴黎的一首抒情歌曲,他以尚胡許(Jean Rouch)式的人類學紀實手法捕捉巴黎多采多姿的風貌,不論是白天繁忙的市區、白楊木佇立的郊區,或是夜晚燈火閃爍的街道、地下鐵車廂疲倦面容的乘客、臥倒路邊的遊民…,讓人想起法國攝影師Brassai黑白攝影集《夜之巴黎》特有的迷人氣氛與愛戀的眼光。
本片許多對話引述自名作與詩歌,如韓波的詩作和《哈姆雷特》的對白。片中對電影的引述更為精彩,包括《秋水伊人》的配樂歌曲,好萊塢經典電影《比利小子》、卓別林的《淘金記》、《移民》、楚浮電影《夏日之戀》等影片橋段的模擬,都是本片趣味橫生,讓人難忘之處。觀眾也不難發現,昆汀塔倫提諾的經典B級片《黑色追緝令》中,鄔瑪舒嫚和約翰屈伏塔跳舞的情節,就是藉由擬仿本片三位主角在咖啡店跳麥迪森舞的片段向高達致敬,而麥迪森舞正是當年從美國傳入法國的流行舞步。塔倫提諾還將自己的製作公司取名為A Band Apart。王家衛成名作《阿飛正傳》中張國榮的著名對白:「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牠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無疑是對本片的引述與致敬。片名「Band of Outsiders」也成為音樂團體、流行服飾品牌的名稱,儼然成為青年叛逆文化的時尚代名詞。
Four years after Breathless, Jean-Luc Godard reimagined the gangster film even more radically with Band of Outsiders (Bande à part). In it, two restless young men (Sami Frey and Claude Brasseur) enlist the object of both of their fancies (Anna Karina) to help them commit a robbery—in her own home. This audacious and wildly entertaining French New Wave gem is at once sentimental and insouciant, effervescently romantic and melancholy, and it features some of Godard’s most memorable set pieces, including the headlong race through the Louvre and the unshakably cool Madison dance sequence.
改編自希金斯的驚險小說《傻瓜的黃金》,然後加入了很多導演高達對好萊塢電影及對女主角卡里娜的迷戀。這是高達最容易欣賞的作品之一,今天看來非常圓熟。但對於高達來說,一個年輕女子雇了兩個小混混來騙取她姨媽錢財的劇情只是他發表對世事高見的一個平台,特別是他對美國流行文化的嘲弄,當然其中包括對當代電影的看法。片中人物如同生活在黑幫片的世界裡,有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無知和可笑。卡里娜在本片中的清純扮相,是這部準黑幫片中的亮點所在。
1964 已婚女人 Une Femme Mariée ( 導演 編劇 )
尚盧高達執導偏主流的電影作品之一。
高達是不會滿足於簡單敘事的,他開始拿音效、剪輯、文學典故等做實驗,片中的採訪涉及回憶和童年等話題。副標題是《一部1964年拍攝的影片的片斷》。官方認為本片有戲弄婚姻和家庭的嫌疑,強迫把片名從統稱改為《一個已婚女人》。
1963 輕蔑 Contempt ( 導演 )
芭鐸與高達的合作本來就令人難以置信,但本片在高達的操控下拍出了濃烈的思辯味道,同時也讓芭鐸的個人魅力得以展現。本片是以電影界為題材,描寫現代人的心理衝突,卻把戲中戲(片中的美國製片正在拍攝《荷馬史詩》中的一部)與現實間幾人的感情衝突互相穿插,以西方古文明來對照現實的愛情世界和現代人的心理矛盾,蔑視現實的愛情虛偽,更對以金錢至上為準則構建的西方現代文明進行嘲弄和批判,突出了高達一貫的主題,當然,本片也充滿了詩情畫意,芭鐸的個性和曲線美髮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改編自莫拉維亞的心理小說,是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Jean-Luc Godard)首部高預算電影,超過一百萬美金,電影中使用了藍紅白三個顏色表現出不同的場景,反諷現代人的心理衝突,高達在《輕蔑》中,除了在電影語言的概念上繼續開發創新之外,本片更是他怎麼看待「電影總是在一個拍電影的環境裡」這件事。電影創作者在面對創作難題時,如何作出回應,便成就了電影的獨特性。
Jean-Luc Godard’s subversive foray into commercial filmmaking is a star-studded Cinemascope epic. Contempt (Le Mépris) stars Michel Piccoli as a screenwriter torn between the demands of a proud European director (played by legendary director Fritz Lang), a crude and arrogant American producer (Jack Palance), and his disillusioned wife, Camille (Brigitte Bardot), as he attempts to doctor the script for a new film version of The Odyssey.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is proud to present this brilliant study of marital breakdown, artistic compromise, and the cinematic process in a new special edition.
1963 槍兵 The Carabineers ( 導演 編劇 )
尚盧高達執導諷刺人性最尖銳的反戰史詩電影。
尚盧高達用明信片式的風光拼貼和巴黎郊區荒涼破舊氣氛,刻意宣揚導演的反戰主題,製造反諷效果。影片尖銳地把批判矛頭直指片中的「國王」,暗喻當時的統治階級以及他們所製造的戰爭謊言,並且用大量筆墨來描述主角的軍旅生涯,電影不僅帶有舞臺劇的特質,亦將時代標誌的元素:欲望,權利,戰爭,陰影,共產主義,對立,愚弄,還有虛無和荒謬注入其中。
During a war, the poor and ignorant brothers Ulysses and Michel-Ange are lured and recruited by two soldiers that promise wealth to them in the name of their King. The greedy wife of Ulysses Cleopatre and her daughter Venus ask them to enlist to pursue fortune. They travel to Italy and become unscrupulous criminals of war. When Ulysses is wounded in one eye, he returns home with Michel-Ange and a small bag full of postcards of famous locations and the promise that they would be entitled of the properties in the end of the war. However, when the King signs the peace treaty with their enemy, they find that the agreement was actually surrender and they have a prize to pay for their actions.
1963 小兵 The Little Soldier ( 導演 編劇 )
本片是高達繼《斷了氣》之後的第二部驚人之作,常被當成姊妹作一起討論。因為內容敏感,涉及到60年代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扶植政權的活動而一度被禁,直到 1963年才得以在院線發行。向來嚴苛的《電影筆記》給予這部影片極高的評價,主要原因也在於當時沒有任何其他影片提到阿爾及利亞(除了像《再見菲律賓》以隱晦的方式,暗示當時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戰爭而施行強制徵兵,對法國青年有如噩夢一場),而後者卻徹底主導了50年代後期法國人的生活。高達顯然想透過主角Bruno發抒自己對法國戴高樂政府軍權政治的看法,揭露國內高漲的暴力氣氛,而Bruno政治立場上的搖擺不定正代表大多數人的選擇,也是高達意欲嘲諷之處。
延續高達自《斷了氣》建立的影片風格,全片以充滿欺騙與背叛的偵探片故事情節包裝,由冷調、粗粒子的黑白攝影與自由的跳接剪輯手法所構成。片中極為寫實的刑求場面,將濃重的死亡與恐怖主義主題發揮的淋漓盡致,今日看來仍讓人驚訝於年輕的高達如此犀利的洞見與揭櫫事實的勇氣。這部片是高達早期作品的繆思安娜‧凱莉娜首次主演的電影,當時她年僅十九歲,從丹麥隻身前往巴黎發展,她在一部沐浴乳廣告中清新的身影引起高達注意。高達使出渾身解數才讓 Karina同意演出,影片完成後兩人結了婚。凱莉娜本身纖細、脆弱的特質將年輕間諜女孩的憂鬱表現得極為動人,女孩受盡折磨而痛苦地死去的身影,是深深烙在觀眾心中一枚陰暗的歷史印記。高達後來拍攝的《美國製造》可視作本片的翻版,再次處理法國後殖民政策的問題,只是凱莉娜的角色不再苦難,而是主動掌控自己未來命運的果敢女子。
本片是高達在《斷了氣》後的作品,因為內容敏感,涉及到60年代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扶植政權的活動,一度被禁。影片中的布魯諾明顯有高達自己的影子(人物身份、環境、理想都近似),導演要通過這個在政治理想上搖擺的小人物來諷刺所謂的政治兩面性(左派或右派),這其實取決於人們所需要的不同態度而已,也是高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影片風格與《斷了氣》一致,利用無規律的剪切和跳接等自由方式,典型的高達電影。
1962 賴活 Vivre Sa Vie ( 導演 編劇 )
扮演女主角的卡里娜當時是他的妻子,高達認為本片是他倆婚姻解體的起點。拍攝本片時,他覺得自己跟明星妻子的關係,就如同是嫖客和妓女的關係,既如痴如醉,又懷有羞辱感。
Vivre sa vie was a turning point for Jean-Luc Godard and remains one of his most dynamic films, combining brilliant visual design with a tragic character study. The lovely Anna Karina, Godard’s greatest muse, plays Nana, a young Parisian who aspires to be an actress but instead ends up a prostitute, her downward spiral depicted in a series of discrete tableaux of daydreams and dances. Featuring some of Karina and Godard’s most iconic moments—from her movie theater vigil with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to her seductive pool-hall strut—Vivre sa vie is a landmark of the French New Wave that still surprises at every turn.
1962 七宗罪 Seven Capital Sins ( 導演 編劇 )
集憤怒、嫉妒、暴食、好色、懶惰、虛榮、小氣七宗罪於一身,影片中大部分都是喜劇性的小故事,最誇張的莫過於由歐洲現代戲劇大師尤內斯庫編劇、協助導演的「憤怒」故事,各種誇張笑話都集合在這部導演明星薈萃的超級大拼盤裡。
憤怒、嫉妒、暴食、好色、懶惰、虛榮、小氣,這七宗罪歷來被很多國家電影人搬上銀幕,最新的也許是那個美國版本,而最經典的,可能就是這部1962年的集錦片了。當時,法國新浪潮的旗幟剛剛舉起,很多新晉導演還沒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這樣一部集合眾多人才的短片集錦無疑是向觀眾、也是向製片人展示自己的最好機會。
每個故事都緊扣主題,或者誇張或者諷刺或者幽默或者絕望,七個簡單的名詞,使影片先有了一半的戲劇性,接下來就要看導演的風格、興趣和功力了。大概是出於商業目的,影片中大部分都是喜劇性的小故事,最誇張的莫過於由歐洲現代戲劇大師尤內斯庫編劇、協助導演的“憤怒”故事,各種誇張笑話都集合在這部導演明星薈萃的超級大拼盤裡。
這部合集電影不是好萊塢那部威名遠揚的偵探電影,而是在60年代早期法國幾位電影名家合拍的,根據聖經中記載的人類所犯的七宗罪,由七位導演各表述一宗罪的集錦式電影,這種類型在歐洲六七十年代曾盛行一時。這個故事曾被多次引用過。所有的演員都是當時法國影壇的實力派,陣容鼎盛豪華。
1961 女人就是女人 A Woman Is a Woman ( 導演 編劇 )
本片由法國著名導演高達指導,通過對女主角心裡活動的克化,深刻的反映了女人內心深處情感的流露,以及對愛情和美好生活的嚮往,本片同時又詼諧幽默,將愛情的甜蜜展現的非常完美。
高達向好萊塢音樂歌舞片致敬之作,是他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也是他與女主角卡里娜夫妻合作的一部電影。影片的實驗性非常濃厚,用色飽滿誇張,熱烈而顯得浮誇。影片過於華麗而忽視了人物內心的刻畫,不過整部電影似乎是為了女主角一個人拍攝的明星寫真集。片中鮮豔奪目和變幻無窮的畫面色調讓她的魅力五光十色地流露出來,為她贏得柏林影展的最佳女主角榮譽。
With A Woman Is a Woman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compulsively innovative director Jean-Luc Godard presents “a neorealist musical—that is, 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Featuring French superstars Anna Karina, Jean-Paul Belmondo, and Jean-Claude Brialy at their peak of popularity, A Woman Is a Woman is a sly, playful tribute to—and interrogation of—the American musical comedy, showcasing Godard’s signature wit and intellectual acumen. The film tells the story of exotic dancer Angéla (Karina) as she attempts to have a child with her unwilling lover Émile (Brialy). In the process, she finds herself torn between him and his best friend Alfred (Belmondo). A dizzying compendium of color, humor, and the music of renowned composer Michel Legrand, A Woman Is a Woman finds the young Godard at his warmest and most accessible, reveling in and scrutinizing the mechanics of his great obsession: the cinema.
由法國新浪潮奠基者之一高達執導編劇的彩色寬銀幕電影《女人就是女人》,是他向好萊塢音樂歌舞片的致敬之作。影片顛覆傳統歌舞片模式,是一部“新現實主義歌舞片”。本片榮獲1961年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和特別獎兩項殊榮,併入圍金熊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