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90696049

2009 聽媽媽的話 I Killed My Mother

導演 札維耶多藍
監製 札維耶多藍  Carole Mondello  Daniel Morin
劇本 札維耶多藍
主演 札維耶多藍  安妮·杜爾瓦勒  蘇珊娜·克萊蒙  弗朗索瓦·阿諾德
配樂作曲 Nicholas Savard-L'Herbier
攝影 史蒂芬妮·韋伯·伯龍  Nicolas Canniccioni
剪輯 埃萊娜·吉拉德
片長 96分鐘
產地 加拿大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2009年5月18日(坎城影展)
2009年6月5日(加拿大魁北克)
2009年7月15日(法國)
2010年7月16日(台灣)
發行商 加拿大K Films Amerique  臺灣傳影互動
各地片名翻譯
中國大陸 我殺了我媽媽
香港 殺死我阿媽
台灣 聽媽媽的話


劇情簡介

不幸的童年經歷讓十六歲的少年於貝爾(澤維爾·多蘭Xavier Dolan 飾)早早過上了同母親(安妮·杜爾瓦勒Anne Dorval 飾)相依為命的生活,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叛逆期的到來,於貝爾漸漸發現,自己和母親之間開始變得越來越難以溝通,兩人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矛盾,於貝爾開始了艱難的嘗試,企圖重塑他和母親之間破裂的親情與信任,可是,就在於貝爾的努力逐漸產生成效之時,他和同性男友安東尼(弗朗柯斯·阿諾德François Arnaud 飾)之間的關係曝光了,這讓他同母親之間的關係再次回歸了冰點之下。在安東尼的幫助下,於貝爾從寄宿學校出逃,偌大的天地之間,他能夠尋找到一片得以藏身其中的小小天地嗎?

p456645941

《聽媽媽的話》(法語:J'ai tué ma mère)是一部2009年的加拿大半自傳體劇情片,是魁北克電影人札維耶·多藍的編劇和導演處女作。影片在2009年第62屆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展映並在該屆影展斬獲三項大獎,而且在現場放映後得到了現場觀眾長達八分鐘的起立鼓掌。影片於2009年6月5日在加拿大魁北克上映,7月19日在法國上映。

p456645952

製作
本片的劇本由多藍在16歲時寫成,改編自其中學時寫作的一部半自傳體小說。
影片的拍攝成本為80萬加元,其中有17.5萬加元來自多藍自己的積蓄。他曾向加拿大影視管理局和魁北克文化總署尋求進一步投資,但起初均被拒絕,直到後來才從後者處成功申請到補充投資。

p456645987

發行

《聽媽媽的話》2009年夏天在魁北克的12家影院和法國的60家影院上映,最終在魁北克收獲了39.5萬加元票房,法國的觀影人次是18082人。影片晚些時候又在俄羅斯、比利時、希臘等國上映。

在華語地區,影片曾在2009年金馬國際影展和2010年第3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展映。 2010年,影片在台灣公映。

p456646025

評價

影片得到了影評人的廣泛好評。影片在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上的好評率為81%,平均得分7.1分;在專業影評網站Metacritic上得到了83分。

p851273199

獎項

2009年,《聽媽媽的話》代表加拿大參加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不過最終沒有獲得提名。

p456646082

童星出身之19歲導演札維耶多藍,一鳴驚人,以處女作拿下2009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歐洲藝術獎、年輕視野獎、SACD獎。並獲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提名。

加拿大年輕導演札維耶多藍自導自演出這部半自傳處女作,狂暴、放肆的電影語言,直指人心,初試啼聲便廣獲好評,片中少年無處可宣洩的躁動與忐忑,相信你我都能體會。其中親子關係的心理剖析甚是細膩深刻,被譽為加拿大去年最清新亮眼的作品。

p1447642990

導演訪談/札維耶多藍

◎能否談談這部電影的起源?
原先我只是個憤怒的高中生,如同絕大多數的青少年正經歷叛逆期,有時恨自己的媽媽恨到牙癢癢,心中總是充滿憤怒。當時學校的老師鼓勵我將這個感受當作創作的動力,所以我就寫了一部短篇作品「我殺了我媽」。當時也沒想太多,不覺得會有什麼發展,直到2006年秋天我決定先休學,把自己關在一間狹窄又髒的小公寓裡面對即將轉大人的事實,突然有一天就想再次提筆延伸那篇故事,以我和我媽媽的人生作為基礎,試圖將繁瑣的每日生活與兒時記憶,以及淡淡的惆悵連接起來,【聽媽媽的話】這部電影就誕生了。

◎創作的過程?
其實我三天就完成了劇本。但我先把初稿先放在一邊,開始進行其他手邊的工作。後來我的好朋友建議我乾脆集中火力修改【聽媽媽的話】劇本,因次我再次拿出手稿,反覆潤飾及加強架構,最後蘇珊克萊門讀了就立即愛上了,不僅引介給她電影圈的朋友,也飾演了其中一個角色。

◎你是如何塑造電影的角色?
我的中心概念是不能太平板。我希望觀眾能進入每位角色的個性,再決定是喜愛還是討厭這個人。我也相信一部半自傳電影最怕的就是缺乏觀點,也不希望觀眾認為我只是創作以紀念自己的青春。那不是我想表達的部分。我希望能夠探索一段由雙方觀點出發的關係,也因此必須真誠又不失偏頗。並不是我有信心將角色塑造的多完美,而是我能有自信地向所有人說,我同等喜愛劇中的兒子與母親。

◎電影是關於一段成長故事嗎?
精確來說,是關於人生的一段過程,後青春期過渡到青年這階段,當你無可避免必須接下生命指派的特定角色。若以這角度來看,它的確是一段成長故事。電影也是關於自我認同的故事。不是男主角本身的角色認同,其實他清楚知道自己是誰,對自我價值的認知一天天增長。他反而想把玩這認知的另一面向,完全不去搭理成長得面對的問題,但他刻意將距離拉開後也發現,與母親之間的鴻溝讓他感到懼怕與極度不安。

◎部分電影的語言充滿精神暴力。你是如何完成這些對話?
有的是真實生活情況,有的則是全靠想像,但沒有特別引用真實人物說過的句子當成對白。我的構想是要盡量貼近現實,所以偷偷在家中的花盆和我媽的衣服上裝小麥克風,不過這些僅作參考使用,畢竟不是要拍紀錄片。其他的角色我則針對他們的個性、年齡和外貌寫對白。

◎電影的另外一個角色「安東尼‧韓波」名字很有趣。
的確,是參考法國詩人韓波及劇場大師安東尼亞陶。其中一個被剪掉的片段,安東尼甚至唸出韓波的詩句「當你十七歲,你不可​​能多正經。」

◎這部電影似乎受到藝術啟發。誰是你最喜愛的藝術家呢?
波洛克、馬蒂斯、克林姆

◎電影的音樂非常美妙。有些慢動作鏡頭讓我想起「花樣年華」和梅林茂(Shigeru Umebayashi)的配樂?
是啊,這些慢動作鏡頭就是向王家衛和梅林茂致敬。

◎電影中的黑白片段,以及主角直視鏡頭的語言很像角色的告解。
它們的確是。其實男主角在電影中不停拿著攝影機自拍,但觀眾看到的並不是那台廉價攝影機拍出的影像,而是男主角在私密的環境中一些救贖性的告解。

◎你如何指導演員?既然你如此年輕又是首部電影?
這部片豔麗的服裝和花俏的佈景,讓演員們幾乎不可能過渡詮釋角色。他們非常尊重及相信我的意見,讓我增加許多自信。我很喜愛與演員工作,觀察他們的表演技巧和自身純粹的獨特性。

◎片中的視覺藝術令人難忘。你如何在沒有經驗下,以小成本完成這些挑戰?
受限的預算代表你要更機智,更有創意。與其浪費時間幻想如果有更多的錢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不如在預算內將電影創造出極大值。當然,多虧許多有經驗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幫了我很多忙。導演部分,很多是我自己即興發揮,攝影部分,Stephanie Weber-Biron倚靠她的直覺,尤其是手持攝影部分,更完全仰賴她的才華。

p490697335

獎項
第62屆坎城電影節 (2009)

導演雙週單元 劇作家和作曲家協會獎 澤維爾·多蘭
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 澤維爾·多蘭
年輕視野大獎 澤維爾·多蘭

第8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09)

最佳外語片(提名)

p456646035crwLPIRujydQhN0o1HYBXb1og8V  p826377841p2321896730p490683883p826374507p2321896732p2321896734p2321896735p2321896736p2321896991p2165998648p2165998904p2321896727p2321896729  

arrow
arrow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