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03825168
de Wim Wenders 文·溫德斯

作品表

2016    戀夏絮語 (Les beaux jours d'Aranjuez)

2014 薩爾加多的凝視 The Salt of the Earth (紀錄片)

2011 《碧娜鮑許》

2008 《帕勒莫槍擊案》

2005 別來敲門 Don't Come Knocking ( 導演 )

2004 迷失天使城 Land of Plenty ( 導演 編劇 )

2000 樂士浮生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 導演 )

2000 百萬大飯店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 導演 )

1998 X情人 City of Angels ( 編劇 )

1997 終結暴力 The End of Violence ( 導演 編劇 )

1995 在雲端上的情與慾 Beyond the Clouds ( 導演 )

1994 里斯本的故事 Lisbon Story ( 導演 編劇 )

1993 咫尺天涯 Faraway, So Close! ( 導演 編劇 )

1991 直到世界末日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 導演 編劇 )

1989 城市時裝速記 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 ( 導演 編劇 演員 )

1987 《慾望之翼》| 1987 | 西德/法國 | 文·溫德斯 | 坎城影展 

1985 尋找小津 Tokyo-Ga ( 編劇 製片 導演 )

1984 《巴黎,德州》| 1984 | 英國/法國/美國/西德 | 文·溫德斯 | 坎城影展 

1982 事物的狀態 Stand der Dinge, Der ( 導演 編劇 )

1982 漢密特 Hammett ( 導演 編劇 )

1980 水上迴光 Lightning over Water ( 編劇 製片 演員 導演 )

1976 公路之王 Kings of the Road ( 導演 編劇 演員 )

1975 歧路 The Wrong Move ( 導演 )

1974 愛麗絲漫遊 Alice in the Cities ( 導演 編劇 )

本名 Ernst Wilhelm Wenders

出生 1945年8月14日

德國杜塞道夫

配偶 Edda Köchl(1968年-1974年結婚)

Lisa Kreuzer(1974年-1978年結婚)

Ronee Blakley(1979年-1981年結婚)

Isabelle Weingarten(1981年-1982年結婚)

Donata Wenders(1993年結婚)

網站  www.wim-wenders.com

p1303824749

恩斯特·威廉·「文」·溫德斯(德語:Ernst Wilhelm "Wim" Wenders,1945年8月14日-)是位出生於德國杜塞道夫的電影導演、攝影師;曾榮獲法國坎城影展及德國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導演;是德國當代電影大師之一,也是德國新浪潮導演群裡重要成員之一;影片風格以清新抒情、運鏡優美著稱。

p456727784

早年

文·溫德斯畢業自魯爾區奧伯豪森體育專門高中;之後他於杜塞道夫與弗萊堡研習醫學(1963年─1964年)及哲學。然而,他放棄了他的學業,並在1966年10月搬到巴黎想要成為畫家。他未能通過法國高等電影研究院(la femis前身)考試,轉而成為美國藝術家強尼·弗里德崙德(Johnny Friedlander)位於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的工作室中的雕刻師。這段時間他開始著迷電影,曾經在當地電影院裡一天連看五部電影。

這樣對電影的熱情使他著迷並也決定了他一生的志業,1967年他返回德國在聯美影業公司(United Artists)的杜塞道夫工作室工作。接著,他進入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就讀。在1967年至1970年這段在慕尼黑電視與電影大學的時間中,溫德斯也在《電影評論》(FilmKritik)雜誌擔任影評,後來也在《南德意志報》(慕尼黑當地的日報)、《Twen》雜誌與《明鏡》等報章雜誌撰寫影評。

溫德斯在大學期間拍了幾部短片,而在畢業時則拍出《夏日記遊》(Summer in the City)這部16mm的黑白電影。

 p456497867

名言

 「性(Sex)與暴力(violence)從來都不是我的菜;我都是更喜歡薩克斯風(sax)與小提琴(violins)。」

 「我把小津當作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

 「我是拍個人(personal)電影,不是私人(財產,private)電影。」(即反對商業劇情片)

p2151433206
Henri Alekan,Wim Wenders and Solveig Dommartin.

1945年出生於德國杜塞爾多夫的文溫德斯在世界影壇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代表。憑藉自己獨具魅力的作品曾多次榮獲坎城、柏林、威尼斯等國際一流電影節的大獎,與法斯賓德、施隆多夫和赫爾措格並稱為“德國新電影四傑”,是二十世紀70年代“新德國電影運動(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70年代,受當時美國公路電影的啟發,和少年時對西部片的喜愛,溫德斯開始拍攝屬於自己的歐洲式的公路電影,並由此奠定了他以後的創作方向,開始了他在光影世界裡的漫漫流浪。在他的著 ​​名電影作品包括《德州巴黎》、《美國朋友》、《慾望之翼》、《直到世界末日》中,流浪與疏離成為溫德斯電影永遠的主角,溫德斯也籍由這兩個元素在銀幕上創造出一個個充滿詩意與虛空感的世界。

p1966514852

1974年可以說是溫德斯事業的轉折點,由於受到當時美國一些公路電影(如1969年的《逍遙騎士》(Easy Rider))的啟發,也由於自己少年時對西部片的喜愛,溫德斯開始拍攝屬於自己的歐洲式的公路電影,並由此奠定了溫德斯以後的創作方向,開始了他在光影世界裡的漫漫流浪。從此以後,流浪與疏離成為溫德斯電影永遠的主角,溫德斯也籍由這兩個元素在銀幕上創造出一個個充滿詩意與虛空感的世界來。

令溫德斯聲名鵲起的是他的“旅行三部曲”:1974年的《愛麗絲漫遊城市》,1975年的《歧路》和1976年的《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其中《歧路》講述了一位作家為尋找靈感而遊歷,畫面具有詩意的隱喻和富於哲學意味的象徵內涵;《公路之王》則以寫實的基調和獨特的觀照方式批判了俗媚的電影文化,同時也對70年代中期德國電影界的狀況投以了深切的關注。1977年,公路電影代表之作《逍遙騎士》的導演Dennis Hopper更是和溫德斯一起合作,拍攝了氣氛神奇的影片《美國朋友》(The American Friend)。影片在紐約、漢堡、慕尼黑和巴黎之間來回跳躍,世界成為糾結在摩天大廈、地鐵、高速公路、列車之間的神秘空間,從而散發出強烈的疏離感,令人難忘。

p2183328238

七十年代中後期,轟轟烈烈的“德國新電影”運動開始衰落,經濟危機使得影市蕭條,德國的電影導演們或是轉投電視業或是前往國外。就在這個時候,一直關注著“德國新電影”運動的好萊塢著名導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向溫德斯發出了前往美國拍片的邀請。自1978年起,溫德斯陸續拍攝了影片《哈麥特》、《水上迴光》和《事物的狀態》(The State of Things)。《哈麥特》作為溫德斯首次拍攝的好萊塢式電影作品,並沒有能令科波拉滿意,這部片子的大部分鏡頭都被科波拉要求重拍,以至影片的發行時間比預想中推遲了三年多。1982年的《事物的狀態》卻獲得了聯邦電影獎(前西德電影最高獎)和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開始確立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

1983年的《德州巴黎》(Paris, Texas)使溫德斯摘取了第3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桂冠,這部被稱為“標誌著溫德斯美國化傾向的高峰”的影片成功的表現了人的孤獨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影片主要在美國西南部的沙漠裡拍攝,影像風格極其鮮明,溫德斯創造出極為寬廣的銀幕空間,從而成功展現出充斥在故事主角生命裡的虛空感。

s24635686

雖然《德州巴黎》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但是溫德斯似乎還是更喜歡在歐洲拍片。也正是在自己的祖國,溫德斯拍攝出了他最廣為人知也最受好評的一部電影——《慾望之翼》。影片講述了一個渴望下凡的天使的故事,尼古拉斯·凱奇和梅格·瑞恩98年主演的《天使之城》(City of Angles)就是《慾望之翼》的好萊塢通俗版。這部影片也使溫德斯獲得了1988年第41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使得他在世界影壇上真正確立了的自己的地位。

1983年的《德州巴黎》使溫德斯摘取了第37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的桂冠,這部被稱為“標誌著溫德斯美國化傾向的高峰”的影片成功的表現了人的孤獨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影片主要在美國西南部的沙漠裡拍攝,影像風格極其鮮明,溫德斯創造出極為寬廣的銀幕空間,從而成功展現出充斥在故事主角生命裡的虛空感。

fx_fsfr33674140_0005

至此,溫德斯的影片已經形成了特有的坦率冷靜的風格。他的電影語言修辭中基本排除蒙太奇,特別偏好對運動和場景的不加剪輯;他不求論證什麼,他追求的是一種平靜地觀察、等待和不停頓地發展的電影,尤其喜歡表現公路、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因而也一再描寫遷移、迷航和旅行。

但是溫德斯並沒有滿足,而是在以後的創作中不斷豐富和擴充著自己的電影世界。1991年的《直到世界盡頭》拍攝於全球四大洲,影片在皓渺的氛圍裡講述了一個關於世界末日的奇妙寓言,被稱為“終極公路電影”。1993年的《咫尺天涯》以俯視的角度觀察德國統一後社會景觀的變化;而在兩年後的《雲上的日子》裡,溫德斯則和意大利傳奇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一起探討了愛與慾望的問題,影片攝製於歐洲數個國家,也是一部巧妙借用公路片形式的電影。溫德斯不斷地在公路電影的基礎上嫁接與派生著新的元素,同時也改造著傳統公路片的形式。他越來越喜歡在城市裡表現流浪的狀態,將現代社會裡孤獨與疏離的狀態描述得愈加生動。在1997年的《暴力啟示錄》裡,溫德斯描寫了暴力的外在表現,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探討現代社會裡的暴力問題。1996年拍攝的《光之幻影》(A Trick of the Light)“記錄”了許多對電影的發展做出貢獻卻被遺忘的人們,表達了溫德斯對電影歷史的緬懷與敬意。

有鑑於溫德斯電影創作理念中觀察者的姿態與感覺,他也非常鍾愛紀錄片的拍攝。他一共拍過7部紀錄片,其中1985年《尋找小津》是一部關於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紀錄片,相當引人注目。1998年描寫古巴音樂風情的《樂滿夏灣拿》(Buena Vista Social Club)廣受好評,溫德斯與為他製作了《德州巴黎》的音樂人瑞·庫德(Ry Cooder)再次成功合作,展現了他自己一直深喜著的美洲音樂的迷人魅力。同時溫德斯也非常喜歡搖滾樂,他曾說過:“今天搖滾與電影的聯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緊密,文學、戲劇和繪畫看來似乎與電影的聯繫更緊密,卻遠沒有搖滾來得貼和時代、準確直接。”2000年的作品《百萬美元酒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的配樂就是由著名搖滾樂隊U2的主腦Bono主刀炮製的。溫德斯再次將音樂與畫面貼和在一起,創造出賞心悅目的聲色迷情來。

fx_fpde21440266_0007

New German Cinema

Written and signed by two dozen German filmmakers pledging themselves to “the new German feature film,” the 1962 Oberhausen Manifesto boldly announced the arrival of New German Cinema, with young, innovative, and politically radical directors taking up arms against the propriety of West German society and its failing film industry. In the late sixties and early seventies, filmmakers such as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Margarethe von Trotta, Volker Schlöndorff, Wim Wenders, Werner Herzog, Alexander Kluge, and Hans-Jürgen Syberberg set out to create smaller, more independent and artistically challenging fil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Germany (Schlöndorff and von Trotta’s The Lost Honor of Katherine Blum), as well as to grapple with the ghosts of the past, from the Weimar era (Fassbinder’s Berlin Alexanderplatz) and the Nazis (Schlöndorff’s The Tin Drum) to their aftermath (Fassbinder’s “BRD Trilogy”). Like other countries’ new waves, New German Cinema, which ended in the mid-eighties, embraced politically akin but artistically disparate directors with diverse interests, working methods,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from the avant-garde (Kluge’s Artists Under the Big Top: Perplexed) to major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 (Fassbinder’s Querelle).

102748.63940694
2015 柏林終身成就獎

獎項

2015

第29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歐洲電影(提名) 地球之鹽
第30屆獨立精神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地球之鹽

2014

第67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提名) 地球之鹽

2012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皮娜

2011

第61屆德國電影獎 最佳紀錄片 皮娜
第61屆德國電影獎最佳導演(提名) 皮娜

2008

第6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帕勒莫槍擊案
第22屆西班牙戈雅獎最佳紀錄片 看見不看見

2005

第58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別來敲門

2000

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樂士浮生錄
第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 榮譽獎

1997

第50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終結暴力

1993

第46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咫尺天涯
第46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咫尺天涯

1987

第40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慾望之翼
第40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 慾望之翼

1984

第3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德州巴黎
第37屆坎城電影節 費比西獎 德州巴黎
第37屆坎城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德州巴黎

1982

第35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偵探小說

1977

第30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美國朋友

1976

第29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公路之王
第29屆坎城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獎 公路之王

813_DVD_box_348x490_original

In the 1970s, Wim Wenders was among the first true international breakthrough artists of the revolutionary New German Cinema movement, a filmmaker whose fascination with the physical landscapes and emotional contours of the open road proved to be universal. In the middle of that decade, Wenders embarked on a three-film journey that took him from the wide roads of Germany to the endless highway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back again. Each starring Rüdiger Vogler as the director’s alter ego, Alice in the Cities, Wrong Move, and Kings of the Road are dramas of emotional transformation that follow their characters’ searches for themselves, all rendered with uncommon soulfulness and visual poetry.

 

Collector’s Set Includes

Alice in the Cities box cover

1974 ALICE IN THE CITIES

The first of the road films that would come to define the career of Wim Wenders, the magnificent Alice in the Cities is an emotionally generous and luminously shot odyssey.

Wrong Move box cover

1975 WRONG MOVE

With depth and style, Wim Wenders updates a late-eighteenth-century novel by Goethe, transposing it to 1970s West Germany and giving us the story of an aimless writer (Rüdiger Vogler) who leaves his hometown to find himself and winds up befriending a group of other travelers.

Kings of the Road box cover

1976 KINGS OF THE ROAD

A roving film projector repairman (Rüdiger Vogler) saves the life of a depressed psychologist (Hanns Zischler) who has driven his Volkswagen into a river, and they end up on the road together, traveling from one rural German movie theater to another.

Film_813_WendersSet_original

導演電影作品:

 2015 一切都會好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IMG_1913.JPG  

《一切都會好》嚴謹而細緻入微地講述了個一個關於負罪感和尋求寬恕的故事,治愈一切的並非時間,而是勇敢面對和原諒自己的勇氣。

 2014 文化大教堂 Kathedralen der Kultur

p2182293609

'If buildings could talk, what would they say about us?' Cathedrals of Culture offers six startling responses to this question. This 3D film project about the soul of buildings allows six iconic and very different buildings to speak for themselves, examining human life from the unblinking perspective of a manmade structure. Six acclaimed filmmakers bring their own visual style and artistic approach to the project. Buildings, they show us, are material manifestations of human thought and action: the Berlin Philharmonic, an icon of modernity;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Russia, a kingdom of thoughts; Halden Prison, the world’s most humane prison; the Salk Institute, a scientific monastery on the California coast; the Oslo Opera House, a futuristic symbiosis of art and life; and the Centre Pompidou, a modern culture machine. Cathedrals of Culture explores how each of these landmarks reflects our culture and guards our collective memory.

《碧娜鮑許》| 2011 | 德國/法國/英國 | 文·溫德斯 

644_box_348x490_original  

 2008 給世界的8首樂章 8

s4036213

珍康萍、文溫德斯、葛斯范桑等八位世界名導齊聚一堂,表達各自對聯合國致力於2015年大幅消減世界貧窮比例計畫的觀點。

◎德國/文溫德斯-《P to P》

關注議題:建立全球伙伴開發關係

2007年,德國,正直G8高峰會舉行期間,各國政要齊聚,場外卻有來自各地洶湧抗議的人潮,對全球化的惡果發出怒吼。另一方面,新聞台內空無一人,原本透過全球伙伴開發計畫而相互連結的人們,一一走出螢幕,訴說自己反敗為勝的動人故事。代表作:《慾望之翼》、《巴黎德州》、《百萬大飯店》

《帕勒莫槍擊案》| 2008 | 德國/法國/義大利 | 文·溫德斯 

p1095864968

2005 別來敲門 Don't Come Knocking

p536945735

 2004 迷失天使城 Land of Plenty

p808143672

拍攝花絮

·拉娜的角色是為Michelle Williams度身打造。

·比爾·普爾曼曾是扮演保羅的人選。

·當拉娜和保羅在房頂談話時,可以發現遠處有個寫著“The New Million Dollar Hotel”廣告牌,是在暗指文溫德斯在2000年拍攝的《百萬美元旅館》,該片中房頂上的橋段是重頭戲。

p456727821

·文溫德斯在2005年《別來敲門》公映時說,由於《別來敲門》是推遲1年上映,於是2004年無所事事的他迫切希望拍點什麼,隨即開始構思本片,形成雛形僅用了3天,完成劇本用了3週,而拍攝全片只用了16天。

·所有演員和劇組人員的報酬相同,都是每天100美元。

 2003 布魯斯——百年藍調音樂之旅 The Blues

s4481429  

幕後製作

本片與《樂滿夏灣拿》一樣,都是溫德斯對爵士樂的推崇而拍攝的關於爵士樂手生存狀態和爵士樂發展歷史的紀錄片。

2003年溫德斯參加了馬丁·西科塞斯發起的為藍調音樂尋根的Mini影集《The Blues》,拍攝了其中名為《一個人的靈魂》(The Soul of a Man)的一集。 (參與這個影集的還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殺無赦》和邁克·菲吉斯《遠離賭城》等人)

[馬丁史柯西斯(天蠍座)] 本人導的單元Feel Like Going Home結構鬆散,缺乏重心——從美國跳到西非,又只挑一兩個樂手作重點,蜻蜓點水般輕輕略過,一看就知道是個音樂外行人,也難怪有些樂迷要失望不已,倒是德國大導演溫德斯不愧是個道地的音樂喜好者,他所導演的The Soul of a Man具有下列三大特色:

1. 溫德斯選擇了自己最喜愛的三位布魯斯藝術家斯基普·詹姆斯、布蘭德·威利·約翰遜和JB雷諾瓦做為影片的主角,他帶著虔誠與朝聖的心理,用劇情片的模式講述了這三位音樂家的真實故事。
1). Willie Johnson(應該是紀錄片)
2). Skip James(以戲劇方式重現其一生)
3). JB Renoir(影片來源:主要參照一對夫婦的私藏紀錄片,並穿插了部分德國六零年代的搖滾場景,與導演個人的生活記憶。)

2. 刻意用二十年代的老攝影機,透過重現場景,重新演戲(re-enactment)的方式,將影像與音樂作一個巧妙的連結,其效果不亞於任何一部優秀的MTV。

3. 溫德斯參考了大量的歷史資料,請來與這三位音樂家同時代的或者俱有影響力的像Lou Reed、克里斯·托馬斯·金、尼克·凱夫Nick Cave 、the Bad Seeds、詹姆斯·布拉德·烏爾姆JamesBlood Ulmer、Lucinda Williams等近二十七位美國布魯斯音樂人,請他們重新演唱這三位音樂家的經典布魯斯歌曲,再穿插以當年曆史新聞鏡頭,讓觀眾在黑白影像中重新領略到布魯斯音樂的魅力,體味到溫德斯對音樂乃至人生的理解與感悟

這部片子前後的貫穿力強(以美國NASA宇宙飛船在船上放藍調唱片藉以和外星人溝通為開場白,片末則出現了太空與Willie Johnson臉龐的迭影,頗有深意),凝聚性也高,充分顯現溫德斯對於音樂的投入,對於音樂—影像之間的對話與相扣,有非常好的掌握能力。

 2000 百萬美元酒店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p1369064649

這個故事是由著名愛爾蘭搖滾樂隊U2的主唱Bono構思的。影片的標題就是來自曾在U2樂隊聲名狼藉的一支MTV錄像中出現過的,一家洛杉磯廉價小旅店的綽號。 U2與韋姆·溫德斯可是交往已久,他們為韋姆·溫德斯的數部影片如《直到世界末日》《Faraway So Close》《暴力啟示錄》提供過插曲。而這位德國導演也曾在90年的電視特別節目“紅、熱、藍”中為他們拍攝。當然這次U2將再度為影片製作電影原聲音樂。而且Bono還將扮演一個小角色。

 1999 樂士浮生錄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225136.15838915_270X405X4  

本屆金球獎最佳紀錄劇情片

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劇情片

入圍本屆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拍攝花絮

·文溫德斯由於受到音樂夥伴萊庫德的大力推介,並語重心長的告訴他如果不把握時機拍攝這些老樂士的故事,等他們過世就來不及了。

·影片一經問世,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追捧,在國際大大小小的影展上共斬獲13座最佳記錄片獎。

幕後製作

如果你對拉丁音樂有興趣,本片中大量的古巴音樂一定讓你陶醉不已。夏灣拿是哈瓦那的廣東話譯名。

1995 在雲端上的情與慾 Al di là delle nuvole

230825.69233518_270X405X4  

我們走得太快了,靈魂還沒有跟上來。

本片是在安東尼奧尼身體​​情況極度不佳時拍攝的,劇本是他早在70年代寫成的,由文溫德斯擔任副導演。這四個故事沒有觀眾常見的來龍去脈或固有的情節概念,但卻用冥想和詩意,真切地窺探到人的心靈深處,那些沒有結果的一見鍾情和情無歸處的心心相印,像煙一樣從我們身邊輕飄飄地消逝,而留下的愛的自述卻慰藉著所有孤獨的人們。中國文藝片愛好者尤其鍾愛本片。

 1994 里斯本的故事 Lisbon Story

p811818710

此為溫德斯配合電影誕生100週年而拍,但與安妮斯·華達匯集眾明星的《一百零一夜》不同,溫德斯繼續炫耀他十分擅長的公路影像,通過一個頗為晦澀平淡的故事,對電影創作的態度作了一番揶揄和反省。本片是電影發燒友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其意義存在於點點滴滴的字裡行間,外行人很難看出其吸引力何在,但是片中的音樂悅耳動聽,人人可以領會。溫德斯在片中向老式電影作了致敬,尤其在片尾的收音師改用老式攝影機攝製的段落,溫情感人。本片與《事物的狀態》可一起看作溫德斯對電影製作的自我表述。

導演的話

我有史以來最具「娛樂性」的作品...

《里斯本的故事》我被賦予完全的自由去選擇本片的形式與內容。

剛開始我認為應該拍部紀錄片吧!但是當我在里斯本待了一些日子後心想:為什麼不讓它變成一部劇情片,內容就從一個電影人想在這座城市完成一部原始的紀錄片而衍生出各種意外呢?

方向改變了,我邊拍邊寫,最後完成了這部《里斯本的故事》,可說是我有史以來最具「娛樂性」的作品吧!

 1993 咫尺天涯 In weiter Ferne, so nah!

232206.98616294_270X405X4    

這是《慾望之翼》的續集,也是一部冗長並令人失望的作品。影片缺乏有機的粘合力,頭尾兩處簡直難以忍受,主題上與前作也有不同,表達的是天使在確認自我後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的承擔。風格更自由輕鬆,整部作品屬於輕量級。

p2165401000

受到影壇肯定的《慾望之翼》,維姆‧溫德斯(Wim Wenders)再度拍攝了《咫尺天涯》(Faraway, So Close)這部續集。

 1991 直到世界盡頭 Bis ans Ende der Welt

e4OaI1MBzo1RV7HiR5L3cIkTK7gdjY_large.jpg

 

p2225190558  

拍攝花絮

·片中,主人公克萊爾追踪馬里奧一路追到了北京。因為在中國拍攝影片手續複雜,溫德斯沒有來中國,只是派了女演員和攝影師來到北京,拍了不少鏡頭。陳凱歌為此還幫了不少忙。據溫德斯透露,電影中有個開卡車的男人,這個人就是王家衛。

幕後製作

一部罕見的溫德斯科幻題材電影,其實是用科幻片的外殼來包裝一個他最拿手的公路片內容。溫德斯成功地營造出末世的神秘氣息,主題是末日來臨時人心冷漠不願溝通,帶有濃厚的悲觀色彩。影片上映時曾被剪成兩個小時的版本,但招致惡評。馮·西多的表演閃耀著火花。但人物描寫和主題均含混不清。

 1989 都市時裝速記 Aufzeichnungen zu Kleidern und Städten

p2215638154

【溫德斯vs.山本耀司】

溫德斯從一件山本耀司設計的襯衫和夾克,感受到如同兒時回憶的溫柔感觸,開始對這位服裝設計師與時尚題材產生好奇與關注。對細節反覆斟酌調整的嚴苛與沉默謹言,是山本耀司在片中的一貫形象,他凝神思考,等候新裝走秀開始前的沉穩姿態,甚至被溫德斯比喻為一座紀念碑。

【巴黎vs.東京】

溫德斯跟著山本耀司來到巴黎與東京,以都市漫遊看似隨性實則敏銳觀察的手法,一邊拍攝設計師,一邊對自己和觀眾丟出問題。

片頭一開始,在車中透過前窗玻璃外行進的巴黎公路風景,對照著鏡頭右方以小型液晶螢幕同時播放的東京街景錄像,溫德斯的旁白帶入一連串他對影像原創性的概念與商業化的複製,都市認同感,東西方文化衝突等等,美學與哲學性的思考。

【35mm vs.Hi8】

溫德斯同時以老式手搖的Edmond 35mm攝影機,與當時最新穎的小型Sony Hi8 攝影機進行拍攝記錄。他欣賞Hi8隨時可拍的即便性,讓他更能貼近掌握山本耀司在工作現場的神態,同時也呼應設計師訪談時提到的:有兩個自己以不同思維在創作。

拍攝山本耀司工作過程時,畫面常出現一個播放山本耀司訪談錄像的液晶螢幕與之對映,溫德斯想藉著將影片膠捲與電子數位錄像這兩種媒材並置、辯證的方式,打斷觀者對紀錄片真實性的輕易信任,不斷提醒我們影像的複製性。

溫德斯以巧妙的剪輯與畫面並置的手法,讓拍攝這位設計師安靜的工作過程變得有趣。在以剝削展示的身體而受批評的時尚產業中,溫德斯呈現服裝設計師創意與人文素養兼備的少見特質。

溫德斯在紀錄片中不預設立場或神化被攝者,在拍攝過程中不斷探索電影導演或藝術家創作的原點與個人特質。

 《慾望之翼》| 1987 | 西德/法國 | 文·溫德斯 | 坎城影展 

  IMG_2993.JPG

 1985 尋找小津 Tokyo-Ga

021814.79334442_270X405X4  

1982年溫達斯在羅馬一次放映會上,選擇了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 1903-63)的《東京物語》(Tokyo Monogatari, 1953),作為對自己電影工作有特別影響力的作品來播放,並觸發拍攝這個屬於自己版本的“東京物語”的念頭。溫氏聲明並非本著朝聖的心態“尋找小津”,縱然他相信小津的留世作品最有資格被擺放在電影藝術的殿堂。他之所以推崇小津,是因小津“在掌握了經由美國推展及至全球的電影的語言後,竟能反過來從中調製出一種完全個人的景觀;在拍攝某樣事物時,能讓事物保存原有的身份”。溫氏總結對小津的賞析,在片初把電影的本質界定為“提供一個這個世紀人類的真實和可行的圖像,從而讓人能夠認清自我”。順帶一提的是,溫達斯的好友、奧藉劇作家漢德克(Peter Handke)在寫作上滲用了小津的鏡頭敘事手法,同是溫氏消化小津的另一途徑。

p1314296531

日本電影導演小津安二朗是國際影壇上備受尊崇的大師,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後時導演自認受到他的作品啟發和影響,德國的維姆.溫德斯就是其中之一。本片是維姆.溫德斯對小津致敬之作,他在八十年代中期親自跑到日本去追尋小津的足跡,以日記手法紀錄他對東京這個城市的印像,希望從他找到的城市特質中解釋到小津特有的電影風格。這部紀錄片有如影迷寫給崇拜導演的私人信件,假如觀眾對這兩名導演的作品都有所認識,相信在觀賞時更能心領神會其中的妙趣。

日本電影導演小津安二郎是國際影壇上備受尊崇的大師,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後時導演自認受到他的作品啟發和影響,德國的維姆.溫德斯就是其中之一。本片是維姆.溫德斯對小津致敬之作,他在八十年代中期親自跑到日本去追尋小津的足跡,以日記手法紀錄他對東京這個城市的感覺。

1982年溫達斯在羅馬一次放映會上,選擇了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 1903-63)的《東京物語》(Tokyo Monogatari, 1953),作為對自己電影工作有特別影響力的作品來播放,並觸發拍攝這個屬於自己版本的“東京物語”的念頭。溫氏聲明並非本著朝聖的心態“尋找小津”,縱然他相信小津的留世作品最有資格被擺放在電影藝術的殿堂。他之所以推崇小津,是因小津“在掌握了經由美國推展及至全球的電影的語言後,竟能反過來從中調製出一種完全個人的景觀;在拍攝某樣事物時,能讓事物保存原有的身份”。溫氏總結對小津的賞析,在片初把電影的本質界定為“提供一個這個世紀人類的真實和可行的圖像,從而讓人能夠認清自我”。順帶一提的是,溫達斯的好友、奧藉劇作家漢德克(Peter Handke)在寫作上滲用了小津的鏡頭敘事手法,同是溫氏消化小津的另一途徑。

尋找小津的片名Tokyo-Ga其意指東京畫,為溫德斯嘗試將他對於小津電影與東京印象所聯繫而拍攝的紀錄片。此片對照了小津鏡頭下的東京,以及三十年後的東京,在拍尋找小津時,溫德斯筆觸顯得平淡,幾乎仿效了小津當年的拍法。溫德斯不但採訪了為小津工作了二十五年的攝影師,同時也拍柏青哥店,沉浸當中癡迷的人們,小鋼珠像是可怕的蟲卵般蠕動著;工人維修不繡鋼的擋洞扇;他拍公園中的遊人;學唱西洋流行樂曲的摩登少男少女、追蹤那些餐廳外食物樣品的制蠟工廠,工人如何像製作真的三明治般製作著假的三明治。

《巴黎,德州》| 1984 | 英國/法國/美國/西德 | 文·溫德斯 | 坎城影展 

501_box_348x490_original  

 

1982 事物的狀態 Der Stand der Dinge

012147.51243619_270X405X4  

本片是著名導演文溫德斯的一部力作。該片情節很簡單,但是卻耐人尋味,整個電影都沉迷在一種神秘的意蘊中。影片有些類似於 柯恩兄弟 導演的《巴頓芬克》,也是關於一個導演試圖完成一部影片,然而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總是打斷影片的正常拍攝。其主題依然是典型的西方不可知論,導演往往用這些突發的事件來探討“偶然”的存在,影片亦因此帶有濃厚的人文氣息,經得住觀眾反复推敲。西德名導演文溫德斯在20世紀80年代初應美國名導演科波拉之邀赴好萊塢執導偵探片(哈密特),但拍片情況很不順利,於是溫德斯抽空回歐洲拍攝了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片,反映當時整個電影攝製組流落異鄉時那種前途茫茫的不踏實感覺,不料本片在威尼斯電影節竟然獲得金獅獎。劇情的故事性不強,但卻瀰漫著一股微妙的懸念推理氣氛,對於拍電影的幕後辛酸有相當深刻動人的反映。美國獨立製片界名導演塞繆爾·富勒和羅傑·科曼本人都在片中客串演出。

本片是著名導演文溫德斯的一部力作。該片情節很簡單,但是卻耐人尋味,整個電影都沉迷在一種神秘的意蘊中。影片有些類似於科恩兄弟導演的《巴頓芬克》,也是關於一個導演試圖完成一部影片,然而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總是打斷影片的正常拍攝。其主題依然是典型的西方不可知論,導演往往用這些突發的事件來探討“偶然”的存在,影片亦因此帶有濃厚的人文氣息,經得住觀眾反复推敲。西德名導演文溫德斯在20世紀80年代初應美國名導演科波拉之邀赴好萊塢執導偵探片(哈密特),但拍片情況很不順利,於是溫德斯抽空回歐洲拍攝了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片,反映當時整個電影攝製組流落異鄉時那種前途茫茫的不踏實感覺,不料本片在威尼斯電影節竟然獲得金獅獎。劇情的故事性不強,但卻瀰漫著一股微妙的懸念推理氣氛,對於拍電影的幕後辛酸有相當深刻動人的反映。美國獨立製片界名導演塞繆爾·富勒和羅傑·科曼本人都在片中客串演出。

 1982 漢密特 Hammett

002521.95202422_270X405X4  

這部耗資巨大、花費了四年半的時間才拍攝而成的影片曾參加坎城電影節,以一種非現實的敘述方式探討了作家哈麥特的一系列冒險經歷和其小說間的關係。在影片裡,小說與現實交融一體,無法區分:小說演變成了現實,而現實又最終成為小說。此片以強大統一、貫徹始終的風格和令人信服的故事描寫吸引觀眾,使即便是微小的部分也呈現出不同尋常的魅力。

1980 水上回光 Lightning Over Water

021814.81247648_270X405X4  

本片是溫德斯應尼古拉斯·雷的邀請與其一同拍攝的紀錄片,雷是美國著名的文藝片導演,最出名的作品包括《無因的叛逆》、《萬王之王》等。

1977 美國朋友 Der amerikanische Freund

Film_793_AmericanFriend_original  

德國導演文溫德斯旅行三部曲之一。受到美國公路電影啟發,也由於自己對西部片的喜愛,文溫德嘗試創作歐洲公路電影。

這是溫德斯向美國黑色電影致敬的作品,也是他打入美國市場的敲門磚。影片主角是一個典型的溫德斯角色,即獨在異鄉為異客,希望找到知音,並且代表著文化和道德的相互滲透。本片反映了溫德斯不擅長敘事,但畫面具有神經質的美。 2002年好萊塢以《雷普利的遊戲》為片名再度拍攝,由約翰·馬爾科維奇主演。

Film_793_AmericanFriend_original (1)  

Wim Wenders pays loving homage to rough-and-tumble Hollywood film noir with The American Friend, a loose adaptation of Patricia Highsmith’s novel Ripley’s Game. Dennis Hopper oozes quirky menace as an amoral American art dealer who entangles a terminally ill German everyman, played by Bruno Ganz, in a seedy criminal underworld as revenge for a personal slight—but when the two become embroiled in an ever-deepening murder plot, they form an unlikely bond. Filmed on location in Hamburg and Paris, with some scenes shot in grimy, late-seventies New York City, Wenders’s international breakout is a stripped-down crime story that mixes West German and American film flavors, and it features cameos by filmmakers Jean Eustache, Samuel Fuller, and Nicholas Ray.

1976 公路之王 Im Lauf der Zeit

002840.83227584_270X405X4  

溫德斯公路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另外兩部是《愛麗絲漫遊城市》和《歧路》)。影片以此暗示德國的電影業走向衰落,也批判了美國文化侵略對德國的影響。影片簡潔、緩慢、真摯,毫無矯揉造作之態。本片的故事脫胎於歌德1795年的小說《韋漢?麥斯特的學徒生涯》。影片證明了溫德斯的創作與德國十八世紀以“教育小說”為代表的文學傳統的淵源。 “教育小說”中的主要元素——追尋自我的旅程、失敗與自責、沒有答案的追問等等,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但評論也認為,本片的“歷程”比較文學化。沒有了那種無節制的風景漫遊,鏡頭分得比較簡潔而有效率。並且在主題上刻意顛覆了“教育小說”中的某些元素。歌德小說中的那種樂觀情緒已經蕩然無存。韋漢出發旅行希望獲得知識,然而在旅程中,主人公幾乎從來沒有達到過他的目的。雖然韋漢沒有突破自己,但其旅程仍然為觀眾展示了多樣的社會層面。

1975 歧路 Falsche Bewegung

024130.90863377_270X405X4  

拍攝花絮

·講述一個​​男人生命中的六天故事,贏盡當年德國電影評選最高獎。
·由《莉莉·瑪蓮》的女主角漢娜·許古拉主演,還有年僅16歲的娜塔莎·金斯基的驚艷演出。

p1664293599

幕後製作

影片有歌德式的追尋自我的主題,但顛覆了歌德文學中的樂觀情緒,與溫德斯其他作品比較起來更晦澀,表現出主角對於這趟“歧路”的疑問,也是對德國文化和社會演變的質疑,展現出德國社會各個層面的眾生相。

p1664749967

《岐路》是甫於日前造訪台灣的德國名導溫德斯,所拍攝的公路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兩部是《愛麗絲漫遊》及《公路之王》),同時也是《巴黎,德州》女主角娜塔莎‧金斯基的處女作,飾演啞女的她,當時才13歲。

本片可說是自由地改編自德國作家歌德於18世紀完成的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捨棄歌德對戲劇著迷的背景,由溫德斯長年合作的編劇,名作家彼得‧漢克(Peter Handke)執筆,影片關注的依舊是溫德斯作品中的命題: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Robbie Müller 的攝影為這段貫穿德國的旅程增添不少憂鬱的色彩。影片在當年的德國奧斯卡得到7項大獎,其中幾乎所有重要的演員都得到獎項。

p1664749849

向來被稱為「自我放逐的導演」的溫德斯,在拍《愛麗絲漫遊》時,不使用有對白的劇本,完全隨現場感覺拍攝,讓想像力與旅行的臨場感一起馳騁。但《岐路》則剛好相反,因為漢克所寫的對白幾近完美,也為了讓自己集中精神去構思敘述故事的方法,影片完全依照漢克所寫的劇本拍攝。但溫德斯改變了主角自我放逐的旅程,以德國北部的Gluckstadt(意思是幸運之城)為舞台,整個旅程還是充滿了變數。相對於有計畫的旅行或移民的旅行:真正的律動;《Wrong Move》,假性的律動,不只變數無盡,也毫無章法。憂鬱中帶有希望與可能,這正是早期溫德斯令人動容的地方。

﹝以上由光點提供﹞

1974 愛麗絲城市漫遊記 Alice in den Städten

p653612074

美國和德國文化的一次沖撞。片中有許多典型的溫德斯片斷,故事迴避單刀直入,發展充滿驚喜,主題的顯現極其優雅,讓觀眾慢慢體會美國大眾文化對戰後歐洲的影響。這是溫德斯第一部公路片,後面兩部是《歧路》(Wrong Move)和《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

全片以黑白影像拍攝而成,在光影的閃動中,這趟從美國到歐洲、從城市到鄉郊、從自我放逐到思索自覺的旅程,也成為溫德斯最誠實自省的返鄉日記。

arrow
arrow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