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拜校園事件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導演: 麥可·摩爾
編劇: 麥可·摩爾
主演: Jacobo Arbenz / Mike Bradley / Arthur A. Busch
類型: 紀錄片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 美國 / 德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2-05-15
片長: 120 分鐘
又名: 科倫拜恩的保齡 / 美國黐Gun檔案
IMDb鏈接: tt0310793
劇情簡介
這部記錄片拍攝的起因是美國哥倫比亞中學的校園槍擊事件。紀錄片人摩爾著眼於大屠殺的背景、環境以及公眾對這個事件反應,深入到美國暴力事件的本質,把槍支作為一種符號來探討美國自由和自我毀滅之間的聯繫與矛盾。
摩爾通過與南方公園作者Matt Stone、美國槍支協會時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樂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動,逐步揭示出科倫拜恩大屠殺發生和美國高暴力犯罪的根源。
拍攝花絮
·本片參加了2002年5月的坎城影展,成為坎城46年來首部參與主要競賽單元的紀錄片。
·為了採訪老牌影星Charlton Heston,導演Michael Moore努力了2年未果,他已接近放棄。而找到Heston的房子完全是一個偶然——一名劇組工作人員提議使用“明星地圖”,沒想到還真管用。採訪結束後他們發現大門關了,Michael Moore怕Heston找人搶走採訪帶,就把帶子先遞給欄杆外等候的工作人員,並囑咐他們迅速離開。
·本片是當時歷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紀錄片,後來這一紀錄被Michael Moore自己的另一部作品《華氏911》打破了。
·因為這部電影實際上跟戛納任何一個單元的分類都不太符合,評審團特意設立了一個“坎城55週年紀念獎”給它。
·影片在戛納放映時得到了觀眾長達13分鐘的起立鼓掌。
·Michael Moore在發表奧斯卡獲獎感言時把小布什政府抨擊了一番。
幕後製作
美國是世界上槍殺案發生頻率最高的國家。 1999年轟動一時的科倫拜恩高中槍擊案究竟給人甚麼啟示?最著名的反美影人邁克爾·摩爾以那樁發人深省的慘案為中心,試圖對美國社會的暴力因子以及由此而生的恐懼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研究。本片獲得了第75界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摩爾在2003年3月的奧斯卡發獎儀式上因為痛斥布什打伊拉克,獲得現場觀眾的鼓掌和斥責。之後,有人提出詳細證據,表明他這部影片的許多細節都違反了紀錄片的原則,有事先安排或誘導之嫌。
獲獎情況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2003)
最佳紀錄長片 邁克爾·摩爾 / 邁克爾·多諾萬
第55屆坎城電影節 (2002)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邁克爾·摩爾
55週年紀念獎 邁克爾·摩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