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 Faust
浮士德 Фауст (2011)
導演: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編劇: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主演: Stefan Weber / Wolfgang Bauer / Anita Groissmayer / Johannes Zeiler / 漢娜·許古拉 / 更多...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語言: 德語
上映日期: 2011-09-08(威尼斯電影節) / 2011-12-08(希臘)
片長: 134分鐘
又名: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台) / Faust
IMDb鏈接: tt1437357
劇情簡介
影片在冰島取景拍攝,是索科洛夫“人的力量”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之前三部分別是關於希特勒的《莫洛赫Molokh》,關於列寧的《遺忘列寧Taurus》和關於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陽》。
2011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影片,本片改編自德國文豪歌德經典鉅作【浮士德】,由俄國大導演亞歷山大蘇古諾夫繼希特勒、列寧、日本天皇後,探討權利本質的「權力系列」四部曲最終完結篇。
魔鬼與上帝的賭局展開之後,浮士德的命運從此墜入無垠無涯的慾望與誘惑之中。
對生命熱愛喜好反覆沉思的浮士德,渴望追尋生命的極致意義,他透過解剖身驅尋找靈魂而究問生命的啟始。料想不到暗黑之中的魔鬼,竟選上埋首學問的浮士德,讓他看盡生老病死的同時伴隨一位猶如天使的少女,以純潔的肉體不斷誘惑著他。當無止盡貪婪的魔鬼向他提出了一個極其華麗誘人的典當交易時,搖擺於地獄與天堂的浮士德,人生從此有了驚天動地的轉變...
《創世紀》俄國大師蘇古諾夫改編文豪歌德同名經典,以歐洲象徵人物浮士德,出賣靈魂給魔鬼以取得權力為故事藍本,於水火同源的絢麗冰島拍攝,並以迷離優雅的攝影風格,加上他一貫深刻思考及華麗構圖,打造出宛若詩意油畫與哲學靈性掙扎的旅程。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關於電影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為蘇古諾夫「權力四部曲」最終章,前三部影片分別藉由20世紀的歷史當權人物;《希特勒末日》的納粹元首希特勒、《遺忘列寧》的共產革命領袖列寧、《太陽》簽訂二戰敗戰條約的裕仁天皇,揭開權力巔峰下的荒謬與衰敗。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則轉向文豪歌德筆下的虛構文學人物,以自身獨到觀點拆解原著,直探欲望及人性的本質。全片遠赴冰島拍攝,將水火同源的優美地景化為嚴酷的地獄,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黑影家族》奧斯卡提名Bruno Delbonnel掌鏡的攝影,創造出朦朧迷離的浮世繪,搭配源於荷蘭繪畫的精美場景與服裝設計,讓影片彷彿是一幅會動的古典油畫,優雅絢麗中卻又帶著一絲冷酷。影片甚至還獲俄國強人總理普汀資助,更添權力與藝術的討論。
“我的作品不是有關神與上帝,而是有關人類自己,講述他們一些特殊的個性。人類面對自己的殘忍,雖然努力想要說服自我,卻終究很難。”
──蘇古諾夫
關於浮士德
浮士德的故事源於十六世紀德國的民間傳說;他是名孜孜矻矻、博學強記的學者,某天他望向鏡子,發現自己已是一個風中殘年的老人,後悔的他與魔鬼進行了一項交易,用靈魂換取青春與享樂。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做了無數的改編,包含音樂、戲劇、小說,最著名的是德國大文豪歌德創作的詩體悲劇,歌德窮其一生,花費畢生心血寫就之巨著【浮士德】不僅是其代表作,更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戲劇並列為歐洲四大經典文學。
浮士德的傳說亦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最著名有德國默片大師穆瑙1926年的默片版本,以及捷克名導斯凡克梅耶結合偶動畫創作之1992年版本。
《浮士德─魔鬼的誘惑》關於導演
俄羅斯最重要導演亞歷山大蘇古諾夫,19歲即開始擔任電視助理導演,淬練出獨樹一格的電影風格,被譽為俄國大師塔可夫斯基的接班人。
亞歷山大蘇古諾夫是當今俄羅斯最重要的導演,更是世界影壇最獨樹一幟的藝術家,他的影片如霧似幻,幽緩深遠,飽含詩意,被譽為俄國大師塔可夫斯基的接班人。蘇古諾夫19歲便擔任電視助理導演,之後在莫斯科電影學院學習,畢業即進入列寧格勒製片廠工作。
首部劇情長片處女作《無言之歌》即在盧卡諾影展獲獎,但蘇古諾夫之後眾多影片卻在俄國遭禁二十多年。蘇古諾夫於1997年以如詩似畫的《母與子》再獲國際殊榮,2002年《創世紀》全片90分鐘完全只有一個鏡頭,毫無剪接,為影史首部一鏡到底電影,同時驚艷地呈現了俄國過往的絕代風華,被稱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電影。
獲獎情況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1)
金獅獎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天主教文化獎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未來數字電影獎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第25屆歐洲電影獎 (2012)
最佳攝影(提名) 布魯諾·德爾邦內爾
最佳美術設計(提名) Yelena Zhukova
第26屆俄羅斯尼卡獎 (2013)
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最佳男主角 Anton Adasinsky
最佳劇本
最佳攝影(提名)
最佳服裝(提名)
最佳音樂(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