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143.JPG

以任何標準來說,這都是一部出色的電影,而考慮到它是一部處女作,簡直不可思議。(衛報)

不單單是一部好電影,而且是一部緊迫和重要的電影,是來自於歷史的一聲警告。(CineVue)

不像一般的大屠殺題材的影片,這部電影沒有提供任何關於營救或者復活的虛假希望,而只是強調了有人見證的重要性。(環球郵報)

p2313411272

索爾之子 Saul fia (2015)

導演: 拉斯洛傑萊斯
編劇: 拉斯洛傑萊斯
演員: 格扎羅利格  勒萬特莫爾納  烏爾斯瑞
類型: 劇情 / 驚悚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匈牙利
語言: 匈牙利語
上映日期: 2015-05-15(坎城電影節) / 2015-06-11(匈牙利)
片長: 107分鐘
又名: Son of Saul

劇情簡介

本片獲得2016年(8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6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015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新銳導演拉斯洛傑萊斯首部執導的作品,最早靈感來自他閱讀的集中營囚犯手寫紀錄,由匈牙利演員格查羅里格主演。

1944年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納粹「工作隊」成員索爾負責處理死者的屍體,隨著遭到處決的時限逼近,不斷尋找逃脫機會的他,在一次毒氣室的「清理」過程中,親眼目睹一名逃過毒殺死男童卻又再次被活活賜死,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替男孩進行一場猶太安葬儀式,於是開始尋找可執行儀式的猶太拉比,而他的逃亡計畫也因此耽擱。

曾任貝拉塔爾助理的匈牙利新銳導演拉斯洛納米斯,首部劇情長片即挑戰大膽形式,全片以手持長鏡頭跟拍,隨著主角遊走穿梭在集中營裡的殺戮與逃亡之間,直探人性道德良知的矛盾抉擇。淺焦跟拍的鏡頭充滿壓迫,導演更展現驚人的場面調度功力,在主角的背影之外,那些刻意模糊依然令人震撼的畫面,彷彿提醒著世人屠殺與壓迫的歷史,可能在任何時空重現。

p2243933753

關於電影

匈牙利電影大師貝拉塔爾御用副導首部作品即撼動坎城影展,電影以長鏡頭淺焦的拍攝方式,搭配精準的聲音設計,大膽卻細彌呈現人們身陷絕境時的恐懼,最震撼的人性刻畫,讓本片一舉奪下坎城評審團大獎、費比西以及聲音設計獎。

本片由匈牙利電影大師貝拉塔爾的當家傳人拉斯洛納米斯執導,他以「人」為概念,以類文藝復興的手法,突破傳統納粹電影的敘事方式震撼影壇,超過半百提名及獲獎紀錄,高踞眾媒體年度佳片之冠,一補電影最初無法在柏林亮相的遺憾,也打破影人間認為「相同題材過多」的疑慮。就在本片獲金球獎殊榮時,他感性發表發表:「過去幾年納粹集中營變成一種抽象的概念,對我來說更像是一張張的面孔,希望大家別忘了這張臉。 」

p2287486477

關於導演拉斯洛傑萊斯

拉斯洛首部作品即震撼國際影壇,他的電影啟蒙可以追溯至早年,父親是金獅獎提名導演,從小耳濡目染之下,拉斯洛年輕時便常在家裡拍攝影片。大學畢業後,他就在電影大師貝拉塔爾團隊裡工作,參與《來自倫敦的男人》等作品。師承貝拉塔爾的拉斯洛青出於藍,同年他也完成自己首部短片《With a Little Patience》,該片隨即入選威尼斯影展,並獲得匈牙利電影節最佳短片獎。緊接著,拉斯洛陸續交出兩部短片《The Counterpart》《The Gentleman Takes His L​​eave》,三部短片前後共獲30座獎項,獲得超過百場的影展邀請,成績斐然。

他首部長片作品《索爾之子》一鳴驚人,擊退了影壇重量級導演是枝裕和、侯孝賢等人,一舉奪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p2239294293

幕後花絮

1 影片被2015年柏林電影節拒之門外。導演證實了這一點:“這是真的,他們不想讓我們進競賽單元。我原本以為因為剛好是解放奧斯維辛70週年,這部電影去柏林會很合適,但事與願違……”

2 在被柏林主競賽單元拒絕之後,儘管能在非競賽單元放映,但主創還是決定放棄柏林。這個決定很英明,影片最終在戛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首映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3 導演表示,由依萊姆·克里莫夫執導的經典影片《過來瞧瞧》(1985)是影片最大的靈感來源之一。

4 影片中奧斯威辛-伯肯諾納粹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位於波蘭)是由場景設計師在布達佩斯附件一所舊倉庫中重建的。據說,一座前蘇聯30年代的軍事基地也被用作場景。

5 影片中屍體被拋棄在波蘭的維斯杜拉(Vistula)或者索拉(Sola)兩條河,實際上是在布達佩斯附近的多瑙河拍攝的。

6 影片代表匈牙利申報201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且最終獲獎。

7 影片採用了1.33:1畫面比例,而非流行的寬屏比例。導演表示:“我們當時很猶豫。最終選擇1.33:1是因為,我們不想在背景上透露太多的信息。”

8 影片中主人公“索爾”是虛構的人物。但片中對集中營的描寫參考了Schlomo Venezia、Filip Müller、Miklos Nyiszli等真實倖存者的回憶錄。

9 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凱爾泰斯·伊姆雷讚美了這部電影。他是一名匈牙利猶太人,1944年被納粹投入奧斯維辛集中營,1945年獲得解救。

10 影片開頭字幕解釋了Sonderkommando(特遣隊),其成員本身也是被關進集中營的猶太人,納粹為了維持這個屠殺工廠的運行,選出年輕力壯的猶太人作為幫工處理屍體。主人公索爾也是屬於這樣的組織。

11 影片時長107分鐘,包含了85個鏡頭,所有鏡頭的長度都不足四分鐘。

12 影片在28天內拍攝完成。所有外景都是用自然光拍攝。

13 影片的後期聲效處理花費了五個月的時間。後期錄製了8種語言的背景人聲。聲效的負責人Tamás Zányi表示,影片中的聲音非常豐富,與視覺上被故意限制的局限形成對照。

son_of_saul_04

14 影片的主角格扎·羅里格本職是一名詩人,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本片是他出演的第一部正式影片。

15 導演拉斯洛傑萊斯是羅里格的朋友,靈機一動邀請他試鏡,當時試的是一個配角角色,最終卻發現羅里格是飾演索爾的完美人選。

16 本片是拉斯洛傑萊斯的導演處女作。他在巴黎長大。最初他把本片的主角設計為法國人,當時來自法國、以色列、德國和奧地利的投資人都認為影片的想法過於冒險而拒絕投資這部影片。

17 影片的總預算為150萬歐元,,其中70%來自匈牙利電影基金會(Hungarian Film Fund),25%來自匈牙利政府的退稅,還有5%來自位於紐約的猶太人倖存者組織Claims Conference。

18 在匈牙利,大約有10萬人去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是該國觀眾人次最多的獨立電影。

19 影片關於集中營的背景資料部分來自於Miklos Nyiszli所著的《來自地獄的納粹報告:奧斯維辛猶太醫生紀述》這本回憶錄,他曾經是Sonderkommando(特遣隊)中的一名醫生。

20  喬治·迪迪-於貝爾曼,法國著名哲學家、藝術史學家,看完影片後給導演傑萊斯寄去了25頁的表揚信。信中寫到“你的電影,是一個怪獸。一個我們所需要的、明白無誤、造福人類和天真無邪的怪獸。”

21 傑萊斯曾擔任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的助理,05年在《來自倫敦的男人》籌備期間,他讀到了《The Scrolls of Auschwitz》這本收錄數位“先遣隊”成員回憶的書,腦海中形成了《索爾之子》的雛形。

22 羅馬尼亞作家、1986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利·威塞爾(Elie Wiesel)表揚了本片。他也曾是被關押在集中營的猶太人。

23 Dario Gabbai,最後一位曾經在集中營裡擔任Sonderkommandos的目前在世的猶太人,在觀看了本片之後表達了讚揚。他自從1951年之後一直居住在美國加州洛杉磯。

24 在劇本最初版本中,索爾試圖埋葬的屍體正是他本人的兒子,但是在改寫中,這一點變得越來越模糊。而支持將屍體的身份變得可疑想法的人之一,就是索爾的扮演者格扎·羅里格。

p2287486595

獎項

第68屆坎城電影節 (2015)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拉斯洛傑萊斯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拉斯洛傑萊斯
金攝影機獎(導演處女作獎)(提名) 拉斯洛傑萊斯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6)

最佳外語片

第73屆金球獎 (2016)

電影類 最佳外語片

第41屆法國凱撒電影獎 (2016)

最佳外語片(提名)

第68屆美國導演工會獎 (2016)

最佳新人導演獎(提名) 拉斯洛·奈邁施

第30屆美國攝影協會獎 (2016)

聚光燈獎

第81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2015)

最佳處女作

第87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2015)

最佳外語片

第21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6)

最佳外語片

第31屆美國獨立精神獎 (2016)

最佳國際電影(提名) 拉斯洛·奈邁施

第20屆金衛星獎 (2016)

電影部門 最佳外語片

第14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5)

最佳外語片

第41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2015)

最佳外語片

第28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5)

最佳外語片

p2315150410p2322649942p2267668888son_of_saul_02

p2239692702

p2239295435

arrow
arrow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