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2166125966
uk Steve McQueen 史提夫․麥昆

作品表

《寡婦》| 2018 | 英國/美國 | 史蒂夫·麥奎因

《自由之心》《為奴十二年》| 2013 | 美國/英國 | 史蒂夫·麥奎因 44歲

2011 性愛成癮的男人 Shame  41歲

《飢餓》| 2008 | 英國/愛爾蘭 | 史提夫․麥昆 38歲 

12-years-a-slave-2013-004-steve-mcqueen-calling-shots-00o-gl9

Steve McQueen
Director | Writer | Actor
Steve McQueen was born on October 9, 1969 in London, England as Steve Rodney McQueen. He is a director and writer, known for 12 Years a Slave (2013), Shame (2011) and Hunger (2008). 

Born: Steve Rodney McQueen
October 9, 1969 in London, England, UK

steve-mcqueen-1

史提夫·麥昆

導演

本名 Steven Rodney McQueen

出生 1969年10月9日 倫敦

職業 電影導演、編劇

教育程度 美術文學士

母校 Hammersmith and West London College,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
Tisch School

伴侶 Bianca Stigter

兒女 Alex 與 Dexter

活躍年代 1993–現在

受影響 Andy Warhol, Sergei Eisenstein, Dziga Vertov, Jean Vigo, Buster Keaton, Carl Theodor Dreyer, Robert Bresson, Billy Wilder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影片

2013年 《自由之心》

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影片

2013年 《自由之心》

Carl Foreman獎最有前途新人

2008年 《飢餓》

金球獎

最佳戲劇類影片

2013年 《自由之心》

其他獎項

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

2008年 《飢餓》

威尼斯影展Gucci獎

2008年 《飢餓》

威尼斯影展FIPRESCI獎

2011年 《羞恥》

威尼斯影展CinemAvvenire獎

2011年 《羞恥》

威尼斯影展Young Cinema獎

2011年 《羞恥》

163856.31002413_575X590X3.jpg 

史提夫·麥昆 CBE (Steven Rodney "Steve" McQueen,1969年10月9日-)是一名英國電影導演、編劇和視頻大藝術家。他是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得主。2013年電影《自由之心》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波士頓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影片。

163801.73016371_575X590X3.jpg 

生平

他生於倫敦,具有格瑞那達血統。成長於西倫敦,曾就讀於Drayton Manor High School。進入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藝術與設計,然後獲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美術學學位,並對電影產生了興趣。1993年畢業後到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短暫學習。

2011年獨立電影《羞恥》贏得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2013年作品《自由之心》獲得廣泛讚譽,並贏得第38屆多倫多影展最高榮譽「人民選擇獎」、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美國製片人公會獎最佳影片和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以及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三個獎,麥奎因也因此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電影導演。

article-1021975-01619B8D00000578-599_468x530

作品介紹:

2013 自由之心 Twelve Years a Slave

p2158044722

1 本片是主演邁克爾·法斯賓德第三次和史蒂夫·麥奎因合作,前兩次分別是《飢餓》和《羞恥》。而麥昆因在當時一共只執導了這三部長片。
2 這是邁克爾·法斯賓德和布拉德·皮特的第三次合作。前面的兩次分別是《無恥混蛋》以及《黑金殺機》。其中,《黑金殺機》將在本片之後上映。
3 扮演漢密爾頓的泰倫·基勒姆是一個喜劇演員,他常常在SNL裡扮演布拉德·皮特。雖然都出演了這部電影,但是泰倫·基勒姆卻從未在片場見過皮特。
4 這部電影是史蒂夫·麥奎因的第一部標題多於一個單詞的影片。他之前的影片,比如《飢餓》(Hunger)、《羞恥》(Shame)標題都只有一個單詞。
5 奎文贊妮·瓦利斯和德懷特·亨利都出現在了這部電影中,而在此之前,他們曾經合作了《南方的野獸》一片。更巧合的是,《南方的野獸》是他們的電影處女作。
6 影片中所講述的故事,曾經在1984年被拍成電視電影,標題叫做《美國劇場:所羅門·諾薩普的奧德賽》。而扮演所羅門·諾薩普的則是艾弗利·布魯克斯。
7《為奴十二年》被《滾石》、《娛樂周刊》、《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綜藝》等20多家美國權威媒體的著名影評人選為年度佳片之首。

 

2011 性愛成癮的男人 Shame

p1499705888    

拍攝花絮
·影片由Film4公司和See-Saw電影公司聯合製作,其中See-Saw公司製作了電影《國王的演講》。
·影片在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邁克爾·法斯賓德榮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本片還囊括了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獨立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等多項大獎。
·儘管電影匯集了一眾英國演員,但是電影卻在美國拍攝完成。原因是麥奎因在倫敦找不到自願坦白談論性癮的人。
·福克斯探照燈公司耗資400萬美元獲得了美國市場的發行權,以NC17級別的在美國的限制級影院上映。
幕後製作
憑藉處女作《飢餓》一鳴驚人的英國導演史蒂夫·麥奎因再次聯手邁克爾·法斯賓德,拍攝他的第二部長片作品《恥辱》(Shame)。
導演自述
《飢餓》講述的是一個沒有自由的男人,把自己的身體當做政治工作,並為自己的創造權力的。而《恥辱》則講述了一個享有西方世界所有權力的男人是如何被自己的性功能所困擾並為自己製作牢籠的。
我們每天都在目睹著這個世界不斷的變化,而且誰又能在這紛繁中找到什麼真諦和真相呢?所以我在這個電影裡想探討的是,“拴住大象的細鐵鍊”是怎麼出現的。
法斯賓德:“在片中完全交出自己”
《羞恥》是邁克爾·法斯賓德和導演史蒂夫·麥昆合作的第二部電影。上一部《飢餓》讓半紅不火的法斯賓德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這一部則為他贏來了威尼斯影帝的桂冠。
法斯賓德直言:“和他合作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唯一的想法是'我不能拖他的後腿,我不能成為他的弱點'。我感謝他,他是我的兄弟、我的導師。”68屆威尼斯評委會主席阿羅諾夫斯基對他的獲獎點評道:“《羞恥》這部電影的力量是非同凡響的,法斯賓德的表演如一段不可思議的心靈旅程,我被他的敏感、脆弱和孤獨打動了。我看著他,能感受到這個演員是多麼信賴他的導演,他在電影裡完全地交出了自己。”
史蒂夫·麥奎因:布蘭登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繼《飢餓》之後,史蒂夫·馬奎因執導《羞恥》再次在業界引起了一陣轟動。影片中大量直白的性愛及裸露鏡頭引起了觀眾的諸多爭議,電影在多倫多電影節上首映時,甚至有位女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暈倒了(其實她是被一個暴力鏡頭給嚇暈了)。而導演麥奎因對此表現得相當淡定,他說,“這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們說邁克爾全裸出演,但是一半觀眾是男性,邁克爾有的他們也有,而且我相信99%的觀眾也見識過男人的裸體,所以這應該是最不會讓人震驚的事情了。”
電影劇本由史蒂夫·麥奎因和艾比·摩根共同編寫,艾比的另一部作品《時時刻刻》正在BBC1播放。在編寫劇本期間,他們採訪了許多像男主角布蘭登一樣有性癮的人,而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羞恥”,這也是麥奎因將此作為電影名字的原因。
影片中,麥奎因刻畫的布蘭登是一個表面風度翩翩、事業有成,而內心卻孤獨無助的人,他沉迷於低俗下流的視頻性愛、色情讀物,他喜歡和陌生人在公共場合交歡,以及各種奇怪的限制級動作,而對於他真正喜歡的女人卻無能為力。 “他已經很努力了,但卻無能為力”,導演麥奎恩對布蘭登這個角色的解讀是,“他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在我那個年代,色情讀物都是藏在書架的最上面,而如今,獲得色情圖片、色情內容的方式非常普遍,色情文學、黃色網站到處都是,我想這也是我當初想要拍攝該片的出發點。”該片的編劇艾比•摩根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上癮的世界裡,如果說,我們戒掉癮,又會如何?”
麥奎因的第一部電影《飢餓》講述了信仰、身體和政治的角力,而這部《羞恥》也是一部跟政治相關的電影,麥奎因表示,“這兩部電影的主題都是政治和自由。我的上一部作品發生在監獄中,他們在尋求自由,這一部的主角不在監獄中,他卻喪失了自由。”麥奎因偏愛長鏡頭和大段對話留白,對於每個鏡頭的剪輯非常謹慎和講究,他說,對話留白對他來說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人們一直在不停地說著,比起那些可笑的對話,留白其實能表達更多意義。”
邁克爾·法斯賓德:厚積薄發終獲影帝
34歲的德國演員邁克爾·法斯賓德憑藉該片中的角色斬獲了威尼斯影帝的頭銜,他說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都應該感謝導演史蒂夫·麥奎因,“電影《飢餓》改變了我的人生。”法斯賓德說,其實早在2008年的時候,麥奎因就跟他提過這個拍攝該片的想法,而他幾乎什麼都沒想,只是問了兩個問題:什麼時間,在哪拍。
法斯賓德認為影片中的角色比起2008年他在電影《飢餓》中飾演的角色更具難、更具挑戰性,“布萊登是一個虛構的角色,按照劇本中的描述,我要整理出一個符合邏輯的個人發展歷史。布萊登的內心十分焦慮,並且處於不斷的自我掙扎中,他一直壓抑著內心力量,企圖掙脫心底的枷鎖,但是這些又必須表現地很隱晦。這些心態變化並不是瞬息完成的,必須依靠對他的父母、家庭、朋友、他的過去等問題的假設分析中得知,從而了解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以及他的未來發展。”他認為,男主角布萊登的親密恐懼症其實也算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現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一切都觸手可及,我們每天被各種信息所困擾,人們變得焦慮,因此人們會通過一些奇怪的方式拼命找尋自我、尋找快樂。”
對於片中的裸露鏡頭,法斯賓德說一開始還覺得挺尷尬的,畢竟是要在一群陌生人前面全裸,但是他相信麥奎因不是為了好玩才這麼做的,他承認,“那些鏡頭確實都挺露骨的,但是在這件事上我必須全力以赴,穿著短褲或者遮遮掩掩的話,這電影就失去效果了。”
麥奎因用爵士樂來形容與邁克爾·法斯賓德的合作,他說,“你寫好曲子、旋律、和聲,整個框架搭好之後,你還有即興發揮的餘地。我不會跟機器人合作,演員就像那些優秀的隊員一樣。毫無疑問法斯賓德是個非常優秀的隊員。他在片中的表現常常會給我驚喜。”
凱瑞·穆里根:成功轉型希冀在不同角色中成長
在電影中的在《成長教育》中備受矚目的新星凱瑞·穆里根在本片中有著突破性的嘗試,她在電影中的全裸鏡頭成了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茜茜這個角色既有著叛逆女孩的不羈,又有著無助女孩的軟弱,穆里根的轉型不可謂不成功。她表示,自己不想再拍那些古裝片,儘管那種類型也很好,只是不想再飾演那一類的角色。 “同一類型的事情我不希望做第二遍,我不想重複我自己。雖然古裝片的時間跨度可以很大,但我希望自己進行多種嘗試,而不是被禁錮在英國演員的稱謂中,被我的口音所限制,我想要飾演美國人。”
穆里根說,回想起當初接到角色的時候就像是一場夢,因為導演麥奎因並沒有讓她參加試鏡,她約了導演一起吃早餐,表達自己對角色的渴望,並表示她已經準備好了,會盡全力去做。而幾小時後她就得到了這個角色。她說,“我都不敢相信他真的會讓我演。當時拍完華爾街也有一年多的時間,我手頭也沒什麼事,而茜茜這個角色中就有著所有我想要的。我非常渴望得到這個角色。大衛從來沒看過我的表演,加上我的演出經歷也很少。所以他能讓我來演我真的很驚訝。”
對於劇中茜茜的角色,她說有點類似她之前在話劇《海鷗》中飾演的Nina。 “幾年前我在倫敦拍完了《海鷗》,我完全沉迷在我飾演的角色Nina中。而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發現能夠與之並論的角色。一旦你演了那個角色,其他角色都會令你失望。當我看到《羞恥》的劇本時,我想我終於找到Nina的姐妹了。”她說,“飾演茜茜,我可以非常自由,不用考慮吃什麼、喝什麼、甚至不用去健身。茜茜是個酒鬼,她甚至沒錢去染髮。所以飾演這個角色讓我很興奮,不用擔心自己的外表是否上鏡這些。有個鏡頭是我全裸站在浴缸裡,我當時考慮的並不是我沒穿衣服會不會不好看,我考慮的是茜茜是這樣的人。”
對於片中和邁克爾·法斯賓德的對手戲,穆里根說自己大部分時間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我們事先會排練,但是許多對白都由我們即興發揮。通常情況是我們在鏡頭里,我完全不知道他接下來會做什麼。但是他能夠很好地控制我,我從小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因此我非常會搗亂之類,而法斯賓德知道就算他把我扔起來,我也不會受傷。所以拍戲的過程有點恐怖,但也很刺激。我們做自己喜歡做的。”
至於與導演麥奎因的首次合作,她表示很喜歡這部電影,但是對於導演本人她表示,“他非常粗暴,他是最不可思議的導演。他從不妥協和退縮,他的興趣點不在演員的表演,而是在人。我有時候挺怕他的,因為他希望你表現得更真實,他就會強迫你去做。”穆里根表示,麥奎因絕對不會對電影進行刪減。因為對於他想要的他從不退縮,也絕對不會為了商業化而刪減電影屈就電影評級系統。並且他們都認為電影的分級制度很不合理,“暴力和恐怖能夠通過,而裸露和性愛這樣的就不可以?”

《飢餓》| 2008 | 英國/愛爾蘭 | 史提夫․麥昆 38歲 
p1425686160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盆栽何 的頭像
    盆栽何

    台中盆栽村 何國銘+何永裕+MH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