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43068669  
de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法斯賓達

作品表

2000 乾柴烈火 Water Drops On Burning Rocks ( 編劇 )

1982 霧港水手 Querelle: A Film About Jean Genet's 'Querelle de Brest' ( 導演 編劇 )

1982 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 Veronika Voss ( 導演 編劇 )

1981 蘿拉  Lola ( 導演 編劇 )

1981 莉莉瑪蓮 Lili Marleen ( 導演 編劇 )

1980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 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 導演 編劇 )

1979 第三代 The Third Generation ( 導演 編劇 )

1979 瑪麗布朗的婚姻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 導演 編劇 )

1978 一年十三個月亮 In a Year with 13 Moons ( 導演 )

1978 絕望  Despair ( 導演 )

1978 德國之秋 Germany in Autumn ( 導演 編劇 )

1977 站長夫人 The Stationmaster's Wife ( 導演 編劇 )

1976 小惡魔 Satan's Brew ( 導演 編劇 )

1976 中國輪盤 Chinese Roulette ( 導演 編劇 )

1976 只要你愛我 Ich will doch nur, daß ihr mich liebt

1975 狐狸和他的朋友們 Fox and His Friends ( 導演 編劇 演員 )

1975 屈斯特婆婆上天堂 Mother Kuster's Trip to Heaven ( 導演 編劇 )

1975 恐懼中的恐懼 Fear of Fear ( 導演 編劇 )

1974 瑪塔 Martha ( 導演 編劇 )

1974 寂寞芳心 Effi Briest ( 導演 編劇 )

1974 恐懼吞噬心靈 Ali: Fear Eats the Soul ( 導演 編劇 )

1973 世界旦夕之間 World on a Wire ( 導演 編劇 )

1972 佩特拉的苦淚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 導演 編劇 )

1971 當心聖妓 Beware of a Holy Whore ( 導演 編劇 演員 )

1971 與四季交易的商人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 導演 編劇 )

1971 死亡之河 Rio das Mortes

1971 威迪 Whity

1971 英格史達特的工兵Pioniere in Ingolstadt

1970 R先生為什麼瘋狂地殺人Waru​​m lauft Herr R. Amok?

1970 背德詩人:數位修復版 Baal (Restored) ( 演員 )

1970 瘟疫之神 Gods of the Plague ( 導演 編劇 )

1970 美國大兵  The American Soldier ( 導演 編劇 )

1970 尼克勞斯豪森之旅 The Niklashausen Journey ( 導演 編劇 )

1969 外籍工人 Cock Artist ( 導演 編劇 )

1969 愛比死更冷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 導演 編劇 )

1966 城市流浪漢 Der Stadtstreicher

p643068773  

 

出生1945年5月31日
德國巴伐利亞巴特沃里斯霍芬
逝世1982年6月10日(37歲)
德國慕尼黑
職業電影導演,製作人,演員與作家
配偶Ingrid Caven(1970-1972;離婚)

 

德國新電影大師法斯賓德1945年5月31日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父親是醫生,母親莉瑟蘿特從事翻譯工作,之後她還以“莉蘿·潘蓓”(Lilo Pempeit)為藝名參演過多部兒子的電影。法斯賓德高中便輟學四處打工,直到進入慕尼黑的Fridl-Leohard Studio就讀戲劇。 1967年畢業後他加入“行動劇場”(Action Theater),並在1968年以22歲之齡發表了第一出舞台劇《Katzelmacher》,隔年就拍了第一部劇情長片《愛比死更冷》,一鳴驚人地獲邀參加柏林影展,展現他天才型的藝術天份。同年他就推出和處女劇作同名的第二部電影《外國佬》,該片只花九天拍成,卻贏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藝術成就等五項大獎,從此成為當時德國最受矚目的新導演之一。 1971年,他以《四季商人》得到票房上的肯定,晉身為難得在藝術上和商業上都表現出色的一線導演。到了1974年,他更以《恐懼吞噬心靈》贏得坎城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正式成為代表德國新電影運動的國際知名大導演。他最受歡迎的電影包括《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莉莉瑪蓮》、《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改編自名著的電視電影《柏林亞歷山大廣場》和《艾菲·布里斯特》,以及他的遺作同志電影《水手奎雷爾》。

p643068831  

全才型的法斯賓德身兼導演、編劇、演員、製片、劇場經理、編曲、設計、剪接和攝影等多職,他14年的拍片生涯總共執導過41部電影,死時才37歲,死於用藥過量。他轟轟烈烈的情史也和他的電影年表一樣洋洋灑灑,他​​曾和女演員英格麗卡文(Ingrid Caven)結過婚,但他從年輕時就是個公開的同性戀者,常常他的愛人就是他片中的男演員;他的電影裡也經常出現同性戀、變性人的議題。但他的作品受人推崇的地方,在於他持續不懈地勇敢批判社會對弱勢族群(包括同志族群)的壓迫和不公平對待,加上他對電影藝術的精采掌握,讓他在電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p643068820  

出生日期:1945-5-31(德國巴伐利亞州Bad Wörishofen)

去世日期:1982-6-10(德國慕尼黑)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explore_152id_002_original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made an astonishing forty-four movies—theatrical features, television movies and miniseries, and shorts among them—in a career that spanned a mere sixteen years, ending with his death at thirty-seven in 1982. He is perhaps remembered best for his intense and exquisitely shabby social melodramas (Ali: Fear Eats the Soul)—heavily influenced by Hollywood films, especially the female-driven tearjerkers of Douglas Sirk, and featuring misfit characters that often reflected his own fluid sexuality and self-destructive tendencies. But his body of work runs the gamut from epic period pieces (Berlin Alexanderplatz, the BRD Trilogy) to dystopic science fiction (World on a Wire) as well. One particular fascination of Fassbinder’s was the way the ghosts of the past, specifically those of World War II, haunted contemporary German life—an interest that wedded him to many of the other artists of the New German Cinema movement, which began in the late 1960s.

 

New German Cinema

Written and signed by two dozen German filmmakers pledging themselves to “the new German feature film,” the 1962 Oberhausen Manifesto boldly announced the arrival of New German Cinema, with young, innovative, and politically radical directors taking up arms against the propriety of West German society and its failing film industry. In the late sixties and early seventies, filmmakers such as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Margarethe von Trotta, Volker Schlöndorff, Wim Wenders, Werner Herzog, Alexander Kluge, and Hans-Jürgen Syberberg set out to create smaller, more independent and artistically challenging film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Germany (Schlöndorff and von Trotta’s The Lost Honor of Katherine Blum), as well as to grapple with the ghosts of the past, from the Weimar era (Fassbinder’s Berlin Alexanderplatz) and the Nazis (Schlöndorff’s The Tin Drum) to their aftermath (Fassbinder’s “BRD Trilogy”). Like other countries’ new waves, New German Cinema, which ended in the mid-eighties, embraced politically akin but artistically disparate directors with diverse interests, working methods,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from the avant-garde (Kluge’s Artists Under the Big Top: Perplexed) to major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 (Fassbinder’s Querelle).

p2081499767  

獎項

1978

第31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絕望

1974

第27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恐懼吞噬靈魂
第27屆坎城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獎 恐懼吞噬靈魂
第27屆坎城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恐懼吞噬靈魂

 

相關電影介紹

2015 法斯賓德 Fassbinder

p2242062794  

導演: Annekatrin Hendel

"The Fassbinder Story" narrates the fast and furious life of the German writer-producer-director and, above all, artist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a life which had all the dynamics of a Hollywood blockbuster. A man who paid the price for a career shaped by ceaseless work and world fame. After his death in 1982, aged only 37, Fassbinder came to leave a total of 44 self-directed films, including two multi-part TV series. The chrono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his films, whenever showing autobiographical references to his life, sketches the madness of his being, uniting it with rare footage from film sets and previously undisclosed video and audio recordings into one composite whole.

 

2015 法斯賓德:不帶要求地愛Fassbinder: at elske uden at kræve

170237.37759362_270X405X4  

導演:Christian Braad Thomsen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was probably Germany’s most significant post-war director. His swift and dramatic demise at the early age of 37 in 1982 left behind a vacuum in European filmmaking that has yet to be filled, as well as a body of unique, multi-layered and multifarious work of astonishing consistency and rigour. From 1969 onwards, Danish director and film historian Christian Braad Thomsen maintained a close yet respectfully distanced friendship with Fassbinder. Fassbinder – Lieben ohne zu fordern is based on his personal memories as well as a series of 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s he held with Fassbinder and his mother Lilo in the 1970s. The film also contains current interviews with Irm Hermann and Harry Baer, both of whom were close to Fassbinder. Beginning with Fassbinder’s extraordinary childhood in traumatised post-war Germany, the film, which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provides an illuminating, intimate and moving tribute that bears witness to the enduring relevance of both the man and his work. Today in particular his oeuvre continues to provoke us to engage with controversy and tension – be it aesthetical, creative or critical. berlianle 2015

 

2000 乾柴烈火 Water Drops On Burning Rocks ( 編劇 )

224523.71038647_270X405X4  

導演: 佛杭蘇瓦歐容

全片實際上是一個舞台劇,佈景光線的調度頗有舞台感。影片通過兩性戀情的糾纏不清,審視現代人內心的孤寂和惶恐,多采用遠鏡頭製造疏離效果,以便讓觀眾時時刻刻作為局外人對他們的生活態度和感情取向作出評判。

法斯賓德19歲時寫下的劇本,但從未演出過,想不到奧桑會以向前輩致敬的方式來重拾這個室內劇題材。四個男女,一個是年方1​​9的俊美男生,一個是事業有成的50歲男人,一個是男生的舊女友,還有一個是男人的變性前男友(現在是女性)。四個人同處一室,展開了情慾和性愛的支配和角力,內容大膽。

 

1970 背德詩人 Baal ( 演員 )

p2203503872  

導演: 沃克‧施隆多夫

放蕩不羈的巴爾漫遊於德國鄉間,他引吭高歌、孤傲不群並充滿挑釁,他追逐女色並與之上床,甚至涉及一樁謀殺案成為逃犯…。本片改編自德國劇場大師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19歲時創作的自傳性同名劇作,雪朗道夫認為劇本背景的1918 年和1960 年代末期自由、反傳統、性解放等安那其思潮即將潰敗的前夕不謀而合,就此讓布雷希特的叛逆跨越了半個世紀。

由於驚覺當時年僅24歲的德國新電影狂人法斯賓達的特質與自己心目中巴爾的形像極為吻合,雪朗道夫遂邀請他演出,法斯賓達甫創立的「反劇」( Anti-Theater)組織也因此加入。其他合演者還包括一代名伶漢娜席古拉、《漢娜鄂蘭:真理無懼》導演瑪格麗特馮卓塔(她正是雪朗道夫當時的妻子)等多位德國新電影的代表人物。法斯賓達在片中的演出,已預示了他複雜的同性/ 異性關係及施虐/ 受虐(SM)的瘋狂人生。

電影於1970 年在西德首映後, 布雷希特的遺孀、劇場名伶海倫魏格爾(Helene Weigel)看不到半小時,震驚說道:「穿上皮衣、嘴裡叼根菸,就算是飾演布雷希特嗎?」,隨後怒而離場,自此禁止此片公開放映。經過電影製作人數十年的奔​​走協調,終於取得布雷希特的女兒同意,於2014 年柏林影展以數位修復版重新問世。

 

導演作品介紹

1982 霧港水手 Querelle: A Film About Jean Genet's 'Querelle de Brest' ( 導演 編劇 )

p1286500830    

法斯賓德的絕唱,時而乏味無比,時而引人入勝,但連他的擁戴者都不能接受。佈景偏程式化,有點色情意味,燈光昏黃,氣氛曖昧,但敘事較游離,台詞笨重無比,像是一個虛無主義的怪夢。諾諾的扮演者為法斯賓德的前情人,法斯賓德在剪輯本片時因吸毒過量而死。本片獲金草莓最爛插曲獎。

本片是法斯賓達燃盡生命餘燼的遺作(他在完成本片後因吸毒過量身亡),根據法國同志作家惹內(Jean Genet)一九五三年同名小說《Querelle deBrest》改編而成。長久以來位居同志電影的榜首,細膩刻劃了男同志的「水手情結」:水手象徵不受人類律法限制的浪遊者,如奎海勒儘管犯下謀殺罪、向警察密告、耽溺於背德性愛,卻讓人忍不住憐惜。片中大膽的對白和放蕩的性愛情節,曖昧的對話以及俗麗頹廢的色調,使本片成為探究同性戀文化的經典電影文本。當年擔任威尼斯影展評審團主席的法國導演馬賽卡內在本片未獲獎項之後表示遺憾,他說「法斯賓德這部飽受爭議的最後一部電影,無論你喜愛還是討厭它,它終將在電影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法斯賓達保留了惹內小說詩意的筆調和細膩的描寫,即使是粗暴的性愛場景都以柔化過的畫面處理,忠實傳達出書中詩化和神聖化的性愛。本片題獻給當時自縊於獄中的法斯賓達前愛人ElHedi Ben Salem。珍妮摩露在片中一再戲謔地唱著「Each Man Kills TheThing He Loves」,歌詞取材自王爾德的詩句,餘韻繚繞,導演的悲傷絕望之情盡在不言中。

 

1982 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 Veronika Voss ( 導演 編劇 )

1ec45984-28f8-400d-9404-bb8d9d8d9e9d_500      

1982 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1982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國際評論家獎

據說有某些真實事件的影子,但影片最出色的是它的黑色風格,有明顯模仿《日落大道》的痕跡,而《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則受到道格拉斯·瑟克的影響,重用色彩。

本片是法斯賓德《女性三部曲》的第三部,講一個第三帝國時期的女明星,戰後早已成為過氣明星。

高達曾說過法斯賓達是唯一一個背負整個德國歷史的德國導演,也是德國唯一一個電影詩人。這兩項讚美,我們都可以在《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中得到印證。將Veronika描述成納粹時期最重要的女明星,卻在戰後完全「刻意」被遺忘,對照那個曾經待過集中營的老古董商(當他向Robert的女友展示手臂上的烙碼時,女友回問他:「這是什麼?」)。

Veronika一味地美化自己的過去,老古董商則無法從過去的創傷中抽身而繼續活下去;即便是在戰後,他們還是再度與女醫師發展出宰制與被宰制的關係。而這一切,看在Robert這個代表「現代性」的記者眼裡,還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正如法斯賓達所說:「對於那些無法改變的事物,我們至少得把他們描述出來」,他靈巧地刻畫出整個德國社會無法走出戰爭的陰影,卻又不願直接面對的窘境。直接、精準,毫不留餘地的描繪集體命運中的個人悲劇,而且在優雅中帶著淚水。無疑是「德國女性電影三部曲」中最優美的一部。

片中Veronika 的角色,靈感來自一位納粹時期真實的演員Sibylle Schmitz。《維洛妮卡佛斯的慾望》與《一年十三個月亮》並稱是法斯賓達最悲觀與絕望的影片。德文原題為《Die Sehnsucht der Veronkia Voss》,其中Die Sehnsucht很難譯為其他語言,有靈感、熾熱的慾望、萎靡、靈魂的波折、懷舊…等含意,是一個充滿感傷與音樂性的字彙。

Film_205w_VeronikaVoss_original  

Once-beloved Third Reich–era starlet Veronika Voss (Rosel Zech) lives in obscurity in postwar Munich. Struggling for survival and haunted by past glories, the forgotten star encounters sportswriter Robert Krohn (Hilmar Thate) in a rain-swept park and intrigues him with her mysterious beauty. As their unlikely relationship develops, Krohn comes to discover the dark secrets behind the faded actresses’ demise. Based on the true story of a World War II UFA star, Veronika Voss is wicked satire disguised as 1950s melodrama.

 

1981 蘿拉  Lola  ( 導演 編劇 )

00368bc9-f905-4522-854a-3b24d977ce29_500  

1982 德國電影獎傑出個人成就(男演員Armin Mueller-Stahl)

1982 德國電影獎劇情長片銀獎

從第一個鏡頭開始,觀眾就很難不被這部影片奇幻的顏色所擄獲。所有人物的臉上、身上都多少都沾染了這個城市所散發出來的奇異色彩。很快地,俗豔的色彩轉化為瑰麗的成人童話。令人愉快的音樂與影片節奏,Lola與Bohm追求幸福的慾望,一再邀請我們跟著沈淪。對於片中的性解放與貪腐,我們完全認同並隱身其中,絲毫沒有抗拒的能力,甚至還有某種墮落的快感。只是,在道德與良知上,還是難免會隱隱作痛,而這,正是法斯賓達之所以是法斯賓達的地方。

《蘿拉》並非法斯賓達作品中最為人稱頌稱的,但就社會層面而言,它可說是更清楚地闡述了他對當代德國社會腐化的觀察與審視。影片根據1905年的德國經典小說「昂瑞特教授」(Profess Unrat)改編而成,Josefvon Sternberg的經典名作《藍天使》也是源自同一個故事原型。 《蘿拉》將時代背景從一次大戰後的德國,換成五○年代經濟復甦的時期,小鎮裡的財閥、舞女和新上任的政府督導,周旋在粗俗但多金的大老闆與正直卻軟弱天真的新愛人之間,權力、利益與愛情糾葛纏繞著蘿拉,也之就成了這一則充滿社會批判的現代悲喜劇。

不同於Marlene Dietrich嫵媚勾魂中仍透著高雅的魅力,法斯賓達將《蘿拉》裡的Barbara Sukowa(著名劇場演員),塑造成更為淫蕩低俗的視覺象徵,大量舞台化的身體姿態與濃艷色澤,一方面將《莉莉瑪蓮》中華麗炫目的納粹情調,更進一步渲染蔓延,在情節的鋪排上也以更為通俗化的敘述,暗示當時社會道德的墮落,構成另一種遊走在媚俗與嘲弄之間的反諷基調。 《蘿拉》在視覺上刻意的俗豔與誇張,不但展現了《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之後法斯賓達對通俗敘事的著迷,也將夜生活的燈紅酒綠轉化為對當時德國社會物慾橫流的諷喻,呼應了導演個人對人性的嘲笑與不信任,片尾看似皆大歡喜的結局,反而隱藏了更深層的妥協與悲哀。

Film_206w_Lola_original  

Germany in the autumn of 1957: Lola, a seductive cabaret singer-prostitute (Barbara Sukowa) exults in her power as a temptress of men, but she wants out—she wants money, property, and love. Pitting a corrupt building contractor (Mario Adorf) against the new straight-arrow building commissioner (Armin Mueller-Stahl), Lola launches an outrageous plan to elevate herself in a world where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is for sale. Shot in childlike candy colors, Fassbinder’s homage to Josef von Sternberg’s classic The Blue Angel stands as a satiric tribute to capitalism.

影片暗示當時社會道德的墮落,是對經濟高度發展的一種反襯。故事並不新穎,跟早年的《藍天使》相仿,有趣的是法斯賓德故意採用俗氣的大紅大綠,類似拍歌舞片,造成奇特的映像效果,跟土財主進金碧輝煌但毫無格調的娛樂場所有異曲同工之妙。從本片可以看出法氏親情劇的迷人魅力。

 

1981 莉莉瑪蓮 Lili Marleen ( 導演 編劇 )

p1160569711  

結局的悲情是這部通俗劇與好萊塢大團圓結局的製作最大的不同,法斯賓德用華麗的佈景和波瀾起伏的劇情,來描述一個苦難與背叛的愛情故事,以及一個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女子。

 

1980 柏林:亞歷山大廣場 Berlin Alexanderplatz (1980) ( 導演 編劇 )

224037.63138411_270X405X4  

本片原是電視劇,共13集,每集半小時,再加上一個兩小時的大結局。影片涉及到納粹興起等歷史背景,置景、攝影、表演均十分出色,導演手法極為自然,毫無矯飾,堪稱法斯賓德的傑作。本故事曾於1931年拍攝過電影。

411_box_348x490_original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controversial, fifteen-hour-plus Berlin Alexanderplatz, based on Alfred Döblin’s great modernist novel, was the crowning achievement of a prolific director who, at age thirty-four, had already made forty films. Fassbinder’s immersive epic, restored in 2006 and now available on DVD in this country for the first time, follows the hulking, childlike ex-convict Franz Biberkopf (Günter Lamprecht) as he attempts to “become an honest soul” amid the corrosive urban landscape of Weimar-era Germany. With equal parts cynicism and humanity, Fassbinder details a mammoth portrait of a common man struggling to survive in a viciously uncommon time.

 

1979 第三代 The Third Generation ( 導演 編劇 )

p2204789499    

這是法斯賓德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嘲諷了德國政府營造的壓抑氛圍。演員陣容來自法斯賓德的老團隊。影片一如既往,通過製造不舒適感來達到導演的美學效果。

影片描述第三代紅軍派,淪為中產階級青年毫無目的的生活遊戲。他們採取各種犯罪行徑,搶銀行、放炸彈、謀殺,連銀行家的太太也藏身恐怖組織。他們並不關心政治,只是關注自己。

法斯賓達拍攝《德國之秋》同一年,另拍攝了這部嘲諷西德恐怖份子的作品。六段式劇情,風格怪誕,當年上映時,因為太玩世不恭,曾引發激動的觀眾放火燒電影院的事件。

 

1979 瑪麗布朗的婚姻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 導演 編劇 )

9f394717-75e2-4ea1-b4fa-aab23346f9c9_500      

拍攝花絮

·法斯賓德在影片《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在結尾的改動上,大體上是英明和精緻的。原來影片當中設計的結尾,是瑪麗婭開著飛車載著赫爾曼,高速駛闖進了一道深淵。現在的版本法斯賓德把這個飛車景象改成了煤氣爆炸。這樣的結局是自殺或是事故,法斯賓德對此不置可否,留待觀眾自己去深思和理解。

·就在法斯賓德拍攝“女性三部曲”的同時,精力超人的他還在79-80年完成了他另一套輝煌的鉅作:14集,15個半小時,耗資高達1300萬馬克的電視連續劇《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三部曲表現的是50年代的德國歷史社會現實,這套劇集則是展現20年代末經濟危機時期德國現實的宏大歷史畫卷;三部曲展現的是女性視角和女性立場,而《廣場》展現的則是法斯賓德自己的視角和立場。

203_box_348x490_original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女性第一曲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與《勞拉》、《薇羅尼卡·福斯的慾望》共同構成雷納·沃納·法斯賓德的“德國女性電影三部曲”。作為“新德國電影”的傑出代表人物,法斯賓德通過這部愛情悲劇片,藉由瑪麗婭坎坷的婚姻悲劇和她短暫一生流離失所的命運,折射出戰爭給德國人民生活帶來的痛苦狀況以及艱辛的身體、精神歷程,並形象的隱喻了德國戰後社會的興衰與進退。

法斯賓德於1978年開始創作的這部影片,充滿了濃烈的好萊塢情節劇的色彩,描畫出一個女性傳奇般跌宕起伏的命運,同時,法斯賓德又用無限同情及間離的手法將這個人物的命運納入了社會時代的變化中,從而將這位女性從神態、舉動以及內心世界各方面都詮釋得生靈活現。因此《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不僅在意識形態方面得到了認可,同時在商業價值上也獲得了可觀的票房收入,這樣的雙贏在法斯賓德之前的數十部藝術影片中非常少見。也正是這一場雙贏,讓這位頑童式的導演興致高昂,接下來一口氣又拍攝了以五十年代德國社會現實為時代背景的德國女性電影《勞拉》與《薇羅尼卡·福斯的慾望》,完成了所謂女性立場與女性視角的新德國女性電影三部曲。

影片中藉以展現瑪麗婭幾經波折的命運,將戰後女性為求生存的心理刻畫得細膩入微,對比冷靜無情的社會現實環境,更襯托出瑪麗婭們生活的艱辛和歷經的精神痛楚。當然,影片無處不在的巧合令得這是一部相當戲劇化的作品,這一方面和導演法斯賓德的喜好有關,另一方面,這些巧合強化了故事的緊湊感,並賦予了影片以不斷自省的內涵和動力。

影片女主演漢娜·許古拉因為在影片《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裡面的出眾表演,榮獲了197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傑出成就獎以及紐約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女主角獎。影片還獲得197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另外這部影片還榮膺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關於導演:鬼才的戲法

雷納·沃納·法斯賓德身為新德國電影運動的領軍人物,與福爾克爾·施隆多夫,維爾納·赫爾措克,維姆·文德斯並稱為四大巨頭。而法斯賓德在他短暫而輝煌的生命中執導的電影作品數量,卻比其它三位大家拍片數量的總和還多,被稱為“新德國電影運動的心臟”,“'新德國電影'最有成果的天才”,“德國電影的神童”,“德國的巴爾扎克”,“德國的安迪·沃荷”,“與戈達爾和帕索里尼比肩的電影巨人”,“當代西歐最有吸引力、最有才華、最具獨特風格和獨創性的青年導演”。

法斯賓德是電影界的神童,他特立獨行,行為怪異,出語驚人,他透支生命的瘋狂進行創作,在1982年6月10日,年僅37歲的他猝死在德國慕尼黑的一家豪華賓館裡,就像他大多數作品中在壯年死去的主人公們,他的電影竟然成為預示他自己命運的讖語。這樣一個世俗人中的瘋子,他的作品多多少少帶著怪誕的色彩,他偏愛人物古怪的命運,他偏愛舞台光怪陸離的燈光效果,將人物置身在五顏六色的光影中,以大膽的形式外表來凸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就算這一部帶有濃厚好萊塢劇情色彩的《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我們依然能看見這位怪傑的怪招無處不在。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場另類的婚姻,這場婚姻景像以希特勒畫像從二次大戰炮火中轟炸開局,在德國納粹將要潰滅前夕,我們的女主人公瑪麗婭與影片男主人公之一赫爾曼來到政府市政廳登記結婚,此時正好有一枚炸彈在市政廳上空當頭爆炸,炸得牆壁上那幅希特勒畫像墮落下去,結婚證也炸飛了,兩個新人死死的拽住欲逃走的神父,總算在結婚證上蓋下了合法的章印。第二天,赫爾曼則應徵上前線。短短一場戲,有社會政治的暗喻,有充滿戲劇色彩的懸念,有一瞬間對比中的幽默,場面混亂卻有層次,鏡頭語言處理得相當簡潔明了,如果不是這位鬼才般的法斯賓德,很難想像這段重要的開場白會是怎樣的模樣。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法斯賓德就憑藉“反劇場”來展開他的社會劇的主題。和當時盛行於法國的貝克特等人的荒誕派戲劇不同,法斯賓德有更強的現實主義的要求。他更關注當下現場,關注原西德經濟奇蹟後各色人物的命運,以巴爾扎克式的超常精力俯視社會的全景。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延續著他一直以來對於社會現實的關懷,他借助布萊希特的辯證結構,以一種間離的方法來探討強權,性,無政府主義的烏托邦遠景。因此,和一般的西方先鋒派導演不同,法斯賓德更注重情感的傳達,注重情節和廣大觀眾現實處境的聯繫,和布萊希特一樣,他看重作品的教育作用和改造作用。法斯賓德片中的反諷,是要求觀眾反觀內照,以達到“檢視他們內心深處感情”的目的。

Film_204w_MariaBraun_original  

Maria (Hanna Schygulla) marries Hermann Braun in the last days of World War II, only to have him disappear in the war. Alone, Maria uses her beauty and ambition to prosper in Germany’s “economic miracle” of the 1950’s. Fassbinder’s biggest international box-office success and the first part of his “postwar trilogy,”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is a heartbreaking study of a woman picking herself up from the ruins of her own life, as well as a pointed metaphorical attack on a society determined to forget its past.

 

1978 一年十三個月亮 In a Year with 13 Moons ( 導演 )

020811.14668349_270X405X4  

這部以孤獨、異化為主題的影片有著典型的法斯賓德特徵:冷酷、迷惘、矛盾和激情。本片可視為導演對自己戀人阿敏·梅耶自殺的心理反應。史賓勒的表演可圈可點。 《十三個月亮》延續法斯賓德的一貫主題,描寫生命的痛苦絕望。他選擇了一個社會上最邊緣的人物當主角,讓她承受所有人世的苦難。 《十三個月亮》是一段旅程,讓人經歷一段痛苦的洗禮。

1978 德國電影獎金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

1978 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在法斯賓達所有作品中,《一年十三個月亮》可說是最富個人傳奇色彩的一部,不僅是因為本片的拍攝,出自於法斯賓達為了紀念已分手愛人的自殺,片中對於性別、變性、身份的多重辯證,以及對身體的自卑與自虐、對性慾的耽溺與索求、對愛情的渴望與殘酷,也都反覆呼應了他自己聲名狼藉的複雜生命,八卦之外,有著更多耐人尋味的思索。

《一年十三個月亮》以極為冷冽寫實的影像,仔細鋪排艾維拉的生活細節,從早到晚、從城市的這頭、到屋室的那端,他的絕望像是被排拒在世界之外的漂浮孤島,永遠孑然。法斯賓達在片中營造了強大的現實與孤獨感,彷彿用一把電影的手術刀,冷靜地劃開了劇中人與法斯賓達自己的心,殘酷銳利地切割屠宰著世人所謂的愛情理想,片中一幕屠宰場的場景,艾維拉在冰冷空曠的流理台之中幽怨地自白,平行對映著屠夫切剖肉塊,鮮血淋漓的究竟是肉塊,還是盲目追求愛情的人們?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法國導演佛杭蘇瓦歐容向法斯賓達致敬的《乾柴烈火》,內容雖是根據法斯賓達寫於1972年的劇本「佩特拉的苦淚」拍攝而成,但片中對於性別認同與愛情真諦的思索,均是參考《一年十三個月亮》的延伸與詮釋。

 

1978 絕望  Despair ( 導演 )

p1790386193  

本片跟法斯賓德其他作品有很大差異,他採用了知名編劇的劇本,而且還是改編自納博科夫的小說。精彩對白似乎集中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影片大膽、俗氣,曾遭到廣泛的惡評。

1978 德國電影獎金獎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

1978 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本片是由英國劇作家Tom Stoppard改編納博可夫(Vladimir Nabokov,《蘿莉塔》的作者)的長篇小說《絕望》(Despair:A Journey Into The Light)而成,講述的是一個人無法容忍周而復始的生活,他不像布列松電影中絕望的人物選擇自殺,而是決定做個瘋子,將自己的自由意志轉移到幻想的瘋狂世界,保護自己免於外在現實的傷害(動盪的政治氣氛與逐漸興起的國家社會主義),期望在那裡開始新生活。赫曼心中的烏托邦也是藝術的烏托邦,他如同導戲一般搬演自己理想的真實。延續《小惡魔》中分裂的自我、身分認同的問題,赫曼幻想能藉由殺害他人而取代其身分,隱含的是潛意識裡的自殺衝動。法斯賓達並未完全照著Stoppard的劇本拍攝,在拍片過程中,他試圖忘掉劇本,回到原著上,因為小說中有著某種劇本所沒有的陰暗與怪異。拍攝本片讓法斯賓達更接近「放逐」的夢想(美國是他的夢想天堂)。

飾演赫曼的迪克.鮑嘉(Dirk Bogarde)是讓人驚嘆的傑出英國演員,70年代主演過多部經典藝術電影,如維斯康堤的《納粹狂魔》、《魂斷威尼斯》、雷奈的《天意》,以及Liliana Cavani探究虐與被虐關係的經典之作《午夜守門人》。他在本片無比精湛的演出讓法斯賓達大為讚賞,不僅能傳達出法斯賓達的創作意圖,同時為角色添加許多屬於自身的東西,產生新的魅力。

 

1978 德國之秋 Germany in Autumn ( 導演 編劇 )

p2231652525  

本片包括九部紀錄片或非紀​​錄片,由不同導演執導,法斯賓德把氣發洩在情人身上的場景頗為有趣,令人難以區分是真是假

1977年秋季,一系列恐怖活動帶給西德社會極大動盪不安,法斯賓達、雪朗多夫等十一名德國年輕導演,有感時局動盪,特地拍攝十一段短片,捕捉當時西德社會的不安,以及年輕世代對時局的憤怒感。全片宛如德國新電影運動先聲,也對當代德國青壯世代影響深遠,並直接促成三十年後《德國09》的拍攝。

獲得1978年德國電影獎金獎,並入選柏林影展競賽單元。十一名導演包括了:亞夫布魯史特林、漢斯.彼得‧克魯斯、法斯賓達、亞歷山大.克魯格、麥斯米蘭.邁恩卡、比亞特.邁恩卡‧傑林賀斯、德葛‧萊茲、卡嘉.盧普、沃克.雪朗道夫 、彼得.舒伯特和伯恩哈德.辛格。

 

1977 站長夫人 The Stationmaster's Wife ( 導演 編劇 )

s1631479  

本片改編自德國流亡作家Oscar Maria Graf的同名小說,原本為三小時長的電視電影,經法斯賓達重新剪輯成約兩小時的戲院放映版,去除次要情節和人物,將重點放在站長夫婦的婚姻糾葛,成為法斯賓達最美,最讓人難忘的作品之一。影片背景為納粹興起的20年代,車站站長角色四周充斥著古怪、諂媚、虛偽的氣氛。古典的劇情與敘事手法與描述女性婚姻出軌的主題,讓本片時常與《包法利夫人》做比較。與《瑪塔》中受盡不明憂鬱之苦的中產家庭主婦孑然不同,漢妮是法斯賓達後期電影中最強勢,最果斷的女性角色。本片清楚映證法斯賓達電影中的女性,可能將自身被壓迫的狀態加以利用,轉成為恐怖的工具。

Kurt Raab飾演意志薄弱的小中產階級站長,以及Elisabeth Trissenaar飾演有意無意四處調情的站長夫人都有無比精采的演出。大量的特寫與半身鏡頭犀利地刻劃了兩人從開始的親密恩愛到逐漸冷淡、猜疑的疏離過程,冷酷的鏡頭將兩人「框在」車站二樓封閉的公寓空間與婚姻關係中,具體呈現法斯賓達的名言:「愛是社會壓迫最不易察覺,也最有效的工具」。

在Michael Balhaus細膩洗鍊的攝影與華麗的美術設計幫助下,法斯賓達以豐潤的浪漫風格描繪自毀的站長以及無形中主宰他命運的那群小鎮居民。在光鮮亮麗的背景襯托下,自艾自憐的站長神情呆滯、步履沉重的卑微身影顯得更加諷刺、令人不忍。如同法斯賓達最喜愛的維斯康堤電影《納粹狂魔》,他從本片開始也以不同的眼光面對德國走向極權的歷史過往。

 

1976 小惡魔 Satan's Brew ( 導演 編劇 )

020810.51992841_270X405X4  

雖然法斯賓達稱本片為喜劇,這其實是他最挑釁、辛辣、絕望和個人的怪異作品之一,片中詩人的處境反映他在七○年代中膠著的創作狀態,當時許多評論認為他自《愛比死更冷》之後已經江郎才盡,面對這些攻擊和質疑,他說服自己走的是正確的路,在內在複雜的情緒和概念下,試圖講述一個清楚的故事。本片普遍的評價極為兩極,不是非常喜愛就是極度痛恨,法斯賓達在本片展現的犀利嘲諷和戲謔、輕浮可笑的性關係與裸露都讓人嘆為觀止,自然也招來衛道人士的撻伐。他在片頭與片尾引用殘酷劇場詩Artaud的詩作,說明以不同於常人的觀點思考是與神祇溝通的方式之一。

法斯賓達認為人與人之間總是施虐與被虐的關係,是教育的直接產物。主角瓦特一直處在逃避成人角色的不成熟狀態,從他和太太與多位情婦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出,瓦特看似扮演任性、予取予求的「主人」,實際上自我認同的卻是依賴管束的「僕人」角色。他的太太看似跋扈,卻為他張羅一切,甚至為他召來家中的妓女買單。片中人物之間可笑又可悲、荒誕不羈、充滿壓迫與羞辱、讓人厭惡的互動關係,和自以為機智幽默的超冷笑話,活脫脫是Ionesco荒謬劇場的典型戲碼,在瘋狂的嬉鬧之下,法斯賓達希望刺激觀眾思索施虐與被虐的微妙權力關係。本片德文原題「Satansbraten」,直譯是「撒旦烤肉」,源自德文俚語,意為「小魔鬼」或「小惡魔」。

 

1976 中國輪盤 Chinese Roulette ( 導演 編劇 )

020811.16773324_270X405X4  

影片中的人物都像棋子一樣,在導演的擺佈下做著戲劇化的動作,暗示他們生活的虛假,這是一部比較風格化的作品。

《中國輪盤》有法斯賓達電影中最完美的攝影運動,他以接近編舞的方式營造片中人物互動的心理空間,有如一齣小型芭蕾舞劇。這是他第一部不借助演員說故事的影片,探討已然僵化卻仍疏離地維持的人際關係。在眾人進行中國輪盤遊戲的場景,攝影機持續環繞佇立在房間中央的玻璃酒櫃和刻意緩慢走位的人物拍攝,揭露中產階級家庭僅存的不斷重複、公式化的冰冷儀式,希望激起觀者對有生命之物的渴望。法斯賓達電影中時常運用的鏡子在本片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鏡子可做為禮儀的延伸,也可將其打斷,烙印在觀眾的潛意識中,進而打破中產階級的生活模式。

fx_fcde40074312_0004  

法斯賓達在評論[夏布洛(巨蟹座)(80歿)] 探討婚姻悲劇的影片時說過,婚姻和它摧毀人們的方式極為無情,孩子需要更多關注。同樣處理婚姻題材,法斯賓達在本片達到的深度與藝術成就顯然超越這位啟蒙他的導演。片中飾演女兒的Andr​​ea Schober有相當搶眼的表現,她化身為法斯賓達內心「渴求關愛的壞孩子」,將婚姻的虛偽與欺瞞毫不留情的戳破,心中卻希望父母將自己殺死,是片中最讓人同情、最具爆炸性的精彩演出。曾擔任高達早期多部電影女主角的Anna Karina也很難得地於本片演出吉哈外遇的戀人,以一切了然於心的憂傷眼神,於一旁沉默地註視這齣家庭悲劇。本片讓人莞薾的嘲諷結局是法斯賓達別出心裁的安排,工作人員偶然錄到的戶外人群行走的環境音,搭配畫面中「永遠相愛、不離不棄」的結婚宣言字句,道盡他對婚姻刻骨銘心的體悟。

 

1975 狐狸和他的朋友們 Fox and His Friends ( 導演 編劇 演員 )

p2261032373  

這是法斯賓德第一部同性戀題材影片,他將同性戀戀愛故事嫁接到階級矛盾的主題中。影片以肥皂劇的設置開場,但最後昇華到強烈的政治高度。法斯賓德親自扮演那個憨厚的主角,他的遭遇令人同情。

fx_ffone0511720_0006  

法斯賓達原本希望將本片拍成一部喜劇,他的「第一個商業故事」,結果拍出的是與傳統喜劇和商業電影截然不同的電影。如同其他早期作品,本片也在探討情感與剝削的主題,法蘭茲成為情愛的受害者,甚至「文化」二字都淪為剝削這個勞工階級的工具。本片主要的特點在於更激烈的心理簡化,以及隱約伴隨本片後半部悲傷情緒的犬儒式基調。整部電影既可怕又詭異,是感傷主義更為俗艷的現代形式,一部嘲諷式的漫畫。影片的場景安排看似誇張的市集佈景,與漫畫式的場景風格一致,人物在前方移動,彷彿浸浴鎂光燈下,停格、深鎖於照片之中。

本片題獻給法斯賓達多年的愛人Amin Meir(他四年後在法斯賓達生日當天,於兩人同居的公寓自殺身亡),「狐狸」這個角色是根據他為原型而發展成的,Peter Chatel飾演的尤金則是經過美化、風度翩翩的法斯賓達銀幕化身。身兼導演與主角二重身分,法斯賓達在片中有強烈的自我投射,他在銀幕上塑造的虛榮、挑剔、吞蝕他人的異質酷兒同志形象頗受批評,然而這樣的詮釋在電影進行時逐漸呈現出自然的說服力。法斯賓達說他可以在道德上認同法蘭茲的角色,現實層面上卻不能;他必須認同尤金的角色,那是他和別人相處關連的方式。他自述這是關於一群不被視為正常的人的故事,正是在那些困惑和驚訝的時刻,讓觀眾大開眼界,而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個故事。

 

1975 屈斯特婆婆上天堂 Mother Kuster's Trip to Heaven ( 導演 編劇 )

020810.94988251_270X405X4  

這部極度憤世嫉俗的影片連柏林電影節都無法容忍,甚至未能進入電影節的邊緣單元放映。其實影片沒有某些人說的那麼絕望,女主角身上便散發著人性的溫暖。但關於政治利用的題材確實拍得甚具殺傷力。

fx_fmde80073424_0006  

本片取材自德國藝術家HeinrichZille所寫的故事《克勞森嬤嬤的幸福之旅》(Mutter Kusters Fahrt Ins Glueck)),將1970年代德國意識形態盛行與政治利用的題材做了極為犀利的批判,比他其他影片都更具爭議性,在柏林影展特別放映之後遭到無情的撻伐,特別是來自左翼的批評,認為受到了汙衊。與經典之作《德國之秋》一樣,法斯賓達將當時德國人心的絕望無助與政治立足點的喪失做了最赤裸的寫照,他的勇氣在當年無人能出其右。法斯賓達希望探究法蘭克福這個充斥銀行和房地產業城市的內在狀態,它也反映了當時德國的病徵。他選擇以室內劇(chamber play)形式拍攝,則強調了片中人物陷入的內在桎梏。

本片原來版本的結局是屈斯特婆婆遭到槍殺,由一段結論式的文字敘述來闡釋。法斯賓達後來又拍了另一個快樂版本的結局,只在美國和英國發行。

 

1976 只要你愛我 Ich will doch nur, daß ihr mich liebt

s6983989  

影片講的是,忠厚本分的年輕人皮特是個泥瓦匠,他十分孝順父母,還親自為他們造了一所房子。然而父母對他的態度似乎並沒有因此而好轉。之後,他遇上了心愛的女人艾瑞卡。他們一起搬到了慕尼黑,然而,生活的重壓,金錢上的困窘卻讓皮特這個年輕人漸漸改變,最終淪為了階下囚,而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妻子愛他……

該片被一些評論家認為是法斯賓德的最佳電影代表作。

 

1975 恐懼中的恐懼 Fear of Fear ( 導演 編劇 )

020810.54269556_270X405X4  

本片原本為電視拍攝,看似八點檔劇情的憂鬱家庭主婦通俗故事,在法斯賓達細膩的處理下成為一部關注精神病症,極富原創性的佳作。他以窺探的攝影機深入人心,暴露出醫生察看不到的心理病徵,他也藉由本片準確地預告了「依賴藥物治療的社會」的興起。本片的主題和敘事手法都可明顯看出受到美國通俗劇導演道格拉斯‧瑟克的影響。法斯賓達的最佳搭檔女演員之一Margit Carstensen在本片的精湛演出令人難忘,她將脆弱無助、瀕臨崩潰邊緣的家庭主婦角色詮釋得如此真實、讓人不寒而慄。瑪歌的熱情因丈夫和家人的冷淡對待而壓抑,她渴求愛人與被愛,卻如籠中受驚的金絲雀四處飛撞而折翼。

法斯賓達再次展現刻劃人物的深厚功力,片中充滿惡意的婆婆和小姑角色十分傳神,還有三位戲份不多卻有重要意義的配角–提供瑪歌安眠藥和性的慰藉的藥劑師,他在片尾時自殺身亡;Kurt Raab所飾演一直站在街角​​,富有深意地註視瑪歌的奇異陌生男子;Ingrid Caven飾演瑪歌在精神病院的室友,在她進行睡眠治療時不斷想跟她談話。這些配角人物都察覺出瑪歌精神狀態的孤立無助,在她家人無法或不願正視她的異樣時釋出同儕的善意。 Peer Raben 配樂依舊精彩動人,加上柯恩(Leonard Cohen)歌曲的巧妙運用,讓這部電影淡淡哀傷、無法自拔的情緒更加幽遠,久久無法散去。

 

1974 瑪塔 Martha ( 導演 編劇 )

p2204787483  

片中瑪塔與赫姆在羅馬相遇場景的360度環場攝影鏡頭,不僅是本片讓人驚艷、張力十足的視覺表現,也是1970年代電影極不尋常的技巧。這項技巧後來成為攝影師Michael Ballhaus在好萊塢擔任電影攝影的招牌。攝影機的環狀運動既預告兩人糾葛的命運,也像徵瑪塔的人生,當她離巢而去,拋下的不只是安逸舒適的生活,也是父權的桎梏。她看似踏入真實人生的第一步,但她和赫姆的婚姻形同開始新的、更激烈的束縛。

《瑪塔》取材自美國作家Cornell Woolrich的小說《For the Rest of Her Life》,可看作是較恐怖版的《寂寞芳心》,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位女性與丈夫的關係相似,她們都喜歡丈夫具有非常堅定的原則。但瑪塔和赫姆之間的戰爭更屬心理層面,瑪塔對赫姆也產生更深層的、接近強迫症的迷戀。法斯賓達詮釋瑪塔和赫姆之間微妙又矛盾的權力關係:赫姆並非真的壓迫瑪塔,而是像教練一樣地訓練她,然而他的教育方式等同壓迫。片尾,坐在輪椅的瑪塔看似無法獨立自主,其實達到了她一開始希望的目標。她究竟是受壓迫還是獲得最終的安全感?也許故事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將了解權力關係已經改變,因為現在換成瑪塔掌有主控權了。

 

1974 寂寞芳心 Effi Briest ( 導演 編劇 )

p1215909132  

本片是法斯賓德第一部獲得廣泛認同的影片,以相當疏離的方法來逼迫觀眾以局外者的角度來審視這段愛情悲劇,手法上有承襲默片的戲劇特點,被譽為德國文學改編電影之中的傑作。

p827827228  

這部法斯賓德最為人所知的經典作品,改編自德國作家TheodorFontane的同名小說《Effi Briest》,延續法斯賓達對於女性的探討,透過Effi的婚姻生活,呈現對傳統社會階級與女性地位的批判。這部片的製作耗資甚鉅,實際拍攝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法斯賓達自述:「《寂寞芳心》是我夢寐以求的影片,我決定把它拍成黑白片,那是我認為最美妙的色彩。這是一部我不帶任何雜念,真正渴望拍攝的影片。 …我忠實於Fontane對這故事所採取的立場,他認識到這個社會的謬誤…他唾棄每一個人,並尋找與之相反的一切,然而他畢生奮鬥便是為了得到這個社會的承認。而這也是我的社會立場。」

室內劇的形式風格在《寂寞芳心》中,以更為悠緩低沉的方式,呈現了女主角Effi心靈的空寂與荒蕪,將一則彷如現代版「玩偶之家」的女性悲劇,深化成更為內斂、更刻入骨髓的寂寞悲歌。透過法斯賓達的觀看,現代女性的悲劇或許早在一出生即已註定,性別、階級與社會地位的命定,才是構成寂寞最根本的主因。 Effi既是受害者,也等同於最終摧毀她的社會體系的幫兇;容忍盛行於社會的不公不義,等於默認強權的迫害。本片與《瑪塔》和《佩特拉的苦淚》因為把女人表現為容忍,甚至嚮往壓迫自己的人,而飽受女權主義者抨擊,甚至稱法斯賓達為「憎女者」 ,法斯賓達則辯稱這些影片是為女性而做,而不是反對女性的。

本片剪輯以大量的淡入淡出營造出暈眩效果,舒緩優雅的節奏引人深思,人物間的互動充盈著細膩的情感變化。黑白攝影技巧與刻意的高反差減少了本片的寫實主義色彩,幾處戶外自然景觀反而接近人工佈景的靜照。本片美術構圖富含古典精緻之美,並轉化成衰敗傾圮的景象,充分符合敘事目的,描繪出枯燥貧瘠、不宜人居的世界,人物形同孤立其中,逐漸褪去青春色彩的死寂雕像。 Hanna Schygulla所飾演的少婦Effi,幾場獨自盪鞦韆的場景,從天真爛漫,到後來的鬱鬱以終,視覺構圖上相似的前後呼應,也在視覺形構上點出了宿命的母題。

 

1974 恐懼吞噬心靈 Ali: Fear Eats the Soul ( 導演 編劇 )

198_BD_box_348x490_original  \

這個故事是對社會的一種批判,揭示了人物的身份、年齡的差異、社會的歧視與誤解、命運的捉弄是造成悲劇的本源。導演對德國各階層的關注、對各類問題的洞察,其視野和深度不同凡響。題材取自於法斯賓德心儀的好萊塢前輩道格拉斯·瑟克50年代名作《天堂可以等待》,同一題材的重拍版還有朱莉安·摩爾那部《遠離天堂》。

p1566123078  

The wildly prolific German filmmaker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paid homage to his cinematic hero Douglas Sirk with this update of that filmmaker’s 1955 All That Heaven Allows. A lonely widow (Brigitte Mira) meets a much younger Arab worker (El Hedi ben Salem) in a bar during a rainstorm. They fall in love, to their own surprise—and to the outright shock of their families, colleagues, and drinking buddies. In Ali: Fear Eats the Soul, Fassbinder expertly wields the emotional power of classic Hollywood melodrama to expose the racial tensions underlying contemporary German culture.

 

1973 世界旦夕之間 World on a Wire ( 導演 編劇 )

598_box_348x490_original  

本片是德國天才導演法斯賓德為電視台拍攝的上下兩集科幻電影,當中關於電腦模擬真實世界的描寫遠遠超越了它的時代。它與後來1999年的好萊塢電影《異次元駭客》同樣來自Daniel F. Galouye筆下的短篇故事,可謂《黑客帝國》之類“思想旅行”的硬科幻片的先驅。影片1973年在德國電視台播出後便了無踪跡,直到2010年在攝影師Ballhaus監督下修復的三個半小時電影版亮相柏林電影節,之後影迷們便可以在DVD上欣賞到這部影片。

與法斯賓德一起創作劇本的Fritz Muller-Scherz表示,兩人當時都對電腦一無所知,“但是我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如果說電腦能夠模擬出人造世界,那麼所謂的真實世界究竟存在嗎?”儘管科幻題材對法斯賓德有些意外,但事實上片中的關於獨立性、剝削和控制的主題與他以往作品是相乘的,“只不過《電路世界》擺脫了人際文本而發生在一個更大的宇宙範圍之內”。

影片投入30萬美元,算是法斯賓德的一部大製作,但44天的拍攝期間內他同時還在拍攝《恐懼吞噬心靈》等影片。它大部分在德國取景,但也像戈達爾的《阿爾法城》一樣將現代化的巴黎作為未來世界的暗示。在以往作品中並不關心影像本身的法斯賓德,從本片開始了與攝影師Ballhaus的合作,並把從道格拉斯·西克那裡繼承的對鏡子的喜愛發揮到了極致,人物的臉和身體不斷地被各種鏡面反射。以不妥協著稱的法斯賓德在片場一如既往地追求完美,“我總是有自己的想法”Ballhaus回憶道,“他常常會聽一下然後想出一個更好的”。

法斯賓德沒有把這部影片放在列出的自身十佳作品榜單中,但它在他心目還是有一定的地位,在那部獻給死去愛人的《十三個月亮之年》當中,法斯賓德描述過一段被剪掉的戲,主人公閱讀一本關於平行世界的小說而留下了眼淚,書的名字正是本片片名。 1981年,法斯賓德最後一次見到影片主演洛梅爾就表達了希望影片能有一天在影院上映,這個心願在他聖前並沒有完成。

fx_fwde60070904_0002  

《世界旦夕之間》是德國新電影大師法斯賓達為西德電視拍攝的上、下兩集規模的科幻片,也是電影史上首次以「虛擬世界」為主題,敘述一場橫跨現實世界與虛擬城市間的懸疑兇殺案。電影改編自伽洛耶出版於1964年的先鋒之作《三重模擬》,片中關於電腦模擬真實世界的描寫遠遠超越了它的時代,好萊塢不僅在1999年翻拍成《異次元駭客》、更啟蒙了劃時代的《駭客任務》三部曲。

這部電視電影自1973年在德國電視台播出後便消失無蹤,2010年法斯賓達的攝影師Michael Ballhaus完成了他希望此片有朝一日能在影院裡放映的遺願,親自監督修復的三小時半電影版問世,並在柏林影展首映。

雷納‧韋納‧法斯賓德1945年5月31日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法斯賓德高中時輟學四處打工,後就讀戲劇,畢業後以22歲之齡發表第一齣舞台劇,隔年拍出第一部劇情長片《愛比死更冷》,展現他天才型的藝術天份。他十四年的拍片生涯總共執導了41部電影,37歲時死於用藥過量。

Film_598w_WorldOnWire_original  

World on a Wire is a gloriously paranoid, boundlessly inventive take on the future from German wunderkind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With dashes of Stanley Kubrick, Kurt Vonnegut, and Philip K. Dick, Fassbinder tells the noir-spiked tale of reluctant hero Fred Stiller (Klaus Löwitsch), a cybernetics engineer who uncovers a massive corporate conspiracy. At risk? (Virtual) reality as we know it. Originally made for German television, this recently rediscovered, three-and-a-half-hour labyrinth is a satiric and surreal look at the world of tomorrow from one of cinema’s kinkiest geniuses.

 

1972 佩特拉的苦淚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 導演 編劇 )

740_box_348x490_original  

本片是法斯賓達「劇場時期」的作品,根據他的原創劇本發展而成,結合歌劇風格的強烈情感表達與驚人的視覺設計,探究慾望與權力折磨人的關聯。本片可說是法斯賓達自身寫照的女性版,也是他最引人爭議的作品之一,因為對女同志(更精確地說是雙性戀女性)的生活與情感關係的描寫,如暴躁獨裁的女設計師和卑屈奴役的女助理。三個女人困在一間既寬敞又封閉的屋裡,糾結著同性愛、主與僕、施虐及被虐的支配關係。

法斯賓達創造了一個讓三位女演員盡情發揮的安全空間,飾演主角的Margit Carstensen展現最勇敢而精湛的演出。得力於Michael Ballhaus出色的攝影與秋季暖色調的場景設計,為影片醜陋又封閉的情感世界創造出美得驚人的影像與共鳴效果。本片是完美演出的五幕劇,結合逐漸加溫的劇情、高潮與結局,一氣呵成。最後一幕中,攝影機冷冷地看著佩特拉直到她崩潰為止,帶有筋疲力竭的意味,悲劇式滌清效果以及災難過後的靜默。也有影評認為片中被摧毀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整個文化,可解讀成法斯賓達版本的《魂斷威尼斯》。

Film_740_BitterTears_original  

In the early 1970s,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discovered the American melodramas of Douglas Sirk and was inspired by them to begin working in a new, more intensely emotional register. One of the first and best-loved films of this period in his career is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which balances a realistic depiction of tormented romance with staging that remains true to the director’s roots in experimental theater. This unforgettable, unforgiving dissection of the im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haughty fashion designer (Margit Carstensen) and a beautiful but icy ingenue (Hanna Schygulla)—based, in a sly gender reversal, on the writer-director’s own desperate obsession with a young actor—is a true Fassbinder affair, featuring exquisitely claustrophobic cinematography by Michael Ballhaus and full-throttle performances by an all-female cast.

 

1971 當心聖妓 Beware of a Holy Whore ( 導演 編劇 演員 )

p2212813547  

法斯賓德自傳色彩濃厚的作品,創作緣由來自他在本片開始半年前拍攝的另一部作品《威迪》。在那部電影中,法斯賓德因為與自己的新男友(也是主演)鬧翻而吵著要自殺並令拍攝陷入崩潰狀態,他自己也被兩個外籍工人當眾痛打。本片是在他痛苦自省反思的自傳電影,也是他自己厚愛的一部作品。室內劇的樣式是法斯賓德的拿手好戲,片中的鏡位調度也佳,但冗長鬱悶的對白,緩慢不前的故事發展,以及導演過於自戀的態度,令本片受到廣泛的質疑,也招來兩極化的評價。

p2070569950

1970年是法斯賓達電影人生中最多產的一年,完成六部風格、類型、題材各異的劇情長片,《當心聖妓》便是其中之一。本片是法斯賓達最喜愛,自認最好的個人作品,它和《輕蔑》、《日以作夜》以及《八又二分之一》等片一樣都處理到一個關鍵問題:電影是置於人們與生活之間的某種存在,法斯賓達甚至譏諷地將電影藝術比喻為「聖潔的妓女」,並在片名中提醒觀眾小心提防。

這是一部關於電影拍攝製作的影片,主題是表現一群人如何一起共事,也是關於電影拍攝最精闢最趣味的影片。影片講述一群苦等電影開拍的人,因為導演和演員未到、拍攝器材不見,只能在海邊華麗的酒店內漫無目的得晃蕩。片場混雜了歇斯底里、漠不關心、希望、爭吵和忌妒等等情緒混雜的氣氛。導演終於出現,卻被片場的滋事份子和財務壓力弄得焦頭爛額,演員們也開始鼓譟。在無意義的行動中,整個拍片團隊群起反對獨裁的導演,對他施暴,影片終於開拍…。

本片結合黑色喜劇與存在主義偽紀錄片類型,諷刺拍片片場如地獄的狀況,是法斯賓達對導演所面對危機的自我嘲諷,也表達了真切的自我批評。透過本片,法斯賓達讓人迷惑的複雜多樣性格做了最赤裸的展現。本片延伸了他之前的「修正主義黑色電影三部曲」:《愛比死更冷》、《瘟疫之神》和《美國大兵》等片的特色,包括極簡主義的構圖和人物造型等。這是他從早期布萊希特劇場化的敘事,逐漸轉變為日後通俗劇形式的過渡作品,明顯的改變如景深加深,色調鮮艷,人物對情感的反應更為主動,更多的節奏變化,以及更為傳統、寫實的場面調度。

本片有法斯賓達影片中最為優美、細膩的場景設計與攝影機運動,要歸功於他的長期重要搭檔─美術指導Kurt Raab與攝影師Michael Ballhaus(他到美國發展後也為[馬丁史柯西斯(天蠍座)] 多部影片掌鏡)。

Fassbinder_Film_BewareHolyWhore_original  

In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brazen depiction of the alternating currents of lethargy and mayhem inherent in moviemaking, a film crew—played by, and not so loosely based on, his own frequent collaborators—deals with an aloof star (Eddie Constantine), an abusive director (Lou Castel), and a financially troubled production. Inspired by the hellish process of making Whity earlier the same year, this is a vicious look at behind-the-scenes dysfunction.

 

1971 與四季交易的商人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 導演 編劇 )

758_box_348x490_original  

影片融和了法斯賓德對女性的矛盾心態,即愛又恨,有虐待與受虐的傾向,有溫情的一面,又揭露其虛榮和冷酷。導演用冷眼旁觀的殘酷鏡頭記述著周圍的一切,風格簡潔,沒有迂迴和隱晦。

p1406017002  

《四季商人》裡的漢斯可說是法斯賓達筆下此類悲劇人物的典型之一,延續了法斯賓達作品中常見的主題,探討個人企圖與群體對抗的過程,藉由漢斯的無力與掙扎,也反映出法斯賓達個人的悲觀態度,即使傾注再多、再大的精神或努力,最後依然難以避免走向個人的自我毀滅之路。

法斯賓達以快節奏的敘事以及快速的場景轉換,帶領觀眾迅速進入漢斯的人生,在視覺上,採用了大量的快速Zoom In的攝影運鏡,一再將焦點凝聚於人物本身的情感波動,冷靜中停佇細看;而構圖上層層疊疊的框中框,從遠到近、從窗框門扉、到永遠看不見遠方的禁閉室內,也呼應了劇中人無法逃逸的影片母題。幾場漢斯與友人酗酒訴苦的場景,法斯賓達刻意讓漢斯居於主桌之中,畫面上也位居正中,看似具有掌控一切的能力或權力,然而在框架之中,早已在視覺上的線條,重重禁錮在社會的牢籠之中。

Film_758_MerchantFourSeasons_original  

New German Cinema icon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kicked off a new phase of his young career when he made the startling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In this anguished yet mordantly funny film, Fassbinder charts the decline of a self-destructive former policeman and war veteran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for his family by working as a fruit vendor. Fassbinder had gained acclaim for a series of trenchant, quickly made early films, but for this one he took more time and forged a new style—featuring a more complexly woven script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more sophisticated use of the camera, and influenced by the work of his recently discovered idol, Douglas Sirk. The result is a meticulously made, unforgiving social satire.

LINE

1970 R先生為什麼瘋狂地殺人Waru​​m lauft Herr R. Amok?

020808.88255424_270X405X4  

影片根據真實新聞事件改編,多少有點馬加爵的味道。

 

1970 瘟疫之神 Gods of the Plague ( 導演 編劇 )

230313.60906527_270X405X4  

故事性並不強,那種游移、疏離的感覺很好地體現了戰後德國青年的情緒。暗色調的氛圍和近乎病態的感覺令人著迷。法斯賓德於同年再度拍攝該片,取名為《美國大兵》(The American Soldier)。

p2070523617  

這是法斯賓達的第三部劇情長片,接續《愛比死更冷》未完的主題。片中演員的唸白簡約單調,每一幕拉長,鏡頭安排長而緩慢,這些都是塑造法斯賓達早期電影風格的主要元素。他的人物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卻都有強而濃烈的情緒。愛、恨與漠不關心在冷酷的孤絕狀態中顯現,宛如遠古殘跡。情緒造成的災難主宰了人物的行動與電影故事的發展。法斯賓達專注描寫這些人物性格的極端:過度的復仇導致自身的毀滅、失戀造成的背叛…等,最終以攝影機捕捉爆發的憤怒尖叫,有如令人震懾的驚嘆號,久久無法回神。

這是法斯賓達早期最個人也又悲觀灰暗的電影,那一幫無所適從的小混混和可憐的女孩們近乎溺斃在慕尼黑這座陰鬱城市的無盡黑暗之中。個人如此孤立、拙於溝通,從歷史和社會脫節,孤獨和死亡成為唯一可能\的下場。法斯賓達能夠理解大眾對無政府主義者使用暴力,以及對與自己目標背道而馳的行為方式所採取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又同情無政府主義的境況及對社會的批判。法斯賓達認為本片是70年代革命後真實存在的心情寫照,如同《愛比死更冷》,本片也反應美式動作片對他片中這群「假想的」幫派份子的影響–他們模仿電影人物的動作和行為,結局是無趣的警告:模仿電影神話終將導致真實生活的失敗。這些人物從電影中獲得啟發,興起對抗世界的念頭,他們的死亡跟社會並無太大關聯,反倒是現實與電影之間差異造​​成的結果。片中茫然的年輕人物模仿電影的生活態度,讓人聯想起高達早期同樣受到美國黑幫電影影響的作品,如《狂人皮埃洛》和《法外之途》,而比起高達的戲謔嘲諷,法斯賓達深刻的絕望顯得更為沉重。

Fassbinder_Film_GodsOfPlague_original  

Harry Baer plays a newly released ex-convict who slowly but surely finds his way back into the Munich criminal underworld. Meanwhile, his attentions are torn between two women (Hanna Schygulla and Margarethe von Trotta) and the friend (Günther Kaufmann) who shot his brother. This sensual, artfully composed film by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is a study of romantic and professional futility.

 

1970 美國大兵  The American Soldier ( 導演 編劇 )

p2070572733  

影片試圖模仿美國黑色偵探片的意境,但情節非常紊亂,如同一個神經質的人所做的惡夢。

《美國大兵》源自《愛比死更冷》和《瘟疫之神》的主題,但拍得更為凝煉而講究,大膽而有趣。之前的兩部影片較為準確地重構了當時慕尼黑籠罩人們的灰暗氛圍,偏重於闡述政治觀點。相反地​​,《美國大兵》則是一部比較傳統的小說敘事式電影,其中充滿取材自好萊塢影片和法國警匪片,特別是Roul Walsh(代表作有《白熱》以及亨佛萊鮑嘉主演的《狂徒末路》和約翰休斯頓等人影片的引述(film quotes)。片中主角深受美國幫派電影影響,在現實生活模仿那些迷人又有趣的電影人物和情節。

本片有如一則看似浮誇實則深沉嚴肅的冷笑話,讓人聯想起法斯賓達喜愛的高達早期的電影,如《斷了氣》。刻意打光過度造成高反差的黑白攝影,則有早期黑色電影的風格。本片具有政論漫畫家式的犀利嘲諷,以及對粗暴無禮細節的觀察入微,如對瑞奇母親和兄長中產階級荒誕生活的描述:起居室擺了一台彈子機,或是一大早就對著酒瓶猛灌威士忌…等等。

本片是典型的早期法斯賓達電影班底組合,由包括英格麗卡文(Ingrid Caven)、KarlScheydt、Kurt Raab、Ulli Lommel與法斯賓達的「反劇場」團員擔綱演出,攝影是為他所有早期電影掌鏡的Dietrich Lohmann,當然還少不了PeerRaben渲染情緒的配樂。

Fassbinder_Film_AmericanSoldier_original  

The German-born American GI Ricky (Karl Scheydt) returns to Munich from Vietnam and is promptly hired as a contract killer.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experimental noir is a subversive, self-reflexive gangster movie full of unexpected asides and stylistic flourishes, and features an audaciously bonkers final shot and memorable turns from many of the director’s rotating gallery of players.

 

1970 尼克勞斯豪森之旅 The Niklashausen Journey ( 導演 編劇 )

031958.42492874_270X405X4  

身穿皮夾克的「黑色僧侶」問道:一小群人是否可能發起農民革命運動?這部步調緩慢的宗教寓言式影片層次複雜,極度反資本主義與反宗教,初看​​似乎不易理解,實則充滿發人省思的概念。每一幕場景佈置地有如繪畫一般,變化細微,最引人注意的是發生在屋前階梯的謀殺事件,以及一堆砸毀的汽車前的十字架行刑場面,最後則以裸露上身的男聲合唱團與哀悼的旁觀群眾作結,處處可見本片對賈曼與彼得格林納威電影中處理宗教題材的影響法斯賓達自由地將中世紀與現代德國元素混雜,產生一種不和諧的怪誕風格。 Dietrich Lohmann掌鏡的攝影也有極出色的表現,以表現主義式的陰影預告人物的不祥境遇。

本片原來是為電視而拍攝,卻有一般電影節目遠遠缺少的深度內涵。拍攝預算比起同時期的其他三部法斯賓達電影加起來還多,不論格局或題材都顯示為他的野心與實驗之作。有影評認為本片是對60年代革命狂潮機智而尖銳的批判,也有人將本片與巴索里尼的宗教與政治寓言《馬太福音》相提並論。

 

1969 外籍工人 Cock Artist ( 導演 編劇 )

225024.29509382_270X405X4  

這本是法斯賓德寫的一個話劇,後來改編成了電影,他用簡單的言語,差不多靜止不動的畫面:一條街道,一幢房子,沿馬路的欄杆,不同人物在同一條街道散步,演奏的鬥士舒伯特音樂,談論的也都是同一件事;法斯賓德用傳統的電影手法,攝影機不動的拍攝著類似生活在地獄中的幾對極其普通小市民的一舉一動,畫面平淡,沒有輪廓,但含義極其深刻,把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小市民內心的空虛,民族之間的矛盾又轉化為對外籍工人的矛盾等等在影片中作了透徹的描寫。

p2070529511  

1969 德國電影評論大獎

1970 德國電影金獎最佳電影、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劇本、最佳導演

本片背景為德國郊區一群百無聊賴的年輕人,他們或成對出現,或結群作伴,交換看法,逞兇好鬥,喝酒度日,試著在彼此身上尋找排遣窒悶存在的可能,也厭惡彼此。他們之間的情感關係複雜,交換伴侶,腳踏兩條船…,這些都無法改變他們郊區小中產階級生活的疏離狀態。直到希臘來的善良外籍工人Jorgos誤闖他們的世界,眾人或羨慕或渴望他的性魅力,加上仇外的優越情緒醞釀之下,終於引發人性的惡意與法西斯症候群下合理化的暴力製裁—「凡事都要有規」。              

法斯賓達的每部影片幾乎都是短時間內能量激發而成的產物,而不是長時間點滴醞釀而成。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只花了九天的時間拍攝完成,可視為他導演生涯的里程碑,也是他最風格化的作品之一,無論人物刻劃、對白設定、場景調度、動作安排都讓電影產生一種形式化的反自然風格。然而首映後卻引發極大爭議,如溫德斯在《Filmkritik》雜誌撰文批評本片極度冷淡,說它是脾氣暴躁的剪接師邊切換週日晚間電視頻道時邊剪接而成的,顯然他每切換一次節目就更為憤怒。本片在當年仍獲得多項德國電影大獎的肯定。

本片改編自法斯賓達所寫的短篇劇本,他在片中延續並強調刻意的靜止不動與劇場式的安排–場景很少,房間彷彿偷窺秀的舞台,影像完全缺乏景深,平而空洞的背景前佇立著蒼白單調如雕像的人物。本片最受批評的死氣沉沉與圖像式的安排其實傳達了法斯賓達對社會與仇視外來者情結的憤怒,而後者正是繁殖納粹謀殺惡行的溫床。影像的死寂沉痛地顯現郊區環境中已然僵化的生活,法斯賓達將之比喻為現代社會的縮影。有影評表示從未有任何一部德國電影如本片般強烈地呈現出人們依賴彼此,並濫用依賴關係,愛淪為剝削,金錢可買到一切,人們集結起來排斥外來者,而外來者的存活機會,端視他是否有被剝削利用之處。

Fassbinder_Film_Katzelmacher_original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second feature depicts the intolerance of a circle of financially and sexually frustrated friends when an immigrant laborer (Fassbinder) moves to their Munich neighborhood. This scalpel-sharp theatrical experiment, based on one of the director’s successful early stage plays, is both a personal expression of alien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filmmaker and a comment on the persistence of xenophobic scapegoating in German society.

 

1969 愛比死更冷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 導演 編劇 )

p547324840  

這是法斯賓德的第一部故事片,開創了他拍攝低成本、高效率的情節劇電影歷程。法斯賓德希望通過影片喚起觀眾對社會的憤怒。

p1191984654  

法斯賓達的首部劇情長片證明這位年輕導演非常清楚他想要的敘事內容與手法,與當時盛行的特藝彩色(Technicolor)炫麗風格的商業電影截然不同,本片冷調的黑白攝影與劇場風格,讓柏林影展首映現場的觀眾無所適從。年僅24歲的法斯賓達面對映後媒體不友善的質問,表現出極度的自信與篤定,預示他日後不凡的導演才華。在拍攝本片之前,他與慕尼黑「反劇場」劇團合作的作品已讓他在藝文界小有名氣,然而與其他同期新導演相較,法斯賓達的首作顯然受到較多的質疑和批評。       

法斯賓達對偵探片情有獨鍾,他想藉本片講述人遭受壓迫,追求自由的故事。法斯賓達表示這部片並不是關於某人殺了六個人,而是關於無所適從的可憐蟲,一無所有,也從沒有人給他任何機會。他還提到:「我要人們體會我所感受的憤怒,這部片才會好看。」本片題獻給法斯賓達喜愛的法國導演夏布洛、侯麥、同儕導演尚‧瑪芮‧史卓布與義大利電影《A Bullet for the General》的兩位主角Linio和Cuncho。  

即使在好萊塢偵探片類型的佈景陳設下,本片中的幫派份子不過是窮酸的小混混,言行舉止仿效亨佛萊鮑嘉的銀幕典型。這些人物已經具有法斯賓達作品中心母題的因子:語言殺傷力的受害者,拙於溝通和表達情緒。他們因為耽溺於自己想飾演的角色而失敗,而這些角色是為電影而寫,在現實生活一無用處。法斯賓達表示他希望人們看過這部片之後能停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的私人感情,這樣比起他將警察塑造成壓迫者來得更具政治性,或更具激進主動的政治力道。

Fassbinder_Film_LoveIsColder_original  

For his feature debut,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fashioned an acerbic, unorthodox crime drama about a love triangle involving the small-time pimp Franz (Fassbinder), his prostitute girlfriend, Joanna (future Fassbinder mainstay Hanna Schygulla), and his gangster friend Bruno (Ulli Lommel). With its minimalist tableaux and catalog of New Wave and Hollywood references, this is a stylishly nihilistic cinematic statement of intent.

arrow
arrow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