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Frears 史蒂芬佛瑞爾斯
作品表
《走音天后》Florence Foster Jenkins | 2016 75歲
《是誰在造神?》 The Program | 2015 74歲
2013 拳王阿里的終極之戰 Muhammad Ali's Greatest Fight 72歲
2010 塔馬拉小姐小姐 Tamara Drewe 69歲
2009 真愛初體驗 CHERI 68歲
《黛妃與女皇》The Queen | 2006 | 英國 | 史蒂芬佛瑞爾斯 65歲
2005 裸體舞台 Mrs. Henderson Presents 64歲
2002 美麗壞東西 Dirty Pretty Things 61歲
2000 失戀排行榜 High Fidelity 59歲
2000 連恩 Liam 59歲
1998 非戀不可 Hi-Lo Country 57歲
1996 致命化身 Mary Reilly 55歲
1992 小人物大英雄 Accidental Hero 51歲
1990 致命賭局 The Grifters 49歲
《危險關係》Dangerour Liasons | 1988 | 英國 | 史蒂芬佛瑞爾斯 47歲
1985 豪華洗衣店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44歲
史蒂芬·佛瑞爾斯 Stephen Frears
本名 史蒂芬·阿瑟·佛瑞爾斯
Stephen Arthur Frears
出生 1941年6月20日 (1941-06-20)
英格蘭 萊斯特
職業 電影導演
配偶 Mary-Kay Wilmers
Anne Rothenstein
活躍年代 1968年至今
生平
史蒂芬·佛瑞爾斯出生於英格蘭萊斯特,於1960年至1963年就讀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專業是法律。但是在此期間他已開始投身電視製作。1972年,他執導了第一部電影。到1980年代中期,他已經小有名氣。1988年,他赴好萊塢執導了令他聲名大噪的《危險關係》,並憑《千網危情》(The Grifters)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2007年,他憑藉《黛妃與女皇》一片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2013年作品《遲來的守護者》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並獲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蘭花賊等四項提名。
獎項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 USA
2007 提名最佳導演 - 黛妃與女皇 The Queen (2006).
1991 提名最佳導演 - 致命賭徒 The Grifters (1990).
柏林影展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09 金熊獎提名 - 謝利吾愛 Chéri (2009).
1999 獲銀熊獎最佳導演+金熊獎提名 - 非戀不可 The Hi-Lo Country (1998).
1996 金熊獎提名 - 致命化身 Mary Reilly (1996).
1989 獲Berlinale Camera
坎城影展 Cannes Film Festival
1996 金棕櫚獎提名 - 和氣生財 The Van (1996).
1987 金棕梠獎提名 - 豎起你的耳朵 Prick Up Your Ears (1987).
威尼斯影展 Venice Film Festival
2006 獲費比西獎+金獅獎提名 - 黛妃與女皇 The Queen (2006).
2002 獲Sergio Trasatti Award+金獅獎提名 - 美麗壞東西 Dirty Pretty Things (2002).
2000 獲OCIC Awardd+金獅獎提名 - 連恩 Liam (2000).
導演作品介紹
《走音天后》Florence Foster Jenkins | 2016 | 英國 | 史蒂芬佛瑞爾斯
《是誰在造神?》 The Program | 2015 | UK | 史蒂芬佛瑞爾斯
2013 拳王阿里的終極之戰 Muhammad Ali's Greatest Fight
《拳王阿里的終極之戰》由經典電影《真善美》男主角克里斯多夫普拉瑪(Christopher Plummer)主演,並由以《黛妃與女皇》榮獲奧斯卡提名的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執導。
故事描述拳王阿里與美國最高法院間具歷史性意義的秘密戰爭。當年阿里在他拳擊職業生涯的高峰被徵召參加越戰,他基於宗教信仰而拒絕服役的有原則的主張結果卻是一場冗長的法律戰爭,也因此被剝奪了拳王的頭銜跟參加拳賽的資格,並讓上至美國最高法院的司法系統產生混亂。擁有15年法庭經驗,受人敬重的哈倫法官在其觀點受到新來的書記員的當代理念的挑戰時,他發現自己與法院現狀:如受尼克森所任命的審判長伯格所下的定義產生相當大的衝突。
在籌備過程中,阿里的飾演人選一直是最大的難題,在研究過眾多的文獻後,所有劇組員都同意若用演員出演阿里,則無法表現出他最真實的情緒與理念,最後決定利用珍貴的歷史影片資料,讓阿里再次為自己發聲。
《遲來的守護者》Philomena | 2013 | 英國 | 史蒂芬佛瑞爾斯
2012 賭城回憶錄 Lay the Favorite
·該片改編自貝絲·雷默的小說《Lay the Favorite: A Memoir of Gambling》。
·韋恩斯坦公司買下了這部電影的發行權,僅僅付出了200萬美元的代價。而拍攝這部電影的成本卻足足有十倍--2000萬美元。
·影片於2011年4月在內華達的拉斯維加斯開拍。後來,劇組又轉戰了新奧爾良和紐約市拍攝。
·賈斯汀·丁伯萊克曾經是片中一角色的演員候選,可是這個角色最終被交到了文斯·沃恩的手中。
幕後製作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而且影片中的那個叫做貝絲·雷默的女人,卻有其人,本片就是改編自她所創作的自傳類作品《放下愛好:賭場回憶錄》(Lay the Favorite: A Memoir of Gambling)。在這本書中,貝絲·雷默講述了自己在賭場中的前前後後,自己的同伴和各色出現在她生活中的人們。因為來源於真實的生活,所以這本書顯得非常充實。除了大膽地使用自己的本名之外,貝絲·雷默還使用了自己生命中很多朋友的本名,只有少數的幾個人被按上了化名。應該說,這是一本完成度、可信度都非常高的作品。而且,因為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女性,這就更為大眾提供了幻想的空間。也是基於群眾基礎和故事的可看性的考慮,史蒂芬佛瑞爾斯才決定將其搬上銀幕。
對於這部電影,史蒂芬佛瑞爾斯下了一個“非典型職業賭徒”的調子。史蒂芬佛瑞爾斯說:“這部電影雖然講述的是一個有關於賭博的故事,但是片中的人物卻是非典型的賭徒。而且整個故事帶有濃烈的自傳和自省的色彩。這是我看重這個故事的原因。”在電影中,史蒂芬佛瑞爾斯也並沒有去刻意表現賭博的相關內容,而是轉而講述了一個女性的“成長史”。他說:“賭博是一個元素,但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我想表達的,是這個叫做貝絲的女性的成長。她從一個小地方來到了拉斯維加斯,然後又來到了紐約,生活算得上是豐富多彩了。我想講述的,正是這個女性的豐富多彩的生活--這其中包括賭博、包括男人、包括衝突、金錢交易和她的成長。”
2010 塔馬拉小姐 Tamara Drewe
·最大的挑戰是尋找合適的地方作為Stonefield,也就是尼古拉斯和貝斯的住所。攝製組在Dorset的Limbury找到了合適的拍攝地。為了讓外景更加柔和,牆上的玫瑰、花園裡的植物都是後來添加的,為了遮住現代的籬笆的綠植,他們完全重新栽種出了一個蔬菜花園。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在原著中為某不知名報紙寫專欄、做專訪的德魯在電影中有了正式的單位,那就是《獨立報》。
幕後製作
從連環畫到電影劇本
波西·西芒德斯的這部連環畫最早是在《衛報》上進行連載,直到出版成書才讓製片人埃里森·歐文萌生了將其拍成電影的想法。 “我一直都非常關注波西的作品,也非常喜愛這些作品,但是直到她的出版商天才般的將其出版成書後,我才意識到它的潛力,它肯定會是一部很棒的電影。”隨後他與BBC電影公司的創意導演克里斯汀·蘭岡(Christine Langan)一拍即合,BBC電影公司同意將其拍成電影。
儘管塔馬拉小姐·德魯這個角色本身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但吸引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的是電影的劇本。他談到自己接到劇本時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 “克里斯汀說有樣東西給我的時候,我正在去紐約的飛機,在飛機上打開信封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劇本就讓我笑了半天,題材非常新穎,因為漫畫一般是以超人或者超級英雄為主題,而這部漫畫是關於大家所熟悉發生在身邊的事。我從來沒有拍過這種類型的電影。”
電影的原著是一部漫畫,相當於一個現成的圖文並茂的情節串聯板,這既是一個賣點,也是一種挑戰,對於攝製組來說究竟是限制還是自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斯蒂芬認為改編一部漫畫相當自由,因為他幾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原作者的闡述只用來幫助參考。對於整個攝製組來說,最關鍵的在於他們不會因為需要過分忠於漫畫本身而受其所限。服裝設計師Consolata Boyle說,“你會回到原作的原因是因為你能從中發現更好的,但是很明顯你也需要空間進行詮釋,因為你是與演員進行合作。”製片人埃里森·歐文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事實上,有一部分演員演的和波西漫畫裡一樣,有些就完全不像,於是人們就會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我們喜歡演員的這種勁頭,但是他們一點都不像漫畫裡那樣,這有關係嗎?抓住其中的精髓是不是更重要些呢?我們能不能用一種新的的方式來想像下這個人物,畢竟他們還有漫畫中角色的那種精神?”因此,為了給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攝製組並沒有完全按照原著的情節進行,但是演員和漫畫中人物的匹配性卻出奇的一致。
飾演安迪(Andy)的盧克·伊万斯說第一次看漫畫的時候,就能直接給自己對號入座。 “這太奇怪了,所有的演員都有同樣的感覺,我們飾演的角色在自己身上都有一定程度的體現,這太神奇,太有才了,能挑選到與角色定位非常精準的演員相當不容易。”塔姆辛·格雷格認為小說本身對他很有幫助,“就像看3D電影一樣,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進入角色。”傑瑪對自己的飾演的角色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她認為,“塔馬拉小姐的生活動盪刺激,所有這些都是因為她的鼻子,也是整部電影的焦點。塔馬拉小姐缺乏的安全感也正是當今的女孩們所面臨的,要融入社會、要變漂亮、要成功等等要求,讓她們不惜一切代價來達到自己所想要的。她們渴望被愛,卻要在犯錯以後才能找到真愛。”
沒有演員就沒有電影
斯蒂芬導演與其他導演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演員沒有選好前,接不接這部電影還是一個未知數,而該片最重要的演員莫過於頭號女主角塔馬拉小姐。製片人埃里森·歐文認為,塔馬拉小姐必須要超級性感,聰明過人,但又有點迷茫;善於嬉笑怒罵,卻又能博得觀眾同情,希望她最後能和一個配得上她的男人共度一生。埃里森說,“傑瑪·阿特登似乎將這些特質都集於一身。沒有傑瑪,斯蒂芬就不會接這部電影。”史蒂芬·佛瑞爾斯說,他第一次見到傑瑪,就聯想到漫畫的女主角,因為她太完美了,而且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她太不可思議了,溫柔而風趣,我想我可以足足看她90分鐘。”
至於尼古拉斯的飾演者,羅傑·阿拉姆簡直可以稱為是早已“內定”的人選。製片人埃里森·歐文說,打從一開始,導演斯蒂芬就認為如果羅傑·阿拉姆不飾演尼古拉斯,拍攝這部電影就太不合理合法了。導演斯蒂芬和羅傑·阿拉姆此前在《黛妃與女皇》裡面有過合作,斯蒂芬對羅傑的讚譽很高,“他太棒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就是那個男爵。他就像舞台劇裡面的那個惡棍滿盈的大壞蛋。一個這麼優秀的演員,但是卻很少有機會出現在電影裡。羅傑、傑瑪、加上之後的塔姆辛·格雷格,有了這三個人,才讓我下定決心拍攝這部電影。”
演員塔姆辛·格雷格其實與漫畫中的Beth有很大出入,但是導演認為電影需要一個像她那樣的演員,機智過人又讓人同情,而塔姆辛就有這樣的才華和能力,儘管她的外表與漫畫不符合。
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的作風
為了避免被類型化的框框所束縛,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穿梭在不同類型的電影中,並且游刃有餘,因此想要對他的電影風格下個定義是比較困難的。 Alan Macdonald說,“與阿莫多瓦的電影不同,觀眾通過幾個鏡頭就能意識到這是阿莫多瓦出品。斯蒂芬接拍電影最重要的是看劇本,我與他合作的三部電影《黛妃與女皇》、《真愛初體驗》和《塔馬拉小姐》,每一部都風格迥異,對於我們來說,這樣既刺激也富有挑戰性。”
斯蒂芬善於挖掘新人,會引導演員發揮出最好水平,並能夠為演員營造出一種享受工作的氛圍。傑瑪說,“斯蒂芬經常會變換他的風格,做事經常出人意料,由於這是一部喜劇,與他之前拍過的電影都不一樣,但他是拍攝這部電影的最佳人選,因為他不會僅僅是拍一部英國喜劇而已。他非常有才,會挖掘出更有深度和內涵的內容,他讓角色看起來是那樣真實以至於你會因此被打動。”
此外,演員們經常用來慷慨來形容斯蒂芬,羅傑·阿拉姆說,“他不會過多干涉表演的細節方面,但是在你休息的時候,他會找你,沒有任何保留的指導你。 ”多米尼克·庫珀說,“斯蒂芬會給你無窮的自信心。片中我所飾演的角色需要對他所做的事情相當自信,非常放鬆並且敢於冒險,所以我需要事先做好犯錯的準備,表現得跟傻瓜一樣,如果大家都滿意,說明我還有繼續實驗的空間,導演對我的這種做法也表示同意。”塔姆辛·格雷格說,“他對人很感興趣,所以你要相信你帶來的就是他想要的,如果不是,你很快也會知道。他就像是一個雕塑家,他會等待事情自然出現。”
2009 真愛初體驗 Cheri
·本片從1990年代起就被提上了製作日程。當時,傑西卡·蘭格想在影片裡扮演Lonval一角。可最終她未能如願。
·艾本·葉尤是被導演個人叫到片場的,佛瑞爾斯也沒有告訴她電影的內容。在拍攝自己的第一個鏡頭前,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將會和這些好萊塢的大牌合作。
·影片根據法國作家科萊特(Colette)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
·據說,科萊特自身的愛情故事比電影裡展示得還要混亂、複雜。她在1924年第二次離婚後,與繼子的戀愛關係成為了當時的話題。
《真愛初體驗》導演
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
1941年出生於英國,大學時是劍橋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讀書時就開始投身於電視及舞台劇製作,是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導演之一。1988年,已小有名氣的他和知名編劇克里斯多佛漢普頓合作劇本拍攝《危險關係》,讓他一舉入圍七項奧斯卡提名,敲開好萊塢大門。之後的《非戀不可》讓他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頭銜、《黛妃與女皇》拿下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及包括最佳導演的奧斯卡六項入圍,最終更讓海倫米勒摘下后冠,登上創作新高峰。
黃金製作團隊,攜手再造華麗宮廷愛情喜劇
導演與本片編劇克里斯多佛漢普頓、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服裝造型康索萊塔波伊是多次合作的老班底,編劇克里斯多佛漢普頓曾以《危險關係》抱走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兩座最佳改編劇本獎,後續又再度以《贖罪》獲奧斯卡提名;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的經歷更是赫赫有名,曾參與包括《王者之聲:宣戰時刻》、《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永生樹》等作品,並獲得四度奧斯卡提名;服裝造型師康索萊塔波伊的作品則有《黛妃與女皇》、《鐵娘子:堅固柔情》等片。這四位創作者參與製作的作品幾乎囊括了近年重要的英國電影,並拿下不少獎項,此次在本片聚首創作,黃金陣容為本片帶來不少話題。
《真愛初體驗》原作者簡介
柯蕾特,法國20世紀上半時期的文壇知名女作家,從小就有著相當自由的思想,1893年,20歲的她結婚後跟隨丈夫到巴黎。1896年嘗試執筆寫小說,四年後陸續出版《克羅汀娜四部曲》。
柯蕾特(Colette)
法國20世紀上半時期的文壇知名女作家,在母親開明的教育方式之下,柯蕾特從小就有著相當自由的思想,1893年,20歲的她結婚後跟隨丈夫到巴黎。1896年嘗試執筆寫小說,四年後陸續出版《克羅汀娜四部曲》。1906年,獨立意識強烈的柯蕾特毅然離婚,作風大膽地在《紅磨坊》全裸上陣跳舞,也擔當舞碼編劇,於1920年出版本片原著《CHERI》後,才奠定了她暢銷小說家的地位。感情生活多彩多姿的她曾結過三次婚,也傳過不少誹聞,豐富的戀愛經驗成為她撰寫愛情故事的靈感來源,擅長以細膩筆觸描繪女性心理。1954以80歲高齡辭世,成為法國第一個享有國葬之禮的女作家。
《真愛初體驗》演員
蜜雪兒菲佛,剛開始只能以美貌演出花瓶角色的她,一直到1988年演出了電影代表作《危險關係》後才受到矚目,並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蜜雪兒菲佛(Michelle Pfeiffer)
1958年出生於美國,1976年高中畢業後,進入金西大學就讀,原本的志願是當法院書記官,但不久後便發現自己擁有過人的演戲天賦,爾後開始參與電視劇及廣告的演出。剛開始只能以美貌演出花瓶角色的她,一直到1988年演出了電影代表作《危險關係》後才受到矚目,並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後她演出的《一曲相思情未了[1989]》、《槍聲響起》,不僅都讓她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更以《一曲相思情未了》拿下金球獎、《槍聲響起》抱走柏林影展的銀熊獎,而她在《蝙蝠俠-大顯神威》裡的美艷貓女扮相,也讓她成為金髮性感尤物的始祖。從2000年後便減少片量、著重在家庭時間的她,近期作品有《101次新年快樂》、《黑影家族》等。而本片是她與當年《危險關係》的金獎導演、編劇及製作團隊的二度合作,絕佳的合作默契為本片激盪出許多精采火花。
凱西貝茲 (Kathy Bates)
1948年出生,以精湛多變的演技橫跨舞台劇、電視、電影,她曾拿下外百老匯最高榮譽歐比獎以及東尼獎提名,也曾以《戰慄遊戲》一舉奪下奧斯卡及金球獎雙料后冠,至今已獲得超過70座獎項提名肯定,其不凡表演功力,讓她成為許多好萊塢大片選角時的第一人選,包括影史賣座鉅片《鐵達尼號》。演而優則導,她於1998年執導的電視電影《達許和莉莉》獲得包括最佳導演獎等多項艾美獎提名肯定,除此之外,還執導多部電視影集,包括《情理法的春天》、《霹靂警探》及《六呎風雲》。
魯柏佛蘭德(Rupert Friend)
1981年出生於英國,為近年來英國備受矚目的崛起新星,曾榮獲英國衛星獎傑出新人獎,以及英國獨立電影製片獎的最佳新人獎提名,他在本片與年紀大他兩輪的蜜雪兒菲佛演出精彩對手床戲,但實際上他的女友則是影壇巨星綺拉奈特莉,兩人甜蜜的約會照或是婚事八卦經常登上英國媒體頭條。近期代表作品為《傲慢與偏見》、《維多莉亞女王:風華絕代》。
《黛妃與女皇》The Queen | 2006 | 英國 | 史蒂芬佛瑞爾斯 65歲
2005 裸體舞台 Mrs Henderson Presents
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服裝設計雙料大獎提名;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3項大獎提名。
·劇組共製作了16套舞台佈景。
·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最初希望由西莉亞·伊姆裡(Celia Imrie)扮演康薇,但後來因演員年齡過小而選擇了希爾瑪·巴洛(Thelma Barlow)。
·劇組選擇在標價1200萬英鎊的豪宅中拍攝亨德遜夫人首次拜訪宮務大臣的場景。
·穿著熊的造型服裝在舞台上跳舞的正是朱迪·丹奇本人。
·片中一些戰爭畫面出自漢弗萊·詹寧斯(Humphrey Jennings)的紀錄片。
幕後製作
【劇院回眸】
本片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片中倫敦Soho區的風車大街可謂歷史悠久,名字源於18世紀末期在此佇立的風車。 1910年,風車劇院的前身開門營業,雖然在電影問世初期曾是頭牌影院,後來卻由於大型影院的興建而逐漸敗落,以致不得不以關門告終。
1931年,勞拉·亨德遜買下了這座被廢棄的建築,聘請建築師霍華德·瓊斯將室內改建成小型單層劇院。 1931年6月22日,風車劇院正式開張,以邁克爾·拜靈頓(Michael Barrington)的劇目《Inquest》拉開序幕。不過,風車劇院起初並不景氣,甚至又重新開始放映電影。
不久之後,亨德遜夫人聘請的新經理維維安·範·達姆走馬上任,他提出讓劇院全天上演將歌舞和雜耍融為一體的音樂滑稽劇。雖然劇院在最初幾年虧損了20000英鎊,但在範·達姆的經營下,出現起色的風車劇院終於獲得成功,以致附近的兩家劇院都競相效仿。隨後,為了挽回逐漸陷入被動的不利局面,亨德遜夫人和範·達姆決定借鑒巴黎紅磨坊的表演形式,讓裸體女郎成為舞台上的艷麗背景,在觀眾的歡呼聲中,風車劇院進入了鼎盛時期。
風車劇院是在二戰期間唯一開放的倫敦劇院,因此也贏得了“我們從不關門”的傳奇式口號。在從1940年9月7日到1941年5月11日的猛烈空襲期間,演員們轉移到劇院地下掩體中進行表演。熱衷於此的觀眾遍及各個階層,從平民、軍人到社會名流,甚至海倫娜公主都是劇院的常客。為了應付不守規矩的男性觀眾,劇院內有保安負責監管,而且作為風車劇院獨有的風景,每次節目結束時後排觀眾都會發瘋似的沖向前排,“風車障礙賽”由此得名。
1944年,82歲的亨德遜夫人離開人世,她將劇院留給了維維安。在後來的日子裡,風車劇院走出了很多喜劇明星,其中包括彼得·塞勒斯、邁克爾·班泰恩(Michael Bentine)、托尼·漢考克(Tony Hancock)、布魯斯·福塞斯(Bruce Forsyth )和肯尼思·莫爾(Kenneth More)等等。在1960年維維安去世後,他的女兒接管了劇院,最後由於經營不利,終於在1964年10月31日宣告關門。
隨後,風車劇院從影院變成賭場,又從劇院變成夜總會。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曾經風光一時的風車劇院最終變成了脫衣舞俱樂部。
【關於陣容】
在本片之前,並不乏講述風車劇院及其經理的電影,其中的代表作是1945年由麗塔·海華斯主演的《今宵多珍重》,但像本片一樣將亨德遜夫人從幕後拉到台前的卻前所未有。
將勞拉·亨德遜搬上大銀幕是製片人大衛·羅斯(David Rose)和凱西·羅斯(Kathy Rose)的想法,他們找到了鮑勃·霍斯金斯。霍斯金斯說:“他們發現了亨德遜夫人的故事,而且下了很多功夫,不過兩人還從未設法拍攝。於是我向製作人諾瑪·海曼(Norma Heyman)提起了此事,我們都發覺其中蘊藏著巨大潛力。”
霍斯金斯和海曼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是1982年的《乾柴烈火》,之後兩人一直私交甚密。 1996年,兩人聯手成立了Heyman-Hoskins製片公司,並隨即拍攝了由克里斯托弗·漢普頓執導、鮑勃·霍斯金斯主演的《秘使》。
海曼回憶說:“鮑勃不但提出這部電影的想法,而且還帶來了大衛·羅斯和凱西·羅斯耗費13年蒐集的大量資料,他們本打算拍攝成系列劇,但被一些著名大公司拒之門外。不過,他們的想法吸引了我。”
海曼和霍斯金斯很快開始籌備拍攝影片,在他們眼中,只有一個人最適合扮演亨德遜夫人,那就是朱迪·丹奇。雖然這位英國舞台巨匠已經年過七旬,可仍不乏可愛、頑皮和性感,她愛開玩笑,而且精力旺盛,正好非常貼近亨德遜夫人的角色。雖然丹奇從未聽說過勞拉·亨德遜,但她對人物鮮明、獨特的個性深感興趣。
除了茱蒂丹琪之外,英國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也是海曼和霍斯金斯的心儀人選。現年54歲的斯蒂芬·弗瑞爾斯雖不高產,但很多作品都擲地有聲,如1988年的《危險關係》曾獲愷撒最佳外語片獎,1990年的《騙子》曾獲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1998年的《非戀不可》曾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2002年的《骯髒甜蜜的事》曾獲英國電影及電視藝術學院獎提名。同他合作過《危險關係》和《致命化身》的製作人海曼說:“我們之所以選擇了斯蒂芬,是因為他總能掌控拍攝中的方方面面,而且他非常體諒演員,能讓片場上的所有人都感覺良好。在拍攝的第一天,朱迪的河上場景拍了30遍,她不但毫無怨言,而且直到最後還心甘情願的再度重拍。”
起初在選角階段,鮑勃·霍斯金斯一味專心於製作人的工作,根本無意扮演劇院經理範·達姆,怎奈海曼極力相勸,霍斯金斯才決定擔綱。為了傳神的塑造角色,霍斯金斯在口音上煞費苦心,因為範·達姆不是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後來,範·達姆的兩個孫女曾造訪拍攝現場,對霍斯金斯惟妙惟肖的外形和口音大加讚賞。
【關於拍攝】
作為一部以歌舞為重要元素的影片,《亨德遜夫人敬獻》儘管沒走《雨中曲》式的音樂片路線,但對配樂、歌曲和舞蹈都非常重視,竭力做到同上世紀30年代的舞颱風格如出一轍,舞蹈中的每個細微動作都設計得一絲不苟。片中飾演伯蒂的威爾·楊是當今英國樂壇炙手可熱的紅星,他以紮實的唱功重新演繹了多首當年的經典歌曲。
為了逼真的重現出當年的風車劇院,攝製組研究了很多相關資料,而且幸運的找到了亨德遜夫人的改建設計圖。劇院的觀眾席按原尺寸建造,舞台則做了細微的延展,此外的一些裝飾和擺設也一應俱全,甚至連木匠的工具箱都清晰可見。
負責影片服裝的是曾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桑迪·鮑威爾(Sandy Powell),她和助手們藉來了大量3、40年代各種款式的服裝,並根據戰時紡織品短缺的特點進行了修改。為了設計出當年的演出服裝,她還拜訪了數位曾在風車劇院表演過的舞女。
當時的英國,除了在醫學教科書上,很少能見到女性的裸體,所以當時的裸體演出是頗具震撼和顛覆性的創舉。而在影片中拍攝赤裸畫面的女演員,也都出自於對劇組的信任,在整個拍攝過程中,一副裸照都沒有流出。
2002 美麗壞東西 Dirty Pretty Things
精彩對白
Okwe: My hands are shaking.
歐文:我的手在發抖。
Guo Yi: So are mine! I don't have a driver's license!
郭依:我的也是!我還沒有駕駛執照呢!
-------------------------------------------------- ------------------------------
Guo Yi: You know, Okwe, good at chess usually means bad at life. You do realize that she's in love with you, don't you? I've been with her 20 minutes, and I know it. But then, I 'm bad at chess...
郭依:你知道嗎,歐文,擅長下棋通常意味著不善於生活。你很明白她已經愛上了你,不是嗎?我已經和她在一起20分鐘,並且我清楚這一點。但是,我卻不會下棋...
-------------------------------------------------- ------------------------------
The doctor: How come I've never seen you people before?
醫生:我原來從沒有見過你,你是怎麼來的?
Okwe: Because we are the people you do not see. We are the ones who drive your cabs. We clean your rooms. And suck your cocks.
歐文:因為我們是你從沒有必要看見的人。我們是為你開出租車的人。我們為你打掃房間,而且舔你的陰莖。
-------------------------------------------------- ------------------------------
[Senay is a Muslim] (賽妮是一個穆斯林教徒)
Juliette: So, what did happen?
朱麗葉特:那麼,發生了什麼?
Senay: Before, I was a virgin.
賽妮:以前,我還是一個處女。
Juliette: Jesus...
朱麗葉特:老天...
Senay: Mohammed.
賽妮:默罕默德。
[Both laugh]
-------------------------------------------------- ------------------------------
[last lines]
Okwe: Hello? Valerie? Yes, it's me. At last, I'm coming home!
歐文:好嗎?瓦萊里?是的,就是我。終於,我回家了!
-------------------------------------------------- ------------------------------
[first lines]
Okwe: Do you want a car? Ten pounds, Theatreland. Car? London? You want a taxi? Buckingham Palace.
歐文:你想要一輛車嗎?十磅,格拉斯哥。汽車?倫敦?你想要租車嗎?白金漢宮。
穿幫鏡頭
·地理錯誤:當歐文在倫敦Stansted機場的一個電話亭打電話到尼日利亞,電話上顯示有一個020(倫敦)的區號。 Stansted其實是01279(Bishops Stortford)的區號。
·連貫性:在歐文和賽妮喝酒的場景中,當她舉起酒杯的時候是全滿的一杯,在接下來的鏡頭中,杯子只有3/4滿了。
幕後製作
在外來人眼中,倫敦如同一座由大量地標和歷史建築構成的主題公園,那些註釋年代的標牌可以直接追溯到中世紀,不過作為現代化都市,倫敦同樣是一個矛盾集合體,旅遊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其從業者來自世界各地,為從中牟利,有些人不惜在法律邊緣鋌而走險。這些人如同維持倫敦正常運轉的潤滑劑,隨著對倫敦經濟了解的加深,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隱形人”,他們默默無聞的走在街頭,身後的故事鮮為人知。斯蒂芬·佛瑞爾斯的驚悚片《骯髒甜蜜的事》正講述了遊客永遠無從知曉的神秘故事。
本片劇本出自資深電視益智節目製作人斯蒂文·奈特之手,90年代中期,一直致力於遊戲節目和情景喜劇的奈特開始轉行創作電影劇本,他的第一部作品《Hotels And Dirty Pretty Things》就被BBC和多家電影公司看中。就在進一步完善劇本初稿的同時,製片方鎖定了執導本片的理想人選,那就是早在80年代便憑同樣以倫敦為背景的《歡樂洗衣店》和《豎起你的耳朵》贏得讚譽的斯蒂芬·佛瑞爾斯。看過劇本初稿之後,佛瑞爾斯立即被影片構思吸引了,他說:“對於尋找新穎題材的人來說,選擇移民群體肯定不足為奇,因為相關題材更好掌控,而且移民群體在英國社會中的變化最大。”幾位主創對移民題材採用了非比尋常的手法,影片由此被打造成一部富含政治潛台詞的驚悚片,監製保羅·史密斯說:“《骯髒甜蜜的事》絕不循規蹈矩,這個充滿力量的陰暗故事發生在倫敦的角落,我們寧願不承認它的存在,可其中部分情節確實源於我們在一些旅店和餐館的見聞。我們忽略了那些人,因為他們都躲在暗處,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觸犯了英國法律卻不得已而為之。”
按照劇本設置,佛瑞爾斯必須物色一名黑人演員擔綱主演,他告訴製片方,要么邀請丹澤爾·華盛頓式的美國黑人巨星加盟,要么啟用歐洲黑人演員,最終,佛瑞爾斯選擇了後者。由於奧柯維的角色貫穿影片始終,所以佛瑞爾斯深感選角階段的巨大壓力。佛瑞爾斯曾經非常看好切瓦特·埃加福特,可他低估了埃加福特的年齡,認為其不適合扮演奧柯維,但他仍要求埃加福特錄製部分關鍵場景。與此同時,佛瑞爾斯仍在物色其他演員,可埃加福特的微妙演繹已經激發出他的濃厚興趣。 “埃加福特給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佛瑞爾斯說,“他很有思想,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小心翼翼的我真的有點愚笨,可奧柯維的角色確實太重要了。選定他之後,我曾經想,'上帝,我為什麼沒發現,他是個非凡的天才。'”
在考慮扮演西納的人選時,佛瑞爾斯決定效仿時下流行的非主流,選用一位非同以往的女演員。敲定奧黛麗·塔圖之前,佛瑞爾斯還沒看過轟動一時的《天使愛美麗》,初次會面時,忐忑不安的塔圖唯恐這部標新立異的成名作會讓她無緣於本片,不過她在片中古靈精怪的表演反而堅定了佛瑞爾斯的信心。
佛瑞爾斯一向對電影中的語言情有獨鍾,可當全體演員就位之後,他發現出生在英國的埃加福特扮演的是尼日利亞人,而法國美女塔圖扮演的是說英語的土耳其人,更讓他頭疼的是,塔圖和來自西班牙的塞吉·洛佩茲都對英語力不從心。方言教練彭妮·戴爾(Penny Dyer)在本片中的工作量比往常大了很多,她說:“在大多數電影中,方言教練主要是幫助演員練習口音,可在本片中,我卻變成了英語教師。”
雖然佛瑞爾斯已經憑《騙子》和《高度忠誠》等片在好萊塢功成名就,但他仍會經常回到英國拍攝電影,對他而言,發生在英國的有關種族、階級和性別的種種抗爭才是真正的靈感源泉。佛瑞爾斯認為英國正向多元文化社會轉變,而本片應該呈現出倫敦社會底層人群的生活,他們貧窮,沒有護照和身份,生存的環境也與倫敦著名景觀無關。佛瑞爾斯決定將旅館作為展現影片故事的舞台,因為發生在每個房間中的隱私都不為人知,而房客又都素不相識。為瞭如實打造出片中佈景,藝術指導雨果·路西-懷豪斯基走訪了帕丁頓和拉塞爾廣場的旅館聚集區,通過實地考察和與工作人員交談,深入了解到另一個世界中的真實一面。
2000 連恩 Liam
故事發生在30年代的英國利物浦。 7歲的萊姆生活在一個天主教家庭。父親在一座猶太人開的船塢當焊接工,收入還不錯,母親則辛勞地操持家務。姐姐泰莉莎在船塢老闆家做女僕,她忠實地承擔著在女主人和她的情人之間傳書送信的任務。哥哥庫也沒能擺脫當藍領工人的命運。但總的來說,日子還比較令人滿意。
平靜的生活隨著經濟大蕭條的到來而被打破了。父親丟掉了工作,庫成了家庭收入的支柱。心高氣傲的父親逐漸感到在家裡喪失了尊嚴,失業帶來的壓力也讓他脾氣愈發暴躁,在絕望與無助之中,他只好把所有的憤怒都宣洩到解僱他的猶太人身上。他的好戰情緒和民族偏見被激發出來,並隨著當時動蕩的政治局勢日益高漲。父親成了法西斯主義的信徒,加入了當地的法西斯團體黑衣黨。
年幼的萊姆用自己天真的眼睛注視著時代的風雲變幻和家庭的大小變故,內心充滿了迷惑。是當萊姆無意中看到母親的裸體時,他驚訝地發現眼前的事實與學校教科書上聖人的裸體是多麼地不一樣。困惑的萊姆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也不敢在懺悔時吐露心聲,反而被一種沉重的罪惡感壓倒了,他深信自己將進入地獄。在老師的灌輸下,萊姆相信通過領聖餐可以淨化靈魂,他開始積極準備這一神聖的儀式,同時他還要盡力戰勝自己口吃的毛病。
2000 失戀排行榜 High Fidelity
這是一部反映成年人走向成熟的電影。羅伯·高登年齡雖然屬於成年人范圍,但心智卻像青少年一般不成熟,現實生活讓這個不成熟的成年人經歷挫折,自省之後明白自己應當擔當責任的道理。影片只是講述小人物的現實狀態,卻平凡中發人深省。男主角在片中表演可圈可點,將一個失意的中年人的人生狀態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
1998 非戀不可 The Hi-Lo Country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自戰場返鄉的麥特森(伍迪哈里遜)及好友彼特(比利克魯登)正準備重拾往日熟習卻嚴酷的牛仔生涯時,卻驀然發現人事全非,鎮上所有土地如今幾乎都被他們昔日的牧場老闆艾德(山姆艾略特)買下。
與前任雇主向來不對盤的麥特森,是個愛喝酒、愛打架、又愛泡馬子的傢伙,因而樹立了不少敵人,甚至包括自己的弟弟,彼特是他唯一的朋友,然而,當這兩個死黨同時愛上已婚的夢娜(派翠西亞艾奎特),此事會對他們的友誼造成何種變化?
1996 和氣生財 The Van
賓波最近失去了工作,他和失業多年的好友賴利都靠失業救濟金過活,但賓波可不像賴利那樣滿足於整天無所事事的生活。某日,一位朋友向他們展示了一輛任何人看了都會認為是廢鐵的破舊貨車——一部居然連發動機都沒有的車!但賓波和賴利都看到了這部貨車所隱藏的潛能。在眾人的嘲笑下,二人努力地將車進行了一番的整修,他們將破貨車改造成了一輛快餐車,並展開了一場發財冒險記。
當然,快餐車的老闆還是出錢買車的賓波,為了讓好朋友賴利不至於整天遊手好閒,賓波邀請他加入自己的生意,賴利欣然加入。雖然賴利只是一個小小的僱員,但賓波可不這麼想,他珍惜這份友誼,努力忍受賴利的漫不經心。很快,快餐車的生意在兩人的經營下慢慢好起來,二人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不久,他們發現這條致富之路岐嶇難行,而他們所面臨最大挑戰卻是如何維持彼此的友誼和維繫親情。
賓波越來越不能忍受總出錯的賴利,他不僅工作的時候粗手粗腳,還不經過賓波的同意僱用自己的女兒到快餐車工作。更過分的是,有一次,因為粗心,賴利竟然把嬰兒紙尿褲夾在了客人的漢堡裡。在老婆的建議下,他決定要讓賴利認識到在餐車上自己只是一個僱員,理應好好工作,並按時給賴利發固定的工資。賓波的這一行為徹底傷了賴利的心,既然是僱員就要有法定的權利,賴利也學會了對付老闆的辦法。快餐車的生意在二人的冷戰中一天不如一天。
終於,在一個夜晚,二人之間的戰爭爆發了,友誼在這一刻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賴利不再信任賓波,而賓波也為自己的魯莽行為感到後悔。兩個好朋友一起來到以前經常光顧的酒吧,想到往日的一切,感慨良多。
為了挽回珍貴的友誼,醉酒的賓波帶著賴利開車一路狂馳,並把快餐車開進大海,意圖毀了導致二人矛盾的障礙。賴利終於為賓波所感動,了解到了好朋友的良苦用心。一對好朋友終於重歸於好。
1996 致命化身 Mary Reilly
本片改編自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的名著「化身博士」。本片是從傑克博士家的女僕瑪麗萊里(奧斯卡暨金球獎得主茱莉亞羅勃茲)的角度來敘述整個故事。
瑪麗萊里是個單純的女子,有著不堪回首的過往,能夠到彬彬有禮的傑克博士(艾美獎得主約翰馬可維奇)家幫傭對她而言彷彿找到了避風港。但是當傑克博士的神秘助手海德出現後,瑪麗開始天人交戰---一方面她對傑克博士很忠心,但又發現自己深受海德的吸引。
當海德變得越來越強勢後,傑克的力量也隨之減弱。只有靠瑪麗才能揭開事情背後的真相。本片讓約翰馬可維奇(在片中同時飾演性格迥異的傑克博士與海德兩角)與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繼《危險關係》後再次合作,加上攝影師菲力普羅斯洛極具煽動性的燈光,和美術設計史都華克雷格駭人的佈景,都讓這部黑暗的愛情片更具張力。
1992 小人物大英雄 Hero
影片內容敘述一位在飛機失事現場救人無數的罪犯,因必須服刑,而將當英雄的機會讓給他潦倒的混混朋友的劇情片。全劇充滿人物情感與榮譽的交纏掙扎,讓人在輕鬆之餘又能體會到友情及愛情的真實與無奈。
劇中主角達斯汀霍夫曼在一九六七年以《畢業生》一片嶄露頭角,其後曾六次提名奧斯卡,一九八八年更以《雨人》登上奧斯卡金獎影帝的寶座。達斯汀霍夫曼在《窈宨淑男」一片中男扮女裝的表現,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吉娜戴維斯亦曾在《窈宨淑男》中飾演一個小角色,一九八九年,她以《意外的旅客》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本片諷刺了媒體炒作和英雄崇拜,劇情生動緊湊,對白有棱有角,兩位男主角的搭檔很有特色。
1990 致命賭徒 The Grifters
《致命賭徒》是英國導演佛瑞爾斯在美國拍的第一部影片,是人們所熟悉的好萊塢類型影片的成功變種。此前佛瑞爾斯曾拍過《危險關係》、《豪華洗衣店》登成功影片。影片中的羅伊、邁拉和莉莉都是不顧後果、只顧眼前利益的現代騙子,對他們而言,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致命的後果。在第63屆(1991)奧斯卡上,此片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改編編劇獎4項提名。
《危險關係》Dangerour Liasons | 1988 | 英國 | 史蒂芬佛瑞爾斯 47歲
1987 風流鴛鴦 Sammy and Rosie Get Laid
Sammy and Rosie are an unconventional middle-class London married couple. They live in the midst of inner-city chaos, surround themselves with intellectual street people, and sleep with everybody - except each other! Things become interesting when Sammy's father, Raffi, who is a former Indian government minister, comes to London for a visit. Sammy, Rosie, and Raffi try to find meaning through their lives and loves.
1987 Mr Jolly Lives Next Door
1987 豎起你的耳朵 Prick Up Your Ears
喬·奧頓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最成功的劇作家之—,他性生活混亂,寫作才華突出。本片描寫了他與哈利韋爾悲劇的同性戀關係。青年導演斯蒂芬·弗里爾斯擅長拍攝同性戀題材的影片。本片表現手法生動,吸取了奧頓作品中放蕩不羈和嘲諷的風格,拍得不卑不亢。奧頓的戲劇不少是黑色的,令人毛骨悚然。本片片名的由來,是奧頓被殺前正準備寫的一個劇本名字:《豎起你的耳朵》。本片的作曲斯坦利·邁爾斯獲得1987年坎城電影節最佳藝術片貢獻獎。
This film is the story of the spectacular life and violent death of British playwright Joe Orton. In his teens, Orton is befriended by the older, more reserved Kenneth Halliwell, and while the two begin a relationship, it's fairly obvious that it's not all about sex. Orton loves the dangers of bath-houses and liaisons in public restrooms; Halliwell, not as charming or attractive as Orton, doesn't fare so well in those environs. While both long to become writers, it is Orton who achieves fame - his plays "Entertaining Mr. Sloane" and "Loot" become huge hits in London of the sixties, and he's even commissioned to write a screenplay for the Beatles. But Orton's success takes him farther from Halliwell, whose response ended both his life and the life of the up-and-coming playwright.
1985 豪華洗衣店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本片榮獲1986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劇本、最佳男配角和1987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入圍。
幕後製作
在八十年代中期,同性戀電影還沒有那麼氾濫時,這部混合了種族和同性戀議題的低調影片曾在國際影壇上引起相當大的矚目。男主角丹尼爾·戴·劉易斯一舉成名。劇本出自旅居英國的巴基斯坦劇作家漢古庫斯希的手筆,主題明確,對當代英國社會狀況有獨到的觀察。導演弗雷斯則拍出了這個題材的獨特戲劇性。
Stephen Frears wa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British cinematic revival of the mid-1980s, and the delightfully transgressive My Beautiful Laundrette is his greatest triumph of the period. Working from a richly layered script by writer Hanif Kureishi, soon to b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Frears tells an uncommon love story that takes place between a young South London Pakistani man (Gordon Warnecke), who decides to open an upscale laundromat to make his family proud, and his childhood friend, a skinhead (Daniel Day-Lewis, in a breakthrough role), who volunteers to help make his dream a reality. This culture-clash comedy is also a subversive work of social realism, which dares to address racism, homophobia, and sociopolitical marginalization in Margaret Thatcher’s England.
1984 黑幫叛徒/ 致命追擊 / 殺人風暴 The Hit
編劇: Peter Prince
演出: John Hurt, Terence Stamp and Tim Roth
國家: UK (7.0*/2,308)
Ex-gangster Willie Parker has betrayed his former "colleagues" and now lives in Spain where he thinks he can hide from their vengeance...
Terence Stamp is Willie, a gangster’s henchman turned “supergrass” (informer) trying to live in peaceful hiding in a remote Spanish village. Sun-dappled bliss turns to nerve-racking suspense, however, when two hit men—played by a soulless John Hurt and a youthful, loose-cannon Tim Roth—come a-calling to bring Willie back for execution. This stylish early gem from Stephen Frears boasts terrific performances from a roster of England’s best hard-boiled actors, music by Eric Clapton and virtuoso flamenco guitarist Paco de Lucía, and ravishing photography of its desolate Spanish locations—a splendid backdrop for a rather sordid story.
1979 小孩不賤 Bloody Kids
1973 天生偵探 Gumshoe
Television
* Afternoon Off (1979)
* Walter and June (1983)
* Saigon: Year of the Cat (1983)
* December Flower (1984)
* The Snapper (1993)
* Fail Safe (2000)
* The Deal (2003)
部分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