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DCXaOyUu1u2WeLdPYLNgYhlh9bF7_original  

夜與霧 Nuit et brouillard (1956)
導演: 阿倫·雷乃
編劇: Jean Cayrol
主演: 米歇爾·布凱
類型: 紀錄片 / 短片 / 歷史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56-01(法國)
片長: 32 分鐘
又名: Night and Fog
IMDb鏈接: tt0048434

Copie de P1100348  

劇情簡介 

1956年導演阿倫•雷乃用攝影機帶領觀眾重回奧斯維辛。當年納粹集中營的舊址上已是一片祥和美麗的野外風光。然而時間倒回到1933年納粹黨掌權之時,整個城市被陰霾籠罩——大片修建起來的集中營房排列整齊,大量猶太人被抓進集中營開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這裡對人種進行分級,在皮膚上紋上編號,在衣服上縫製等級的徽章。疾病,飢餓,勞役使集中營屍體遍地。 1942年希萊姆到訪,奉行“破壞”政策,集中營難民進入更加悲慘的境遇,被藥品公司買下用作實驗。 1945年,集中營人數倍增後已不堪負荷,成堆的屍體被推土機推入大坑掩埋...

index  

幕後製作

雷乃用法國人和盟軍解放集中營時拍攝的黑白紀錄片來表現殘酷的過去,而用自己拍攝的彩色片表現同一地點當前的和平景象,用強烈的比較製造反差效果,並揭示人們對於過去的淡忘。表現過去的鏡頭往往是把一些靜態的照片連接在一起,用攝影機搖拍以強調細節;拍攝當前的景物時攝影機連續不斷地移動。解說員提出問題:“有誰能什麼都知道呢?要我們竭力去回憶過去那不是枉然嗎?這些集中營還留下了些什麼實際的東西呢?”德文“夜”與“霧”的第一個字母NN可以代指姓名不詳的人,是納粹給他們的受害者貼的標籤。

影片以今昔對比的方式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納粹集中營的暴行。影片開始於二戰結束12年後的一個晴朗夏日,攝影機帶領觀眾進入荒無人蹟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朗朗的藍天和茵茵的綠草絲毫掩映不住人們深埋在心底的痛苦回憶,攝影機很快將觀眾帶到從前那個令人顫栗的黑白世界:從納粹上台到大批無辜遭到流放,從集中營帶刺的鐵絲網到施行屠殺的焚化爐,從歐洲解放到紐倫堡審判。記憶與遺忘是雷乃電影的恆久母題,本片正是這個母題的起始點。雷乃製作本片時,將過去和現在(發生法西斯暴行的時間和拍攝本片的時間)截然分開,用黑白片表現集中營殘酷的過去,用彩色片表現集中營寧靜的現在。本片提出了個人的歷史責任這樣一個尖銳的問題。面對歷史的審判,納粹軍官說:“不是我的責任!”鐵路工人說:“不是我的責任!”管理人員說:“不是我的責任!”……。所有當事人都這麼說,本片的解說員是唯一對此提出異議的人,這個異議可以意味深長地表達為這樣一個問題:“那麼究竟是誰的責任?!”本片富有啟發性的解說發人身省,親身經歷過納粹集中營暴行的法國詩人、小說家讓·凱羅爾(Jean Cayrol)撰寫的解說詞為本片增添了無比強烈的震撼力。本片是受法國二戰歷史委員會的委託而拍攝的,雷乃在拍完本片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夜與霧》是一部履約之作,我自己永遠不會去拍。”本片榮獲1956年讓·維果電影獎。

night-and-fognuitx1p1_ori-e1287423611110P1100332-750x400P1100340web-nuitbrouillard-photo5.jpg.crop_displa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