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Blow-Up (1966)
導演: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編劇: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托尼諾·格拉 / 愛德華·邦德
主演: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 莎拉·米爾斯 / 戴維·海明斯 / 週采芹
類型: 劇情 / 懸疑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意大利 /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66-12-18
片長: 111 分鐘
又名: 春光乍泄 / 春光乍洩 / 春光乍現 / Blow Up
劇情簡介
真相與幻想之間的界限是什麼?感官是否能助我們認識世界?影片用一個攝影師的故事,鋪開了一系列哲學、心理學的問號。
主角是攝影師托馬斯(戴維·海明斯 David Hemmings飾),某天他在公園裡抓拍到年輕情侶的系列照片,出人意表的是,照片中的一個女子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飾)竟然不惜一切代價要回她的底片。這讓托馬斯非常疑惑,他相信這張照片許是拍下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果然,他把照片放大後,看到了一具屍體和一個拿著槍的人。
一樁謀殺案的雛形在托馬斯腦中展開。他前往公園尋到了屍體,但沒有人肯相信他的推測,朋友們不願意和他一起調查這是怎麼回事。第二天,當托馬斯再次來到公園,發現屍體已經消失無踪。只剩下一群人進行著一場虛擬的網球賽,打著並不存在的的網球。
幕後製作
走出意大利
1966年安東尼奧尼離開意大利來到倫敦拍攝了他第一部國際合作的影片《放大》,這是他導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而這部作品也標誌這安東尼奧尼最大意義上的成功,無論是從藝術角度,或是商業角度。
影片從主題和表現手法等各方面都展示了導演嶄新的電影創作理念,與之前的作品《蝕》、《奇遇》等相比較,會發現導演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對人與人間不可交流的疏離主題的一貫探索,以及對中產階級無處不在的孤獨感的描述,而代之以對60年代整個人類社會文化的觀照。在影像和鏡頭運用上也以輕快簡潔的視覺替代了以往慣於運用的空鏡頭以及長鏡頭來解讀現代生活。
安東尼奧尼在《放大》中對於現代生活元素的表現,輔之以簡潔暢快的鏡頭語言,以及充滿懸念感的敘事動力,加之電影宣傳上的聳人聽聞(在該片海報上,導演赫然寫道:“殺人無罪,愛情無意義。”)使得本片最終在英美兩地都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人們在《放大》中看到了離自己很近的典型的六十年代生活:性解放、享樂主義、漠不關心、嬉皮士文化、以及現代倫敦令人倍感親切的日常生活氛圍。成為他作品中最為賣座的一部,並令他再次獲得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的殊榮。
存在與虛無
然而,儘管《放大》有著商業電影光怪陸離的外表,安東尼奧尼卻並沒有放棄他一直以來不斷思考的終極命題“存在”。影片以一樁離奇命案表達出對現實不可知論的哲學命題,而骨子裡則流露出安東尼奧尼自三部曲和《紅色沙漠》之後,對現代文明又一次悲觀的質疑,以及對“存在”虛無本質的肯定。
安東尼奧尼曾經說:“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可能會觸及事物的真相。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會出現。”以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起家的他很敏銳地覺察到新現實主義所遺漏的另一種真實,那種隱藏在可見現實之後的真相,那種事物外貌之下的不確切。因此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事件的過程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對人的影響,他摒除了邏輯結構,也摒除了對於背景的分析性描述,而著力於人物的狀態與感受。
在《放大》之前安東尼奧尼是以人物的情感狀態和在世界中的變化來探索“真實”,可是他越是執意於以影像探尋真實,真實的面目似乎越是模糊,他認為“在某個時刻,我們掌握了真實,但真實稍縱即逝”。從《放大》開始,安東尼奧尼的思考轉向了“真實”本身,“真實”是什麼?它是否代表著事物的存在?真實(存在)與假象(虛無)間的界限在何處,它們到底是一對矛盾還是相依而生?
而對於存在與虛無的探討最終導致了他的作品在高度細節寫實的同時又加入了大量荒誕的成分。影片末尾無聲的網球比賽,這個經典的華彩段落使影片超越了生活的表象,以一種抽象的形式重建了現實。這種假定性所製造的虛擬的真實用荒誕不經的形式去捕捉與呈現隱藏在現實中的荒謬,也意味著導演對於絕對真實的懷疑。
空間、地點、環境
空間環境一向以來都是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最重要的主角之一,《放大》中建築高聳的現代城市影像,封閉的攝影棚,昏暗的沖印室,以及空空蕩蕩的公園等,甚至在很多時候起著主宰作用。這裡的空間可以是三維或二維,也可以是自然或人工,當然安東尼奧尼很善於用色彩將環境改造並賦予它們以特定的意義。通過鏡頭的運動,這些不同的空間和地點產生著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不斷連接並轉換著。
《放大》中的空間都蘊含著特定的意義和功能。嬉皮學生穿梭遊蕩在現代城市中;封閉的攝影棚內,托馬斯如主宰一切的上帝命令著模特們,被玻璃櫥窗分割成一塊塊的模特只是托馬斯眼中的現代裝置品;沖印室是托馬斯製造虛幻的世界;冰冷空蕩的公園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交易和可怕的謀殺。安東尼奧尼對於空間的運用,有時候成為敘事的推動力,而有時候則通過對空間的凝視,大量的重複鏡頭、多角度拍攝以及慢鏡頭等來中斷敘事,產生現代派的間離感,引導觀眾去思考,去透過變形的空間洞悉自我所存在的物質世界。
真相與幻想之間的界限是什麼?感官是否能助我們認識世界?影片用一個攝影師的故事,鋪開了一系列哲學、心理學的問號。
主角是攝影師托馬斯(戴維·海明斯David Hemmings飾),某天他在公園裡抓拍到年輕情侶的系列照片,出人意表的是,照片中的一個女子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 Redgrave飾)竟然不惜一切代價要回她的底片。這讓托馬斯非常疑惑,他相信這張照片許是拍下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果然,他把照片放大後,看到了一具屍體和一個拿著槍的人。
一樁謀殺案的雛形在托馬斯腦中展開。他前往公園尋到了屍體,但沒有人肯相信他的推測,朋友們不願意和他一起調查這是怎麼回事。第二天,當托馬斯再次來到公園,發現屍體已經消失無踪。只剩下一群人進行著一場虛擬的網球賽,打著並不存在的的網球。
拍攝花絮
·1981年布萊恩狄帕瑪導演,約翰·屈伏塔主演的《兇線》的故事概念就來自於本片。
·本片獲得1967年第20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影片的配樂由融合了爵士的鍵盤手赫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所擔任,並在1986年贏得了奧斯卡最佳配樂。另外幾首歌都是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團體或藝人所作或演唱,例如Yardbirds的“Stroll On"、Tomorrow的主題曲"Blow-Up"以及愛之匙合唱團(Loving Spoonful)的暢銷曲"Did You Ever Have To Make Up Your Mind?"
精彩對白
托馬斯:有人被殺了,你……
倫:好吧,好吧。
托馬斯:聽著,我在公園拍的那些照片……
一女子走進房間
托馬斯:我以為你在巴黎的。
女子:我是在巴黎。
倫:來,吸一口。
托馬斯:我要你看看屍體。我們必須去給它拍照。
倫:我不是攝影師。
托馬斯:我是。
倫:他怎麼了?你在公園看到了什麼?
托馬斯:什麼都沒有看到。
獎項
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 (1967)
最佳導演(提名)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愛德華·邦德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托尼諾·格拉
第20屆坎城電影節 (1967)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