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Bresson 羅伯布烈松
作品表
1983 錢
1977 很可能是魔鬼 Diable probablement, Le
1974 武士蘭西諾
1971 一個夢想者的四個夜晚
1969 溫順的女性
1967 慕雪德 Mouchette
1966 驢子巴勒達扎Au hasard Balthazar
1962 聖女貞德的審判
1956 死囚越獄
1951 鄉村牧師日記
1945 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
1943 罪惡天使
1934 公共事務
法國導演,本是畫家,1933年轉入電影界。二戰期間被關入德國集中營,在那裡認識勃里克柏傑主教,離開集中營後受主教所託拍攝以貝達尼修女院為背景的劇情長片《罪惡天使》,從此確立其以哲學性、天主教思想為主題的電影風格。個性孤高,作品少而精。風格簡約,題材將文學名家的作品作(尤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重新詮釋,關注枝節,喜歡採用非職業演員,對精神世界的孤獨和超越做沉思性探索。他的美學信念是用電影將音樂和繪畫融為一體,而不是戲劇和攝影。名言:藝術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基本資料
出生日期:1901-9-25(法國)
去世日期:1999-12-18(法國巴黎(natural causes))
星座:天秤座
出生地: 法國,奧弗涅,多姆去圓頂,布羅蒙特-拉莫特
職業: 編劇 / 導演 / 演員 / 剪輯
更多外文名: R. Bresson
羅伯特·布列松
一個獨特的,反傳統的藝術家和哲學家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用一種精神而又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工作來闡明電影的歷史。 布列松被著名的電影製片人Paul Schrader(和小津安二郎以及卡爾·德雷耶(Carl Dreyer))一起稱為“先驗”的電影製作人,他不斷地完善他那種取消風格的心理學,專業演員和華麗的相機工作的嚴格精確性, 他的“模特”(他稱之為演員)的動作,以及他殉國人物的痛苦孤獨。 雖然交替溫柔和殘酷的寓言金薩爾薩巴塔薩被廣泛認為是布列松的傑作,他有一個漫長的,有遠見的職業生涯開始於四十年代,並在八十年代結束,並持續精美的電影 - 時代戲劇Les dames du bois de 布洛涅,一個鄉下牧師的禁慾主義研究日記,以及極簡主義悲劇扒手和穆歇特。
獎項
坎城電影節 獲獎:6 提名:4
獲獎
·第36屆(1983) - 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錢 L'Argent (1983)
·第27屆(1974) - 平行單元-費比西獎 武士蘭西諾 Lancelot du Lac (1974)
·第20屆(1967) -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 少女莫夏特 Mouchette (1967)
·第15屆(1962) - 評審團特別獎 聖女貞德的審判 Procès de Jeanne d'Arc (1962)
·第15屆(1962) -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 聖女貞德的審判 Procès de Jeanne d'Arc (1962)
·第10屆(1957) - 最佳導演獎 死囚越獄 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
提名
·第36屆(1983)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錢 L'Argent (1983)
·第20屆(1967) - 金棕櫚獎 少女莫夏特 Mouchette (1967)
·第15屆(1962) - 金棕櫚獎 聖女貞德的審判 Procès de Jeanne d'Arc (1962)
·第10屆(1957) - 金棕櫚獎 死囚越獄 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
威尼斯電影節 獲獎:7 提名:1
獲獎
·第46屆(1989) - 終身成就金獅獎
·第32屆(1967) - 帕西內蒂獎-最佳電影 少女莫夏特 Mouchette (1967)
·第31屆(1966) - 評審團專業致敬獎
·第31屆(1966) -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 驢子巴勒達扎 Au hasard Balthazar (1966)
·第16屆(1951) - 國際獎 鄉村牧師日記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第16屆(1951) -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 鄉村牧師日記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第16屆(1951) - 意大利影評人獎 鄉村牧師日記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提名
·第16屆(1951) - 金獅獎 鄉村牧師日記 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柏林國際電影節 獲獎:4 提名:3
獲獎
·第27屆(1977) - 銀熊獎-評審團特別獎 很可能是魔鬼 Diable probablement, Le (1977)
·第27屆(1977) - Interfilm獎-競賽單元 很可能是魔鬼 Diable probablement, Le (1977)
·第27屆(1977) - 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推薦-競賽單元 很可能是魔鬼 Diable probablement, Le (1977)
·第21屆(1971)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競賽單元 一個夢想者的四個夜晚 Quatre Nuits d'un Reveur (1971)
提名
·第27屆(1977) - 金熊獎很 可能是魔鬼 Diable probablement, Le (1977)
·第21屆(1971) - 金熊獎 一個夢想者的四個夜晚 Quatre Nuits d'un Reveur (1971)
·第10屆(1960) - 金熊獎 《扒手》| 1959
相關影片介紹
1984 通往布烈松之路
這部以布列鬆的電影風格為主題的記錄片,是對這位法國銀幕書寫者的一次獻禮。在他極度克制的作者電影裡,感性的個體(有時是動物),他們無力的不斷嘗試著在這個痛苦的世界裡的生存。記錄片以明確的主題分為數個段落:“電影” “理論”。這些主題由布列松,TARKOVSKY,MALLE,SCHRADER(作家,著有上述三位導演的學術論本)的訪談片段拼示而出。學識與體驗展示在這些話語間,而54分鐘的長度對這位偉大導演而言未免過短了。
1983 錢
法國導演羅伯特·布雷森(Robert Bresson)在他殘酷無情的最後一部電影中,將他的精神反思和形式嚴謹的獨特融合推向了新的澀味水平。 L'argent將托爾斯泰中篇小說轉移到當代巴黎後,遵循了一項偽造的法案,因為該法案起源於一個小學生惡作劇中的道具,然後像腐敗病毒一樣在腐敗分子和善良者之間傳播,然後與年輕的卡車司機著陸並導致他被監禁 和暴力。 憑藉殘酷的經濟,布雷森以鮮明的眼光構築了他對原罪的原諒,將他的角色植根於一個人性化的物質世界中,這個世界沒有任何超越的希望。
幕後製作
一種無法挽救的悲觀宿命色彩,將不幸推入極端而發生了暴力,布烈松用詩人眼光吟唱著人間的苦難,氣氛十分沉重,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鬱悶。
1977 很可能是魔鬼 Diable probablement, Le
主人公在不停的尋找生命的意義,從宗教,從政治,從愛情,其間又涉及了很多人類破壞,污染毀滅環境的東西。在尋找的過程裡,那個男生髮現自己根本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想的越多,越沒意義,最後只有去死。一句話來概括《可能是魔鬼》,這是個電影版的《局外人》。
1974 武士蘭西諾
幕後製作
布烈松借用頌揚中古時期的俠義和愚忠精神對當時身處社會的功利主義和道德淪喪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和諷刺,當然,蘭西諾的自我犧牲也是其對愛情不容於世的最好歸宿。故事講得很有中國古代俠義英雄的味道,將家國大義凌駕於個人情感之上,小義需承讓於大義。但是英雄卻終不為世人所理解,布烈鬆一貫的贖罪母題在本片中得到昇華。
1971 一個夢想者的四個夜晚 Quatre Nuits d'un Reveur
幕後製作
根據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改編,1957年維斯康提曾拍成《白夜》(White Nights)。本片將場景搬到現代巴黎,並且採用流行音樂作配樂。布烈松通過燈光和色彩製造迷幻效果,幾乎沒有什麼感情痕跡,但有些許溫柔的情色
1967 慕雪德 Mouchette
拍攝花絮
•好幾年以來一直有傳聞,說這部電影的宣傳片是“讓-呂克•戈達爾”做的,近來他在半回顧自己的工作的時候,也證實了這一點。宣傳片事實上是一個微型的評論,或者說是對電影的顛覆,引用於電影的一些不和諧的鏡頭交接,還有一個書面的評論,稱之為“基督徒的和虐待狂的”。
幕後製作
與導演的另一部名作《驢子巴勒達扎》同期同調,也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社會冤曲。布烈松將現實社會描繪成一個冰冷殘酷、只知私慾欺騙壓榨而毫無人情味的人間煉獄。布烈鬆一貫的冰冷寫實風格,對人間的冷酷無情充滿無聲的控訴,不煽情卻打動人心。最後一幕的跳河鏡頭靜謐卻有吶喊的韻味,讓觀眾在隱痛過後,有跳起來高呼的衝動。
Robert Bresson plumbs great reservoirs of feeling with Mouchette, one of the most searing portraits of human desperation ever put on film. Faced with a dying mother, an absent, alcoholic father, and a baby brother in need of care, the teenage Mouchette seeks solace in nature and daily routine, a respite from her economic and pubescent turmoil. An essential work of French filmmaking, Bresson’s hugely empathetic drama elevates its trapped protagonist into one of the cinema’s great tragic figures.
1966 驢子巴勒達扎Au hasard Balthazar
幕後製作
影片是對罪與罰、凡與聖的反思。有人視該片為傑作,有人卻認為這是假正經而藐視它。影片獲得1966年威尼斯影展的評審團特別獎。
A profound masterpiece from one of the most revered filmmakers in the history of cinema, director Robert Bresson’s Au hasard Balthazar follows the donkey Balthazar as he is passed from owner to owner, some kind and some cruel but all with motivations beyond his understanding. Balthazar, whose life parallels that of his first keeper, Marie, is truly a beast of burden, suffering the sins of man. But despite his powerlessness, he accepts his fate nobly. Through Bresson’s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composition, sound, and narrative, this seemingly simple story becomes a moving parable of purity and transcendence.
1962 聖女貞德的審判
幕後製作
影片沒有任何多餘的劇情點綴,整個處理方式冷靜得令人不寒而栗,比如貞德似乎被塑造成一個大學哲學系學生,她回答審訊如同搶答老師問題。有些細節有濃厚的性虐待之嫌。影片以貞德被燒焦的屍體鏡頭為終結。影片的冷靜樸素風格有布烈鬆的一貫特色,但對一般觀眾而言不好親近。
1956 死囚越獄
與《肖申克的救贖》不同的是,冷酷的布列松早在50年代便策劃了這樣一個永不言敗的越獄英雄。這是布烈鬆在其創作生涯初期的一部撼動人心的力作,從此奠定他的基本風格——結構主義和簡約現實主義的結合。電影的基本結構很簡潔,故事情節則在豐富細緻的細節中層層展開。單一的監獄空間,卻發揮了人物無限的心思一次又一次去沖破這一禁錮,觀眾也伴隨越獄者一同經受這一次次的刺激冒險,對越獄準備和過程的細緻描寫也流露出編導對細節的用心。
With the simplest of concepts and sparest of techniques, Robert Bresson made one of the most suspenseful jailbreak films of all time in A Man Escaped. Based on the account of an imprisoned French Resistance leader, this unbelievably taut and methodical marvel follows the fictional Fontaine’s single-minded pursuit of freedom, detailing the planning and execution of his escape with gripping precision. But Bresson’s film is not merely about process—it’s also a work of intense spirituality and humanity.
1951 鄉村牧師日記
拍攝花絮
•本片獲第16屆威尼斯影展國際獎、OCIC獎、意大利電影影評人獎。
•導演布萊松稱,這部電影對他而言最重要的鏡頭就是那些牧師寫日記的鏡頭。在那些時刻,牧師的靈魂和世俗世界的聯繫對他具有重要的意義。
•導演布萊松認為,他和原著作者貝爾納諾斯(Bernanos)擁有不同的信仰和風格。但貝爾納諾斯的每一本書裡都有火花,有非常特別值得注意的洞見,這是在其他作者那兒看不到的。
•主角為非職業演員,每個星期天跟導演交流心得、拜訪教堂,拍攝達一年之久。
•這是著名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幕後製作
小說與電影
影片《鄉村牧師日記》為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的方式提供了獨特的範例。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布萊松電影藝術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是他與文學和戲劇決裂的嶄新實踐。此片雖然改編自文學作品,但是,正如安德列•巴贊所指出的那樣,與原作者的小說相比,影片反而更具有“文學味”,布萊松努力的方向一直是要是他的藝術愈來愈加精煉純化,他拒絕求助於劇本,拒絕演員的干預,極力減少攝影棚裡的佈景,以求實現他的一個理想:我們要把對風格的追求推進到狂熱的程度。
法國作者貝爾納諾斯(Bernanos)的日記體同名原著,以冷峻的筆調塑造了一個近乎耶穌基督的忍辱負重自我犧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現了忠於神職的鄉村牧師日月如斯的磨難和憂慮,揭示了內心的搏鬥,對人生使命的懷疑和愛的本能。這是一部探索靈魂、表現人的心靈的宗教小說,頌揚人類的精神價值是這部作品的基調。而布萊松獨闢蹊徑,在銀幕上“如實”復現了這部“心靈戲劇”,將小說生動地轉換成銀幕語言。為了實現既定的敘事策略,布萊松充分運用畫外音作為複述小說原文的主要手段。為了忠於原著,布萊松沒有把牧師通過回憶記述下來的談話改為對白,使其埋沒在四平八穩的念白中,從而營造出幾分超驗感。安德烈巴讚說:“我們通過這一無可辯駁的美學實例體驗到了一種絕妙的純電影的傑作……在這裡,空蕩盪、沒有畫面的,完全讓位於文學的銀幕,標誌著電影現實主義的勝利。”法國的電影理論家萊皮埃對這部影片也很是欣賞,他曾經說:“這是電影與文學從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現出獨特藝術性的第一部電影。”
布萊鬆自己稱:“我並不忠於貝爾納諾斯的風格,我省略了一些我不喜歡的細節。但我忠於書的靈魂,它在我讀的時候激發了我。當然,我也從我自己的經驗中加入了盡可能多的東西。”
電影與宗教
導演布萊鬆在一個訪談裡說:我們的感受比我們的智力能夠告訴我們更多。 《鄉村牧師日記》的人物不只是虔誠的基督徒,而是信仰本身,他本人正在解釋著真正的信仰是什麼樣子的,罪是怎樣被取消,如果我們要有什麼期望的話,我們的眼睛應該是看著天上的——真正強大的奇蹟不是來自此岸,但也不完全來自彼岸,它來自內心、內核和外界、外部相碰撞時的所有虔誠的反應。一個人是牧師的話,他應有基督的精神,所有的基督徒都會重複基督的悲劇,都有一個十字架,他們也終將復活。
影片中牧師數次與格西牧師就教務與精神、生活問題進行著探討與期許,直到牧師最後放棄了語言探討的延伸性,轉而繼續在日記中保持與內心一致的守望。但他的病情每況愈下直至惡化的底線——“胃癌”。在人與上帝之間,以基督徒的絕對忠誠與熱情,將物質的極致慾望以精神的方式奉獻於宗教的博愛,而當身的形擺脫了物質的製約,精神將得以飛躍。
作者導演作者
“布萊松之於法國電影猶如莫扎特之於奧地利音樂,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於俄國文學。”法國導演讓-呂克.戈達爾這樣說過。
布萊松起初是一個畫家,而立之年才迷上電影。從三十年代起,先後拍了《公共事務》(1934)以、《罪惡天使》(1943)、《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1945)、《鄉村牧師日記》(1951)、《死囚越獄》(1956)、《扒手》(1959)、《聖女貞德的審判》(1962)、《穆謝特》(1967)、《金錢》(1983)等優秀影片。其中前三部片子沒有擺脫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戲劇美學的要求,比如選用專業演員,利用文學性的對白,精雕細刻攝影影像等。從《鄉村牧師日記》時,他與文學和戲劇決裂,開始自覺地使用非職業演員。到1956年派《死囚越獄》時,他與“演員”徹底分道揚鑣,代之以連非職業演員都稱不上的“模特”。
布萊松努力的方向一直是要是他的藝術愈來愈加精煉純化,他拒絕求助於劇本,拒絕演員的干預,極力減少攝影棚裡的佈景,以求實現他的一個理想:我們要把對風格的追求推進到狂熱的程度。影片是一種要求具有風格的作品,他需要有一個作者,一種寫法。作者是在銀幕上書寫,用各種歷時不同的鏡頭和各種可變的拍攝角度來表達自己。因此必須有一種選擇,這種選則是由計算或本能來決定的,不是偶然決定的。布萊鬆的這種與冉森教義有關的嚴格要求的努力,使他把人和人的事件置於一部作品的中心地位,在這種作品中,不乏作者對宗教的關懷,但他所表達的人道主義和隱含的作者的熱情是極其感人肺腑的。
A new priest (Claude Laydu) arrives in the French country village of Ambricourt to attend to his first parish. The apathetic and hostile rural congregation rejects him immediately. Through his diary entries, the suffering young man relays a crisis of faith that threatens to drive him away from the village and from God. With his fourth film, Robert Bresson began to implement his stylistic philosophy as a filmmaker, stripping away all inessential elements from his compositions, the dialogue and the music, exacting a purity of image and sound.
1945 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
影片在經營懸念方面頗能沉住氣。這是布烈鬆的第二部作品,跟他後來的代表作有很大區別:本片中他啟用專業演員,尤其是細緻展現了女主角的城府和復仇心理,後來作品以非職業演員為主;其次,本片著重視覺對比,而後來的作品傾向低沉的灰色;本片的鏡頭呈動態,而後來偏靜態;本片的台詞(大導演考克多編劇)有濃郁的文學色彩,後來作品則非常簡潔。但有一點是一脈相承的,即布烈松作品均有充沛的內力,絕不拖泥帶水。
This unique love story, based on a novelette by Denis Diderot and with dialogue written by Jean Cocteau, follows the maneuverings of a society lady as she connives to initiate a scandalous affair between her aristocratic ex-lover and a prostitute. With his second feature film, director Robert Bresson was already forging his singularly brilliant filmmaking technique as he created a moving study of the power of revenge and the strength of true lov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