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 Professione: reporter (1975)
導演: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編劇: Mark Peploe / 彼得•沃倫
主演: 傑克尼克遜 / 瑪利亞·施奈德 / 珍妮·魯納奎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懸疑 / 驚悚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classics.com/thepassenger/
製片國家/地區: 意大利 / 西班牙 / 法國
語言: 英語 / 西班牙語 / 德語 / 法語
上映日期: 1975-02-28
片長: 126 分鐘 / 119 分鐘
又名: 職業:記者 / 旅客 / The Passenger
著名英國記者大衛·洛克(Jack Nicholson 飾)奔赴北非,意欲採訪當地的反政府游擊隊,但是因語言不通,洛克始終無法到達對方營地。洛克回到旅館,發現在飛機上結識的鄰屋商人勞勃森死亡。兩人近似的相貌令洛克突然決定與對方互換身份,於是洛克的死訊傳回國內,與洛克感情處於冷凍期的妻子瑞秋起初情緒平靜,但很快開始懷念丈夫。同時洛克假借勞勃森的身份與一些人接頭,發現該商人暗地裡與北非游擊隊進行武器交易。洛克輾轉至西班牙時,英國製片人聯繫瑞秋準備拍攝關於洛克的電影,瑞秋對勞勃森頗為在意,建議劇組尋找此人。洛克在西班牙結識了一位學習建築的姑娘(Maria Schneider 飾),兩人結伴遊蕩並躲避英國方面的尋找,在這場身份遊戲中越走越遠……
本片獲1976年丹麥波迪獎最佳歐洲電影獎等多項褒獎
幕後製作
安東尼奧尼拍完“現代愛情三部曲”和《紅色沙漠》之後,長時期離開意大利,到英、美等國拍攝了不同主題和形式的影片。本片在某種程度上又回復到他原來的主題。表現了一個來自文明世界的孤獨者,因長期為文明世界幽閉帶來的精神鏽蝕,終於使他沒有逃脫失敗的悲劇。與此前的影片不同,這裡表現的不是人物無可奈何聽任環境擺佈的悲劇,而是有所行動的存在主義者。影片中使用了幾位頗有票房價值的大明星,用以招徠觀眾。安東尼奧尼沒有像其以往的影片那樣,對環境作明顯的風格化處理,但精心選擇自然背景,如荒涼的沙漠和酷熱的城市,表現出的孤獨和單調烘託了戴維德·洛克的心境,暗示出他精神上的厭倦。安東尼奧尼也沒有使用主觀性的視角,而是以更為冷峻和客觀的鏡頭,使人物與環境溶為一體。影片表現了外部的人物動作、經歷、命運和內部的心理及精神歷程,流露出把情節性和詩意結合起來的傾向。
獎項
第28屆坎城電影節 (1975)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過客》(又名《職業:記者》)幾乎可以看作對《放大》的呼應,在對外在世界的真實(真相)進行質疑之後,影片轉向了對人本身(身份)的追問:互換身份之後湮滅了自我,還是自我本身就並不存在?安東尼奧尼哲學化的終極探索必然沒有答案,而這種對異化社會中人性的貧瘠與卑賤的憂慮,在來到美國這個高度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國家之後,只能是有增無減。
安東尼奧尼的電影結尾都有卓絕的力量和強度,在1974年拍攝的電影《職業:記者》中,他用一個安靜、平穩的長鏡頭顛覆了傳統戲劇化的表現方法。鏡頭從傑克·尼克爾森躺倒後搖開,逼近一側的窗口鐵欄,攝影機緩緩移動,直到最後穿越了鐵欄而出,用一個180度的慢搖迴轉再次對準了窗口。
也許這個鏡頭在某些觀眾看來可能沉悶無比,然而在技巧上的操作卻並不遜色,尤其是攝影機穿越窗口的那個鏡頭,在把握寬度、掌控移動等當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在我們看的畫面中,這個柵欄的寬度極窄,就算可以讓鏡頭通過,攝影機機身和攝影師本人又如何穿過呢? 。在特製攝影機都不見得可以穿過的前提下,安東尼奧尼的用邊拆邊拍的手段完成了這個驚世創舉,整個鏡頭拍竟耗費了大約十一天。
毫無疑問鏡頭在穿窗之後立刻掛上了吊臂,但是原來拆開的窗子怎麼會又“圓整”了呢,在大多數觀點看來,後來的窗戶並非是原來的一扇,而導演如何做到的,至今仍是個迷局。至於這個“穿越”的作用,在於直接性的避免了之後的敘事,並形成了一個人如何看到自身的“直接視角”。與鏡頭跟隨瑪利亞·施奈德出門,再轉回窗口這樣的操作相比,穿窗而過顯得更為乾淨利落,並在屋內、屋外的整體格局裡保持了空間的完整性。
今日要做出這種技巧已經相當容易,在前期選好連接點,就能在後期作出穿越的效果,這種處理方式現在越來越常用,專業上叫做“窗牆鏡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