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0KQhoip19olkpwhmNbrAfMY6qhAB_large  

怒火青春 La haine (1995)
導演: 馬修·卡索維茨
編劇: 馬修·卡索維茨
主演: 文森特·卡索 / 哈勃·孔黛 / 薩伊德·塔格馬奧
類型: 劇情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95-05-31
片長: 96 分鐘
又名: 仇恨 / 恨 / The Hate
IMDb鏈接: tt0113247

5c0126fa2b307c300ef81c26dc5305bf  

劇情簡介

影片以1993年在巴黎18區發生的一起警察暴力的真實事件為背景:一名警察在巡邏期間槍殺了一名17歲的紮伊爾少年Makomé M'Bowolé。而在影片當中,巴黎街頭,一群反政府青年。糾紛由其中一人被警察毆打重傷而起,眾人懷恨在心。文茲(文森特·卡塞爾 Vincent Cassel飾)弄到一把真槍,決心還以顏色。他們的仇恨與憤怒隨處可見,這場與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一觸即發。混戰中,文茲被警察開槍打死,他的同黨也顫抖著對準了警察的頭,槍聲響起……無論是警察還是街頭混混,每個人都失去了控制。這青春期裡的不安與躁動,就像失控的怒火一般,無人倖免。導演馬修·卡索維茨榮獲第48屆戛納電影節(1995)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currentthumb_1046_020_large  

幕後花絮

1 影片中主人公在浴室鏡子前面耍狠的場面實際上是由兩名演員面對著面,相互模仿彼此而製造出來的效果。如果真的是面對一面鏡子,攝像機和攝像師自然會出現在鏡子裡。

2 影片是作為彩色片拍攝的,但通過後期製作洗成了黑白片,這是導演馬修·卡索維茨本人的主張。

3 馬修·卡索維茨受到真實事件啟發而創作本片。 1993年Makome M’Bowole,一名年輕的紮伊爾人在被警方拘留期間被近距離射殺,原因只是他的言語惹惱了警察,警方在威脅他的時候槍意外走火。

4 在M'Bowole被射殺的當天(4月6號),卡索維茨就開始了劇本的創作。他還受到另一起事件的啟發,1968年,22歲的學生Malik Oussekine被防暴警察毆打致死,而這名學生並沒有參與當時的示威活動。

5 馬修·卡索維茨將個人參與過示威活動的經歷融入到影片當中,他和他的父親彼得都在影片中參與了演出。

6 影片主要的拍攝地點是在大巴黎郊區的尚特盧萊維涅市(Chanteloup-les-Vignes)。

7 影片中使用了一些真實的影像資料,來自於1986到96年期間發生的暴動事件。

8 法國硬核說唱組合Assassin負責配音。 Assassin還在鏡頭前登場,這場戲中播放的《Nique La Police》(Fuck The Police)這首歌曲就是他們的作品。

9 Assassin組合成員Mathias Crochon (譯名Rockin' Squa)是演員文森·卡索的弟弟。他們的父親是法國著名演員讓-皮埃爾·卡索,妹妹塞西爾同樣是一名演員。

10 導演馬修·卡索維茨在片中客串亮相,飾演Vinz(文森·卡索)想要開槍打死的一名光頭黨。

11 儘管扮演一名青少年,文森·卡索實際上出演這部電影時已經28歲了。

12 弗朗索瓦·萊萬塔飾演的角色外號“Astérix”,這個名字來自《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法國國內最暢銷的一套漫畫)。在英文國際版中,這個名字改成了更為全球範圍內知名的“史努比”。

currentthumb_1046_026_large  

幕後製作

這是一部講法國“新世代”的作品,如同《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富有青春期的不安和騷動氣息。影片反映了在種族混雜的地方,友誼跨越種族要比跨越階級更容易。影片中的世界非常美國化,也許他們模仿美國青年的舉動是對法國主流社會的一種抵抗。導演明顯有效仿斯派克·李的企圖,本片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也是將他帶入名導行列的成名作,在戛納影展奪得最佳導演獎並贏得凱撒獎最佳電影的桂冠。

La_haineCurrent_Still_original  

Mathieu Kassovitz took the film world by storm with La haine, a gritty, unsettling, and visually explosive look at the racial and cultural volatility in modern-day France, specifically the low-income banlieue districts on Paris’s outskirts. Aimlessly passing their days in the concrete environs of their dead-end suburbia, Vinz (Vincent Cassel), Hubert (Hubert Koundé), and Saïd (Saïd Taghmaoui)—a Jew, an African, and an Arab—give human faces to France’s immigrant populations, their bristling resentment at their marginalization slowly simmering until it reaches a climactic boiling point. A work of tough beauty, La haine is a landmark of contemporary French cinema and a gripping reflection of its country’s ongoing identity crisis.

3025  

獲獎情況

第48屆坎城電影節 (1995)
主競賽單元 金棕櫚獎(提名) 馬修·卡索維茨
主競賽單元 最佳導演 馬修·卡索維茨

1025372531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盆栽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